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7_20230226_f
400400體藝傳情jpg
體藝傳情_中學
2023.02.24
天主教新民書院張寅坤
決不放棄 向著理想邁進
「不要放棄自己,即使遇有問題也不要放棄,盡力找方法解決。」這是就讀天主教新民書院的張寅坤從曲棍球運動中領悟出來的,他認為只要定下目標,自然會努力解決面前的所有挑戰。   現為中三學生的張寅坤,小學開始接觸曲棍球,自此便喜歡上這項運動。「小學二年級時,我在學校報名參加曲棍球興趣班,當我手持球棍,很快已掌握扭波(盤球)技巧,覺得這項運動很有趣,於是主動向體育老師申請繼續參與。」加入曲棍球隊一年多,他便代表學校到上海參與全國錦標賽,首次比賽已為球隊贏得第四名。   升中後他曾一度放下曲棍球運動,「升中後有段時間只想玩樂、打機,慢慢便退下球會,但玩久了感到沒有人生目標。」後來教練及隊員鼓勵他返回球會,重拾曲棍球後,他愈來愈有學習動力。   張寅坤去年獲選為香港曲棍球青年軍,剛於本年1 月初,代表香港前往阿曼參與青年亞洲盃,去年底亦前往新加坡進行賽前測試賽。兩次往海外參賽累積的經驗,令他愈來愈了解自己的水平,「其他國家的運動員在盤球、射球等基本動作技巧也十分穩定,身體質素及體能也較佳,參賽的經驗使我在提升自己的球技很有幫助。」他說,自己的夢想是成為香港隊曲棍球代表,在運動上繼續發展。   曲棍球以對賽形式進行,每隊最多11人作賽,守門員須佩戴頭盔、護腿和護腳的護具,其他隊員手持曲棍球球棍,也會佩戴護腿板、護踝以及護齒等裝備。此項運動著重球員的比賽經驗,故此他每星期在港隊及球會進行三次訓練,每次培訓均設比賽。疫情前教練安排隊員於長假期到中國內地參與交流賽,其餘時間則參與青年軍聯賽及球會舉辦的賽事,「曲棍球重視團隊精神, 藉著比賽保持與隊友的默契。」   與張寅坤同樣就讀同一小學及中學的中五學生廖頌華,一同獲選香港曲棍球青年軍,在曲棍球場他倆是好拍檔,張寅坤屬前鋒位置,廖頌華擔任中場,二人在場上早已建立默契,廖頌華表示,只要見到寅坤在禁區跑出,便知道要儘快傳球給他。   香港的曲棍球運動,張寅坤說球員普遍以印巴裔人士佔大多數,港隊青年軍的教練同樣來自印巴裔,寅坤說最初難以明白教練要求,便主動請隊友幫忙翻譯,「練習時記下教練所提及的單詞,再向隊友查詢當中意思,多培訓自然明白教練的要求。」   善用天主的塔冷通 該校校長吳華彪希望每位學生也能發掘自己的塔冷通,「寅坤自小學埋下曲棍球運動的種子,憑著努力及訓練做出好成績,他的例子,正好把天主賦予的塔冷通善用出來。」   自2018學年起,該校參與教育局的「躍動校園活力人生」計劃(Active Students, Active People),提議參與上述計劃的體育科及課外活動組主任黎可基認為,所有孩子也是可貴、可教及可培育發展的,他看到寅坤愈來愈投入曲棍球運動後,學習路上更有目標和方向。吳校長認為,從寅坤積極運動的表現,彰顯出「Active Students, Active People」,他深信只要學生具備潛能,老師也會鼓勵及肯定他的能力。   參與曲棍球運動讓張寅坤學習時變得更主動,他說,自小學起已不時聽到教練鼓勵運動員「不要放棄自己」的話,現在此話也成為他的座右銘,並時常提醒自己要達成香港隊曲棍球代表為目標,現在他定期回到小學母校,陪伴學弟及學妹練習曲棍球,「運動帶給我責任感與紀律,球技提升後使我更有動力學習。」(高)  
kjy16_20230226_f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3.02.24
東涌天主教學校(中學部)
建設信仰小團體 分享生活
(本報專題)本主日是四旬期第一主日,踏入四旬期, 東涌天主教學校(中學部)聖詠團逾100名學生,每星期落力地練習多首聖詠,準備於聖週五到聖文德堂獻唱。負責聖詠團的教友老師、音樂科主任譚頌朗說,儘管大多數學生並非教友,透過講解聖詠內容,有如訴說耶穌基督的故事,把福音的故事,潛移默化地放進他們的內心深處。   「因祢聖血身上流,山園祈禱見心憂⋯⋯」東涌天主教學校(中學部)聖詠團過百位成員唱著《頌恩》歌詠《因祢聖血身上流》時,負責聖詠團的譚Sir會一邊教授唱歌技巧,另一邊廂向學生說聖經故事,引導學生默想耶穌基督的苦難,想像耶穌流血時的情景與淒慘,同時邀請學生分享箇中心情,「在祈禱中會發現,我們在生活中也會面對一些令人憂心的事情⋯⋯讓學生從歌詞表達自己感受到耶穌的悲慘。」   譚Sir認為每次誦唱聖詠也是福傳機遇,「唱聖詠時,歌詞比旋律更重要,因為是藉著唱歌,帶出信仰的信息。」   該校於每年的教會慶期,如四旬期或將臨期,或是學校校慶等,也邀請聖詠團在聖堂獻唱。去年擔任聖詠團團長的中五學生洪樂瑤,自小學部四年級加入聖詠團至今,她表示,藉著聖詠團時有演出及表演的機會,從中建立她的自信心。   聖奧斯定曾說,音樂是雙倍的祈禱,就讀中五的教友溫麗欣對此也感到認同。她平日在聖母訪親堂擔任輔祭,至中三開始在聖詠團擔任司琴,她尤記得首次伴奏時的難忘經歷,「由於不習慣在人前彈琴,即使只伴奏亞肋路亞,未能掌握拍子和音準,當時心情十分緊張。」後來她在其他司琴的示範下並多加練習,逐漸與團員及指揮建立默契,現在她認為能夠與聖詠團團員一起透過音樂福傳,與其他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分享音樂而高興,專注音樂使她感到療癒。   因著音樂相聚   「Shalom to you my friend, Shalom until we meet again, The word shalom means peace hello and goodbye, so sing shalom shalom.」上學年的散學禮上,聖詠團唱著《Shalom to you my friend》歡送參與聖詠團已有15年的李樂兒老師,洪樂瑤回想由初中起,跟隨李老師一起學習的時光,「在聖詠團有許多回憶,練歌以外也會聚會,老師也願意聆聽我的心事⋯⋯中三面對選科壓力,她會給予意見, 有如媽媽一樣關心我。」她將對老師的感謝憑歌寄意,希望成為師生最難忘的回憶。   中四學生宏灝錇於本學年代表學校參與聯校合唱團,有機會與其他學生交流,擴闊視野,他說自升中後一直受疫情影響,唯獨參與聖詠團才可享受團體生活,「每到演出前的一星期,便有機會練歌,令我珍惜每次練習的時候,享受在團體當中的樂趣。」   中五學生廖芷瑤自中一開始參與慕道團,去年起加入聖詠團。她說,不少好友也是聖詠團的一份子,遂吸引她參與。短短一年,她已和洪樂瑤和另外兩名男同學代表學校,在去年的聯校音樂大賽參與四人合唱,並贏得金獎。她倆在校方推薦下在校外接受聲樂訓練,廖芷瑤善用所學,在團隊中協助老師帶領同學進行個別聲部的練習;洪樂瑤也曾在校內舉行的周年音樂會上擔任指揮,以所學的聲樂知識應用於團隊之中。   設信仰小團體推動信仰 該校由2007學年開始,首先設立聖詠團及Jesus' Club的信仰小團體,隨後相繼成立心靈茶座、慕道團、天主教同學會,以及愛心服務團。   該校校長林志江指出,能夠在校內建設不同的信仰小團體,需倚靠公教教師的參與,按其福傳意願推動信仰小團體,「有教師熱愛誦唱聖詠,便透過組織聖詠團福傳;有老師樂於分享福音,成立慕道團與學生要理講授; 亦有公教老師熱愛煮食與種植,在心靈茶座向學生福傳。」   林校長認為,在學校推展信仰小團體的方式,可以使學校成為推動福傳的園地。他曾於2018年到訪澳洲悉尼的天主教教育事務處,以及參觀當地的天主教學校,他發現不少學校均以信仰小團體的方式,培育學生信仰,使他更肯定學校福傳可以多元化:愛德服務、要理講授、聖詠團等,「不同種類的信仰小團體,以強化學生對信仰的接觸。」先凝聚學生,建立團隊精神與自信心,繼而再進一步讓學生認識信仰。   東涌天主教學校的校訓「立己愛人」,期望學生從校園生活中達到「自愛、承擔、欣賞、犧牲」的價值觀,譚頌朗主任觀察到, 參與聖詠團的學生從中也有所成長,「學生在聖詠團也樂意分享,演出使他們愈來愈願意放膽詠唱,從中提升自信心。」而團體感也使團員學會自律與願意承擔。正如林校長所言,要具備以上素質發展自己,「這一切也源於學習耶穌基督」。(高)  
kjy07_20230212new_f
400400體藝傳情jpg
體藝傳情_小學
2023.02.12
嘉諾撒培德學校
中國鼓隊領鼓梅荇嵐
中國鼓是傳統的敲擊樂器,鼓手手持鼓棍敲打鼓面,使它振動而發出聲響,形造出氣勢磅礡的氣氛,20 人同時敲擊合奏,場面更為壯觀。「打鼓就像待人處事一樣,這是一個團體活動,合奏過程中有時也會出錯, 但我們也要彼此包容、欣賞及接納。」嘉諾撒培德學校六年級學生梅荇嵐說。   梅荇嵐一年級時因為學校的多元智能課活動而接觸中國鼓,慢慢被這節奏感強的樂器吸引,加入學校中國鼓隊。   中國鼓種類繁多,梅荇嵐最初接觸的是鼓型較小的小堂鼓,隨著愈發熟練,三年級時被教練安排練習中鼓,及至五年級學習大鼓。她指出小堂鼓與大鼓兩者體型大相逕庭,「小堂鼓的鼓形較小和輕,音調比較高; 相反,大鼓的鼓型較大及重,音調比較低。」但不論是甚麼鼓,靈活地運用手腕和手指,控制鼓棍敲打出不同的鼓式,也為荇嵐帶來成功感。   擔任領鼓 幫助同學 嘉諾撒培德學校約10年前成立中國鼓隊,聘請專業導師教授敲擊技巧,期望透過訓練,加強學生的節奏感及團隊精神;學校又把中國鼓也入音樂課程,各級學生在音樂課中都有機會接觸中國鼓,發掘有潛質的學生。   中國鼓隊由20位成員組成,荇嵐是領鼓,在團隊中帶領及幫助其他同學。在每節課堂中,荇嵐與其他成員先練習基本功,再練習鼓式,並逐一向導師展示訓練成果,讓導師知道各自進度,提出相應的建議。負責中國鼓隊的梁芷欣老師欣賞地說,荇嵐作為領鼓,願意犧牲課堂上的小休時間,幫助有需要的同學。   音樂無分界限 每年中國鼓隊均有不同的表演及比賽機會,以提升同學的自信心,體現鼓隊的合作精神。荇嵐二年級開始參與中國鼓比賽,其中一個深刻經歷,是一次在香港文化中心參加的比賽。當天同場有親子組、小學組、中學組、業餘人士及殘疾人士組等參賽者。荇嵐見到有家長與小朋友配合一起打鼓;傷疾人士在身體有缺憾的情況下,都有出色的表現,「這件事讓我明白到打中國鼓, 不分年齡,沒有界限,只要用心學習,都可以學成。」她期待有一天能與父母一起合奏,並學習到努力克服困難。   另外一次在皇后像廣場進行室外表演時突然下雨, 由於鼓不能沾水,隨行的校工和家長立刻幫忙搬運樂器到有蓋的地方,使同學能順利演出,荇嵐十分感謝家長及學校一直的支持。   荇嵐提到,在新冠疫情下,學習及排練中國鼓的過程困難,因為上網課時不能與其他同學一齊合奏,所以比較難排練。幸好在去年的比賽前,老師特別為他們安排了時間,讓學生能相聚排練,找回彼此的默契。荇嵐表示,同學們都特別珍惜這數次的排練時間,所以各人在排練前,先在家中努力練習各自部分,最終在香港聯校音樂協會「聯校音樂大賽2022」小學合奏(中國鼓)中, 獲得了金獎。評審更在評語中稱讚荇嵐作為領鼓眼明手捷、進退有度。   荇嵐在比賽、表演緊張時都會祈禱,把憂慮交給天主,即使未來升讀的中學沒有中國鼓隊,她也堅定地說會繼續學習中國鼓。(吳)  
kjy07_20230205L b newf
400400體藝傳情jpg
體藝傳情_中學
2023.02.05
聖伯多祿中學楊詩驊
舞動美感 展現自我
入讀聖伯多祿中學的學生,均會參與培養學生德、智、體、群、美、靈的全人教育「伯多祿傳人獎勵計劃」, 該校中六學生楊詩驊透過中國舞,在計劃中常獲得「培養美感」(現名為「體藝並重)的「彩虹書籤」,深信天主給予每人擁有的才能,「藉著培養美感展現我身上的美,也能釋放自我,跳舞時懷著善的心表演舞蹈,以內心的美感使觀眾投入其中。」   詩驊自幼十分好動,她自幼稚園時期,母親先後安排她學習跆拳道和粵劇,直至小學一年級開始學中國舞便喜歡上了,「中國舞形式多元化,也涉及不同的舞種及中華文化傳統。」中國舞分為群舞及獨舞,她說前者著重團隊精神與默契,後者則依靠個人的表現。兩者相比,她最享受跳獨舞時的感覺,「獨舞只有自己在台上表演,需要高度專注與投入,我亦可以盡情地發揮所長。」   而在中國舞不同的舞系中,她則擅長於民族舞的蒙古舞及傣族舞,其中蒙古舞有如擁抱及觸摸大自然的舞姿她最喜歡,「跳舞時把手部伸出,想像在蒙古帶著羊群遷徙的族群,被當地遼闊的草原和沙漠包圍著。」衣飾方面,她會選擇穿上以圓枱裙的款式,跳躍或轉圈時裙子由腰間開始擺動,塑造出優美的姿態。她表示蒙古舞透過手型與舞步,展現出瀟灑,強中帶柔的表現力,最能展現她的美態。   剛在去年10月舉行的紫荊盃國際舞蹈大賽上,詩驊在中國舞單項比賽中,以蒙古舞的《遷徙》贏得銀獎。   成功背後的付出 然而,每次熟練一套舞步,並能駕馭於台前讓觀眾看得投入,是她在背後花上不少功夫與時間。她平均每星期練習四次,每次二至三小時,有時週日更練習五小時,長期練舞導致身體多個地方出現傷患,例如在高小時練習跪轉,當時未懂得掌握如何運用膝蓋力度,致弄傷膝蓋水腫及瘀血, 現在雙膝患有風濕;她在小學五年級不慎跌倒導致椎間盤突出,花上半年時間治療。她說每次練舞的大幅度動作令自己感到非常痛楚,腳部痳痺,也難以久坐,她曾向母親表示,難以忍受疼痛,但仍希望繼續跳舞,不想因傷而放棄,「當時母親鼓勵我要堅持下去,教我保持心境樂觀,患症自然很快痊癒。」   傷患期間她仍堅持練舞,她說藉著母親的鼓勵學會堅持與不放棄的精神。其實她由中學三年級開始,練舞時在髖關節的位置經常聽到關節磨擦的聲音,直到中四練舞抬腿期間常感到疼痛,甚至難以抬腿,照磁力共振後懷疑左邊髖關節軟組織崩裂,她說「沒想到原來是髖關節軟組織崩裂,即使直到現在,仍須長期接受治療。」   家人無條件的愛 由中三開始,詩驊參與香港演藝學院的「青年精英舞蹈課程」 (GYDP)至今,中五時選修「舞動新機—— 舞蹈藝術」應用學習課程,過去的比賽,她的家人幾乎每次也到場支持,其母為了幫助她紓緩痛症,放鬆筋骨,前年更辭去文職工作,考獲推拿師的資格,轉行投身按摩師, 「感激家人的付出,母親教會我做任何事要盡全力,即使不如理想也要盡力做好。」   詩驊認真對待每個比賽,她說完成一首約四分鐘的舞蹈,需要花上四個月排練,每次由跳舞老師為她編舞及教學等,所付出的時間與心機得來不易,「 每次賽後我也會感動而哭,因為能在舞台上展現艱苦的成果,除了我付出的努力,家人對我在經濟及精神上也給予很大的支持。」對於未來的人生路向,她希望考入香港演藝學院舞蹈學院,他日成為中國舞的編舞導師,延續自己對中國舞的熱愛。(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