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1a_20230423_f
400 400 堂校一家
堂校一家
2023.04.23
50周年校慶祈禱暨新校舍祝福禮
長沙灣天主教小學於2月舉行50周年校慶祈禱暨新校舍祝福禮,以「願照你的話成就於我吧!」為主題。   當日的嘉賓陣容鼎盛,他們進入校園後,經圓環天橋「Circle We」前往教室繪畫繪馬,並參觀校慶學科活動作品展覽。典禮正式開始,先恭請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陳國輝神父進行祈禱禮。周主教分享「地上鹽,世界光」與長沙灣天主教小學的校訓「明理崇德,愛主愛人」的關係,希望學生接受教育之餘,亦懂得人生道理。   此外,周主教期望下一代像耶穌一樣能擁抱世界,懂得接納不同人士的觀點,成為頂天立地的人,又要成為天人之間的橋樑,像耶穌一樣有犧牲精神。他更以愛因斯坦為例,一生醉心研究,性格純潔沉實,勉勵學生要發掘和發揮自己的才華,藉著不同的才華,令身邊的人生活得美滿。   講道後,周主教與陳神父進行校舍祝福禮,由天主教香港教區教育事務主教代表龔廣培、教育事務主教代表助理葉介君、校監李煜鴻、校長謝至美陪同下於宗教室、圖書館和聖母山進行祝福儀式。參禮者透過現場直播觀看祝福校舍的過程。   祈禱禮結束後,隨即舉行校舍牌匾揭幕儀式、致送紀念品、教職員長期服務獎及節目表演。當日的表演節目相當豐富,包括禮儀舞、中國鼓、戲劇和中國舞。學生精湛的表演獲得台下觀眾一致好評,掌聲不絕。   長沙灣天主教小學  
kjy07_20230212new_f
400400體藝傳情jpg
體藝傳情_小學
2023.02.12
嘉諾撒培德學校
中國鼓隊領鼓梅荇嵐
中國鼓是傳統的敲擊樂器,鼓手手持鼓棍敲打鼓面,使它振動而發出聲響,形造出氣勢磅礡的氣氛,20 人同時敲擊合奏,場面更為壯觀。「打鼓就像待人處事一樣,這是一個團體活動,合奏過程中有時也會出錯, 但我們也要彼此包容、欣賞及接納。」嘉諾撒培德學校六年級學生梅荇嵐說。   梅荇嵐一年級時因為學校的多元智能課活動而接觸中國鼓,慢慢被這節奏感強的樂器吸引,加入學校中國鼓隊。   中國鼓種類繁多,梅荇嵐最初接觸的是鼓型較小的小堂鼓,隨著愈發熟練,三年級時被教練安排練習中鼓,及至五年級學習大鼓。她指出小堂鼓與大鼓兩者體型大相逕庭,「小堂鼓的鼓形較小和輕,音調比較高; 相反,大鼓的鼓型較大及重,音調比較低。」但不論是甚麼鼓,靈活地運用手腕和手指,控制鼓棍敲打出不同的鼓式,也為荇嵐帶來成功感。   擔任領鼓 幫助同學 嘉諾撒培德學校約10年前成立中國鼓隊,聘請專業導師教授敲擊技巧,期望透過訓練,加強學生的節奏感及團隊精神;學校又把中國鼓也入音樂課程,各級學生在音樂課中都有機會接觸中國鼓,發掘有潛質的學生。   中國鼓隊由20位成員組成,荇嵐是領鼓,在團隊中帶領及幫助其他同學。在每節課堂中,荇嵐與其他成員先練習基本功,再練習鼓式,並逐一向導師展示訓練成果,讓導師知道各自進度,提出相應的建議。負責中國鼓隊的梁芷欣老師欣賞地說,荇嵐作為領鼓,願意犧牲課堂上的小休時間,幫助有需要的同學。   音樂無分界限 每年中國鼓隊均有不同的表演及比賽機會,以提升同學的自信心,體現鼓隊的合作精神。荇嵐二年級開始參與中國鼓比賽,其中一個深刻經歷,是一次在香港文化中心參加的比賽。當天同場有親子組、小學組、中學組、業餘人士及殘疾人士組等參賽者。荇嵐見到有家長與小朋友配合一起打鼓;傷疾人士在身體有缺憾的情況下,都有出色的表現,「這件事讓我明白到打中國鼓, 不分年齡,沒有界限,只要用心學習,都可以學成。」她期待有一天能與父母一起合奏,並學習到努力克服困難。   另外一次在皇后像廣場進行室外表演時突然下雨, 由於鼓不能沾水,隨行的校工和家長立刻幫忙搬運樂器到有蓋的地方,使同學能順利演出,荇嵐十分感謝家長及學校一直的支持。   荇嵐提到,在新冠疫情下,學習及排練中國鼓的過程困難,因為上網課時不能與其他同學一齊合奏,所以比較難排練。幸好在去年的比賽前,老師特別為他們安排了時間,讓學生能相聚排練,找回彼此的默契。荇嵐表示,同學們都特別珍惜這數次的排練時間,所以各人在排練前,先在家中努力練習各自部分,最終在香港聯校音樂協會「聯校音樂大賽2022」小學合奏(中國鼓)中, 獲得了金獎。評審更在評語中稱讚荇嵐作為領鼓眼明手捷、進退有度。   荇嵐在比賽、表演緊張時都會祈禱,把憂慮交給天主,即使未來升讀的中學沒有中國鼓隊,她也堅定地說會繼續學習中國鼓。(吳)  
kjy02_20160501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6.04.30
白田天主教小學 展現體藝才華 資源助發揮
(本報專題)真理、義德、愛德、生命、家庭是天主教教育五大核心價值,白田天主教小學黃玉嬋校長參照這五大核心價值及五育(「德、智、體、群、美」),加入「靈」與「情」兩項,成為「七育」。「成長過程中,除讀、寫外,也要培養學生的生活情操。」在重視多元智能發展的今天,黃校長表示校方期望學生可找到並善用自己的塔冷通(才能),在充滿自信和愉快的環境下成長。為此,校方巧妙結合了現有資源,與社區資源去達成目標。 藝術家到校 社區齊參與 就讀四年級的梁潔瑩、盧施允、王曉烽,及五年級的區凱雯在學校早前的「藝術家到校」計劃中,在有更充裕的製作時間和材料供應及由外聘導師逐步指導下,他們親手造了一個自己都感到很滿意的立體《西遊記》舞台。本身也很喜歡看《西遊記》的曉烽說:「那是用瓦通紙造的。我的作品中,孫悟空站立的背景是花果山,山裡有很多樹;唐僧的部份有很多佛像;豬八戒因為貪吃,我在他的背景放了很多食物。」凱雯接著介紹,「在我的舞台,孫悟空的背景有很多桃,沙僧身處沙漠,唐僧在火焰山,豬八戒在高山。」潔瑩指出,「日常的視藝科課堂上,通常都是繪畫、素描等,課堂時間和材料有限,不及我們在這次的學習中,可做得更細緻、有更大的發揮。」 他們不僅對做勞作感興趣,對於音樂、體育和戲劇等範疇也有涉獵:潔瑩和施允參加了學校的手鐘班,前者和曉烽參加了學校的中國鼓班,曉烽是足球校隊成員,施允去年參加過學校的羽毛球校隊,但因功課忙,今年退出了,只在週末有空時與爸媽去打球。幾位學生都已升上高小,功課壓力日重,他們要平衡學業和參加這些課餘活動的時間安排。站在學校管理者的角度,則需要編配學校資源,並顧及大多為基層家庭子弟的負擔能力,盡量為學生提供更多機會,讓他們作多方面的嘗試和發展。 課程統籌主任鄺偉茵老師表示,「藝術家到校」計劃是校方運用現有資源所作的外購服務;手鐘班是由校方與聖雅各福群會合辦,由於有津貼補助,參加的學生只需支付低廉的學費便可;中國鼓班則由非牟利機構「兒童音樂基金會」到校為學生提供義教;而其他球類活動以至校隊,大多是由老師兼任教練,個別校隊如羽毛球則再增聘導師作教練;學校劇團「白田小劇團」由鄺主任和鍾兆權老師作帶領,四位受訪學生也是團員。 迎接新校舍 育才作準備 校方面對的另一個挑戰是地方不敷應用。該校是舊型屋邨校舍格局,日常用以上體育課以至足球、籃球校隊練習的運動場,屬房屋署管轄,在平日他們有優先使用權,而校方亦有租借學校附近的社區運動場,以作使用。至於用以排練戲劇的房間,則是在縮班後,校方在空置的課室中,將其中三個打通而成,從中總算可間隔出前台、舞台和觀眾席三部份,但地方實在有限,若想全校學生也可齊集在此觀看學校劇團的演出,便暫時沒可能。話雖如此,但憑著學生的拼勁,老師的用心教導,學生常在教區運動會中取得佳績。白田小劇團以《同珍.童真》參加本年三月舉行的香港學校戲劇節,獲得應屆「傑出演員獎」和「傑出合作獎」。「這是師生共同努力付出的成果,尤其看到他們在不大標準的籃球場受訓下,也可奪得主教盃,實在令人感動。」鄺主任說。她在該校任教已十七、八年,一直目睹歷任校長為爭取更多社區資源培育學生付出了不少心力。 「學生需要的是機會,尤其他們有些的學業成績不太突出,但體育或藝術方面卻很有才華,如果我們能將它發掘出來,有助提升他們的自信,反過來帶動他們的整體學習。」黃校長說。她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天主賜予各人的塔冷通均有不同,只要能夠找到並盡力發揮便是了,而師長的責任就是要協助他們去作自我發現。該校已成功申請重置校舍,預期2019年遷往新校舍,隨著地方增大了,校方相信新校舍將更有利學生在各方面發展,現在他們就是要繼續努力為美好的將來作準備。(敏)  
kjy02_20151011_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5.10.10
深度觀察 鏡頭捕捉真善美 ── 專訪紀錄片導演郭笑芸
(本報專題)《逆流少年》(香港 /2015 /75分鐘)是「華語紀錄片節2015」公映的「香港作品選」中,唯一以中學生成長故事為題材的紀錄片。2014年初,郭笑芸導演獲邀為首屆「逆流計劃」製作紀錄片,她形容剛開始時是個痛苦的階段: 「語言不通,他們說廣東話,我完全聽不懂!」平易近人的郭導演,回顧整個錄製過程時分享:「這是個非常愉快的拍攝經驗,人與人之間的真誠接觸很快衝破了障礙。」 畢業於淡江大學的郭導演是台灣資深的紀錄片工作者,作品屢獲嘉許。她於2013年製作的台灣紀錄片《少年鼓手》,獲得「華語紀錄片節2014」長片組冠軍。郭導演表示:「這些少年鼓手是十四五歲的受刑人,他們透過學習中國鼓的計劃,徒步走遍台灣;由台灣南部到北部,環島為鄉鎮的村民巡迴表演。」《少年鼓手》激盪人心的情節,給「逆流計劃」的組織者帶來靈感,他們觀看影片後特意到台灣,邀請郭導演為首屆「逆流計劃」攝製紀錄片。「他們的資金有限,我也考慮到參加計劃的學生不熟悉台灣、單車安全等問題,還有拍攝過程需要的人手、技術和體能。」郭導演分享。 跨境遨翔勇闖夢 《逆流少年》記錄二十名來自基層家庭的香港高中生,幾經篩選及數月的體能訓練,利用暑假到台灣接受為期十天的環島單車挑戰。他們由台灣南部出發,在盛暑中克服體能、氣候變化和客觀環境等多重挑戰,憑意志、毅力及團隊合作完成數百公里的單車旅程。抵達首天,他們在狂風暴雨中跨出第一步,「幸好他們沒有摔倒受傷!這是我第一次穿梭香港和台灣拍紀錄片,確是個跨區域與文化的相遇,使我收獲良多。」郭導演坦言過往她對香港的城市印象離不開消費和玩樂;「我逐漸適應和習慣聽廣東話,走到觀塘區跟這群年輕人接觸,彼此成為朋友。在探訪學生的家庭時,我實地了解他們的家庭關係和居住環境……這才知道自己過往從未看到香港真實的一面。」 為期數月的籌備和拍攝過程,她多次往來台港兩地,亦體會到影片中多位學生的內在變化。「有些學生帶著香港新移民的身影,也有些背負著父母離異的包袱,面對家庭、學業和生活的衝擊。他們走出了困在手機、電玩的自我世界,勇於面對,接受挑戰。回家後,他們在學業上變得認真起來!他們原來就是很棒的年輕人,擁有夢想和人生的目標,對未來有堅定的期望,有理想和表達能力。」郭導演認為台灣和香港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不一樣,兩地青少年的成長活動和計劃可按各自的方式來舉辦;一如《少年鼓手》借音樂藝術讓歧途上的青少年尋找自己的路,目標都是陪伴學生成長。 紀實鏡頭聚焦愛 郭導演曾編導十多部關注特殊境況人物的紀錄片,包括探討「植物人」、患失智症老人的生活,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她從拍攝的焦點,關注家庭暴力的問題(面對家庭暴力的婦女,《最遙遠的愛》;施暴的丈夫,《與愛無關》;目睹家暴的兒童, 《愛的黑海》)。她深信紀錄片是溝通觀念世界的工具, 「家,一如人身體裡的細胞,是人最基本的單位、最小的社會。社會由家庭組成。家庭觀念是由人的成長經驗而構成,希望這些探討家庭暴力題材的影片,喚醒社會關注家庭的重要角色和價值。」   鏡頭下,郭導演紀錄和探索的焦點圍繞她懷抱著人文關懷的視野。《聽媽媽在唱歌》是她為台中市瑪利亞社會福利基金會拍攝的紀錄短片:母親溫暖的歌聲安定孩子的心,使孩子躁動不安時穩定下來。「那不幸患嚴重腦性麻痺的小孩,由出生開始一直無法開口叫一聲媽媽。影片中的母親堅持以最大的愛照顧無助的小生命,在孩子的耳邊唱歌。」郭導演分享。回想踏上導演的路,她笑言童年時曾夢想長大後當老師、作家, 「當時不知道導演是甚麼耶!」繪畫的興趣有助她透過鏡頭, 想像影片的畫面。「我繪畫一幅畫後,老師在我面前輕輕地說:『好棒啊!』她喜悅地憶述小學老師說過的一句話;這句話使她領悟自己的特質,「可能那位老師不知道這句話對我有很深的影響, 它卻一直存留在我的心裡。」(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