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3a_20230611_f
400 400 醫社同心 2
醫社同心
2023.06.11
家長切勿在孩子面前樹立壞榜樣
有家長帶同孩子前來找我,投訴孩子講粗口,而且講得非常流利,該家長知道孩子是從爸爸那裡學來的,因爸爸經常在家裡講粗口,對象不分男女老幼或者輩分,有時甚至向自己母親說,太太沒有辦法,希望孩子見見我,不要再學習爸爸的說話方式,甚至改掉講粗口的習慣。   很奇怪,家長明知講粗口不是一件好事,卻偏偏在孩子面前做了,甚至向孩子講,而孩子學習了家長的壞榜樣, 自己也說起粗口來,因為孩子覺得爸爸可以說,為何我不能說?雖然孩子不明白粗口的意思,但在耳濡目染的環境下,於是也學曉講粗口;在日常的生活中,也講起粗口來。如果這成了習慣,要改就困難得多。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父母在孩子面前建立健康的形象,有家長說:在成人的世界裡,講粗口是一件平常的事,為何要戒掉?對,那是成人的世界,不是在家庭當中,尤其有年幼的孩子,我同意他們不明白粗口的意思,但卻把粗口掛在口邊,家長覺得這樣好嗎?如果覺得沒有問題,為何你的另一半要找社工幫忙呢?   其實,很多家長在不知不覺間,在孩子面前建立了壞榜樣,例如吸煙,婆媳不良關係,做事沒手尾,說謊等,家長必須知道,如果我們不想孩子有那一種壞習慣,就不要在孩子面前做那樣東西,免得他們在家長處學了壞榜樣,自己也染了該壞習慣。   至於那講粗口的爸爸,我請媽媽邀請他也來一起面談,因為孩子的問題源自爸爸,只對孩子輔導是弄錯主次,後來該爸爸也很合作,並承諾在家中減少講粗口。其實,家長也應留意自己一些壞習慣,切不可在孩子面前屢犯。   重點: 1. 家長不想孩子染不良的習慣,就不要在孩子面前做那件事。 2. 在成人世界可做的事,不等於在家庭中可以做。 3. 家長應留意自己的壞習慣,切勿在孩子面前屢犯。  
kjy13b_20230604_f
400 400 愛童心
愛童心
2023.06.04
生命的反思
小朋友,你有沒有想過自己的生命有甚麼意義?你知道天主很愛我們嗎?   天主是人類生命的創造者和主宰,我們是天主所創造的,天主在我們出世以前已認識我們。「我還沒有在母腹內形成你以前,我已認識了你;在你還沒有出離母胎以前,我已祝聖了你, 選定了你作萬民的先知。」(耶一5) 而且,天主愛每一個祂自己創造的靈魂,也給我們不同的使命與工作。   大家知道眉毛的作用是甚麼?眉毛的主要功能是防止水流入眼睛,大多是「汗」水和「雨」水。 眉毛邊緣彎曲的形狀和眉尖所指的方向,可以確保水滴沿著臉的兩旁和鼻子上流過,而不會流入眼睛裡。如果連眉毛都有這麽獨特的設計和用處,更何況是一個人的生命呢?   天主對我們每一個人,都懷著很大的愛情與希望。有人認為如果經濟條件差,生活也不快樂,生命便沒有意義了;也有人認為,如果自己不及別人漂亮,或成績未如理想,天主一定不喜愛自己了!其實天主愛我們,不是因為我們成績好或外表漂亮,天主喜歡我們, 是因為我們是「我們」。   我們在世間的生命是短暫的。就讓我們以愛還愛,承行天主對我們每一個人獨特的計劃吧!   婚姻及家庭培育中心 自然家庭計劃服務工作員 張曉欣  
kjy13b_20230521_f
400 400 愛童心
愛童心
2023.05.21
網上交友的陷阱
大家每天花多少時間在互聯網? 最常使用的又是哪一個程式?   隨著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普及, 大家使用互聯網及網絡交友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現象。然而,這種交友方式也帶來了不少風險。根據資料顯示,香港科技罪案的數字正每年持續上升,2022 年的罪案數字已達22,797宗,而當中涉及社交媒體及網上情緣的騙案,亦高達5,100宗。究竟使用網上交友有存在甚麼危險?   首先,網絡交友存在著虛假信息和詐騙風險。有些人可能會使用假身份或虛假照片,以吸引其他人的注意與信任,甚至用來騙取錢財或個人資料。   其次,網絡交友可能會影響青年的情感和心理健康。在網絡交友的過程中,一些人可能會受到拒絕、忽視甚至利用,這可能會對自尊心和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此外,過度使用社交媒體,也可能成為一種上癮行為,導致焦慮和沮喪等負面情緒。   因此, 青少年在使用社交平台時,需要注意:   不要輕信網絡上陌生人的自我介紹和照片,亦避免與陌生網友見面。 上載至互聯網及社交網站的任何資料均會永久存在,緊記注意個人隱私和安全。不要隨意提供自己的私人資料。 留心社交媒體平台的私隱設定。盡量避免開啟「被搜尋」設定,以免被不法份子易於確定所在地點。 多參加學校及社區活動,從現實生活中建立健康的友誼。 控制使用互聯網時間和頻率,避免過度依賴。   總的來說,網絡交友或許能帶來一時的便利和樂趣,但實在也有不少風險和問題。大家使用網絡交友時記得保持警覺,如遇上可疑的網友或在交談的過程中感到懷疑,應立即停止聯繫,並馬上通知家長、老師、或社工尋求協助。  
kjy16_20230514_f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3.05.14
鄧鏡波學校雜藝大使
推廣扯鈴培養自信與耐性
(本報專題)早在19世紀時期,聖鮑思高神父邀請「貧苦無告青少年」到慶禮院一起玩樂,同時藉此學習教理, 陪伴青年同行。時至今天,慈幼會的鄧鏡波學校一直秉承鮑思高神父向青年帶出喜樂的信息,在校內設立不同活動吸引學生學習,從中指導他們的成長,該校近年推廣扯鈴雜藝,深受學生歡迎,該校副校長戎穎軒認為,「學習鮑思高神父懂得欣賞一切美好的事物,更要喜歡青年所喜歡的事,以貼近青年。」   鄧鏡波學校早於2007學年開始, 已推出大哥哥計劃,最初為協助剛由小學升上該校的學生適應校園生活,由校內高年級生教導師弟溫習功課;隨後在計劃中加入攀石活動、聖誕聯歡、義工服務及魔術班。至2010學年,大哥哥計劃開展雜藝訓練,一直至今,社工賴曉軒指出,學生從活動建立自信及團隊精神。   大哥哥計劃由該校的學生輔導組負責統籌,社工賴曉軒指出,雜耍的個人及團隊訓練,有助提升學生的個人成長及發展,團隊合作精神建立學生自信、認識自我,學習專門的雜藝訓練從中發揮學生的潛能。   近年,校方加強扯鈴訓練,該校的大哥哥計劃組成了雜藝大使,邀請舊生回校任教,高年級生帶領初學者學習,使團隊營造「以大帶小」的精神;雜藝大使於每年的聖誕節聯歡會演出扯鈴,成為帶動整個活動高潮的環節,去年12月的演出,邀請了神父及教師一起參與,更設有Battle環節,節目內容全由學生構思出來,曾有一年演出時禮堂關上燈,漆黑中,雜藝大使用上發光的扯鈴由二樓滑落到舞台,造出流星的效果,配合音樂與背景下,構成悅目的演出。   朋輩支持 互相成長   本學年雜藝大使共有33人,當中20人接受進階訓練,除校內表演,團隊於本月中參與友校舉辦的扯鈴比賽,並於稍後到長者中心進行扯鈴表演及探訪。社工賴曉軒認為,考核學生創意, 也有助培養學生堅忍與耐性, 「雜耍需要持之以恆練習,才能展現成果。」他從扯鈴活動中,看到學生的轉變,有學生在學習上缺乏專注與耐性,計劃下參與扯鈴訓練,時常與師兄和同儕練習扯鈴招式,自然會吸引其他人仿效,這種良性競爭能令彼此有所進步,專注力也有所提升。   初學者以打棍方式,先熟悉節奏,例如先把鈴放在地上,拿起雙棍,由右向左的方向進行移動練習;扯鈴招式千變萬化,包括有直立鈴、拋高、放棍、鞭鈴、螞蟻上樹、垂直轉、繞手或繞腳等。另外,亦有分團隊及個人動作,於演出中展示不同招式。   「扯鈴運動對於我而言,幫助我找到自己。」該校舊生張嘉偉由中一參與扯鈴,高中時經常擔當小老師向學弟傳授技巧,中學畢業後他一直繼續扯鈴訓練,曾到各地參與扯鈴比賽,曾在中國內地的一個國際青年比賽中,奪得扯鈴單人組技術賽冠軍;他也到其他學校,包括在母校任教扯鈴,「扯鈴令我發掘對教育工作的興趣,現在我正修讀幼兒教育,希望將來以教育作為事業。」   「見到師兄在校內練習扯鈴時,展示的每個招式也很型格,使我很想學習。」現時就讀中五的蔡德朗,回想初中時向社工申請加入該計劃,對扯鈴一竅不通, 他形容初中時個性內斂,不善於表達自己,更容易受情緒影響,現在他在大哥哥計劃中擔當師兄角色,向初階班同學教授扯鈴,樂於與同學分享,「上台真正表演,增強我的自信心,使我有很大改變。」他認為成為雜藝大使後,愈來愈喜歡扯鈴雜技,更肯定自己的能力,「扯鈴運動使我提高了很大的自信心,我現在充滿自信。」   中二學生黃晏霆剛加入雜藝大使才兩個多月,未加入前,很喜歡觀賞雜藝大使的練習,經常陪伴同學練習至晚上,後來獲邀加入。中四學生劉勤發認為,學習扯鈴後提升自信心,做事有目標,也學會專注。他試過為練習直立放棍的招式花上三個月時間苦練,「見到別人玩扯鈴如此出眾時也吸引我學習,當定下目標後,做事自然更專注。」   戎穎軒副校長認為,學生透過參與大哥哥計劃的扯鈴訓練,從中發揮所長,啓發潛能外,向外分享扯鈴,自然對自己有更高要求,力求在技術上追求完美,對於個人發展上更具自信。(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