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230611_f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3.06.11
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
推廣中華文化
(本報專題)沿著樓梯走上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四樓樓層,你便會看到一幅描繪中國不同朝代特色事件或人物的壁畫,包括秦朝的兵馬俑、萬里長城; 漢朝發明了造紙技術的蔡倫;晉朝書法家王羲之、王獻之等。繼續沿著壁畫走到走廊盡頭,便是學校新建的「翰文軒」: 一 個充滿不同中國文化藝術的房間,校長胡艷芬說:「希望小朋友一踏入四樓,便知道這是中國文化的學習園地。」   這幅壁畫由該校視藝尖子小組學生繪畫而成,其中一位成員、六年級學生黃偉茹說,他們共花上三個星期六為壁畫填色,「這次活動增加我對中華文化的認識。」   偉茹負責繪畫國寶熊貓的部分,在過程中,除了加深她對國寶的認識外, 她最印象深刻的是由其他同學繪畫的兵馬俑。偉茹在五年級的中文課中曾學習過兵馬俑,但這次聽到老師在繪畫前的介紹,又在翰文軒見到相關的擺設後, 便對它有更深入的認識。   「熊貓是中國的國寶,所以由牠開始,帶著學生從壁畫中經歷不同朝代。」副校長陳藹欣解釋,在壁畫的最開端繪畫熊貓的原因時說。她指出壁畫中,畫有杜甫、李白、岳飛等人物,這也配合學生在課程中的學習內容。   陳副校長補充,稍後將會邀請學生拍攝影片介紹壁畫的內容,並在壁畫中加入QR code,讓學生欣賞畫作時,能同時觀看影片,深入了解歷史及文化。   翰文軒營造氣氛  幫助學生投入學習   同在四樓的「翰文軒」放置著文房四寶、風箏、臉譜、皮影戲等,營造濃厚的中華文化氣氛。謝美鳳主任說,這些擺設也配合課程內容,例如五年級學生學習兵馬俑內容時,教師便可以運用兵馬俑擺設,加深學生認識。此外,展品旁也設有QR code,學生在小息時可以用平板電腦及耳筒,聆聽教師的聲音導航,及閱讀教師準備的簡報內容,認識其中的歷史及典故。   謝主任稱,現時中文尖子組也會在翰文軒上課,將來也計劃移師部分中文課至翰文軒進行,「希望這氣氛能令學生更加投入學習。」   多元智能課  中華文化活動   該校近年推廣中華文化,除了完善硬件設施,也為學生提供不少課內及課外活動,例如中華文化日小息時的背誦古詩活動,及在多元智能課中的剪紙、皮影戲、港瓷及粵劇活動等。   學生黃偉茹除了參與以上的壁畫活動外,她亦在多元智能課中製作了港瓷,「我們在瓷碗上畫上一些藍色線條。」她表示,教師除了介紹港瓷的歷史外,亦提到這傳統手藝日漸式微,「這是一個很有特色的手工藝文化,所以很值得認識及保存。」   五年級學生黃琛暘則在多元智能課中進行了粵劇活動,其中曾與同學用不織布等製作粵劇服飾,「老師帶我們出去看粵劇,我有留意他們衣服上的特點,再加入在作品中。」她在活動中學習到粵劇文化外,也學習到共同承擔的價值,「我們分組製作戲服,每人都有不同的工作需要承擔,才能製作出更好的作品。」   「我喜歡粵劇,因為這是傳統文化,戲服也很美。」另一位五年級學生葉晞桐說。學生製作戲服後,有機會在舞台上與同學演出《帝女花》。晞桐認為這機會十分難得, 因為在活動中也學習到不同的唱腔,加深對這傳統文化的了解。   新設校史室  展出學校珍貴片段   本年是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創校60周年,學校最近也新設了校史室,展出學校珍貴的歷史照片及展品。此外,校長胡艷芬提到,校史室更展出學校近年校本課程的資料,顯示出課程的發展。   胡校長表示,透過中華文化的項目,學生學習到不同的價值觀及天主教教育五大核心價值;而活動都是扣連不同科目進行,例如壁畫活動便貫穿中文科、視藝科、資訊科技科等, 「讓小朋友的學習可以更加完整。」(吳)  
kjy16_20230611_f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3.06.11
高主教書院中外文物館
看得見的歷史 承傳中國文化
(本報專題)高主教書院在校內建設「中外文物館」,成為本港首間擁有實體文物作為學習教材的中學,文物館化身成為「歷史書房」,帶領同學跨越古代時空,讓文物真實地呈現中國歷史。楊世德校長指出,中外文物館擁有實體文物作為教材,學生透過活學中國歷史,負起承傳中國文化的使命。   去年12月,高主教書院中外文物館舉行祝福暨開幕典禮,也同時標誌著該校於本學年創校65周年。楊校長指出,中外文物館由2018年起籌建,館內的陳列早於2019年完成,因疫情延遲開幕。他指出,文物可作為中國歷史科的教材之一,期望透過中外文物館,為跨科組的中華文化獎勵計劃提供活動場所,促進學校間學與教的經驗交流,藉此提高學生的民族意識,推動各地的中外文化交流。   楊校長希望,學生親身看到文物認識中華文化,當中涉及仁、義、禮、智、信的儒家思想, 「這些思想與天主教教育核心價值相連繫, 也涉及愛與義德等價值觀。」   高主教書院中外文物館佔地約500 平方尺,館藏包括合共51件文物及35 枚古錢,由新石器時代西元前4800年至清朝西元1911年,全部展品均由該校舊生李宗鴻院士捐贈及暫借,他希望文物能啟發更多學生喜愛中國歷史。   捐贈者李宗鴻院士是中國藝術品收藏家,2008年晉身英國皇家亞洲學會院士,並於2009年獲國際中國哲學會青年學者論文獎。他自幼已熱愛文物,八歲時以60港元在古董店舖買下他第一個收藏品—— 元代龍泉窯青釉的茶葉罐,「當時店主見我年紀尚小,便半賣半送,以60港元的價錢賣給我,由此鼓勵我一直收藏文物至今。」   李宗鴻目前收藏逾1,000件文物,他現在協助母校成立中外文物館,認為學生藉著觸摸文物,能啟發思考,從而進一步研習及認識中國歷史。他亦期望藉此作跨科學習,「藉著文物看到古代經濟史,與經濟科扣連;如何燒造瓷器,便是涉及化學科的課題等。」   從文物探索中國發展   在中外文物館歷史最悠久的,是來自新石器時代的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彩陶「彩陶網紋雙耳罐」,該文物用上黃河流域附近的泥土燒造成罐,以不同顏色的礦物質上色,繪畫成渦旋紋、水波紋、菱形紋、平行帶紋和棋盤格紋。經燒製後彩料不易脫落,藉文物反映當時對科技的貢獻;有展示來自東漢公元25 至220年的廣東窯系紅陶屋,此物與李鄭屋漢墓出土的陶屋相近;亦分別有來自春秋及戰國時代的青銅戈及青銅箭,展示兵器技術;不同年代的碗、盤、渣斗、小俑,以及錢幣等,均能反映不同朝代的生活與歷史。   目前共有10位學生擔任中外文物館導賞員,當中五位擔任導賞員的中四學生符茜喻、李諾瑤、郭子瑤、張栢翹及鍾慧瞳均認為,能夠親睹文物,讓他們更渴望進一步認識歷史。   李諾瑤說,初中認識中史時聽到不同朝代發生的事情,每一個朝代及君主的政策及背景歷史,學校亦安排學生參與不同中國歷史的活動,到博物館參觀等,使她愈發對歷史感到興趣;符茜喻最初以為中史多依賴背誦,內容沉悶,「但是接觸過後會發現當中有因果關係。」她表示從中逐漸引發她的獨立思考。   熱愛閱讀的郭子瑤認為,每一件文物也有它的故事,導賞時會以說故事的形式演繹,吸引人進一步了解;張栢翹認為到博物館參觀,有助引發他的興趣,探究古人的生活模式,促進自主學習。   該校畢業生陳詠琛現就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二年級,2021年更榮獲香港青年史學家獎,她亦有份參與策劃印製《中外文物館》小冊子,她熱愛中國歷史,也影響同學留意到考古的興趣,張栢翹希望日後從事在中華文化或文物研究的發展;郭子瑤則希望將來能從事考古或文物修復的工作,藉以加深探索未被發現的歷史。   使文物成為歷史的導遊   李宗鴻近年曾協助教育局修訂初中中國歷史及歷史課程,他認為研究器物有助學生廣泛認識中國歷史的多元化,引起學生學習中史的興趣。   當參觀者走入展館,會看到不少教科書所載的內容,例如中一提及春秋時期的兼併戰爭,於春秋時代用作武器的青銅戈及青銅箭,「武器雖小,但殺傷力大,尤其青銅箭在戰國時期,一箭可以致命。」學生鍾慧瞳也認為,文物有助仔細地認清歷史,館內設置的時間線作參考,對比文物的朝代與年份,了解當時在經濟、政治的影響,帶出文物背後的故事。鍾慧瞳從師兄捐贈的文物中,讓她發現到,「原來文物可以提供深入的研究價值,歷史有句話『信而有徵』,讀歷史外,也要以文物來考究歷史的真偽,所以學習歷史時,文物是很重要。」   李宗鴻在《中外文物館》的小冊子寫道:「冀讓文物充當各師生的導遊,漫遊於古代社會的不同角落。」楊世德校長期望來訪者透過中外文物館,了解中國歷史與文化, 該校已聯繫高主教書院( 小學部),以及中西區的小學等,邀請他們前來參觀;另外,中外文物館已計劃於7月開放予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的教友參觀,分享館藏。(高)  
kjy16_20230521_f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3.05.21
天主教鳴遠中學
辦水墨畫展覽 推動中華文化
(本報專題)天主教鳴遠中學的學生,透過認識香港國畫家趙素仲的中國水墨創作,認識中國文化、智慧與藝術的美感,更有學生跟隨趙老師學習中國水墨畫繪畫技巧,並一同於展覽上展出。   該校於4月19日至5月2日與暘谷藝術協會在校內合辦畫展,名為「游於藝——德馨心悅」趙素仲老師作品到校展,展覽設有多個主題展館,包括仙子館及智慧館、香港館、生命館,展出香港國畫家趙素仲多幅作品外,於本年由趙老師任教的十位鳴遠中學學生的作品, 也在該校的「鳴遠藝廊」展出。   該校為推廣中國畫,視覺藝術科科主任彭淬礪老師於3月至4月向景林天主教小學三年級學生,分享趙素仲老師的蘭花作品,並教授學生學習繪畫蘭花,20多幅由小學生繪畫的蘭花作品也於展期中展出。   展覽亦展出上學年初,鳴遠學生在視覺藝術科與地理科跨科協作而成的毛筆畫作品,彭淬礪老師指出,其中中一學生以「我們的厚德」為題,學生從該校位處將軍澳厚德邨的社區,在區內考察及拍照,學習土地利用,以毛筆繪畫他們眼中的社區,「題材正好回應趙老師於四年前與本地學生合辦作品展時,以『欣賞——我們的香港』為題,從國畫筆下畫出眼中的香港。」   彭老師表示,該校近年在視覺藝術科推動中國藝術元素,其中於初中視覺藝術科加入中國藝術評賞,也學習中國繪畫。藉此提升學生藝術潛能與素養。   學生跟隨國畫家繪畫   天主教鳴遠中學是第一所得到趙素仲老師教授國畫評賞及教授國畫筆法的學校,是次共10名中二至中五對視藝或中國文化感興趣的學生參與。   「趙素仲老師15歲時,從廣州來到香港與家人團聚,當時她是新移民,對香港周遭事物也感到陌生,她以畫抒發感情,說出新移民的心聲⋯⋯」中二學生何小麗於2020年來港定居,她在展覽期間向來賓介紹趙老師於2014年畫下的《望夫石的悽愴》作品時,認為趙老師的作品是她心靈的安慰,她形容來港時剛升上中學,面對文化差異與語言上的困難,需要長時間適應,「我作為新移民,她的作品深深打動著我。」   中五學生譚煒豪有幸在趙老師的指導下與她共同創作,「第一課趙老師教我們畫荷葉,最初我未懂得控制墨水,毛筆畫在畫紙上,墨水也化開,正當以為這是一幅失敗之作,趙老師看到笑一笑,便上前在圖畫上加了數筆,立時把荷葉變成南瓜。」他從國畫師豐富的想像力,明白只要多發揮創意,中國國畫可以變化多端。   另外,令所有學生感受至深,是趙老師在課堂中以學生的名字題句,以及送上刻有學生名字的圖章,煒豪說:「我的名字是譚煒豪,趙老師便以『豪』,送上『豪情傲西風』,意思是豪邁堅強不屈面對困難。老師的勉勵使我十分感動。」   中三學生楊唯德首堂學習國畫時,他所畫的蓮蓬,用色及形態也展現美感,更得到趙老師讚賞,唯獨是他的筆跡被老師批評,當他聽到評語後,便每日練字,「因為繪畫中國畫除了畫功外,字跡也很重要,老師的評語激勵我要寫好中文字。」   中五學生何詩怡及韋心怡均表示,珍惜這次機會,詩怡在學習畫蓮花倒影時,沒想到可以趁著墨水仍未乾透時把畫紙對摺造成倒影效果;心怡練習筆法時,原本畫上葉子卻有如眉毛形狀,她感激老師不斷示範,讓她明白箇中技巧。   展覽期間設公眾導賞,就讀中四的黃德恆是導賞員之一,他說從介紹展品讓他深入認識每件作品帶出的信息,「向公眾人士介紹時,所有作品也有故事, 及畫家當時的心路歷程。」   創作與思念化成生命祝福   在「生命館」展館,展示了趙素仲的《天上人間——我們的往返》書中畫作外,也有去年在該校畢業的劉基新的一系列思念他愛犬的作品。   劉基新幼童時期在廣西成長,五歲時他帶同愛犬遷往外祖父母的家後不久,愛犬不習慣新環境而走失,基新從此 與愛犬失散。「這個是我在中學文憑試視覺藝術科校本評核的作品,原本以我的視覺畫下對牠的思念,後來我看過趙老師『有苦自己知』的作品,反映她對苦的看法後,讓我明白不能只憑自己的視覺看痛苦。」   藉著趙老師的啟發,基新豐富了作品意念,他在作品中換位思考,再畫上從愛犬的視覺的畫作:他把愛犬畫在中央,背後畫有無數的犬隻,以示狗一直忠心地在天上等待與主人重逢,再製作半立體作品,及以立體裝置藝術「神化犬」以示他認為愛犬的轉化,犬隻眼中貼上他的容貌,有如是他兒時的愛犬一直望著主人。他說此經歷至今仍然歷歷在目,不能忘懷,但能夠從藝術的不同角度,記錄他對亡犬的感受。   天主教鳴遠中學袁玉蘭校長表示,藉著一系列推動中國文化藝術的活動,拓展學生藝術領域及提高學生藝術素養, 給予學生接觸國畫家,跟隨大師學習的機會難得,從多元化的學習機會及體驗,發掘對中國文化的興趣,從中國傳統的美麗,培養學生品德價值。(高)  
kjy16_20230416_f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3.04.16
明愛莊月明中學
推廣詠春文化 以柔制剛
(本報專題)「詠春」是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 明愛莊月明中學校長彭耀鈞博士師承葉問宗師的長子葉準師傅,認為詠春正好回應明愛全新的「3L」服務宗旨: 領導( Lead ) 、學習( Learn ) 、關愛(Love),「首先要了解學習功夫的原意,為自己定下可以學習的程度;學習時要有方法,了解每個動作的要求及考慮;學習功夫同時也學會容忍與包容,懷著關愛傳承中華文化。」   明愛莊月明中學本學年參與田家炳基金會資助、香港樹仁大學主辦的「香港非遺與葉問詠春:詠春師傅到校計劃」,該校是首間體驗人工智能訓練系統的學校之一,由詠春師傅到校傳授詠春「小念頭」,學生學習詠春基本拳法後,再配合人工智能的訓練系統加以練習,有效使出整套「小念頭」的詠春拳法。   柔中帶剛的功夫   彭耀鈞校長本身也是該計劃的顧問,他形容詠春功夫柔中帶剛、進退有度,期望把詠春帶入學界。其中該校參與詠春師傅到校計劃、參觀詠春拳館等,讓學生了解葉問詠春的發展歷程及基本原理及武德;詠春師傅在學界教授基本詠春拳法,其中該校學生剛於2月底到詠春體育會參觀及體驗,學生更親身與葉問宗師長孫、葉問宗師長子葉準授男葉港超師傅交流,及認識詠春體育會內的陳設,學生亦嘗試在木人樁前學習黏手訓練等。   三名中二學生盧兆祖、梁榮興及何梓楠有份參與上述計劃,他們均表示,在詠春體育會看到木人樁、未開封的八斬刀、六點半棍、牌匾刻有歷代詠春宗師多位師傅的名字、更有一尊葉問宗師雕像,有如置身於功夫電影之中,何梓楠說,曾看過葉問師傅的電影,認為詠春功夫十分有型,跟隨師傅學習後,更明白藉此自衛,保護自己。   梁榮興五歲時隨家人在佛山生活,曾學習詠春一年,事隔多年,現在再有機會學習,他說珍惜學習機會。他表示,拜訪詠春體育會時,看到牆上的牌匾, 列出師祖祖訓等訓示,令他更深刻地體會詠春文化歷史悠久,「中國文化應傳承下去,因為詠春正好代表著一種精神及生活態度。」他解釋,由詠春師傅介紹的動作,需要時間練習,不能急於求成,從中訓練他的耐性,更會集中精神,「只會專注做好拳式,不多作其他思考,學習漸久令我學會專注。」   人工智能 傳承詠春文化   要把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葉問詠春發揚光大,代代相傳,除了葉問後人努力向外推廣,透過人工智能(AI)訓練系統推廣詠春,當傳統武術與科技並行,更能具備趣味性,吸引學生學習,廣泛地向學生傳遞詠春的文化與知識。   明愛莊月明中學校內設置人工智能系統,學生可以在螢幕及鏡頭前,跟隨在影像中的葉問宗師長孫、葉港超師傅做出詠春基本功「小念頭」套拳。每完成一個動作,智能系統會即時顯示模仿動作的準確度,完成後作出評分,即使教練並不在場,學生也能體驗詠春拳的樂趣。   何梓楠認為把中國傳統功夫結合人工智能感到很有趣,以科技幫助下判斷每個動作是否標準,若姿勢不正確會作出提示,有助提升練習。盧兆祖說,參與學習詠春後,師傅提醒學生要多練習,自然提升信心,為了學好詠春,他會趁假期時到香港仔海濱長廊練跑。   把詠春設立恆常課程   負責詠春項目的老師吳家雯表示,現時參與詠春體驗與基本拳式訓練的學生,師傅會從中推薦約20位學生,日後到拳館進行為期半年共約10堂的訓練,從中發掘具備潛質的學生繼續接受培訓。   彭耀鈞校長指出,正計劃於下學年在初中體育課堂上,提供詠春課程,「若果全校學生能在中學期間,有機會接觸詠春,成為學校獨有的特色。」他認為學生持續練習詠春,有助平定心身,正好回應聖經中, 「你們的得救是在於歸依和安靜,你們的力量是在於寧靜和信賴。」(依三十15),他表示,詠春首要站得穩,「先有平靜安穩的身軀,才能出拳,這是最基本的條件。」中國功夫詠春拳是一套「以柔制剛」的功夫,以小勝大,透過黐手訓練加強手部感覺的靈活度,鍛鍊出敏捷防守與進攻能力,幫助學生身心的成長。(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