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230611_f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3.06.11
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
推廣中華文化
(本報專題)沿著樓梯走上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四樓樓層,你便會看到一幅描繪中國不同朝代特色事件或人物的壁畫,包括秦朝的兵馬俑、萬里長城; 漢朝發明了造紙技術的蔡倫;晉朝書法家王羲之、王獻之等。繼續沿著壁畫走到走廊盡頭,便是學校新建的「翰文軒」: 一 個充滿不同中國文化藝術的房間,校長胡艷芬說:「希望小朋友一踏入四樓,便知道這是中國文化的學習園地。」   這幅壁畫由該校視藝尖子小組學生繪畫而成,其中一位成員、六年級學生黃偉茹說,他們共花上三個星期六為壁畫填色,「這次活動增加我對中華文化的認識。」   偉茹負責繪畫國寶熊貓的部分,在過程中,除了加深她對國寶的認識外, 她最印象深刻的是由其他同學繪畫的兵馬俑。偉茹在五年級的中文課中曾學習過兵馬俑,但這次聽到老師在繪畫前的介紹,又在翰文軒見到相關的擺設後, 便對它有更深入的認識。   「熊貓是中國的國寶,所以由牠開始,帶著學生從壁畫中經歷不同朝代。」副校長陳藹欣解釋,在壁畫的最開端繪畫熊貓的原因時說。她指出壁畫中,畫有杜甫、李白、岳飛等人物,這也配合學生在課程中的學習內容。   陳副校長補充,稍後將會邀請學生拍攝影片介紹壁畫的內容,並在壁畫中加入QR code,讓學生欣賞畫作時,能同時觀看影片,深入了解歷史及文化。   翰文軒營造氣氛  幫助學生投入學習   同在四樓的「翰文軒」放置著文房四寶、風箏、臉譜、皮影戲等,營造濃厚的中華文化氣氛。謝美鳳主任說,這些擺設也配合課程內容,例如五年級學生學習兵馬俑內容時,教師便可以運用兵馬俑擺設,加深學生認識。此外,展品旁也設有QR code,學生在小息時可以用平板電腦及耳筒,聆聽教師的聲音導航,及閱讀教師準備的簡報內容,認識其中的歷史及典故。   謝主任稱,現時中文尖子組也會在翰文軒上課,將來也計劃移師部分中文課至翰文軒進行,「希望這氣氛能令學生更加投入學習。」   多元智能課  中華文化活動   該校近年推廣中華文化,除了完善硬件設施,也為學生提供不少課內及課外活動,例如中華文化日小息時的背誦古詩活動,及在多元智能課中的剪紙、皮影戲、港瓷及粵劇活動等。   學生黃偉茹除了參與以上的壁畫活動外,她亦在多元智能課中製作了港瓷,「我們在瓷碗上畫上一些藍色線條。」她表示,教師除了介紹港瓷的歷史外,亦提到這傳統手藝日漸式微,「這是一個很有特色的手工藝文化,所以很值得認識及保存。」   五年級學生黃琛暘則在多元智能課中進行了粵劇活動,其中曾與同學用不織布等製作粵劇服飾,「老師帶我們出去看粵劇,我有留意他們衣服上的特點,再加入在作品中。」她在活動中學習到粵劇文化外,也學習到共同承擔的價值,「我們分組製作戲服,每人都有不同的工作需要承擔,才能製作出更好的作品。」   「我喜歡粵劇,因為這是傳統文化,戲服也很美。」另一位五年級學生葉晞桐說。學生製作戲服後,有機會在舞台上與同學演出《帝女花》。晞桐認為這機會十分難得, 因為在活動中也學習到不同的唱腔,加深對這傳統文化的了解。   新設校史室  展出學校珍貴片段   本年是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創校60周年,學校最近也新設了校史室,展出學校珍貴的歷史照片及展品。此外,校長胡艷芬提到,校史室更展出學校近年校本課程的資料,顯示出課程的發展。   胡校長表示,透過中華文化的項目,學生學習到不同的價值觀及天主教教育五大核心價值;而活動都是扣連不同科目進行,例如壁畫活動便貫穿中文科、視藝科、資訊科技科等, 「讓小朋友的學習可以更加完整。」(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