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中學專題
2023.04.16
明愛莊月明中學
推廣詠春文化 以柔制剛
(本報專題)「詠春」是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 明愛莊月明中學校長彭耀鈞博士師承葉問宗師的長子葉準師傅,認為詠春正好回應明愛全新的「3L」服務宗旨: 領導( Lead ) 、學習( Learn ) 、關愛(Love),「首先要了解學習功夫的原意,為自己定下可以學習的程度;學習時要有方法,了解每個動作的要求及考慮;學習功夫同時也學會容忍與包容,懷著關愛傳承中華文化。」
明愛莊月明中學本學年參與田家炳基金會資助、香港樹仁大學主辦的「香港非遺與葉問詠春:詠春師傅到校計劃」,該校是首間體驗人工智能訓練系統的學校之一,由詠春師傅到校傳授詠春「小念頭」,學生學習詠春基本拳法後,再配合人工智能的訓練系統加以練習,有效使出整套「小念頭」的詠春拳法。
柔中帶剛的功夫
彭耀鈞校長本身也是該計劃的顧問,他形容詠春功夫柔中帶剛、進退有度,期望把詠春帶入學界。其中該校參與詠春師傅到校計劃、參觀詠春拳館等,讓學生了解葉問詠春的發展歷程及基本原理及武德;詠春師傅在學界教授基本詠春拳法,其中該校學生剛於2月底到詠春體育會參觀及體驗,學生更親身與葉問宗師長孫、葉問宗師長子葉準授男葉港超師傅交流,及認識詠春體育會內的陳設,學生亦嘗試在木人樁前學習黏手訓練等。
三名中二學生盧兆祖、梁榮興及何梓楠有份參與上述計劃,他們均表示,在詠春體育會看到木人樁、未開封的八斬刀、六點半棍、牌匾刻有歷代詠春宗師多位師傅的名字、更有一尊葉問宗師雕像,有如置身於功夫電影之中,何梓楠說,曾看過葉問師傅的電影,認為詠春功夫十分有型,跟隨師傅學習後,更明白藉此自衛,保護自己。
梁榮興五歲時隨家人在佛山生活,曾學習詠春一年,事隔多年,現在再有機會學習,他說珍惜學習機會。他表示,拜訪詠春體育會時,看到牆上的牌匾, 列出師祖祖訓等訓示,令他更深刻地體會詠春文化歷史悠久,「中國文化應傳承下去,因為詠春正好代表著一種精神及生活態度。」他解釋,由詠春師傅介紹的動作,需要時間練習,不能急於求成,從中訓練他的耐性,更會集中精神,「只會專注做好拳式,不多作其他思考,學習漸久令我學會專注。」
人工智能 傳承詠春文化
要把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葉問詠春發揚光大,代代相傳,除了葉問後人努力向外推廣,透過人工智能(AI)訓練系統推廣詠春,當傳統武術與科技並行,更能具備趣味性,吸引學生學習,廣泛地向學生傳遞詠春的文化與知識。
明愛莊月明中學校內設置人工智能系統,學生可以在螢幕及鏡頭前,跟隨在影像中的葉問宗師長孫、葉港超師傅做出詠春基本功「小念頭」套拳。每完成一個動作,智能系統會即時顯示模仿動作的準確度,完成後作出評分,即使教練並不在場,學生也能體驗詠春拳的樂趣。
何梓楠認為把中國傳統功夫結合人工智能感到很有趣,以科技幫助下判斷每個動作是否標準,若姿勢不正確會作出提示,有助提升練習。盧兆祖說,參與學習詠春後,師傅提醒學生要多練習,自然提升信心,為了學好詠春,他會趁假期時到香港仔海濱長廊練跑。
把詠春設立恆常課程
負責詠春項目的老師吳家雯表示,現時參與詠春體驗與基本拳式訓練的學生,師傅會從中推薦約20位學生,日後到拳館進行為期半年共約10堂的訓練,從中發掘具備潛質的學生繼續接受培訓。
彭耀鈞校長指出,正計劃於下學年在初中體育課堂上,提供詠春課程,「若果全校學生能在中學期間,有機會接觸詠春,成為學校獨有的特色。」他認為學生持續練習詠春,有助平定心身,正好回應聖經中, 「你們的得救是在於歸依和安靜,你們的力量是在於寧靜和信賴。」(依三十15),他表示,詠春首要站得穩,「先有平靜安穩的身軀,才能出拳,這是最基本的條件。」中國功夫詠春拳是一套「以柔制剛」的功夫,以小勝大,透過黐手訓練加強手部感覺的靈活度,鍛鍊出敏捷防守與進攻能力,幫助學生身心的成長。(高)


中學動態
2023.03.17
喜樂中學-動態
德蘭中學四位禁毒領袖•參加新加坡海外交流團
(本報訊)德蘭中學四位學生:周安悅、林樂漫、李碧瑤和李浩欣早前榮獲第一屆禁毒領袖金獎,每位學生獲得港幣5,000元獎學金,並獲邀前往新加坡交流。
新加坡交流團於1月25日至30日舉行,四位學生連同銀獎得主鄧肇堅維多利亞官立中學的學生一同參與,活動包括「讚賞午宴」,宴會的出席者包括新加坡政務部長費紹爾、中央肅毒局局長黃思松、新加坡的禁毒團體及青年大使。
德蘭中學四位學生在宴會上介紹她們在校內以「劇本殺」形式,配合不同的攤位遊戲,舉辦為期五天的「禁毒週」,以推廣禁毒資訊。除了介紹香港的禁毒工作,雙方亦交流推廣禁毒的心得和經驗。
四位學生透過面試和篩選,取得資格,成為20間中學之一,早前參加第一屆禁毒領袖學院,並榮獲金獎,她們均表示,有機會前往新加坡進行交流,不僅代表德蘭中學,更是香港的禁毒領袖代表,與海外政府官員和機構作交流,感到十分難忘。(教)
明愛馬鞍山中學•學生與葉維昌真情對談
(本報訊)明愛馬鞍山中學於本年度繼續舉行生命盛宴名人系列講座,邀請不同界別的知名人士分享人生經歷,延續學校「生命有價」的精神。是次講座邀得曾在戰區負責國際救援工作的葉維昌擔任嘉賓,向師生分享他在巴勒斯坦和阿富汗為非政府組織工作的經歷及體會。
葉維昌向同學分享自己投身國際組織工作的經歷,他表示,自己在屋邨長大,家境並不富裕,縱使他在大學時期已參與人道支援工作,但畢業後仍先任職投資銀行以回應家人的期望。任職四年後,他先後兩次報考國際紅十字會,最終成為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的駐外代表。他表示,做事前習慣預先規劃,當有目標便要作好充分的準備。當被同學問及對青年的寄語時,葉維昌指出香港地方細小,的確限制了青少年的視野,令青年只看到單向的出路,他提及絕少在國際組織看到港人的身影。他勉勵同學不要限制自己的人生選擇,要勇敢往不同的方向發展,多接觸新事物,多外出學習知識,擴闊自己的視野,尋找更多元化的出路。(教)
明愛莊月明中學•畢業同學祈禱禮
(本報訊)明愛莊月明中學早前為應屆中六同學舉行畢業同學祈禱禮,主題為「點點心意.點點情」,由慈幼會士陳鴻基神父主禮。
祈禱禮上,陳神父以一名美國軍人兒子回家的短片,勉勵同學參加公開試好像要好好準備上戰場,而學校則是同學的家,有需要可回校得到支援和幫助。禮儀最後由神父灑聖水並以覆手禮逐一祝福畢業同學。
隨後,由校長、家教會主席及學生會成員為畢業同學送上勉勵的祝福話語和短片,而家教會更送贈甜品為畢業同學打氣加油。(教)
聖安當女書院•援助土耳其賬災義賣
(本報訊)土耳其南部接壤敘利亞邊境的地區於本年2月6日接連發生兩次強烈地震,大量建築物倒塌,傷亡無數。聖安當女書院全體師生響應香港明愛的呼籲,於2月21日舉辦「土耳其、敘利亞賑災籌款日」,內容包括愛心義賣、愛心午間音樂會、愛心便服日、線上募捐等,希望教育學生以行動實踐關懷,協助災民早日渡過困境。
「愛心義賣」活動由午膳時間開始,方便全校學生分批參與。活動共設三個攤位,學生義工把募集所得的物品按類出售,例如書籍、衣物、布偶、文儀用具、烹飪用品等,為災民籌募善款。家長教師會義工親手編織手工花、烘焙愛心曲奇及芝士撻、製作健康水果杯等。學生會亦發起「愛心午間音樂會」,邀請老師、同學上台獻唱,通過歌聲祝福災民,並發放正能量訊息。
盼望是次舉辦「土耳其、敘利亞賑災籌款日」,喚醒大眾對土耳其災情的關注,帶動更多人加入愛的行列,實踐愛主愛人的精神。(教)


中學動態
2021.10.01
喜樂中學 動態 2021.10.03
聖嘉勒女書院及聖嘉勒小學•95周年校慶感恩彌撒
(本報訊)天神之后傳教女修會於9月8日假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舉行創會百周年暨聖嘉勒女書院及聖嘉勒小學創校95周年校慶感恩彌撒,由宗座署理湯漢樞機主祭。
湯樞機在講道時,鼓勵學生謙卑,處處感恩,實踐校訓「真理必勝」,努力回應天主的召叫,為復活的基督作證;及效法聖母德行,並以阿西西聖方濟及聖嘉勒為芳表,以愛德傳揚福音,使眾人共沾救恩。
彌撒中,修女、校友、及學生代表等呈上:「楓葉形蠟燭」、「鮮花」、「聖經」、「校服及校章」及「麪餅及酒」等合共五項祭品。
天神之后傳教女修會港澳區會長蘇基智修女在禮儀中致謝辭,勉勵師生時刻惦記天主,心懷信、望、愛,恆常祈禱。
最後,湯樞機及共祭神父為參禮者作隆重的降福,為修會創會百周年暨學校校慶揭開序幕。(教)
荔景天主教中學 開學祈禱會
(本報訊)荔景天主教中學9月2日舉行開學祈禱會,邀請了葛達二聖堂助理主任司鐸阮俊英神父主持。
祈禱會開始時,以《鹽與光》一曲作進堂詠回應上學年結業禮的主題,希望學生作「地上的鹽、世界的光」。學校本學年的關注事項為自主學習及發展正向教育,阮神父勉勵學生在新學年開始時訂立學習目標,並充份發揮品格強項中的「堅毅」,肯定自己的潛能,努力向目標進發。
講道中,阮神父以沒有四肢的力克的經歷作分享,指出學生應常懷感恩之心感謝天主賜予各人的「塔冷通」。
最後,阮神父邀請學生在天主聖神的引領下,承諾努力學習、發揮所長,並以謙卑的心,努力追求自己的夢想。他也祝福師生在身、心、靈有健康的發展,持守正確的價值觀,建樹自己和周遭的人。(教)
明愛莊月明中學•開學祈禱會暨苦路像祝福禮
(本報訊)明愛莊月明中學於9月10日舉行開學祈禱會,由露德聖母堂主任司鐸羅國釗神父主禮,邀請了校監陳錦添、明愛牧民顧問林小燕參與禮儀。
羅神父在講道中勉勵學生遵從耶穌基督「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你們一樣」的說話,而且能犧牲自己的時間,用愛去關心、幫助身邊的人,使學校成為一個充滿愛的團體。
其後羅神父主持苦路像祝福禮,為禮堂的十四處苦路像灑聖水祝福,再為師生覆手降福,最後全體師生以一曲《與基督同行》為本年度的開學祈禱會作結。(教)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中學動態
2021.06.25
喜樂中學 動態 2021.06.27
通告:暑假期間的中學校園動態,會於《公教報》教育版內刊登,內容可見於《公教報》網頁http://kkp.org.hk。
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畢業禮
(本報訊)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5月21日舉行畢業禮,邀請香港武術聯會副會長兼義務秘書尹慶源教授主禮。
典禮上,校長歐陽麗琼在校務報告從學與教、德育及公民教育、訓育及輔導、升學就業及學生活動方面,總結過去學年學生於不同範疇所取得的成就,勉勵學生為日後升學或就業作好準備。
尹教授致辭時,從生活故事及自身成長經歷,勉勵學生做人要真誠、竭盡所能完成每一件事。在畢業生代表致謝辭後,並「傳遞薪火」予中五級學生代表。畢業生亦致送滿天星乾花束予嘉賓和家長,寓意師長與家長是天上繁星,培育畢業生成材。(教)
天主教鳴遠中學70周年校慶 新設施祝聖禮暨中六級畢業禮
(本報訊)天主教鳴遠中學5月28日舉行70周年校慶新設施祝聖禮暨中六級畢業禮,邀請夏志誠輔理主教主禮。
夏主教抵達學校後,隨即為大堂、有蓋操場、鳴遠藝廊、會議室、創客空間這五個新完工的設施進行祝聖禮。
畢業禮上,夏主教引用聖經(谷六1-3)勉勵學生日後若面對困難時,仍要保持心靈的力量,有自信地面對各種挑戰,向著自己的目標和理想邁進。
隨後,夏主教向畢業生授憑,期望學生在該校校訓「禮、義、廉、恥」薰陶下,完成中學階段的學習,邁向人生另一段旅程。(教)
荔景天主教中學參與計劃•240學生家庭受惠
(本報訊)荔景天主教中學本學年參與「扶輪送關懷計劃」,為校內有需要家庭提供援助。計劃由香港都會扶輪社贊助,該校扶輪少年服務團籌辦,本年共240個家庭參與,每個受助家庭均獲得超市或百貨公司現金券100元及5公斤白米一包。
送贈儀式已於5月25日舉行,受惠學生均感謝恩人的捐助,其中有中二生拿著百貨公司現金券時,表示會買一個新水壺送給須在戶外工作的爸爸;亦有中四學生會把白米及購買保健產品送給外婆。
校長劉廣業表示,該校與香港都會扶輪社合作已14年,展望在計劃下舉辦更多活動,發揮學生的各項潛能,亦繼續為弱勢社群送上關懷。(教)
明愛莊月明中學畢業禮
(本報訊)明愛莊月明中學5月29日舉行畢業禮。
典禮上,畢業生誦唸禱文,從中提示學生要成為地上的鹽和世界的光,並謹記校訓「忠誠勤樸,敬主愛人」的精神,在人生旅途上對家庭、工作、社會作出貢獻。
主禮嘉賓湯修齊太平紳士致辭,他勉勵學生在畢業後仍要好好裝備自己,迎接人生新階段。畢業生代表致辭感謝父母的養育,以及老師的栽培。畢業生向父母、老師送上「涼茶」,寓意苦盡甘來,滋味盡在其中。
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畢業禮出席人數受限,校方安排網上直播予未能出席者參與。(教)
潔心林炳炎中學畢業禮
(本報訊)潔心林炳炎中學5月29日舉行畢業禮,校長劉瑤紅在典禮中為畢業生送上一段過往六年來的成長片段。
劉校長又以「感恩.惜恩」為題分享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的挑戰時,指出校方在做好防疫下為學生提供不同形式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德智體群美靈得到全面發展。
席上邀請舊生護理系講師范詩雅主禮,她致辭時鼓勵學生努力做好本分,又分享中學時期英文水平一般,直至畢業後到海外交流一年,英文程度有所進步,她現為中大護理系講師,教授大學本科生及碩士生的護理課程。
席上,主禮嘉賓以「祝福權杖」輕點畢業同學的證書,以示祝福她們鵬程萬里。並由畢業生代表致謝辭,畢業生承諾銘記校訓「明心明德、潔己潔人」的精神。(教)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