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7_20221113L new f
400400體藝傳情jpg
體藝傳情_小學
2022.11.13
獻主會小學
游泳運動員彭駿韜 化身水蝴蝶
「媽媽送給我的五歲生日禮物,是參加游泳班。甫一下水,我就愛上了游泳。每當越過練習樽頸位,哪怕只是進步零點幾秒,夠我興奮滿足了。今年我送給爸爸的生日禮物,是九龍東區小學學界游泳比賽蝶式冠軍獎牌」獻主會小學六年級學生彭駿韜多才多藝,習泳五年的他已取得多項游泳獎牌;在受訪前一天摘下新一面蝶式金牌,他也曾在香港校際音樂節獲得小提琴二級銅獎。他深信,學藝需要每天努力不懈練習。   駿韜最近更獲頒「香港學生運動員獎」, 校內高手如雲,但駿韜憑著謙虛及堅毅的學習態度,加上不斷進步,令學校推薦他競逐這個獎項。他近年考獲全級首十名,最喜歡是體育科。   「記得第一次比賽,雖然我沒有贏得任何獎項,但看見對手泳術很好,值得我學習,於是我也努力起來,希望將來能夠像他們一樣厲害。」駿韜每天起床後,先練習小提琴才吃早餐,然後上學,放學趕快做妥功課,再獨自練習游泳兩小時,每週只休息一天。   多年來保持紀律,令他首年已學懂四種泳式,之後專攻蝶式,「如果有動作做得不好,我會連續數週練習這個動作,直至成功糾正為止。」   堅持每天練習   蝶式在四種泳式中,被視為難度最高,動作卻是最為瀟灑,兩臂划水,腿提出水面,再於空中前躍,駿韜認為臂力是關鍵,他與隊友合作用拉力帶練力,練出強而有力的臂彎。   去年,他在國慶泳賽200米贏得四式季軍,在中長途游賽,泳手需要在池邊轉身再游,駿韜認為轉身是比賽中最大的挑戰,於是他苦練打筋斗式轉身,務求高速來回。   在游泳賽事中,成績最佳的泳手會被安排在中間的線道,若泳池有8或10條線道,該泳手會被分配到第4線,次名泳手會被分配在最佳泳手左邊的第5線,這兩條線也被泳手視為水流最暢順、最易取勝的位置。每當被分配到有利位置,駿韜便加倍努力,用盡雙臂力量如蝴蝶般飛舞。   獻主會小學吳慧儀副校長多年來陪伴駿韜比賽,欣賞他不斷進步,比賽時從容不迫。雖然駿韜沒有宗教信仰,但他「不時會祈求天父, 讓我游快些。」駿韜每次皆會感謝天父的護佑, 以及教練、老師、隊友的同行。   「我最愛游泳,因為在水中感覺到全身自由自在。其次是拉小提琴,因為弦樂悅耳動聽。」駿韜在樂理及小提琴演奏皆考獲五級,雖然兩年前才開始學小提琴,但他甚快上手,從不懼怕練習枯燥,「疫情下無法跟老師見面,老師便會透過影片為我示範,我也反覆看影片練習。」駿韜充滿耐性,令他學習技藝時得心應手。   科學知識融入泳術   駿韜將科學與體育融匯貫通,「科學堂教授力學和跣水竅門,我照著照著做,果真游得更快。」他表示,在跳台調校好手部的入水角度, 伸直手,用力向前跳,便容易贏在起跑線。   獻主會小學王志聰校長在校內推行「人才庫」計劃,以更有系統、有方向地發掘和栽培天資優異的學生,發掘出駿韜等多位小精英。他喜見學生在疫情下留在家中努力學習,部分更在技藝上脫胎換骨,令他刮目相看。王校長堅持不看輕學生,致力讓每個學生發展所長。   駿韜的「偶像」是游泳奧運銀牌得主兼多項世界紀錄保持者何詩蓓,欣賞對方致力為母校聖保祿小、中學爭光,「我感激隊友放假仍陪我練習,以及老師的幫助。」   駿韜最想答謝的人,是栽培他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爸爸媽媽,「爸爸說我的獎牌,是他至今收過最好的生日禮物,令我喜出望外。」(鄧)
kjy01_20221009 F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2.10.07
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小學部)
以繪畫保育西貢小牛
(本報專題)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小學部)學生上學、放學時經常見到牛隻蹤影,牠們或在草地上吃草,或在社區中「逛街」, 「我會遠距離觀賞或安靜地在旁經過,因為如果是我在進食,我也不會想有人打擾。」五年級學生馬熙雯表示,牛隻與她都是西貢的好鄰居,所以需要尊重牠們的生活。   昔日的香港,農民廣泛以黃牛及水牛作為耕牛,協助種植水稻;但隨著香港經濟迅速發展,農業逐漸式微,耕牛遭受農民遺棄,令流浪牛隻數目不斷增加, 分布在西貢、馬鞍山、大嶼山等地方。香港也是不同動物的家,我們應怎樣與牠們共存?   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小學部)的視藝科早前進行了專題活動——「CO W你『貢』獻」,以「保護西貢小牛」為專題創作題目。   視藝科統籌容寶雲老師籌備這活動目的,是希望帶出天主教教育五大核心價值中的「愛德」,加強學生對西貢牛隻權益和保育問題的關注,實踐同理心,同時增加學生的美感訓練,加強對西貢社區的歸屬感。   COW你「貢」獻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關係,老師代替學生訪問了西貢牛義工的日常義工工作,把訪問內容帶回課堂,向學生講述香港流浪牛隻的故事,介紹香港常見的牛隻品種,又教導學生與牛隻共處時的應有態度。之後,學生便閱讀及搜集有關西貢牛隻的資料,和有關動物權益的書藉、報章等資料,把他們對牛隻的感受投射在創作中。   一至六年級學生通過學習不同時代和文化的藝術品,為牛隻繪畫「寫真」,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作品代表著學生對牛隻最深刻的印象,有學生聯想到星座中的金牛座,為牛隻加上一對漂亮的翅膀;也有學生想到平日在社區見到牛隻在草地上休息的情況,所以畫出一望無際的草地,希望牠們能自由地與同伴遊玩。   在課堂以外,視藝拔尖小組的學生更合作為牛隻繪畫大型畫作。 視藝拔尖小組的學生:「我們用了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以塑膠彩畫出這幅作品,希望牛牛可以棲息在一個美麗的地方,所以用上鮮艷的顏色。我們通常見到牛牛孤單地在草地吃草,所以在畫中畫上青蛙、蝴蝶陪牠遊玩。」   加強學生與社區連繫 培養同理心與愛德   學生在這次專題活動,除了以畫表達對牛隻的感受,他們亦完成專題工作紙,分享閱讀牛隻在香港生活情況的新聞後的感受。   五年級學生陳愷妮在閱讀新聞後, 得悉人類帶來的塑膠污染,會對牛隻造成嚴重的影響。其中,她在工作紙中提到有牛隻在死亡後,漁護署公布檢驗結果 , 發現牠的胃部有很多塑膠垃圾, 造成腸胃阻塞。這使她反思在日常中, 要行環保生活,減少使用或回收塑膠產品,在進行郊外活動時,也要帶走垃圾,以防動物誤食。   視藝科統籌吳秀詠老師表示,視藝科近年以西貢為主題進行專題活動,圍繞學生在社區的生活,增加他們與社區的連繫及歸屬感,「把他們在西貢生活中美的一面,以藝術作品呈現出來。」   學生在創作過程中,會欣賞不同時代、不同風格的大師藝術品,透過評賞和創作,加強對藝術的認知及提升創作技巧。校長馮家俊表示,這亦配合學校近年的教學宗旨「learning by doing」(做中學習),在創作過程中認識不同畫家的畫作,深化學習。他欣喜見到學生在活動中,表示要尊重不同動物在社區中的生活,具備同理心及愛德精神。(吳)  
kjy15_20220626_fade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2.06.26
張振興伉儷書院 Try.程.尋
尋找目標 發掘潛能
(本報專題)在學期快將結束前, 在學習以外,你們有沒有為自己定下目標,努力向前,讓自己的人生有所成長? 天主教喇沙會張振興伉儷書院本學年為學生設下「Try.程.尋——正向自主啟航計劃」,校長黃世堯深信每位學生也有潛能,學生只要在個人目標上,每天訂下一小步,定會有所成長,最終達成目標。   「你願意如同聖母瑪利亞,成為那顆海洋之星,為別人發光發亮嗎?」發起「Try.程.尋」計劃的副校長何泰安說:「聖母瑪利亞在教會歷史中被喻為海洋之星(Stella Maris),她為我們提供明確的方向,在生活中妥善活出每人自身的品格強項。」他以航海比喻人生,當學生訂下明確目標和方向,即使在實現目標過程中遇到困難,憑著毅力克服,並信靠天主學會交託,「只要朝著你人生中的那顆星,自然發揮個人才能;團隊之間的彼此鼓勵,給予正向能量。」   「Try.程.尋」計劃   「Try.程.尋——正向自主啟航計劃」是一項為全校學生制定自學目標的計劃。社工呂任杰指出,學生在計劃下與班主任一起訂定個人目標,認識自己的品格強項,再從中邁向及完成目標。正如是次計劃小冊子的首頁寫著「啟航」的比喻: 「人生好比航海,要有明確目標和方向才可成為正直不阿的人,將來為社會服務。你們每一位都是掌舵人,應嘗試發揮自己的塔冷通,在旅途中駕駛自己的帆船,尋找你人生的那顆星星。」這項計劃包括:   Try:自主學習,當遇到困難時懷著信德,憑著天主的幫助,不要放棄,繼續完成目標; 程:讓學生確立目標; 尋:善用自己的塔冷通,發展品格強項。   在發展品格強項中,該校引用心理學家沙利文(Martin Seligman)和彼得森(Christopher Peterson)的品格強項, 識別出六種美德:智慧、勇氣、仁慈、靈性、公義和修養,以及24種性格強項, 學生藉著尋找個人的性格特質並加以發揮,推動正向教育。   熱愛足球 自學英語   兩位中四學生林倬康及陳錦鋒熱愛足球,二人均是曼聯及曼城球迷,他們不時瀏覽海外足球網站以盡快取得第一手消息,這次他倆在Instagram設立賬號「mcfans.hk」,定時上載曼城和曼聯的新聞消息,向外分享足球的樂趣。   林倬康目標是提升英語能力,於是他選擇翻譯足球資料,藉此認識英文詞彙, 「透過閱覽海外足球的網上資訊時,為確保發放正確的足球資訊,搜集資料時經常查閱字典,從中學習足球的英語用語,過程中提升我在學習英語的興趣。」負責版面設計的陳錦鋒則以圖像或影像等吸引讀者收看。   在「Try・程・尋」計劃下,中四學生徐健浩希望學習做DJ(唱片騎師),於是他跟專業的DJ老師學習打碟及混音等技巧,也嘗試給廣東歌填詞,學習過程中他明白詞彙表達的重要,期望從創作中提升中文寫作的技巧。   修讀視覺藝術科的中四學生林文浩趁著早前的特別假期,畫下一幅有關靈魂的作品,在天平上分別放上蝴蝶及羽毛,蝴蝶比喻靈魂,透過羽毛衡量人的善與惡,他認為透過繪畫豐富他的創作靈感,為未來從事設計行業作好準備。   編寫射擊遊戲   寓學習於娛樂   中三學生林靖希喜歡打遊戲機, 於是與老師商討設計平面射擊遊戲, 老師建議他先選擇遊戲引擎開發遊戲,開發遊戲過程中,他在YouTube 自學取經,試過出現程式錯誤,需要花上數小時尋找問題,他在過程中學會主動求學,提升自信心。   中四學生王啟政、楊及楊學文均表示以提升學業成績為目標,王啟政將目標定為於本學年考取全級第一,他表示每天設下溫習時間表,加強溫習弱項科目;楊認為自己的英文能力弱,於是在3月的特別假期中,多看英語電影及英文書籍,他說輕鬆學習培養他主動學習英語。楊學文則在溫習時主動把手機交給家人看管,「因我訂下目標,令我更希望能專注溫習。」   另外,這計劃亦邀請中一至中三學生於美術課堂中設計24個品格強項的徽章,中二學生張訢宇及戴卓毅有份參與以「智慧」為題的標誌,他倆指出,藉著作品帶出青年的創意及好奇心,從而發掘個人強項致力追求知識。   本學年是張振興伉儷書院創校50周年,校長黃世堯指出,本學年其中的關注事項為自主學習,藉著上述計劃幫助學生確立目標,培養學生的全人發展。他指出,疫情持續已逾兩年半,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與成長,「『Try・程・尋』計劃有助學生懷著堅毅實現目標,有助提升學生的自信心。」   教師鄭崢嶸表示,學生與老師傾談學習目標時,藉著彼此交流了解學生需要,他相信當學生找到個人的品格強項並加以發揮,有助投入校園生活。另一教師梁耀霖感受到,學生在追尋目標時, 建立堅毅與自信。(高)  
kjy05_20220612_fade
400 400 心讀
心讀繪本
2022.06.12
身上的白蝴蝶
你一定嘗試過皮膚痕癢的滋味。有時即使只是蚊叮蟲咬,嚴重的時候也使人痕癢難當、無法入睡。這次介紹的繪本, 是關於一個患有濕疹的孩子,如何面對濕疹帶來的煩惱。   共讀指引 繪本中的白蝴蝶是個比喻,象徵濕疹病人身上的皮膚碎屑。家長跟孩子共讀繪本時,可了解濕疹這種皮膚疾病對病人帶來的不適和困擾。現今不少人患有濕疹,孩子身邊的朋友可能也有這種煩惱。家長可以讓孩子認識濕疹這種皮膚疾病,從而破除一些常見的誤解,明白濕疹其實並不會傳染。繪本中的孩子受到濕疹的困擾,愛孩子的媽媽也全副武裝起來,用盡所有方法, 一心要治癒孩子的濕疹,但卻因為太專注於治療,使家人常處於作戰狀態,備受壓力,也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需要。即使患有濕疹,孩子也希望過正常的生活,像其他的孩子一樣,能夠發揮所長, 和朋友一起玩耍。共讀繪本,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遇上患有濕疹的朋友,也能以平常心對待。   小男孩的身上長出白蝴蝶,使他非常痕癢,很不舒服。每天他都忙於趕走一隻又一隻的白蝴蝶,但是他愈用力驅趕,白蝴蝶長出來的速度就愈快。媽媽面對白蝴蝶時,總是非常激動,聲嘶力竭地誓要把牠們通通消滅。晚上白蝴蝶的數量增多,使男孩無法入睡,他忙著跟白蝴蝶「搏鬥」,經常抓癢使皮膚流血,甚至流膿,弄得渾身痛楚。媽媽列出所有男孩不能吃的食物,認為他只要不吃那些食物,白蝴蝶便不會再長出來。媽媽還帶他看不同的醫生,吃了很多藥,可是白蝴蝶並沒有離開男孩。他不能游泳,參加朋友的生日派對時,也要吃特別為他準備的食物。有些同學會嘲笑他,不肯跟他玩耍。媽媽為了不讓別人看見男孩身上的白蝴蝶,給他穿上很多衣服。小男孩除了要面對身上的不適和痛楚,還擔心自己會否永遠也找不到朋友, 但他相信在某些地方,總有一些人會願意成為他的朋友。其實,男孩心裡最渴望的, 是媽媽不再只顧著對付白蝴蝶,他希望媽媽能看到自己,希望媽媽也能快樂起來。   繪本看世界 濕疹與身體的免疫力有關,濕疹發作時,皮膚會痕癢、乾裂或紅腫,抓癢時會脫屑,有時候皮膚還會產生水疱,如抓破水疱,便會導致皮膚結痂,嚴重的更會引致細菌感染。為了避開引致過敏的刺激物,患者在飲食上有很多限制,也無法參與游泳等體育活動, 晚上睡覺時往往會痕癢難當,難以入睡,生活質素因此大受影響。有些患者會因為外觀而受朋輩孤立,甚至欺凌。此外,家中的照顧者也承受很大的壓力,甚或影響家庭生活。據估計,本港約有3成14歲以下的兒童受濕疹影響,人數超過16萬,情況普遍。濕疹未必能夠完全治癒,但能夠治療和紓緩, 更重要的是,應學習如何與濕疹共存,改變處理濕疹的心態,提升生活質素,讓患者和家人也能過正常的生活。   《搞搞震的白蝴蝶》 作者: 陳凌軒 繪者: 徐羨曾 出版社: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 ISBN : 978988853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