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2_20230319_f
400400中學動態
中學動態
2023.03.17
喜樂中學-動態
德蘭中學四位禁毒領袖•參加新加坡海外交流團   (本報訊)德蘭中學四位學生:周安悅、林樂漫、李碧瑤和李浩欣早前榮獲第一屆禁毒領袖金獎,每位學生獲得港幣5,000元獎學金,並獲邀前往新加坡交流。   新加坡交流團於1月25日至30日舉行,四位學生連同銀獎得主鄧肇堅維多利亞官立中學的學生一同參與,活動包括「讚賞午宴」,宴會的出席者包括新加坡政務部長費紹爾、中央肅毒局局長黃思松、新加坡的禁毒團體及青年大使。   德蘭中學四位學生在宴會上介紹她們在校內以「劇本殺」形式,配合不同的攤位遊戲,舉辦為期五天的「禁毒週」,以推廣禁毒資訊。除了介紹香港的禁毒工作,雙方亦交流推廣禁毒的心得和經驗。   四位學生透過面試和篩選,取得資格,成為20間中學之一,早前參加第一屆禁毒領袖學院,並榮獲金獎,她們均表示,有機會前往新加坡進行交流,不僅代表德蘭中學,更是香港的禁毒領袖代表,與海外政府官員和機構作交流,感到十分難忘。(教)   明愛馬鞍山中學•學生與葉維昌真情對談   (本報訊)明愛馬鞍山中學於本年度繼續舉行生命盛宴名人系列講座,邀請不同界別的知名人士分享人生經歷,延續學校「生命有價」的精神。是次講座邀得曾在戰區負責國際救援工作的葉維昌擔任嘉賓,向師生分享他在巴勒斯坦和阿富汗為非政府組織工作的經歷及體會。   葉維昌向同學分享自己投身國際組織工作的經歷,他表示,自己在屋邨長大,家境並不富裕,縱使他在大學時期已參與人道支援工作,但畢業後仍先任職投資銀行以回應家人的期望。任職四年後,他先後兩次報考國際紅十字會,最終成為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的駐外代表。他表示,做事前習慣預先規劃,當有目標便要作好充分的準備。當被同學問及對青年的寄語時,葉維昌指出香港地方細小,的確限制了青少年的視野,令青年只看到單向的出路,他提及絕少在國際組織看到港人的身影。他勉勵同學不要限制自己的人生選擇,要勇敢往不同的方向發展,多接觸新事物,多外出學習知識,擴闊自己的視野,尋找更多元化的出路。(教)   明愛莊月明中學•畢業同學祈禱禮   (本報訊)明愛莊月明中學早前為應屆中六同學舉行畢業同學祈禱禮,主題為「點點心意.點點情」,由慈幼會士陳鴻基神父主禮。   祈禱禮上,陳神父以一名美國軍人兒子回家的短片,勉勵同學參加公開試好像要好好準備上戰場,而學校則是同學的家,有需要可回校得到支援和幫助。禮儀最後由神父灑聖水並以覆手禮逐一祝福畢業同學。   隨後,由校長、家教會主席及學生會成員為畢業同學送上勉勵的祝福話語和短片,而家教會更送贈甜品為畢業同學打氣加油。(教)   聖安當女書院•援助土耳其賬災義賣   (本報訊)土耳其南部接壤敘利亞邊境的地區於本年2月6日接連發生兩次強烈地震,大量建築物倒塌,傷亡無數。聖安當女書院全體師生響應香港明愛的呼籲,於2月21日舉辦「土耳其、敘利亞賑災籌款日」,內容包括愛心義賣、愛心午間音樂會、愛心便服日、線上募捐等,希望教育學生以行動實踐關懷,協助災民早日渡過困境。   「愛心義賣」活動由午膳時間開始,方便全校學生分批參與。活動共設三個攤位,學生義工把募集所得的物品按類出售,例如書籍、衣物、布偶、文儀用具、烹飪用品等,為災民籌募善款。家長教師會義工親手編織手工花、烘焙愛心曲奇及芝士撻、製作健康水果杯等。學生會亦發起「愛心午間音樂會」,邀請老師、同學上台獻唱,通過歌聲祝福災民,並發放正能量訊息。   盼望是次舉辦「土耳其、敘利亞賑災籌款日」,喚醒大眾對土耳其災情的關注,帶動更多人加入愛的行列,實踐愛主愛人的精神。(教)  
kjy16_20230319_f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3.03.17
保祿六世書院 音樂與藝術
打造屬於學生的校園
(本報專題)藝術是世界語言,可以將陌生人連繫起來。保祿六世書院近年給校園注入藝術氣氛:由學生把鋼琴粉飾成藝術品;學生的藝術品在校內隨處可見;她們更可以在校園的不同角落彈奏樂器;邀請學生觀察校內具創作潛力的地方, 塑造出一個由學生作主導的校園。   中二學生謝淨翹近日在放學後, 趁空閒時走到鋼琴前, 放上琴譜, 開始彈奏動漫樂曲《千本櫻》,樂曲節奏明快,鏗鏘有力的曲調一直在走廊迴響,吸引同學和老師圍觀,也引來校長梁以豪前來欣賞,淨翹說:「有時彈琴時,在鋼琴的倒影見到梁校長的身影,同學也笑說我們無意中召喚了校長出來。」   該校近年透過音樂與藝術,讓師生打成一片,梁以豪校長表示,當學生彈琴時,讓他在處理忙碌的校務中稍作歇息,「只要有學生在禮堂外或在四樓走廊彈樂器,我便會在校長室聽到音樂。」   由2021學年開始,校方先後購入四部鋼琴,後來也添置木結他等樂器,置於校園不同角落,上學年,學校邀請學生藝術大使把鋼琴粉飾成藝術品:例如位於地下靠近小食部的鋼琴,琴面繪畫了法國印象派畫家莫內的《睡蓮》;音樂室外的鋼琴畫上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文森特.梵高的《向日葵》;禮堂外的鋼琴繪畫了梵高的《星夜》;在四樓走廊盡頭的鋼琴上,畫上由日本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裏》。   學生參與建設校園   擔任藝術大使的中三學生譚晴與另外五名同學合力為音樂室外的鋼琴臨摹梵高的《向日葵》,譚晴說,在琴身畫稿及上色, 每次落筆也擔心畫錯,故此每一筆也要小心翼翼,最終能完成作品,也令她感到滿足。「我很喜歡學校設有多元化的活動,也是我自小學已渴望入讀該校的原因。」她說成為藝術大使,讓自己發揮所長,她一直鑽研大提琴,熱愛古典音樂,現在有機會粉飾鋼琴,愈來愈多同學前來彈奏也令她重拾彈琴樂趣。   剛在2月,中四學生梁夢潔有見學校的木結他需要Capo(轉調夾),便主動向校長提出幫忙購入了四條Capo,方便同學即慶演奏。夢潔約在兩年前學習結他,自從校園設置樂器後,她不時與同學夾歌,老師有見她這般投入,鼓勵她參與歌唱比賽,她參賽時以結他伴奏自彈自唱。她表示,音樂能讓她放鬆心情,紓緩學習壓力。   藉著音樂福傳 中五學生兼教友黃汶羲是天主教同學會的主席及藝術大使,她平日在學校集會,或是學校舉行的宗教禮儀擔任司琴,她自去年起,定時在四樓走廊的鋼琴前,教導師妹彈奏彌撒曲,「我明年便要考公開試,希望仍在學時能找到更多同學擔任司琴,也藉此福傳。」   音樂科主任張雅穎博士認為,任何學生也可以在校園內隨心彈奏,使校園充滿著愉快的氛圍。她說,自去年相繼在校園設置鋼琴,本年添置了16部摺疊式數碼鍵琴,讓中一及中二學生在音樂課學習鋼琴,她希望將鋼琴普及化,亦有本身懂得彈鋼琴的同學,互相切磋琴技。   校園張貼藝術貼紙   藝術大使發掘校內可以創作街頭藝術的地方, 身為藝術大使的中三學生賴嘉瑤,與同學在校園有蓋操場旁邊的護土牆,貼上飛行中的超人擊毀牆身至出現的裂痕,「能夠把一直視為缺陷的地方,花點創意加以修飾,便可以使校園充滿趣味。」校園裡不難發現街頭藝術的蹤影,例如某樓層的樓梯位置,將The Simpsons的動畫角色與掛在牆身的滅火筒連成一體,變成了揹著滅火筒的消防員;往下行時,會發現玩滑阪的動漫少女;或留意地面,會出現美國動畫Tom and Jerry的傑利鼠在細小的洞口揮手。   視覺藝術科科主任莊傑雄認為,學生善用創意,細心留意周遭環境,在校園展現街頭藝術。   藝術護照鼓勵學生參與   莊傑雄指出,該校由2021學年起,每位修讀視覺藝術科的中一至中三級學生獲發一本藝術「護照」,本學年以「視覺和表演藝術之旅」為主題,鼓勵學生參與校內或校外的音樂或藝術,以營造藝術和音樂友善的校園環境。   另一藝術大使、中二學生湯穎晞自幼已熱愛繪畫,她剛於去年獲西班牙國際青少年藝術節中國分賽區銀獎,以及本年初獲威尼斯國際青少年美術大賽銀獎。在她的藝術「護照」內,已有數個蓋章,以表揚她在校外參賽的成果,她說,得到學校的肯定,讓她感到榮幸。   梁校長觀察到學生各具藝術才華,透過天主教教育其中的核心價值「家庭」,希望學生也視學校為家一樣,建設校園。   「校園是屬於學生的,不少地方學生也可以自由地參與。」梁校長說,學生可以隨意到音樂室玩樂器;也可以在空餘時到祈禱室靜下來;近年,該校在校園的不同角落放置鋼琴及結他等樂器,供學生使用。   保祿六世書院由2021學年開展的三年發展計劃,當中以自主學習作為培育學生的方向,校方提供不同學習機會,再由學生自主發掘學習樂趣。梁以豪校長說,藝術發展正好展現學生自主學習的表現,老師也不時提供藝術比賽或資訊予學生參考,「希望學習是由下而上,由學生自發參與的,潛移默化地,可加強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高)  
kjy16_20230305_f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3.03.05
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中學部)
正向教育日 助學生抗逆解難
(本報專題)「我相信天主創造人也是珍貴,儘管每人也有缺陷或不完美的地方⋯⋯但不要緊,正因著不完美,更教我們要鍛鍊個人能力。」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中學部)甘陳富文校長在一次生活教育課中分享「我的正向人生」時,以自身患有弱視的經歷勉勵學生抱著不放棄的精神,因為「機會永遠是留給繼續嘗試的人」。   「我在小時候遇到意外導致弱視,視力未能發展,我是一位視障人士,患有弱視……左眼只餘下兩成視力,右眼也不多於五成視力。」陳校長透過片段向學生分享自身經歷時帶出正向的人生觀,她時常記起母親鼓勵她:別只著眼自己視力問題便選擇放棄,應妥善掌管自己的生活,盡力找方法解決困難,「我相信自己要比其他人勤力,更練習到過目不忘的能力,非常專心學習,並抱著不放棄的精神。」   該校自2021學年推行三年學校發展計劃,以全校參與模式「持續推動價值教育, 培育學生正向人生觀」作為首要關注事項,培養學生抗逆及反思能力,掌握情緒管理並學習以正面態度解決困難。   負責學生生活的顏青霞副校長指出, 校方引用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丁. 沙利文博士( Dr Martin Seligman)提出的PERMA幸福理論作為推動價值教育的基礎: 正向情緒(Positive Emotions)、全情投入 (Engagement)、正向人際關係(Relationships)、生命意義(Meaning)以及成就感(Achievement)。生活及價值教育小組由上學年起,為中一至中六同學在班主任帶領的生活課中認識價值教育,及認識天主教教育核心價值:真理、生命、愛德、家庭和義德;本學年集中認識「正向人生」的正向教育。剛於1月18日,向全校舉辦「正向教育日」,學生走遍校園每個角落,體驗與正向價值相關的遊戲與活動。   全面體驗正向人生 在活動開始時,學生代表在台上以手語帶領全校師生跳唱校歌,顏副校長認為, 校歌最能代表學校對學生的期望,有分於台上跳唱校歌的中四學生李偉文也對校歌內容有所感悟,「校歌中的一句『共為人類締殊光』,教我要做好本分,努力為社會帶來貢獻。」他希望藉著校園生活,學習更多助人的價值。   正向教育日為各級設置主題,中一級舉辦「擁抱失敗日營」,要求學生接受不同挑戰:限時砌出最高的積木,或是掀桌布、拋水樽等遊戲,從挑戰遊戲中不斷嘗試,學習正向的成長思維。 中二至中六各級共同完成6米乘3米合共72幅以正向價值為題的巨型數字畫。首次與同學合力拼砌大型壁畫的中三學生李鎧彤表示,與同學一起繪畫時互相討論畫成後的圖像是怎樣,她說製作過程中互相分工,即使繪畫時出錯,也一起找出解決方案。   該校為推動正向教育,持守正面價值觀,在正向教育日推出選擇劇場「同守無欺」,劇中圍繞校園欺凌,帶出拒絕欺凌,學習互相尊重,推動防止校園欺凌教育。中三學生周意晴認為,劇中內容使她印象深刻,她憶述年幼時曾受欺凌感到難過,但此劇場提醒她反思人與人之間需要和平相處,不能因一己私利而作出傷害他人的行為。   PERMA幸福理論   當天校園圍繞著五項PERMA幸福感元素設置拍攝區域,邀請學生重新認識及肯定自己的能力。   平日由操場步上校舍的樓梯,天花上升起多個彩色繽紛的氣球,每個氣球掛有一張彩虹卡,只要抬頭一望,便見到多個由同學寫上一件自己快樂的事情:「和朋友一起時」、「假日與母親一起繪畫」、「今天上學沒有遲到」、「成功約會朋友打羽毛球」等;在球場的羽毛球網架,貼上學生寫上自己的天賦才能及閃亮點,這些也從學生第一身角度帶出正向關係以及全心投入的正向價值元素。顏副校長認為,當學生閱覽其他同學的看法,也是一個學習歷程,「其實快樂也可以互相學習。」   早在正向教育日舉行前,學校已舉行不同的價值教育活動,希望學生從生活中認識及探索自己的價值觀。   中二學生郭婥然記起母親為她準備的生日會令她最開心,「母親預先準備生日布置,也悄悄地邀請我的朋友到家中,當我回家時朋友也向我送上生日驚喜。」現在再回想,她說母親為自己製造的驚喜很難忘,也為母親對女兒表達的愛表示感恩;中二學生陳兆君在生活課寫上「一件令你流淚的事」時,憶起小學曾經歷長輩離世的悲痛,在喪禮上泣不成聲,「現在回想,我更明白珍惜眼前人。」生活及價值教育小組組長蕭婉雯老師稱,希望學生多從生活中了解自己,從發掘自己或回顧往事中,懂得感恩,建立正向思維。   欣賞自己的天賦與價值   只要學生認同自己是最佳朋友、最細心、最正面、最幽默風趣、最勇敢等,學生也可以手持寫有以上榮譽的獎盃,站在領獎台上拍照留念,藉此肯定個人成就感。顏副校長認為,一般外界介定的成功,只局限於學術或體藝的能力,學生應多角度思考, 「每人也可以有不同方面的成就,學生應多欣賞自己,學習正向思維。」   該校計劃於2023學年設立校本價值教育框架,並參與天主教教育事務處的「天主教學校宗教教育支援同行計劃」,繼續在全校推動價值教育,結合校訓「謙愛勤誠」、天主教教育核心價值,以及教育局近年推動的價值觀教育:堅毅、尊重他人、責任感、國民身份認同、承擔精神、誠信、關愛、守法、同理心和勤勞。「以上元素已導向學生正向的人生。」蕭婉雯老師表示,期望學生在六年的中學教育,塑造成為一位「崇真人」。(高)  
kjy04b_20230219_f
400 400 THOMAS
Learning English with Thomas
2023.02.19
Touch wood? Knock on wood?
以防霉運登門
Learning some British and American English expressions 學習英美式英語之別 T: Thomas     J: Kitty   T : Hi Kitty, what are you reading about? The colourful cover looks quite good. K : Hi Thomas. It’s a book about American and British English.      Before I started reading this book, actually I couldn’t make head or tail of some expressions in American English.   T : Can you cite some common examples? K : Let me try. Ah, if someone says he or she hasn’t been seriously sick for years, then he or she would say, “Touch wood!”, and that’s a British English expression, whereas Americans would usually say “knock on wood!” to mean the same thing.   T : Correct! Excellent! By the way, do you know why English speakers say, “touch wood or knock on wood” to avoid bad luck or misfortune? K : Not quite.   T : People from the older generation, if they wish to tell others that they had so far never had any bad luck, such as losing the wallet or their cars getting a ‘back fire’, then they would say, “touch wood!”, to avoid getting bad luck that may be just around the corner waiting for them. K : I see.   T : As a matter of fact, there is also a similar usage in Chinese, namely, “toi-lai”, meaning literally. “relying under the protection of external force”. K : That’s very interesting. (Thomas nodding smilingly)   T : 您好,Kitty,你在讀甚麼?色彩斑斕的封面看起來很不錯。 K : 嗨,Thomas。這是一本關於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的書。在我閱讀這本書前,實際上我對美式英語中的一些表達方式仍一頭霧水。   T : 你能列舉一些常見的例子嗎? K : 讓我嘗試一下。啊,如果有人想告訴朋友,自己已經有多年沒有大病,他╱ 她會說「Touch wood!」這是英式英語表達,而美國人通常會說「knock on wood!」兩者是意思相同。   T : 對了!非常好!那麼你知道人們為甚麼會說Touch wood或者「knock on wood」避免倒霉? K : 不是太懂。   T : 老一輩每當想告訴別人,自己從來╱近來沒有遇上不幸運的事,例如是沒有遺失銀包、汽車引擎從來沒死火等;他們之後也會說句「Touch wood」,避免開口中,以防霉運登門。 K : 原來如此。   T : 其實,中文也有類似用法, 例如「托賴」,意思是指有賴於外力保護。 K : 這很有趣。(Thomas 微笑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