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111023_0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1.10.23
回顧辛亥革命一百年 方蘇木刻版畫系列
  (本報專題)一百年前,農曆辛亥年,中國民間發起改革運動——「辛亥革命」在武昌起義成功,結束了中國二千多年來的皇朝帝制,開始了現代中國。香港大學於九月至十月中旬期間,舉辦「辛亥百年現代路:方蘇繪畫及木刻版畫」展覽。二○一一年十月十日,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紀念日,本報記者約晤作畫人方蘇先生,以他的三幅木刻作品,回顧這段對中國影響深遠的歷史與香港的密切關係。 談及辛亥革命,自然離不開孫中山先生的生平。十九世紀下葉開始,孫中山(1866 -1925)在美國檀香山、故鄉香山縣、香港、廣州等地間不斷往來。他在香港度過少年至青年的成長期,香港的學校教育為他日後的思想奠定重要的基礎。他曾這樣說:「此次返香港,如返自己家鄉一式,因為從前在香港大學讀書,⋯⋯革命思想,從香港得來。」   啟蒙良師 方蘇的木刻作品〈師長〉以多種顏色,烘托求學時期的孫逸仙,畫面上突顯這時期三位對他栽培有加的師長。方蘇指出設計構圖的心思是以時序安排人物的次序:「孫中山十三歲到夏威夷接受教育,四年後來香港;當時,他的中文程度比較弱。區鳳墀是他在拔萃書室求學時的中文老師,也是基督教會的長老。孫中山從入學到領洗,區鳳墀是其中一位對他產生最重要影響的人。後來,孫中山接受洗禮時,區鳳墀為他起名『逸仙』。」 〈師長〉可說是這系列作品的開端,它是第一件木刻,也是這系列水墨與民間木刻兩種不同的媒介素材的第一件作品。方蘇花了一年多時間,自去年初開始至今年七月,籌備和繪製這系列水墨與木刻版畫,整個系列共有二十三幅水墨畫及十二幅版畫。他表示當初想到木刻版畫可以一版數印,方便在不同的展覽場地作同期展出,水墨畫則視乎展覽場地的規模作陳設安排。   無名墓碑 另一幅以白黑反製的木刻,勾勒楊衢雲的頭像設計。「過去一百年很少人提及楊衢雲,也沒有對他有恰當的肯定,至少我在學時不認識這名字。近十多年,我們才知道他在辛亥革命事件中的重要角色。」方蘇分享這系列的創作是個很龐大的工程,過程中獲得很多人幫忙,能夠閱讀大量有關辛亥革命的資料,邊讀邊構思:「過往在這方面看的書比較少,沒有深究當時的事件,文獻上也較少提及楊衢雲。 」版畫裡,墓號6348前以一朵黃菊獻給楊衢雲。方蘇語帶傷感:「根據早期文獻所知,楊衢雲在一八九五年謀襲廣州前,已獲選為興中會的會長。惠州起事失敗後,清廷派人到香港暗殺他。楊的遺體葬在香港,墳墓卻是個無名字的墓碑。」   仍須努力 方蘇認為同盟會成立時,孫中山身旁的支持者不算多。孫中山可能受時代的限制,但他為改變國家和民族而作出的選擇和付出,他與志同道合的合作者致力開創歷史,值得敬佩。清末積弱難返,一擊即潰;國家衰弱的背後,中國人在國際上所遭受的待遇使孫中山在「國事遺囑」留下心跡,反映中國當時的處境。 辛亥革命已過了百年,香港一般的中、小學生可能對這段歷史認識尚淺。方蘇坦言即使自己在這個歷史階段已活了一半日子,認識仍很有限。「學生年紀輕,可以用直觀方式認識這段近代史,例如照片、手稿等第一手資料。」他又表示過往年輕時上歷史課,課堂上所認識的僅至鴉片戰爭。「對六、七十年代的教師而言,那段時期的歷史與他們有關係,卻又感到資料不足,只能夠說個人經驗的故事。反之,現時的教師有更多材料可掌握,談話也可以較坦率和直接,資料較準確,更能帶引學生作全面的認識。」(睿)      
kjy13b_20111023
icon16
潮流無極限
2011.10.21
四位一體:弦樂4重奏
  音樂的樂種包羅萬象,諸如中外音樂可分為嚴肅音樂及流行音樂。兩個類別又各自涵蓋不同規模、風格及演出形式。舉流行音樂為例,其出現主要與媒體普及有關。消費主義社會的形成,同步促進流行曲的傳播。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也為流行音樂帶來嶄新聲響效果。至於嚴肅音樂,科學進步亦對傳統樂器帶來衝擊。尤其是木管及銅管,無論物料、樂器按鍵、音域等都經過階段性改良。科技以外,有些樂種幾百年來未被淘汰,反而不斷吸收新樂風,隨時代進化與演變。 西方室樂歷史與種類 西方室樂長久以來都是被聲樂作品壟斷,直至十六世紀文藝復興,較多作曲家譜寫器樂作品。器樂音樂由原來純粹為聲樂旋律或民俗舞蹈伴奏發展為獨立樂種,並由小型二、三人演變至八、九人或以上的室樂合奏。不同的樂器組合都有固定名稱,如鋼琴三重奏(鋼琴、小提琴、大提琴)及木管五重奏(長笛、單簧管、雙簧管、法國號、巴松管)。室樂中較經典的組合,非弦樂四重奏(第一及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莫屬。經歷三百多年歲月磨練,此樂種並未被作曲家及聽眾遺忘。其弦樂聲音上的融和度,以及歷代作曲家對於這幾件樂器聲響上的探索,使這樂種創作推陳出新。 弦樂四重奏的歷史 追溯至歐洲十七世紀的巴洛克樂期,音樂史學家推斷弦樂四重奏大概發展於該時期的三重奏鳴曲(trio sonata),亦即兩件高音旋律性樂器(較常見為第一、二小提琴)配合一件低音樂器以及一個鍵盤樂器,實際為四人合奏。於十八世紀中葉,弦樂四重奏成為流行的室樂創作。繼交響曲之父海頓(1732-1809)為此樂種創作六十八首作品,奠定弦樂四重奏於室樂音樂的重要性,音樂神童莫札特(1756-1791)及德國音樂家貝多芬(1770-1821)亦分別寫了二十三及十六首。此時期弦樂四重奏樂種如盛放中鮮花,百家爭艷。十九世紀浪漫派樂風為新作品塑造了感情澎湃的旋律及從未出現、富有詩意的作品標題,如捷克作曲家德伏扎克(1841-1904)於美國寫成的第十二號弦樂四重奏,富有美國民歌旋律,被稱為『美國弦樂四重奏』。二十世紀作曲家更大擔挑戰傳統聲響,創作一系列突破性作品,如奧地利荀白克(Arnold Schönberg, 1874-1951)以序列主義創作的無調性作品,美國克藍伯(George Crumb, 1929- )於1971年發表,為電子弦樂四重奏譜曲的『黑天使』(black angels)。 欣賞這些作品時,不應只放眼於演奏者技巧上。更重要是感受他們相互溝通、幫助,呈現各自的線條時又能展現和聲結合,並製造出藝術的空間感。    
kjy01_20110918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1.09.18
化雨春風 滋潤幼苗
  剛榮休的獻主會小學校長梁長才,卸下教鞭,回首昨日,轉眼間已過了四十載。 
校園裡無數莘莘學子,一張張稚臉,在他的眼裡,最令他感動的莫過於看到生命的成長和改變。他說:「每個生命都是獨特的,不要看扁小孩子;惟有以愛培育兒童,他們才能快樂地成長。我曾處理學生遭父母嚴重體罰的個案,事件令我心酸,更不禁流下眼淚。」 
在獻主會小學度過了三十一個寒暑的梁長才,鼓勵教育界同工細閱天主教教會文獻《天主教學校》(1977年)及《天主教教育的宗教幅度》(1988年)。   天主教聖華學校的圖書館是卓敏華主任的小天地。在學生和家長眼中,卓敏華主任既是溫柔的母親,也是真摯的同伴。她適時的提點和叮嚀,陪伴學生成長;她耐心的聆聽和安慰,分擔家長的憂困。 
訪問當日,數位學生及舊生回到學校,幫忙整理圖書。小學生願意親近卓主任,跟她談心事,分享生活中的苦與樂。卓主任說:「每位學生來自不同的背景,他們都擁有不同的特質,老師需要耐心地了解和聆聽他們,認識他們的內心世界,才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這樣,學生才會願意聽從老師的忠告和提點。」     (本報專題)教育是傳授知識和教化心靈的工作,老師對學生的影響不僅在傳授知識的層面上,在學生的人格薰陶及發展中,老師都擔當著相當重要的角色。暑期還沒有結束,老師們卻回到學校辛勤地工作,為新學年作好準備。本報記者走訪兩位師長——卓敏華主任和剛榮休的梁長才校長,他們都在不同的教育工作崗位默默地為栽培小幼苗付出愛心。 
教育工作是一份使命,對梁長才來說,更是天主的召叫。談到天主教辦學理念,他語重心長:「經歷了教育改革、課程改革,幸得這兩份文獻為我在教學路上立定方向,使我不致迷失。我們必須堅持天主教學校的特質,以基督的愛關懷學生,看到他們真正的需要,並幫助學生陶成圓滿的人格。」  
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國婦女賽珍珠(Pearl S. Buck)這樣描寫教學的神聖使命:只有勇者才教書,只有那些對年輕人懷著愛心的人才擔任教學工作。教書是一種神聖的使命感,⋯⋯ 
當校長,是一份神恩的禮物,一份神恩的召叫。回首年輕時期,當上教師原來是個美妙的開始。
七十年代初,梁長才初出茅蘆,他在大伯父開辦的義學教書,教導來自貧苦家庭的兒童,這教學經驗引發他對教育工作的興趣。嬰兒時領洗成為教友的他笑說:「小時候,我在彌撒中擔任輔祭,曾想過將來成為神父。後來,天主引領我,為我打開了另一扇門,我從沒想過教學工作會成為我的終生職業。」 (相關內容見第二頁)  
kjy03a_20110918_0
icon07
萬卷書上路
2011.09.16
心中的信念
  越戰中的孤雛 
「小金,過來。
別怕。
我會永遠和妳在一起。」
媽媽簡短的三句,卻讓小金有著生存的勇氣和動力。

越南的天空上堆滿了龐大的戰機,一直發出轟隆轟隆的巨響。突然,數千枚炸彈從空中落下,隆隆的巨響震動了地,四週的沙塵細石在半空揚起,模糊了眼睛。當下最清晰的,就只有濃烈的血腥味。 
一場轟炸讓四歲大的小金和媽媽永遠分開,小金還因此喪失了清晰的視力,眼前變得一片模糊,看不清楚。虛弱又害怕的小金活了下來,被美國士兵救起,帶她到一個孤兒院去。院裡的瓊斯夫婦和數百個院童讓小金感到很有安全感。雖然她的眼睛看不清楚,但好朋友阿明會幫助她學習。當小金在夜裡想起媽媽,感到孤獨而流淚時,瓊斯夫婦會安慰她,洋娃娃也會陪伴著她。當小金害怕的時候,母親的話不斷在她心中回響,她彷彿聽到媽媽的聲音要她別怕,漸漸地,小金不再害怕,勇敢積極的生活下去。     滿滿的祝福 
戰爭帶來的破壞是無法復原的,對兒童心靈的創傷更是難以磨滅。故事中四歲大的小金因為瓊斯夫婦的愛與安慰、同伴的友誼,以及媽媽臨終前對小金所說的三句充滿愛與安慰的話,持續不斷地支持著小金,成為小金日後勇敢走下去的動力,使她在物資匱乏,飽受戰爭威脅的情況下,仍具有勇氣、信心與安全感。 
故事透過主角對於事實經歷與切身感受的旁白,讓讀者感受到戰爭的可怕和無情,但也感受到人性光輝的一面,強調愛與關懷能帶給人強大的治癒力量,以生命影響生命。 
為突顯故事中心思想,繪圖者在用色上顯盡心思。圖畫中鉛筆素描、水彩暈染及顏色轉換的巧妙運用,成功營造出不同的氣氛和意境。例如,戰爭發生後以至小金的視力受損時,畫面都是灰濛濛的,令人感到絕望與恐懼。而隨著小金獲救,得到愛與友誼後,圖畫色彩繽紛,充滿溫暖和盼望。 
一開始讀這本繪本時,難免會為小金失去母愛的依靠與戰爭的無情感到難過,但隨著小金所受到滿滿的祝福與愛,實在衷心感到安慰與感恩。 
在此祝願世界和平,人們永遠幸福快樂地生活。     書名:《永遠在一起》(Always with you)
 作者:露絲.范德齊(Vander Zee, Ruth)
 翻譯:劉清彥

 出版社:台北道聲出版社,2009
 索書號:JJ 5083
 適合程度:中小(小學三至四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