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小學投稿
2022.06.12
喜樂幼小-文章
這個特別暑假裡,我發現……
我一直期盼的暑假終於來了!雖然因為疫情關係, 這個暑假突如其來,我沒有甚麼準備,但在這個特別的假期裡,我也發現了自己不為人知的一面。
首先,我發現自己多了一個興趣——疊杯。起初, 我在暑假時在網上看見別人玩疊杯的影片,覺得十分有趣。經過多次觀摩,深入了解後,我已喜歡上這活動了!於是我請媽媽買了一套疊杯給我練習。我天天鍛煉,從不間斷,愈練愈起勁!每次疊杯速度增加,我既興奮又滿足!
此外,我還發現自己原來可以待在家裡一個月足不出戶。由於疫情嚴峻,我幾乎一個月沒有外出過。這個月裡,我做做功課,玩玩疊杯,時間一下子就過去了。直至媽媽告訴我,我有一個月未出門了,當下疫情漸漸緩和,她決定第二天要帶我出門時,我才驚覺自己原來可以那麼「宅」呢!
最後在這個特別的假期,雖然不能像以往一樣外出吃喝玩樂,但亦因此我和家人相處的時間多了,我們的關係也變得更和諧了,算是疫情中另一件值得我感恩的事情。
雖然我沒有浪費這個特別假期,但我仍然希望疫情快點結束,讓我可以跟同學一起上課,一起外出玩樂。
林穎兒 彩雲聖若瑟小學 5A
假期活動
上星期六是個風和日麗的日子。我們一家趁著假期到屯門藍池水塘遠足。
一大清早,我們懷著興奮又期待的心情出門。我們從朋友口中得知那裡是難度較低的親子郊遊路線,風景還非常優美。因此,我們一直想找機會到那裡遠足。
行程一開始,首先進入眼簾的是看不見盡頭的樓梯,我頓時想起傳說中的「天梯」! 我當下感受到雙腳有點軟弱無力,忍不住回頭望向哥哥,發現他也皺著眉頭呢!雖然如此,但我還是硬著頭皮踏上旅途。起初,我還應付得來,但漸漸地,我開始汗流浹背、氣喘如牛,甚至覺得呼吸有點困難,真想放棄,立刻回家。就在這時,媽媽拖著我的手,溫柔地對我說:「著名的『彩虹欄桿』就在不遠處,我們一起慢慢走到那裡,好嗎?」受到媽媽的鼓勵,加上對「彩虹欄桿」的好奇,我決定堅持下去。
再堅持了一會兒,我們終於抵達了「彩虹欄桿」。塗上了彩虹色彩的欄桿震撼了我們, 我心裡不禁暗暗讚歎:是哪個有心人製造出如此美麗的傑作?色彩繽紛的欄桿,加上一望無際的山林景色,令人賞心悅目。我忍不住立即拿出手機拍照留念。
接著的路程比較輕鬆,不久我們便抵達了藍池水塘。那兒的風景猶如世外桃源,平靜的水面彷彿一面碧綠的鏡子, 倒映著四周茂密的樹林,還有那蔚藍的天空,讓人如癡如醉。能夠到此一遊, 最初那些走樓梯的勞苦,真的不算甚麼了。
這次的經歷令我明白到做事不應輕言放棄,只要努力堅持到底,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收穫。
林信欣 天水圍天主教小學 3A
老師評釋: 文章用詞豐富,條理分明,描寫細緻,情感真摯。此外,結尾段能回應前文,感悟深刻。-吳秀芳老師
心中的一幅畫
大雪紛飛的冬天過去了,一年過去了,寒冷過去了,充滿生機的春天又來,看到春天,我心中就有一幅畫!
踏入春季,萬物復蘇,到處充滿生機。走出家門,進入花園,只見大自然都成為了音樂家:河流嘩啦啦地唱歌,春雨滴滴噠噠地在打鼓,蜜蜂嗡嗡地伴奏,形成一首悅耳的「交響曲」。
走著走著,可以聽到小鳥在呼朋引伴,仿佛在說:「春天來了!春天來了!」這時在冬季沉睡已久的花兒也都蘇醒了。
不一會,雨停了,花兒恢復了鮮豔的顏色,玫瑰紅得像太陽,菊花黃得像黃昏, 荷花粉得像櫻花,小草也青得迫著你的眼, 牠們在一起媲美,互不相讓,各展風姿。躺在那小草上,軟綿綿的,享受大地給你舒服鋪的床一樣,小孩都出來了,天上的風箏也多了,有麻鷹,有飛龍,有蝙蝠……
難道我的畫不漂亮嗎?春季不是到處充滿生機嗎?
鍾光曦 天佑小學 五智
老師評釋:
閱讀鍾光曦的文章,讓我沉醉於春日的美景中。
春天給我們萬物復蘇、到處生機勃勃的感覺。光曦描繪的春畫不僅迎來了春雨、河流、蜜蜂等演奏家,也為各景物塗上了絢爛的色彩。我希望把光曦心中的一幅畫送給大家,雖然我們仍生活在疫情的陰霾下,但是這些艱難的時間總會過去,大家不妨感受一下大自然給我們的氣息和力量呢!-梁鳳琪老師


體藝傳情_中學
2022.05.22
石籬天主教中學 手球運動員陳永曦
成敗得失 天主自有安排
手球講求節奏與速度,進攻或防守難免有肢體碰撞,如何在電光火石之間超越防守球員射門得分,是石籬天主教中學中六生陳永曦認為手球好玩之處。剛完成中學文憑試的他認為,作為運動員面對難關時, 以謙虛的態度面對一切,維持良好的心理質素很重要,在賽場上,他認為以正面態度面對輸贏與得失,是他在每個比賽上學習做人處事的態度。
起源於1898年的手球運動,最先由丹麥人Holger Nielson所創:在室內場地兩端設置龍門,各派七名球員以手傳和接球及射門。已參與手球運動逾十年的陳永曦形容,「手球入球頻率高, 節奏快,每次入球也有成功感。」
活潑好動的陳永曦小學二年級參與手球運動,最初視手球為課餘興趣,後來教練不時播放傳統手球勁旅石籬天主教中學的球賽片段,該校歷年在全港學界精英手球比賽常位列三甲,見到球員的精湛球技令他驚嘆不已,為延續學習手球, 他在升中時,把該校放在升中選校的首三個志願,最終如願以償。升上中一後更自薦加入手球校隊。
自薦加入手球隊 培養歸屬感
他形容學校的手球隊隊員很團結,團隊內的師兄亦提攜後輩,其中在他升上中二的那年暑假,有師兄自發與師弟練習球技,參與校外青苗訓練及球賽令他的球技突飛猛進,中三時,該校體育科主任兼手球隊教練王濤更推薦他加入手球港隊代表。手球運動幾乎成為他每天的活動,高峰期一星期訓練六天,課後在學校練習,晚上再參與港隊集訓。
2019年,他參與男子U16手球香港代表隊,分別到遼寧及安徽參與全國青年運動會(全青運)手球賽, 最後贏得亞軍;也曾代表香港遠赴瑞典比賽等。他說每次比賽也是裝備自己的機會。其中首次離港比賽的一次最深刻,他坐在後備席等候時心情已十分緊張,「直到教練召喚我出場,當刻已沒有時間讓我處理緊張的心情,而要專注於防守與射門、應付策動攻擊等戰術。」他說賽場上令他學習調節情緒及維持良好的心理質素。
不論陳永曦在校隊還是港隊,開球前或練習後也會喊口號;每次入球,全隊成員也伴著拍子高叫「士氣」以加強氣勢,他很享受這種團隊氣氛;家人無條件的支持更推動他投入運動。永曦的母親十分支持兒子參與手球,經常抽空觀賽。某年在一個分齡賽上,永曦以一分之差輸掉賽事,當刻傷心痛哭,其母也抱著他一同哭泣,每次想起至親與自己分享在運動的喜與悲,令他非常感動。
虛心學習 令他能逐步成長
每當永曦出現失誤時,便容易心情煩躁,有時更會大力射走手球洩憤。「幸好教練王Sir常教導我凡事要冷靜,注意情緒。」他加入港隊後,逐漸明白從失誤中學習,才是積極去解決事情的辦法。
他感激教練除教導他球技也教他做人處世的態度,即使疫情下大部份賽事停辦,他應付公開試的同時仍希望繼續打手球。疫情期間他為保持最佳狀態, 在家中勤練體能和拉筋動作,強化肌肉,定時進行有系統的肌肉訓練,包括胸肌訓練再配合三頭肌訓練, 隔天進行背部肌肉和二頭肌鍛練、腳步及帶氧運動等訓練。
「教練時常提醒我,不要只做『波牛』,想持續參與手球運動,便要繼續以升學為目標。」手球讓陳永曦學習做人處事,他希望日後把手球的樂趣向外傳揚。(高)


心讀繪本
2022.04.27
送你一瓣雪花
你親眼見過雪花嗎? 香港位處亞熱帶地區,冬天也不會下雪,但在某些國家,在寒冬裡看見雪花就像我們看見泥土一樣普通。原來雪花的形狀千變萬化,甚至可以說沒有兩顆雪花是相同的。這次我們介紹的繪本主角,就是因為熱愛雪花, 窮畢生之力,努力把雪花的美態保存和展現。
Wilson Bentley 於1865年在美國佛蒙特州傑里科市出生,自小他便喜愛下雪天,看著雪花飄落在手套上,感覺雪花就像蝴蝶一樣美麗。他也熱愛大自然,會把捕捉到的昆蟲和採摘得來的鮮花送給家人,但怎樣也無法把雪花保留,拿在掌心,不一刻就溶掉了。他在14歲前一直在家接受教育,媽媽就是他的老師。一天,媽媽送了一個顯微鏡給他。當其他孩子忙著堆雪人、砌雪堡的時候,他便用顯微鏡觀察雪花,發現雪花的結構通常呈六角形,或是由中間點分支出六根分柱, 但每朵雪花的形態也是獨特的。他花了整整三個冬天,把看到的美麗雪花形狀繪畫出來。後來他從閱讀中得悉照相機這項發明,便夢想把雪花的形態拍攝下來。雖然父母也覺得這想法有點瘋狂,而且照相機的價值不菲,但仍然支持兒子, 以十頭牛換取了一部照相機。最初他拍出來的照片質素很差,像是一團黑影, 於是反覆研究,到了第二個冬天,終於掌握到適當的拍攝方式。他為了使雪花的影像更清晰,甚至用上數小時,以雕刻刀刮走菲林底片上黑暗的部份。往後的每個冬天,他都在門前收集雪花,而且行動必須非常迅速和小心,否則雪花便會溶掉或斷裂。他就這樣在每個冬天拍下雪花的照片,有時候他會把照片賣出去,有時候會把它當作生日禮物送給朋友,也會展出相片。直到他66歲那年,在其他科學家的贊助下,他終於把畢生研究的心血出版成書,名為《Snow Crystals》。著作出版後不久,他在大風雪中拍照,因而染上肺炎離世。他對雪花的熱愛,為後世留下美麗獨特的照片,也大大增加了世人對雪花的認識。後人稱他為「雪花人」。
共讀指引
Wilson Bentley醉心於雪花的獨特美態,致力研究水份、溫度等如何影響雪花的形成,並鑽研獨特的拍攝技術,以保存雪花的真貌。對Wilson Bentley來說,每朵雪花也可能帶來驚喜,那份巨大的喜悅使他不禁要與人分享。當時不少人認為他的舉動是愚蠢的,幸好他的父母十分支持他,即使花掉家財也為他購買照相機,完成他的心願,才成就日後他對雪花的深入研究,為後世留下一份美好的禮物。相信家長跟孩子在閱讀這繪本的過程中,也能感受到Wilson B entley對雪花的熱愛和堅持,以及父母在他尋夢的路上,對他的包容和鼓勵。
繪本看世界
在Wilson Bentley居住的美國佛蒙特州傑里科市,後人在市中心為他立了紀念牌匾,記錄他的生平和成就。此外,更有義工為他設立了紀念館,將他生前拍攝的雪花照片、研究用的工具和照相機等一一展出,那裡還售賣他的心血著作,和其他與他生平或雪花相關的書籍,當然也有以雪花為設計藍本的各種產品。如果日後你到此旅遊,可以造訪這座紅色磨坊中的紀念館,感受這位雪花人對雪花的畢生熱愛。
《Snowflake Bentley》
作者:Jacqueline Briggs Martin
繪者:Mary Azarian
出版社:Houghton Mifflin
I S B N:978039586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