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230604new_f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3.06.04
教區學校聯會(小學組)
第八屆數學比賽
(本報專題)來自55間教區小學的400多位數學小精英,於5月20日齊聚九龍塘天主教華德學校,參與香港天主教教區學校聯會(小學組)第八屆數學比賽。學生取得試卷後,便奮筆疾書, 拆解一個個數學難題,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在比賽開始前,參賽學生亦答應教區學校聯會小學組主席黃綺霞校長在致辭中的邀請,成為數學種子,把對數學的興趣及學習心得,帶回學校與同學分享,讓其他同學都能愛上數學科。   主禮嘉賓香港教育大學數學及資訊科技學系助理教授張僑平博士、黃綺霞校長、數學比賽籌委會主席陳善科校長,及大會顧問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潘盛楷校長等出席是次比賽的開幕禮。   在開幕禮上,先由陳善科校長領禱,之後, 黃綺霞校長致辭時指出,是次比賽提供平台,讓不同學校的學生切磋及分享數學心得,「希望學生透過比賽能發揮所長,並能夠透過解難,去發展數學能力,培養對數學的興趣,感受數學之美。」   代表香港參與數學競賽   當天,四位參與上年度比賽的學生亦出席開幕禮。他們去年參加教區學校聯會籌備的數學比賽後,被挑選到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接受尖子培訓,經過重重選拔後,與另外四位學生組成教區隊伍,代表香港參加IMC國際小學數學競賽2022。   其中,聖方濟各英文小學舊生許岶羽去年被揀選參賽,感到榮幸。他表示自己喜愛數學,所以本學年升中學後,亦繼續參加校內數學活動。荔枝角天主教小學舊生陳樂謙則指出,團體賽較個人賽困難,但在過程中能與隊友一起討論,所以在解答題目及計算出答案時,得到更大的喜悅。   天主教伍華小學舊生王柏喻及聖方濟愛德小學舊生蕭綽橋,期望接下來參加更多數學比賽,拿更多獎項為學校爭光。   比賽當天,參賽者分為低級組及高級組,散布在不同課室同時進行比賽;教師則在禮堂參與由張僑平教授主持的分享會,主題是「照顧學生學習多樣性: 在數學科如何進行差異化教學」。比賽後,部分參賽同學與本報分享學習數學及參與比賽的經歷。(吳)     九龍塘天主教華德學校   五年級 關文諾: 我在二年級開始參加奧數課,喜歡挑戰自己。即使是同一條數學題目也有不同的解法,能訓練思維,所以我喜歡數學。   五年級 鄺睿: 我希望藉著比賽,了解更多自己的不足,再努力去進步。數學要學得好,平時便要努力做卷,熟練不同數學題形。   聖博德學校   五年級 黃鈞琳: 我是學校數隊成員,在課堂上,老師會教授奧數知識, 也與我們溫習歷年試題,準備這次比賽。數學是一門有關思考的課題,思考有助大腦的發展。   五年級 馮進鏗: 我也是學校數隊成員,開心可以代表學校參賽,每次破解數學題目時,都會有成就感,所以喜歡數學。     華德學校   五年級 王穎兒: 為了這次的比賽,我也有操練歷年試題,希望有好的表現。數學很有趣,一條題目也可以有不同方法找到答案,所以在計算到答案時會有成功感。   四年級 李嘉慧: 我在學校參與數學精英班, 老師有時也會揀選我參與校外比賽。數學講求精準度, 要精益求精,所以我很喜歡。     福德學校   五年級 林詩皓: 我喜歡數學,因為它很有趣和有挑戰性。我在學校也有參與數學尖子班,為這次比賽做好準備。   五年級 李浩賢: 我在一年級開始參與奧數班,成功解決難題時會感到舒暢,所以喜歡數學。近年在疫情下少有比賽的機會,所以今次與不同學校的學生比賽,也有些緊張。     初級組團體成績: 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 冠軍 高主教書院小學部 - 亞軍 樂華天主教小學 - 季軍   高級組團體成績: 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 - 冠軍 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 亞軍 聖方濟各英文小學 - 季軍    
kjy08a_20230326_f
400 400 喜樂小學投稿
小學投稿
2023.03.24
喜樂幼小-文章
我和媽媽交換身份的一天   你當過媽媽嗎?你知道媽媽的辛苦嗎?今天我體驗了一回,結果叫苦連天。   首先,早起是必須的,昨晚調校的鬧鐘大聲叫嚷,本想繼續睡我的懶覺,可一想到今天和媽媽交換了身份,便不得不硬著頭皮,睜開惺忪的睡眼起來了。   接著,早餐做甚麼呢?做我最拿手的煎雞蛋吧!可客廳裡的「兒子」卻大叫:「媽媽!我要吃煎蘿蔔糕。」「好吧!別叫了!」我學著媽媽的語氣說。結果卻是蘿蔔糕煎糊了,全粘鍋了。我只得放棄,只泡了兩杯牛奶,當媽媽真難!   早餐後,「兒子」在沙發上看書,我呢?要做家務,洗碗、拖地板、洗衣服、收拾屋子……冬天的水真冷,洗碗時,我手滑打破了一個杯子;拖地板時,我把水灑了一地;洗衣服時,笨重的衣服累得我氣喘吁吁……當媽媽真不簡單!   最慘不忍睹的是去菜市場,那吵鬧的叫賣聲, 濕漉漉的地板,充滿魚腥味的街道,還有那摩肩接踵的人群……還好「兒子」能幫忙提我買的午餐、晚餐……當媽媽真辛苦!   這半天的體驗已經讓我打退堂鼓了,還是做自己好! 洪凱竣   聖方濟各英文小學   3C   老師評釋:洪同學以輕鬆幽默的筆調,通過換位思考,生動而真實地描繪了當媽媽的辛苦和付出。開篇以自問自答的寫作方式,引起讀者興趣,隨後選取幾個有趣的生活片段,從每個角度由衷地,發出了當媽媽不易的感歎。整篇作文詞句清新,結構工整,是一篇觸動人心的佳作。-孔垂柳老師   我最敬佩的人   生活中總是有一些人會令我們敬佩的, 你知道我最敬佩的人是誰嗎?我最敬佩的人就是我的媽媽。   我的媽媽是一個家庭主婦,我從小就跟媽媽一起生活。媽媽本來要每天上班,但是自從我出生後,媽媽為了照顧我和兩個姊姊,她就沒有再上班,留家照顧我們了。   媽媽非常喜歡紫色,每當她穿上紫色的衣服時,看著她,就像看著一片寧靜的薰衣草園,帶給人舒服的感覺。   媽媽做每一件事時都會認真對待、專心致志、不會一心二用。例如媽媽在跟我默書時,她不會看著手機, 反而會一邊讀一邊看著我寫,如果我沒有寫好,她也會停下來等我。她的耐心與專注,教我感動。   媽媽也會樂觀從容地去看待我的成績。如果我的小測成績不如理想,她會叫我再接再厲。如果是考試未如理想,媽媽就會說:「盡力便好了。」當我成績理想的時候, 媽媽也會獎勵我,晚餐時會煮一些我喜愛的食物,讓我開懷大吃。她的溫柔和鼓勵,讓我感到無比的安全。   媽媽也很懂得善用時間,她會有條理地幫我分配好每天的時間,例如補習和在家溫習的時間。所以我每天都會準時吃晚飯和睡覺, 有充足的時間休息玩耍。正因為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我才可以無憂地成長。   媽媽對我們三姊弟的無私奉獻,我們永遠難忘。我最敬愛的媽媽,謝謝你! 歐晉瑄   九龍塘天主教華德學校   6B   公園裡的人物百態   今天,我和哥哥相約在公園裡拍照。可是由於哥哥事務繁忙,未能及時到來, 於是我便坐在長椅上,等待著他。   我等呀等,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這時,一陣震耳欲聾的音樂聲從遠處傳來, 使在「掛機模式」的我驚醒了。我往遠處一看,原來是那個老伯伯在聽歌!突然, 我看見一個男人向老伯伯走去,他們竊竊私語,不知道在說甚麼。下一秒,老伯伯突然說:「對不起!吵到你了!」他說完後,便匆匆離開了!我感到十分沒趣,於是我便在公園散步。   我走著走著,很快便看到了一個小女孩。她束著兩條「馬尾」。在這時,一個中年婦人跑過來,她的頭髮十分散亂,眼神十分擔憂。她說:「不要再亂跑了,琪琪!」我心想:那個女孩子原來叫琪琪, 真是可愛!   琪琪走了後,我又覺得無聊了!「這是甚麼味道,好難聞!」我抱怨道。原來,有幾個不修邊幅的男人在吸煙,把四周的路人都趕走了!其中還有一個老婆婆,只見她無力地攤軟在地上,看到這個情況,我連忙跑去扶起她。   「抱歉,我來晚了!」我聽到這把聲音,轉身跑向聲音方向,一邊跑一邊說: 「哥哥!」哥哥終於來了!我和哥哥最後總算完成了拍照工作。沒想到在公園也能看到這麼多有趣的畫面,真是出乎意料呢! 吳若晞   馬鞍山聖若瑟小學   4GB  
kjy07_20221218 f
400400體藝傳情jpg
體藝傳情_中學
2022.12.18
聖方濟各英文小學
乒乓健兒阮芯諾 艱苦訓練 學會堅持
就讀於聖方濟各英文小學六年級的阮芯諾在上學年的一個中文作文「一件難忘的經歷」,寫下了她參加學界乒乓球比賽時贏得金牌的經歷:「在決賽中與對手打至決勝局才分出勝負,最終驚險勝出,在首個代表學校的比賽上獲獎,感到十分難忘。」後來她再次在學界乒乓球比賽衛冕冠軍,她說,享受每次比賽的經驗,也教導她努力不懈、堅持與不放棄的精神。   阮芯諾由去年起獲選香港青少年隊乒乓球代表隊成員,現時在香港乒乓球12歲以下組別排名第一。她表示,港隊給予她更具系統的訓練,儘管密集的訓練「有點兒辛苦,但由於我很喜歡乒乓球,這一點兒辛苦也沒有問題。」   每星期芯諾練習乒乓球20小時,平日放學後稍為處理當天的功課及溫習,黃昏前抵達香港體育學院接受2.5小時的訓練,晚上回家後,繼續完成作業才能休息。她週一至週六在體院練習,週日接受找私人教練培訓。   她最初在體院見到隊員的技術水平甚高,進攻快捷得宜令她嘆為觀止,當接受她正式訓練時,她說完全沒想到如此艱辛,一星期約有三天需要在運動場熱身跑步10個圈,一共跑完4000米後才開始當日訓練, 「每次訓練後雙腳肌肉十分疲累, 沒想到除了打波外,也要接受體能訓練。」訓練初期,她需要父親幫忙按摩雙腳,暖敷才能紓緩痛楚。雖然訓練辛苦,但她每日也堅持,從沒想過放棄,「因為我喜歡打乒乓球,所以不想放棄。」而專項訓練反而慢慢幫助她提升耐力與氣量,步法的協調亦有明顯進步。   從乒乓球找到志趣   芯諾五歲時跟隨哥哥一起學習乒乓球,直到小學二年級,家人為她與哥哥報名,參與由康樂及文化事務處舉辦的乒乓球分齡比賽,她在其組別贏得人生中的首面銅牌, 隨後她於香港乒乓球總會舉辦的比賽上奪得季軍,自此她愈來愈認真接受乒乓球培訓。芯諾的父親阮立國說,「芯諾自小已喜愛這運動,家人也曾給她嘗試不同活動,但是在芸芸運動中,她始終鍾情於乒乓球。」阮父形容,只要芯諾手執球板,便不想放下,每次訓練完畢,她也不願離開。   在芯諾的生活,每天也是乒乓球,所以她形容乒乓球早已是自己的「好友」,「因為我自小已認識它,培養出對乒乓球的興趣。」芯諾個性害羞,但是她只要站在乒乓球桌前頓成另一人, 「乒乓球訓練我高度的專注力,讓我全情投入其中。」   接觸乒乓球七年以來,芯諾經常受傷,長期握球板使她的手長了水泡,她的右手經常需要包裹著運動膠布,平日運動時即使貼上膠布,傷口也會隨磨擦而再度受傷流血,寫字時也感到痛楚,她認為這些疼痛可以忍受,「因為我喜歡打乒乓球,所以會堅持下去。」   阮芯諾剛於本年11月在全港學界精英乒乓球比賽小學女子組單打衛冕冠軍,她自去年入選港隊,本年已有兩次代表香港參賽,包括於9月到泰國參與青少年乒乓球公開賽U15及U13單打賽;也於12月初前往日本出席東亞希望盃。儘管兩次賽事未能為香港贏得獎牌,但對她而言,已是一個難能可貴的機會。   阮父欣賞女兒從乒乓球學會堅持,不易放棄的學習態度,「我常向她說即使比賽時落後也不要緊,只要堅持下去,賽果也有改寫的機會。」(高)
kjy08_20221211_fade
400 400 喜樂小學投稿
小學投稿
2022.12.09
喜樂幼小-文章
難忘的一課   我永遠不會忘記這節視藝課的難忘時光。   那一節課,同學們歡樂地全情投入玩耍,整個視藝課室洋溢著歡樂的氣氛。   張老師是我們班的視藝兼數學老師,教學認真,十分嚴格。但視藝課永遠是開心的。   那一天,老師安排了很多功課,同學們苦不堪言,怨聲載道,就像是快要累死的羊,雙目無神。張老師一進教室看到我們垂頭喪氣的樣子,不明所以,看到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功課,她恍然大悟,率先開口打破沉默:「看到大家精神萎靡的樣子, 這節課我們來製造玩具!」   此話一出,全班都沸騰了!剛剛還昏昏沉沉的我立刻來了精神!隨後她倒出零件,讓我們分組一起製作玩具。剛開始時,我們拿了一堆看起來非常酷炫但沒有用的零件,但折騰了半天啥也沒做出來。老師看到了異常,連忙前來問我們有甚麼問題,我們說出了情況。老師隨後語重心長的教了我們一句話:「同學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啊。」我們一開始不明其含意,在老師循循善誘下,我們終於明白了。   後來我們成功做出機器,獲得九十五分呢!這節課令我永生難忘,我不會忘記張老師循循善誘的教導,也不會忘記同學們在張老師走後仍然意猶未盡的神態。這節課永遠是我小學六年裡最難忘的一課。   胡碩希     聖方濟各英文小學     5A   老師評釋:胡同學這篇文章妙趣橫生,充滿童真童趣,其中不乏學生的心聲,讀來真實動人。文章緊扣中心,首尾呼應,巧用細節描寫,又能援引論語,將同學們視藝課前後的變化寫得細緻入微,老師和學生的形象躍然紙上。結尾抒情,再次點名主題,是一篇生動有趣的佳作。-孫陽老師   記一次售賣明愛獎券的經歷   如果要我說一件在學校裡最深刻的經歷,那就要數這次在學校售賣明愛獎券一事了!   一個多星期前,老師邀請了參加基督小先鋒的同學向校內教職員售賣明愛獎券,得知這個消息後,我可是樂透了!隨後那幾天的晚上,我更是期待得徹夜難眠呢! 終於到了售賣明愛獎券這天了!老師先給我們一疊明愛獎券和一塊紀錄板,交代過一些注意事項後,便是我們大展拳腳的時候了!   剛開始,便有幾位老師主動過來向我購買。可是我也沒有因此而放鬆心情, 繼續到處詢問不同老師。我急著找老師,走著走著,我不小心撞到了梁副校長,她不但沒有怪責我,還大方地向我購買了五張獎券,我連忙紅著臉向她道謝。我心想:老師們可真熱心公益,我也要好好向他們學習。後來,在我們繼續積極尋找「客人」的時候,我們發現了校長的足跡。校長遠遠看見我們後,也主動走過來向我們打招呼,他不僅向我們買了數張獎券,還誇獎我們行善不遺餘力呢!   最後,在結算款項時,發現這次售賣明愛獎券的行動大獲成功!雖然大部分的善款都是老師們「自投羅網」,但我仍然感到十分自豪和滿足,希望收穫到的善款能幫助更多有需要的弱勢社羣,讓這份愛能傳遞下去。   賴泓熹    福德學校    6A   我的小傳   我的名字叫黎逸晴,今年十歲。我一家四口人,有爸爸、媽媽、哥哥和我,還有一隻活潑的小貓。   我個子中等,留著短短的頭髮,還有扁扁的鼻樑。我是一個陽光女孩,特別喜愛做運動,例如:游泳、田徑運動和打籃球。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可能較擅長運動,可能較擅長學習,亦可能較擅長整理物件的…… 我們的長短處都伴隨著我們慢慢成長和進步。我喜愛打籃球,總是不忘身體力行,學習各種運球技巧,享受打籃球的樂趣。可想而知,我的長處就是打籃球了!   我的缺點就是固執、堅持己見,不接受他人的建議,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辦事。有一次,媽媽提醒我要早點睡覺,我沒有理會,以為調較了鬧鐘便會準時起床。殊不知,第二天上學,我遲到了。   古語有云:「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一句名言也是我的座右銘,因為成年人經歷的事情和挫折比我們多,所以他們善意的提醒,對我們來說是受益匪淺,終生受用。別人對我的善意批評,我必定銘記於心,在日後的人生道路上加以善用。   黎逸晴     大角嘴天主教小學     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