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230618_f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3.06.18
景林天主教小學
環遊世界 視覺藝術展
(本報專題)暑假將至,不少家長會帶著子女於此悠長假期出國旅遊。景林天主教小學剛在學校禮堂舉行以「環遊世界」為主題的視覺藝術展覽,並首次加入元宇宙元素,同時舉行元宇宙藝術展覽,藉此帶領參觀者在現實以至虛擬世界中, 透過視藝創作,「遊覽」世界各地,認識不同的藝術文化及風格,與家長帶子女往外地旅遊,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視藝展分為「亞洲」、「歐洲」、「非洲和大洋洲」、「南美洲和北美洲」共四個展區,展出全校學生的視藝創作。六年級學生李可晴所參與的圖騰柱作品,便在南美洲和北美洲展區展出。   可晴參考印第安圖騰柱的外形及色彩,剪出色紙再貼於畫紙上,創造出不同的圖騰圖案。她所創作的開心及生氣表情的圖案,於圖騰柱上呈現強烈的對比。可晴完成其個人作品後,再結合其他同學的作品,拼成一條圖騰柱,喻意「團結就是力量」,結合不同的作品使之成為美不勝收的傑作, 讓同學更加明白團隊合作的力量。   學生擔任視藝展導賞員 介紹展品   是次視藝展於5月27日開幕,期間邀請校監、神父、區內校長、家長及幼稚園學生參觀,視藝科科主任蔡思慧老師指出,部分高年級學生在視藝展中擔任導賞員, 向參觀者介紹展品,無論在面對家長或小朋友時,都運用了不同的介紹技巧;在導賞的過程中,學生的演說能力得以提升。   李可晴是展覽的導賞員之一,這次經驗讓她更加了解不同地方的藝術文化。在眾多藝術品中,她對亞洲展區的印花扎染布料印象最為深刻,「用橡筋綁著布料,沾顏料後,再等六至八小時,乾透後解橡筋便完成」,這讓她感到神奇絕妙。   四年級學生羅詩晴與同學以在陶藝拔尖班所製作的壽司陶瓷盛器,參與這次視藝展的展出品。她稱:「我喜歡吃壽司,便選擇做這陶瓷作品,藉此展現日本的飲食文化。」她運用了陶藝的手捏法, 製作這件作品。詩晴的父母亦有參觀是次展覽,欣賞詩晴與姐姐的作品,並拍了很多相片,以作留念。在視藝展的第一天,學校邀請了香港首位VR虛擬繪畫藝術家黃學豐表演VR繪晝,詩晴亦有幸與他在虛擬世界一起創作。   學校自2015年起,連續八年為學生舉辦視藝展,另一位四年級學生楊子慧於一年級開始參與視藝展,她很高興能與更多人分享自己的創作。她在視藝堂創作了墨西哥民間藝術鏡子,此作品於南美洲和北美洲展區中展出。子慧運用曼陀羅藝術,創作以對稱圖案為主的作品。由於作品主題是聖誕節,她畫上很多聖誕樹、禮物及房屋,營造濃厚的聖誕氣氛。她喜歡視藝,所以十分享受創作過程。   三年級學生羅思妤於本年3月,在學校於回復全日面授課的下午「HAPPY HOUR 」時段,參加了天主教鳴遠中學所舉辦的「畫蘭喜相逢」到校中小交流活動,學習繪畫水墨畫的技巧。她所畫的蘭花水墨畫也在這次視藝展中展出。   元宇宙藝術展覽   本年,學校同時舉行元宇宙藝術展覽,讓參觀者打破地點、時間限制,隨時也能參觀展覽。思妤亦有參與設計這藝術展及擔任導賞員;她為展品錄製簡介後,再上載於藝術館中,讓參觀者了解作品的創作理念。思妤表示喜歡元宇宙藝術展,因為空間感大,且能於近距離欣賞作品時,也不怕把作品損壞。   視藝科科主任何嘉盈老師指出, 視藝展的課程融合在學校的視藝科常規課程中,學生於去年9月便開始籌備視藝展。何老師指出,學生在策劃視藝展時能得到特別的創作經驗,因為他們要思考如何擺放作品,才能產生更美的效果。她認為學生成為策展人之一,才能更投入於活動中。   結合視藝與科技   何詠懿校長分享舉行視藝展的原因時表示:「學生喜歡視藝創作,但很少機會與不同的人分享。」她期望展覽可讓學生有更多機會與人分享藝術創作,從中獲得滿足感及成就感。她更表示,視藝創作可以訓練小朋友的創新思維能力。她認為在創作過程中,學生能學會欣賞世界不同的美。   學校每年為視藝展訂立不同主題,而學校早於一年前已開始計劃是次視藝展,由於當時疫情尚未平復,學校便訂定主題為「環遊世界」,期望在疫情下雖然四處遊覽的機會減少,但仍可透過這視藝展覽,帶領小朋友環遊世界。   近年STEM學習大行其道, 何校長稱本年視藝展之所以加入元宇宙元素,除了希望善用科技,在展覽完結後,仍可以保存學生作品外;更希望讓小朋友有更多機會從不同角度接觸科技,配合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吳)  
kjy13b_20230326_f
400 400 悅學
悅學愈樂
2023.03.26
選擇迎接痛楚
疫後的第一次出遊,我跟我的好友們一起去了日本。當中有幾天是與好友們一起學習滑雪,所以這次對我來說不止是一次美食與購物之旅,也是一個反思生命的好機會。   對於同行的5歲的代女,她一直都是非常興奮和期待。但對我來說卻似是一個「選擇迎接痛楚」的挑戰,因為我很了解學習過程中必會經驗很多的跌倒。我第一次穿上滑雪靴和滑雪板後,心情一直很緊張。即使有一個很好的教練在旁指導,但當我開始下坡時,我都感到非常緊張和害怕。那一刻,我知道我必須有勇氣去克服這個恐懼,否則我便無法學習滑雪的技巧。反思在耶穌的生命中,他也經歷了許多挑戰和困難,但他總是有勇氣和毅力去面對一切。   學習跌倒,是成功的第一步。雖然跌倒了好幾次,我已經感到非常疲憊和痛苦。但我也知道我必須堅持下去,跨越恐懼及身體上的痛楚,並相信自己一定會做到。最後,我總算合格完成。我學會了如何在滑雪板上保持平衡、如何減速以及如何控制速度。回看這次學習過程中,我最欣賞自己有「選擇迎接痛楚」的勇氣及堅持認真完成的心態。   在耶穌的生命中,他憑著對天父的信德,選擇迎接面對痛楚與死亡,過程中他也經歷了許多痛苦和困難,但他總是有勇氣和毅力去克服它們。正如羅馬書五3-5「不但如此,我們連在磨難中也歡躍, 因為我們知道:磨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望德,望德不叫人蒙羞,因為天主的愛,藉著所賜與我們的聖神,已傾注在我們心中了。」   在四旬期中,願我們也能學習主耶穌,即使在面對困難和痛苦時也要全心交託及堅持下去,最終可以克服任何困難,並實現自己的目標和夢想。
kjy16_20230319_f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3.03.17
保祿六世書院 音樂與藝術
打造屬於學生的校園
(本報專題)藝術是世界語言,可以將陌生人連繫起來。保祿六世書院近年給校園注入藝術氣氛:由學生把鋼琴粉飾成藝術品;學生的藝術品在校內隨處可見;她們更可以在校園的不同角落彈奏樂器;邀請學生觀察校內具創作潛力的地方, 塑造出一個由學生作主導的校園。   中二學生謝淨翹近日在放學後, 趁空閒時走到鋼琴前, 放上琴譜, 開始彈奏動漫樂曲《千本櫻》,樂曲節奏明快,鏗鏘有力的曲調一直在走廊迴響,吸引同學和老師圍觀,也引來校長梁以豪前來欣賞,淨翹說:「有時彈琴時,在鋼琴的倒影見到梁校長的身影,同學也笑說我們無意中召喚了校長出來。」   該校近年透過音樂與藝術,讓師生打成一片,梁以豪校長表示,當學生彈琴時,讓他在處理忙碌的校務中稍作歇息,「只要有學生在禮堂外或在四樓走廊彈樂器,我便會在校長室聽到音樂。」   由2021學年開始,校方先後購入四部鋼琴,後來也添置木結他等樂器,置於校園不同角落,上學年,學校邀請學生藝術大使把鋼琴粉飾成藝術品:例如位於地下靠近小食部的鋼琴,琴面繪畫了法國印象派畫家莫內的《睡蓮》;音樂室外的鋼琴畫上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文森特.梵高的《向日葵》;禮堂外的鋼琴繪畫了梵高的《星夜》;在四樓走廊盡頭的鋼琴上,畫上由日本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裏》。   學生參與建設校園   擔任藝術大使的中三學生譚晴與另外五名同學合力為音樂室外的鋼琴臨摹梵高的《向日葵》,譚晴說,在琴身畫稿及上色, 每次落筆也擔心畫錯,故此每一筆也要小心翼翼,最終能完成作品,也令她感到滿足。「我很喜歡學校設有多元化的活動,也是我自小學已渴望入讀該校的原因。」她說成為藝術大使,讓自己發揮所長,她一直鑽研大提琴,熱愛古典音樂,現在有機會粉飾鋼琴,愈來愈多同學前來彈奏也令她重拾彈琴樂趣。   剛在2月,中四學生梁夢潔有見學校的木結他需要Capo(轉調夾),便主動向校長提出幫忙購入了四條Capo,方便同學即慶演奏。夢潔約在兩年前學習結他,自從校園設置樂器後,她不時與同學夾歌,老師有見她這般投入,鼓勵她參與歌唱比賽,她參賽時以結他伴奏自彈自唱。她表示,音樂能讓她放鬆心情,紓緩學習壓力。   藉著音樂福傳 中五學生兼教友黃汶羲是天主教同學會的主席及藝術大使,她平日在學校集會,或是學校舉行的宗教禮儀擔任司琴,她自去年起,定時在四樓走廊的鋼琴前,教導師妹彈奏彌撒曲,「我明年便要考公開試,希望仍在學時能找到更多同學擔任司琴,也藉此福傳。」   音樂科主任張雅穎博士認為,任何學生也可以在校園內隨心彈奏,使校園充滿著愉快的氛圍。她說,自去年相繼在校園設置鋼琴,本年添置了16部摺疊式數碼鍵琴,讓中一及中二學生在音樂課學習鋼琴,她希望將鋼琴普及化,亦有本身懂得彈鋼琴的同學,互相切磋琴技。   校園張貼藝術貼紙   藝術大使發掘校內可以創作街頭藝術的地方, 身為藝術大使的中三學生賴嘉瑤,與同學在校園有蓋操場旁邊的護土牆,貼上飛行中的超人擊毀牆身至出現的裂痕,「能夠把一直視為缺陷的地方,花點創意加以修飾,便可以使校園充滿趣味。」校園裡不難發現街頭藝術的蹤影,例如某樓層的樓梯位置,將The Simpsons的動畫角色與掛在牆身的滅火筒連成一體,變成了揹著滅火筒的消防員;往下行時,會發現玩滑阪的動漫少女;或留意地面,會出現美國動畫Tom and Jerry的傑利鼠在細小的洞口揮手。   視覺藝術科科主任莊傑雄認為,學生善用創意,細心留意周遭環境,在校園展現街頭藝術。   藝術護照鼓勵學生參與   莊傑雄指出,該校由2021學年起,每位修讀視覺藝術科的中一至中三級學生獲發一本藝術「護照」,本學年以「視覺和表演藝術之旅」為主題,鼓勵學生參與校內或校外的音樂或藝術,以營造藝術和音樂友善的校園環境。   另一藝術大使、中二學生湯穎晞自幼已熱愛繪畫,她剛於去年獲西班牙國際青少年藝術節中國分賽區銀獎,以及本年初獲威尼斯國際青少年美術大賽銀獎。在她的藝術「護照」內,已有數個蓋章,以表揚她在校外參賽的成果,她說,得到學校的肯定,讓她感到榮幸。   梁校長觀察到學生各具藝術才華,透過天主教教育其中的核心價值「家庭」,希望學生也視學校為家一樣,建設校園。   「校園是屬於學生的,不少地方學生也可以自由地參與。」梁校長說,學生可以隨意到音樂室玩樂器;也可以在空餘時到祈禱室靜下來;近年,該校在校園的不同角落放置鋼琴及結他等樂器,供學生使用。   保祿六世書院由2021學年開展的三年發展計劃,當中以自主學習作為培育學生的方向,校方提供不同學習機會,再由學生自主發掘學習樂趣。梁以豪校長說,藝術發展正好展現學生自主學習的表現,老師也不時提供藝術比賽或資訊予學生參考,「希望學習是由下而上,由學生自發參與的,潛移默化地,可加強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高)  
kjy05_20230305_f
400 400 心讀
心讀繪本
2023.03.05
你一定聽見
於2011年3月11日, 日本發生了一次大地震,並引發海嘯,造成嚴重傷亡。很多人在事故中失去至親,經歷深刻的傷痛。今次共讀的繪本就是關於一座電話亭, 如何幫助悲傷的人得到療癒。   在日本的一個小漁村,小朋友牧雄每天早上都會找鄰居廣田先生,他們一起坐在庭院的角落,俯瞰海港邊的人們,一起玩尋找遊戲,看誰先發現正在工作中的親人。這是他們最喜歡的遊戲之一,勝出的通常都是牧雄。海嘯來的那一天,他們也正在玩這個遊戲。他們看見海浪愈捲愈高,於是努力呼喊提醒家人逃離,但巨大的海嘯突然撲來,很多人都逃不了,包括牧雄的爸爸和廣田先生的女兒。村裡死寂一片,倖存活下來的人,都因為失去親友而感到十分悲痛。一天,牧雄從家裡看見廣田先生正在動工建造一個電話亭,上面鑲著很多玻璃,然後他聽見廣田先生走進去,跟自己的女兒通話,告訴女兒很想念她。牧雄心裡感到困惑,廣田先生的女兒芙美香已經被大海捲走了,為甚麼他還能跟她通話呢?廣田先生離開電話亭之後,牧雄偷偷溜進去,看見桌上有一個電話機,但並沒有連接任何電線。往後的每一天,廣田先生也走進電話亭去,其他的村民也紛紛效法,走進電話亭裡跟已離去的親人說話。牧雄常常想起熱愛海洋的爸爸,意外發生後,他曾對著大海大吼大叫,命令大海把爸爸還給他,但波浪只是輕輕拍打著,就像以往的輕輕說著早安。心灰意冷的牧雄,看見山丘上的電話亭,於是走到山上去。他拿起電話開始跟爸爸說話,告訴他自己的學業成績、村裡的事和家裡的事,還告訴爸爸一直也很想念他。現在每天早上牧雄還是會俯瞰港口,還是會想起爸爸,但他已經重新和廣田先生一起玩尋找遊戲了。   共讀指引 這繪本創作的靈感源自真實故事。12年前在日本發生的一場大地震和海嘯,奪去了很多人的寶貴生命。一座電話亭、一個沒有接線的電話,療癒了很多失去摰愛和親人的傷痛。家長與孩子共讀時,也許會碰上孩子的疑惑,既然電話沒有接線,那麼只是獨自在電話機前碎碎唸,為甚麼能夠讓人釋懷?如果能夠在生活中,跟所愛的人見面、牽手、擁抱和談話,當然是最好的。如果願望無法在現實中實現,心中又對對方懷有無限思念,即使是隔著沒有回應的電話聽筒,我們也相信對方能夠接收自己的心意。跟對方細細碎碎的唸著生活中的瑣碎事情,好像跟對方又有了連繫,心中重新注入了勇氣和力量,繼續走下去。   繪本小寶庫 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發生的大地震,引發了巨大海嘯,在地震和海嘯中罹難及失蹤人數超過18,000人,海嘯更引發福島核電廠事故。這座風中的電話亭,源自日本有一位名叫佐佐木格的庭園造景師。他的堂哥在2010年去世,他便在庭院裡建造了一座電話亭,用來跟堂哥「通話」,希望減輕自己的難過。一年後,海嘯襲擊了他居住的城市,失去摯愛的人便到他的電話亭去,跟自己所愛的人訴說思念,心靈從而得到安慰,漸漸走出悲痛。   《風中的電話亭》 作者: 希瑟.史密斯 繪者: 瑞秋.和田 譯者: 游珮芸 出版社: 字畝文化 ISBN : 9789860784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