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7_20230115 f
400400體藝傳情jpg
體藝傳情_中學
2023.01.15
保祿六世書院吳昊婷
透過鏡頭 訴說青年的聲音
「我希望透過影片,表達我對世界的看法。」保祿六世書院中五學生吳昊婷兩年前發掘了對攝影的興趣,在鏡頭下訴說一個又一個故事,也藉著短片帶出現今青年的心聲。   吳昊婷回想中三時在視覺藝術科上攝影課,開始發掘自己對攝影與剪接的興趣,「課堂上需要提交攝影功課,老師事前教授拍攝時的構圖方法,攝影三大要素—— 快門、曝光、光圈之間的關係。」她於是運用所學,希望彌補自己在繪畫的弱項。從那時開始,她發覺自己喜歡攝影,用相片說故事,例如在校舍取材,她攝下牆上爬行中的螞蟻,以螞蟻抉擇應走的方向,比喻自己也在尋找人生方向;她會刻意在校內捕捉飛機經過的一刻,吸引人多留意校園的周邊環境。   藉短片說心聲   準備升讀中四的那年暑假,她與另外兩名同學參與由香港心理衞生會舉辦的拍攝比賽,獲得高中組冠軍,她的短片帶出關注青少年精神健康的重要,也幫助自己整理內心的思緒,「升上高中後,我對未來充滿著未知之數,既期待高中的生活,內心也感到緊張。」她相信其他青年與自己的感受相似。在三分鐘的短片中,女同學反問努力學習背後所為的是甚麼?想考好DSE,只為了升上大學?面對外界給予的期望成為無形壓力,片中的學生說:「其實,我們正在努力,我們都想做好,但是,為甚麼這麼困難⋯⋯我不想要這些壓力,我只是想要一句簡單的⋯⋯鼓勵。」吳昊婷擔任該短片導演,以及撰寫獨白的部分,她希望從中帶出青年的心聲,「真正的鼓勵,是鼓勵的同時和你一起解決⋯⋯」   獲獎後,她主動向校方請求安排把短片在學校放映,「我認為作品不只用作參賽,我想更多人看過後,多了解青年。」短片最終在家長周年大會,以及早會中向高中生播放,校長更表示, 有家長看過片段感動而哭泣。   參與拍攝後,提升昊婷對日常生活的觀察, 多了留意街上的人和事,例如清潔工友日常在社區的工作,也發現社區上有不少長者的足跡。   保祿六世書院位於葵青區的山上,常被人稱之為「山區女校」,學生普遍在學校附近居住,她也不例外,平日她主要活躍於葵青區,因著攝影讓她走出「山區」,到處拍攝,「我習慣一個人影相:植物、樹木、路人、天空等,我享受按下快門的聲音,是我減壓及治癒的時刻。」每當參與攝影比賽,她便相約拍擋到不同的社區拍攝,其中她於去年七月參與由世界傳道會那打素基金25周年慶典的「全港中學生短片創作比賽」,以「我.發現.愛」為題,走遍港島、九龍及離島拍攝200多條片段,在社區尋找愛的足跡。就在她與拍擋到尖沙咀取景當天,因投入拍攝而遺下手機,當她折返拍攝現場尋找時,一位清潔工友正在等候著手機的主人,「我真的發現了愛,讓我感到世界充滿愛。」   主動學習 分享成果   這次吳昊婷主動向全校師生發送電郵,邀請全校參與網上投票,投票選出最受歡迎短片,其實她不介意投票數字, 「只要有人有看過我們的作品,已能夠帶出愛的訊息。」   視覺藝術科科主任莊傑雄欣賞昊婷把握自學機會,例如她在中四時擔任學校大使,為學校拍攝短片作宣傳;她也是天主教活動小組的副主席,協助拍攝活動及剪輯片段;中四時她自薦獲選為副總領袖生,本學年她更是總領袖生,其榜樣展現該校的學年主題「自主學習、感恩承傳」的學習態度,他喜見昊婷從中培養出「具備方向及計劃,對她的成長很有幫助。」(高)
kjy12_20221023 F
400400中學動態
中學動態
2022.10.23
喜樂中學-動態
粵港澳大灣區STEM挑戰賽•天主教教區學校聯會中小學組參賽   (本報訊)天主教教區學校聯會多間中學及小學早前在聖若瑟英文中學參與「粵港澳大灣區STEM挑戰賽」香港區賽事決賽。   STEM挑戰賽由粵港澳大灣區STEM教育聯盟及香港科創協會主辦,理光香港及可可樂博(CocoRobo)協辦,天主教教區學校聯會共同支持,活動合共28間小學和14間中學學生參賽,參賽者於過去一年在課餘學習相關知識及研讀比賽章則。是次比賽主題為「陸空協作」(無人飛機及無人車),目的是透過比賽加深學生對人工智能,物聯網通訊,編程和工程學的了解;同時提升學生對STEM及科創技術的認知及創新。教區學校聯會更藉此活動加強教區中學及小學彼此之間的交流。   比賽期間,聖若瑟英文中學學生擔任AI 大使招待友校及嘉賓、此外,分別有八位中學老師與八位小學老師互相為對方組別擔任裁判工作。中學組由聖貞德中學獲得冠軍、天主教南華中學和天主教郭得勝中學分別獲得亞軍及季軍;小學組由天主教石鐘山紀念小學奪冠、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獲亞軍、季軍則由聖嘉祿學校獲得;此外,油蔴地天主教小學,大角咀天主教小學和慈雲山天主教小學獲頒優異獎項。   大會邀請香港城市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副教授張澤松博士、天主教教育事務主教代表助理葉介君(小學組)及教區學校聯會主席蕭思銓校長(中學組)致辭;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天主教教育事務主教代表助理陳順清、教區學校聯會主席蕭思銓校長、教區學校聯會小學組主席黃綺霞校長及中學組主席潘永强校長頒獎。(教)   主教座堂九所屬校•慶祝教育日為師生祈禱   (本報訊)聖母無原罪主教堂區內的九所天主教學校的校長、師生和家長早前在「教育日」共同參與感恩聖祭(圖),回應教育日主題「你要追求正義、虔敬、信德、愛德、堅忍和善良」,一起為師生祈禱。   九所學校包括嘉諾撒聖心幼稚園、嘉諾撒聖心學校、嘉諾撒聖心私立學校、高主教書院幼稚園部、高主教書院小學部、高主教書院、天主教總堂區學校、中西區聖安多尼學校及明愛聖方濟各幼稚園。   彌撒由主教座堂主任司鐸陳志明神父主禮。陳神父鼓勵參禮者成為「梅瑟與先知」。他又向教育工作者表示,要虔敬於自身的信念,輔以堅忍的耐力,以善意去傳播來自天主的正義、信德和愛德。   彌撒結束前,全體校長、教師、家長、學生及教徒作出承諾:校長和教師承諾會帶領學生積極探索生命的價值,以開放的心胸去接受救恩;家長承諾在管教子女的過程中,學習主耶穌善牧的榜樣,認識、接納、體諒、關懷、愛護、支持和引領子女;學生願意在家庭和學校內,活出身為天父子女的精神; 信眾承諾願意努力把堂區建設成為培育青少年的青蔥園地, 為他們樹立良好的榜樣。 (教)   嘉諾撒聖家書院50周年 校慶感恩祭暨校慶活動啟動禮   (本報訊)嘉諾撒聖家書院早前舉行50周年校慶感恩祭暨校慶活動啟動禮(圖),邀得林祖明神父主禮。校慶活動以「聖德弘揚五十載, 薪火相傳樂滿家」為主題。   林神父寄語師生成為耶穌的朋友,見證祂的愛。全體師生席間誦唸許諾禱文,承諾效法會祖聖嘉諾撒瑪大肋納及納匝肋聖家的榜樣,努力在生活中成聖,使聖家成為一個愛的團體,並在愛中茁壯成長,以發揚學校「同繫於愛」的校訓。   感恩祭後,林神父、校長、助理校長及學生代表一同參與校慶活動啟動禮。啟動禮中,學生設計了一個大型的骨牌裝置,以航拍的視覺呈現聖家同學一日的校園生活,一張骨牌撞倒另一張骨牌,啟動不同的裝置,將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結合。隨後,林神父為翻新後的圖書館主持祝聖儀式,盼望圖書館成為學生自主學習、尋求智慧、認識真理的新園地。   另一方面,該校早前舉行開學彌撒,由陳德雄神父主禮。陳神父稱,感恩的先決條件是謙虛,愈有智慧的人愈懂謙遜。該校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愛德,以實踐本學年的主題「懷抱愛德、謝忱盈溢」。(教)
kjy12_20221016 f
400400中學動態
中學動態
2022.10.16
喜樂中學-動態
元朗及屯門天主教兩中學. 學生田徑裁判研習班   (本報訊)元朗天主教中學、屯門天主教中學及香港學界體育聯會元朗區中學分會早前舉辦元朗區學生田徑裁判研習班兩天課程(圖)。 田徑裁判研習班由香港業餘田徑總會技術及裁判委員會委員葉祐淳,香港學界體育聯會中學執行秘書嚴鎮明主講。元朗天主教中學及屯門天主教中學是第一批報讀裁判研習班的中學學生。 兩天裁判課程內容為了令同學對田徑賽例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及理解,期間播放多條國際比賽的影片,向同學介紹各項比賽規例。同學完成兩天課程後,將會到學界體育聯會主辦的小學田徑及游泳比賽擔任學生工作人員。 另外,元朗天主教中學飛鏢隊早前在多項公開飛鏢比賽獲取佳績,其中在元朗區青年節2022「青年飛鏢共飛翔」獲多個團體及個人獎項,以及在童軍知友社主辦「Quit Party」飛鏢邀請賽,分別獲得銀組團體的冠軍及殿軍,以及金組團體亞軍。(教)   荔景天主教中學中草藥苗圃開幕   (本報訊)荔景天主教中學中草藥苗圃於早前開幕(圖),由荔景天主教中學的生物科及園藝組,聯同九龍中扶輪社合作的發展。透過研究及培植,讓學生認識中草藥的歷史、形態、藥理,以至應用理論。 校長劉廣業在開幕禮上表示,透過中草藥苗圃讓學生親身體驗中草藥的培植作進一步研究,學校也有畢業生現正修讀中醫課程,可為中草藥計劃注入最新的專業元素。此外,該校的圖書館也增加了有關中醫及中草藥等的館藏,部分書籍由九龍中扶輪社慷慨捐贈。 另外,該校早前有學生到訪南昌邨「仁愛之家」作義務工作及探訪服務,讓同學們能從活動中體現耶穌的仁愛精神,學習關愛弱小。現時就讀中四的何佩詩自中一起參與「仁愛之家」的義工服務,她表示,每次派飯前也會跟隨修女一起祈禱,「這正好讓大家感受到耶穌與我們同行,並能夠讓未有信仰的人認識天主教信仰。」(教)   玫瑰崗中學•體驗學習日   (本報訊)玫瑰崗中學早前舉行體驗學習日(圖),在後疫情時期走出課室學習,為學生提供多元學習經驗。 該校為初中同學舉辦各項活動,包括為中一學生舉行攀石和繩網陣活動。透過STEM同樂日,中二同學認識了如何進行無人機編程,並進行氣墊船比賽。中三同學在北潭涌渡假村參加領袖訓練計劃。學生十分投入參與充滿活力的團體活動,從中提升學生彼此合作、溝通、創意和解難能力。 至於高年級同學方面,中四同學在校內體驗了擴增實境閃避球和躲避盤活動。翌日,同學參加學校與香港懲教署在馬坑監獄合辦的領袖訓練營。中五同學分組實地考察粉嶺、灣仔、大澳漁村和昂坪市集的文化景點。學生透過攝影、短片製作、街頭訪問、雜誌出版和口頭匯報,與其他同學分享考察成果。 校方透過體驗學習日,讓學生跳出課室的框架,成為「自主學習者」。 (教)   梁式芝書院•靈修交談初體驗   (本報訊)梁式芝書院早前舉行靈修活動(圖),由校監溫國光神父為校內公教同學擔任周年退省神師,並帶領同學體驗靈修交談。 是次周年退省旨在重塑同學教友的身分,重燃同學的信仰心火。同學在交談中,分成小組,當中有同學分享了自己對疫情中失去與同學相聚機會的失落感,亦有同學表示感恩自己擁有教友的身分,令人欣慰。過程中,同學都全情投入,積極參與。 溫神父亦鼓勵同學可以與朋友、同學、家人等進行靈修交流,藉此模式,可以多了解和明白別人,從而更懂得包容和接納對方。 最後,周年退省以感恩祭作結,同學藉著祈禱,向上主祈求,希望有能力及勇氣把天主的愛在社會中傳揚。(教)  
kjy16_20221009 F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2.10.09
明愛馬鞍山中學
全校推動生命價值教育
(本報專題) 近年明愛推動「3L」教育:充滿愛心(Loving)、主動學習(Learning),以及具備領導才能(Leading),明愛馬鞍山中學以「生命盛宴」及「有價巴士生命體驗館」,帶出3L價值教育。 何謂「生命盛宴」?   該校由本學年起,在所有學科方面相繼推動「生命盛宴」的規劃,帶出與生命相關的課題。該校邀請社會上的傑出人士,親身分享在逆境中自強不息、捨己為人的精神。例如有亞洲攀石王之稱的生命鬥士黎志偉與學生分享他的奮鬥故事:他於11年前一場車禍導致半身癱瘓,但他沒有放棄自己,坐上輪椅繼續參與攀石運動, 試過攀越獅子山,2014年更獲選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   出席講座的學生聆聽黎志偉的分享時,以「自主學習筆記簿」記下學習重點,講者以其座右銘「沒有攀不過的高山」,鼓勵同學們積極面對人生,並以此作為學習目標。 助理校長廖銘輝指出,學生由上學年起,每人獲發一本「自主學習筆記簿」,「鼓勵學生在課堂或課外活動,手持筆記簿記下所學,培養自學及多反思的習慣。」他指出有學生善用筆記簿,貼上各學科的標籤,以便重溫所學。中六學生徐裕彤認為,透過筆記簿記下知識與學習重點,有助鼓勵正準備應考中學文憑試的自己, 自主學習的意識。   銘記戰地醫生分享 發奮圖強   中四學生呂閏德在生命盛宴名人系列講座活動中,聽到曾是戰地醫生的黃詠儀分享人道救援工作:在阿富汗服務時經常聽到槍聲;在匱乏醫療設備的環境下為傷者進行截肢手術等令他印象難忘,「醫生的分享令我感到每個生命的重要,她令我想將來也要對社會有所貢獻,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呂閏德在台灣成長,初中時與母親來港定居,面對生活上的轉變,令他一直懷有負面情緒,但是自上學年參與生命價值教育後,他改變了對生命的看法,主動參與社會服務,「醫生鼓勵我,原來我的人生不只有負面,還有更多值得欣賞的事情。」   該校自本年起推出「生命有價校園導賞推廣計劃」,由學生擔任導賞員,向來訪者介紹在校園推動的生命教育,帶出生命有價、熱愛生命的信息。剛於9月20日,該校為「有價巴士生命體驗館」舉行開幕禮,曹雪蓮校長表示,將巴士公司送贈的退役巴士改裝成「有價巴士」,「翻新後的退役巴士有如賦予了第二生命,善用巴士空間,為學生提供生命教育館,認識生命的意義。」   曹校長指出,從推動生命教育向學生帶出關愛(Loving)的幅度,透過不同形式的活動或師生共同制定的方向,發展個人潛能(Leading),課堂中師生互動,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達致Learning,並藉著願意學習的態度,逐步培養成為一個具備自信的人。   參與共融運動會 體驗平等學習   上學年底,該校舉辦了一場嶄新的「全民共融運動會」,學生分組參與新興運動, 例如健球、布袋球等,體育科主任黎思韻指出,上述運動能切合不同能力的學生,需要彼此合作與互助,過程中學習接受同學的能力差異,學習互相尊重,帶出共融的價值。 中四學生袁卓希形容自己平日少運動, 偏愛打機,也甚少與同學一起,他表示,在共融運動會中,與同學合力完成賽事的過程很有趣,「要學習隨機應變及團隊合作,也鼓勵我多表達自己。」   VR生命場景   「有一天,你到醫院看診時,看到一位母親憂心忡忡地抱著病危的孩子,孩童需要接受器官移植才能活過來。當刻你會考慮成為一位器官捐贈者,離世後遺愛人間嗎?」 以上是置於巴士內的VR╱AR技術,及4D情境技術的其中場景,參加者走進巴士,戴上VR眼鏡,立時走進「VR生命場景」的世界。曹校長指出,倫理與宗教科加入VR生命場景的元素,讓學生從中思考人生價值。   校方期望將生命教育滲透於校園每個角落。課程方面,倫理與宗教科善用「VR生命場景」作生命分享;科學科或生物科使用「生命園圃」,從栽種觀察出天主創造的生命力等;學校寄宿部的宿生,也會在學年內定下個人成長計劃;班主任亦會向學生定下成長方向,使全校學生在身心成長上也得到照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