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0_20230514_f
400 400 喜愛小學動態
小學動態
2023.05.14
喜樂幼小 - 動態
寶血女修會屬校•教師發展日   (本報訊)寶血女修會於早前在寶血會思源學校舉行「屬校小學及幼稚園教師發展日」,主題為「心靈綠洲」,由羅乃萱太平紳士擔任主講嘉賓,講解當教師因工作、家庭或疫情等,感到有負面情緒和精神壓力時,學習自我調節,回復身心靈健康。   首先,由寶血會總會長區綺雯修女致辭,並以歌曲帶領參加者祈禱,祈求當老師在生活及教學中遇上困難時,得以藉天主聖神的帶領,克服一切障礙。   第一節講座開始前,羅乃萱帶領教師做熱身運動。接著,她剖析了教師受壓的成因、指標及精神受壓的警號,並以生活實例及親身的體驗,為教師提供簡單而健康的減壓方法。她鼓勵老師只要「改變思想、正面積極」,一切難題也可以迎刃而解。   第二節講座是向教師介紹適應處境的方法。羅乃萱提供了不同的自我激勵方法,鼓勵老師不但要學習愛自己,還要懂得管理時間,預留空間給自己,保持身心靈健康。(樂)   深井天主教小學•教師朝聖之旅   (本報訊)深井天主教小學早前到西貢鹽田梓進行教師朝聖活動。活動當天,教師下船後便一同前往聖若瑟小堂舉行感恩祭,由校監張樂天神父主祭。   彌撒講道中,張神父多次提到︰「耶穌一定在這裡。」張神父提醒參禮者不要用自己的私心,而要用最單純的心,用「心」與耶穌相處。   感恩祭後,由聖嘉祿學校校監陳傑楹擔任導賞員,在聖若瑟小堂內跟教師講解聖堂及聖福若瑟神父的歷史。其中,陳校監提到聖福若瑟神父的名言︰「愛是世界上唯一人人都懂得的語言。」她期望教師經此朝聖之旅後,能牢記此名言,把愛帶給學生,使學生亦能把愛帶給其他人。   之後,陳校監帶領張樂天神父、校長周詠詩及全體教師步行至島上各景點參觀, 包括︰澄波學校、雙子亭、玉帶橋及鹽田等,讓教師認識鹽口梓的歷史及文化背景。(年)   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校運會   (本報訊)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早前在香港仔運動場舉行第25屆校運會。當天由校長林慧雯主持鳴槍禮,運動員代表在槍聲下起步,為校運會揭開序幕。   當天共舉行46項賽事,除了田賽及徑賽項目,學校還邀請家長、兩間幼稚園的學生到場,分別進行親子競技比賽及幼稚園競技接力邀請賽。   校監伍國寶神父及林校長在閉幕禮上,讚賞運動員努力完成比賽,並勉勵他們要繼續以運動員堅持不懈的精神面對未來的挑戰。林校長同時感謝教師、職工、家長義工及工作人員在校運會的付出,使賽事得以順利進行。(喜)   德貞幼稚園•創校百周年嘉年華暨啟動禮   ( 本報訊) 德貞幼稚園於4月16日舉行「德貞創校100周年嘉年華暨啟動禮」。當日於校園的戶外大草地舉行啟動禮儀式,各屬校代表、家長及師生出席參與,共同見證喜悅時刻。   啟動禮後,便正式開始嘉年華活動。當日設置了多個攤位遊戲、幸運大抽獎、學校定向及學校歴史回顧等,更設有彩色繽紛的拍攝場景,讓每一位參加者也能盡興,很多校友們更特別回校參與,順道和同學老師聚舊問好,一起感受校慶的熱鬧氣氛,盡興而歸。   今次100周年校慶,以「德貞承主愛,信望綻光芒」為主題。學校期望繼續秉承辦學團體耶穌寶血女修會「犧牲、修和、與弱小者同行」的精神,致力培養學生六育均衡的發展,祝願德貞繼續發光發亮,致力為莘莘學子提供優質的教育,展開學校百載新里程。(少)  
kjy01_20230507_f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3.05.07
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
愛 喜樂 網球天地
(本報專題)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的校門外掛著一幅大型橫額,主角是贏得多個網球比賽獎項的網球校隊隊員。他們整齊劃一地穿著隊衣,拿著球拍,自信滿滿的笑容,吸引街坊、家長及學生的注意,拿出手機與他們「打卡」合照。   「學校網球隊在差不多八年前成立,當時主要想舉辦一些活動,讓小一學生也可以參與,甚至有機會代表學校比賽。」網球隊領隊教師歐家文解釋,當時開展「小型網球」活動,邀請有興趣及具潛質的一年級學生加入小型網球隊,開始了該校在網球上的發展。   學生加入港青訓練   小型網球是專為初學網球的小朋友,而設立的一種正規網球預備項目。這項運動使用較輕便的裝備,包括較短的球拍、較低的網,歐主任說:「球也較正規網球的軟,球速較慢,讓小朋友有更多時間準備,做拉板的動作,成功擊球。」即使場地規模較小,學生也可以酣暢淋漓地進行小型網球比賽,建立自信,享受這種運動的樂趣。   四年級學生廖曉彤在「2022香港網球總會全港小型網球校際周年錦標賽」的「女子9歲或以下單打組別」中奪得冠軍。驕人的成績使她早前獲香港網球總會的教練邀請,加入港青訓練。   曉彤從一年級開始被老師發掘,加入小型網球隊,「這項運動教會我堅毅不屈的精神。」在一次決賽中,曉彤取下第一盤勝利後,第二盤被對手從後趕上。她表示當時也很緊張,但也知道自己要努力堅持,便立刻調節心情,並獲得隊友的打氣,取得最終勝利。   另一位同樣接受港青訓練的六年級學生朱蔚晴,自四年級起接觸網球,至今已參與了逾100場賽事。其中最難忘的一場比賽中,蔚晴面對與自己勢均力敵的對手,在第一盤比賽時由於很晚才進入狀態而落敗。雖然在第二輪比賽中,蔚晴急起直追取得勝利,但還是輸掉第三盤比賽,「我當時因為失望而哭泣。」蔚晴還記得教練在比賽後,與她分析改善之處,媽媽也鼓勵她「重要的是從失敗中學習。」這使她重新振作。   課程加入小型網球  發掘學生潛能   學校對網球的發展,提供了不少支援,其中為了普及校內的網球文化,參與賽馬會及香港網球總會合作的「樂動網球訓練計劃」,在一年級至三年級課程中加入小型網球課程,讓學生更全面接觸網球。學校也從網球總會聘請兩位教練,負責學生小型網球的訓練。除了小型網球外,學校也發展網球校隊,讓高年級學生繼續學習網球。   此外,校內亦設有室外及室內的小型網球場,並每年舉行社際網球比賽,可見學校支持學生對網球的熱愛。   家長的支持   二年級學生歐勺菲感謝學校對網球活動的支持。她自幼稚園時,見到就讀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的哥哥打網球後,便燃起對網球的興趣,也在幼稚園時開始學習網球。她享受打網球的時間,直言從中獲益良多。   除了學校對學生的愛,該校網球校隊人才濟濟,同學有時在比賽中會遇到同校的隊友,但這從沒影響他們之間的感情,反而互相鼓勵和一起進步。一年級學生杜愷瑜也高興在校隊中,認識到很多朋友, 學習到克服困難及與同學相處。   學生的成就全賴不斷的練習,每次學生的訓練、比賽時,都會見到家長在場邊為子女打氣的身影。廖曉彤的媽媽說:「看著他們打球也是一種享習。」她表示雖然女兒練習多,但這反而使她更珍惜讀書的時間,在課堂中專心聽課 。   歐勺菲的媽媽也提到在比賽中,運動員需要即時作出判斷面對挑戰,從中她見到女兒的成長。   價值教育   早前,網球總會到校進行探訪時,前香港職業網球手張玲也與同學分享她每天的訓練過程、日常生活, 校長劉敏怡說:「她的分享讓小朋友知道要怎樣堅毅和自律,讓小朋友明白這些重要的態度及價值觀。」因此,劉校長提到網球運動,也為學生提供態度及價值觀的教育。   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的校訓為「愛」,而從網球中,見證到學生、學校及家長對彼此的愛。(吳)  
kjy16_20230507_f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3.05.07
嘉諾撒培德書院
不一樣的體驗 不一樣的藝術展覽
(本報專題)嘉諾撒仁愛女修會會祖聖瑪大肋納嘉諾撒「謙遜、仁愛」的精神,一向是修會屬校嘉諾撒培德書院的辦學方向之一,該校近年全面推動品德教育,在藝術培養方面,藉著創作帶出品德的精神。校長黃少玲表示,期望學生能夠成為一個懂得感恩、尊重萬物、勇於承擔的嘉諾撒人。   嘉諾撒培德書院早前與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首次合辦藝術展覽「Ps Share PTCC @ PolyU 」, 展出逾150份中一至中五學生在視覺藝術、STEM創科科研,以及時裝設計的作品。   該校視覺藝術科主任許穎彤指出, 展品大部分來自學生上學年的創作成果,作品的題材圍繞個人、生活、社區及社會。例如在疫情期間,中六學生運用STEAM技巧,融入科技與藝術創作,設計成可提升家居衛生及防疫的「溫馨小居」;中五學生善用物聯網及AI技術,研發智能學習椅,紓緩學生在疫情下長時間在家網課,因而出現亞健康的癥狀;中三學生在疫情中學習電繪設計WhatsApp貼圖,帶出正面信息,在疫情下送上鼓勵;中二學生藉著口罩設計,學習繪畫中國花鳥畫,以花卉借喻個人情感,向疫情下的「英雄」表達感激與讚美。校方原定印製由學生設計的口罩,因著疫情逐漸放緩,轉為製作杯墊,分享學生創作的成果。   黃少玲校長表示,作品鼓勵學生多觀察社會,留意學校及生活的點滴,關顧社會,鼓勵學生透過不同的藝術媒介,帶出正面信息。   培德人 培德物   該校2021學年起的三年發展計劃,推動「感恩、承擔、尊重」的元素,上學年以感恩為題,本學年則以推動承擔為主。中四學生陳曉彤於去年中三級視覺藝術課堂中, 學習應用平板電腦電繪繪畫, 設計WhatsApp貼圖,以圖像及簡短文字帶出品德價值, 帶出「培德人、培德物」的主題,繪畫出具漫畫特色的「培德人」形象,及展示培德人品德的物品,帶出正向信息。她揀選「承擔」作為品德主題,分別創作運動員及書包兩個角色,希望帶出「勇於承擔過錯」與願意承擔責任等信息。   是次展覽已於2月2日至10日舉行,其他的作品包括以杯麪作為創作媒介,由中四學生因應以其個性作為選材,把杯麪重新包裝設計;亦有自畫像、靜物素描、服裝設計作品、香港仔風景電繪,也請來3Education推廣AR(擴增實境)技術的應用等。其中展出多幅運用金或銀的刮畫卡,讓中三學生觀察校園環境進行仿版畫創作,中四學生麥鐥之刻畫了校園的樓梯,「每次上學也會使用的樓梯,也使我充滿著校園美好的回憶。」由於學習時受疫情影響,需要在家網課學習,她便透過老師教授的點、線、面技巧完成仿版畫創作。   融入科技與藝術   展覽中,每個作品均設有二維碼,分享學生的創作意念,該校在展覽中得到3Education的協作,在展覽中展示AR及VR技術。副校長陳立宜表示,不同的資訊科技為學生帶來嶄新的體驗,「戴上VR眼鏡,立時進入了藝術創作的虛擬環境中,帶來了科技與美感的效果。」他指出,藉著科技擴大展覽的可塑性,尤其是一些體積特大的展品,在場地限制下,透過科技也能展示出來。   兼任視覺藝術科及推動STEAM教育的林敏宜老師指出,視藝的範疇甚廣,作品除了平面與立體創作,也包含科技或體驗式學習, 她指出,校方近年把AR技術融入創作,是次展覽設有科技元素,展現學生在學校學習視藝創作的多元化。   中四學生譚良純在展覽期間,協助來訪者運用AR技術觀賞作品,「指導觀眾用平板電腦掃描二維碼後,從另一種觀賞的方式欣賞作品,加入了科技元素很有趣,是一個新的嘗試。」   全校學生粉飾操場   上學年期末,該校趁著籃球場於暑假期間,進行翻新工程前,黃校長發起與全校師生及職工用上三天時間, 一起在籃球場上進行「扮靚操場」大型合作塗鴉活動,以塑膠彩繪畫成20多幅以「感恩」為題的作品, 拼砌出代表嘉諾撒培德書院(PTCC)字樣的大型作品,作品圖片亦於展覽中展出,學生陳曉彤認為,能夠粉飾操場很有趣,展現團結與合作精神。   陳立宜副校長表示,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首次與中學合作舉辦展覽外,也邀請中學生參觀設計學院,「學生親身體驗在設計學院就讀的學生的學習經驗,特別為有意日後在設計行業上發展的學生,推動生涯規劃教育。」   中四學生黃芊萃為了能選修視覺藝術科,剛於本學年插班入讀該校,她說,有幸跟隨學校參觀理大設計學院的機會難得,她也有機會觀賞設計學院學生就香港文化或環保的藝術作品,「讓我更肯定自己將來想成為室內設計師的夢想。」另一中四學生麥鐥之表示,有機會到訪設計學院的物料資源中心令她大開眼界,中心詳列多款物料的資料,「原來不同的物料知識及應用如此豐富,讓我看到創作空間可以很大。」   黃少玲校長表示,學生的作品反映學校著重品德教育,學年內各學科從教學中加入品德元素,視覺藝術便是其中之一,從品格教育彰顯該校辦學團體嘉諾撒會的精神:仁愛、謙遜、承擔、尊重與感恩。她更形容藉著展覽展示學生藝術才能,「這是天主巧妙的安排」。(高)    
kjy01_20230430_f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3.04.27
聖博德學校 藉新興運動——躲避盤
訓練團隊精神
(本報專題)小息鐘聲響起,20位聖博德學校躲避盤校隊隊員聚集在室內操場,進行一場精彩且刺激的躲避盤比賽。穿著學校運動服的十位同學為一隊,其餘穿著校隊隊衣的同學為另一隊。哨子聲一響,運動員立刻向對手投擲躲避盤,被擊中及無法接盤的內場選手,需前往自己所屬的外場繼續比賽。3分30秒後,哨子聲再響起, 上半場比賽結束,內場人數以較多者為勝方。運動員再度準備,續戰下半場。   完成七分鐘的比賽後,學生汗如雨下,但臉上掛著滿足的笑容。問及其中五位學生喜愛躲避盤的原因時,他們紛紛回答:「新奇」、「刺激」、「擊中對手時,十分有滿足感。」   力量、敏捷度、團隊精神  躲避盤屬新興運動的一種,是閃避球的軟飛盤版本。這項運動講求運動員的力量、敏捷度、團隊精神等,校隊隊長、六年級學生廖浩翔說:「躲避盤可以與同學一起玩,亦有不同的戰術。這項運動未到最後一刻,都不知結果,即使場上只剩一、兩個人, 仍然有機會反敗為勝,所以很適合有戰術的隊員。」   其中,浩翔提到在一場比賽中,場上只剩下一位三年級的隊員,場外隊友立刻大叫暗號,提醒比賽的策略並作聲援。最後該隊員成功閃避對手的攻擊,並從對方攻勢中搶盤,最後反敗為勝,十分刺激。四年級學生林肇熙補充,因應不同的情況,隊員都要有不同的應戰策略,當中在一次形勢領先的比賽,隊員便使用預先訂定的組合傳盤戰術,保持己方的優勢。   躲避盤是由尼龍、泡棉製造而成,五年級學生吳子翹說:「被擊中也不痛,不會受傷,十分安全。」此外,子翹因為患有白化症,不適合長期曝曬在陽光之下,所以很多運動都不適合參與;相反,躲避盤比賽大多數於室內進行,所以子翹亦喜愛參與這項運動。   代表香港出賽   聖博德學校於去年6月接受一間中學邀請,參與「扶輪盃—— 躲避盤小學邀請賽」後,體育科主任黃偉健有見學生的體育天份,便向校長建議,召集學生組隊參賽。   之後,在比賽前的三星期裡,教師和學生把握小息及放學後努力練習,最終在比賽中,奪得碟賽的亞軍。這次成功的經歷驅使學校之後舉行選拔活動,從100位報名的學生中,選出30位加入校隊。   四年級學生鄒睿謙分享校隊訓練時表示,每星期訓練兩天,在兩小時的訓練中,教師會跟他們模擬比賽過程,訓練學生在快攻、接搶的能力。學生除了在放學後,有時也會在小息中加練,熱中於這項運動。   該校躲避盤隊今年在「扶輪盃」中獲得全場總冠軍,及在「全港錦標賽」中奪得碟賽冠軍。而在「扶輪盃」賽事後,五位學生被香港隊教練邀請,參與香港隊遴選訓練, 其中三位學生:廖浩翔、林肇熙及五年級的關子軒,更被選中代表香港,到澳門參與「大灣區躲避盤交流賽(澳門站)」。   「我十分榮幸能代表香港出賽。」關子軒表示,在躲避盤活動中,他學習到永不放棄的精神,並指出除了躲避盤訓練外,他亦有參與籃球、足球、田徑訓練,雖然訓練辛苦,但也會繼續努力練習。   舉行邀請賽 互相觀摩及切磋   「躲避盤很有趣,除了要有力量出盤外,還要閃避。有時低年級學生在閃避方面更加出色。」黃偉健主任表示,這也是大部分新興運動的優點—— 不同體型、性別、年齡的學生,都能在活動找到適合的崗位。   該校在本年4月11日,舉行了「聖博德盃躲避盤小學邀請賽」,邀請了多間學校學生參賽,促進學校之間的交流,並讓學生汲取比賽經驗,互相觀摩及切磋,為全港錦標賽作好準備。黃偉健主任提到在其他比賽中,每隊只可登記14位隊員,當中10位為正選,4位後備。但在「聖博德盃躲避盤小學邀請賽」中,每隊可登記20位隊員,目的是讓更多學生有比賽的機會。   「躲避盤不只講求力量,亦考驗學生的觀察力、敏銳度、專注力。雖然每場比賽時間不長,但正正是幾秒間,便可能會反敗為勝。」校長張作芳認為躲避盤運動, 能訓練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該校近年積極豐富體育科課程, 包括早前在課程中引入欖球活動,本學年在高年級的體育課中,更增添躲避盤活動。張作芳校長提到,校園環境不大,而躲避盤、欖球等運動的活動場地彈性較大,使場地限制少,「就像剛剛舉行的邀請賽,只要在學校籃球場上貼上合規格的邊線,便可以作為正式的比賽場地。」此外,學校最近也購入了圓網球, 讓學生嘗試更多新興運動的樂趣。(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