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1a_20240407_f
400 400 堂校一家
堂校一家
2024.04.07
「這是天父世界」兒童藝術展
德望小學暨幼稚園(幼稚園部)在2月24至26日,於元創方舉行兒童藝術展,慶祝創校70周年。藝術展的主題為「這是天父世界」,既藉此感謝天父對學校的引領看顧, 亦同時鼓勵參加者欣賞及珍惜天父所創造的世界萬物,反思人類和大自然的關係。故此,藝術展所籌得的善款將捐助愛護動物的慈善團體,為遭遺棄的小動物籌款。   於展覽廣場上,沿路充滿引人駐足觀看的兒童藝術畫作,目不暇給。此際,聽見和諧悠揚的琴聲,再往前走,看見一群穿戴上蝴蝶翅膀的德望幼稚園小女孩歡欣地唱著聖詠<這是天父世界>,學校的修女、校長、嘉賓、師生和家長正懷著感恩喜樂之心為兒童藝術展揭幕。   藝術展共展出700多件藝術作品,包括由聖母無原罪傳教女修會修女捐出的作品, 包括有Sister Pauline、Sister Catherine、Sister Lucia 和Sister Monique,另外亦有藝術家Ivy Chan捐出的畫作,讓藝術展生色不少。而兒童的藝術作品是全場的焦點,她們透過作品,繪畫出天主創天造地的一切,美麗且奇妙。   通過舉行藝術活動,學校期望繼續啟發和發揚兒童喜愛創作,享受創作的心,以藝術呈現和體會天主的大愛。   德望小學暨幼稚園(幼稚園部)  
kjy10_20231022_f
400 400 喜愛小學動態
小學動態
2023.10.22
喜樂幼小 - 動態
天主教聖安德肋小學 •參觀基督徒合一藝術展   (本報訊)天主教聖安德肋小學的基督小先鋒及藝術學會同學,在校長和老師帶領下,於10月10日到明愛專上學院,參觀主題為「愛.護.天父世界」的基督徒合一藝術展。   展品包括書畫、藝術裝置、雕塑、陶藝及影視創作,由三位導賞員帶領,向他們介紹每件藝術品的特色和創作意念,例如在「生機處處,上主視角的世界」作品中,學生發現在耶穌基督的十字架上,可以看到天主的愛包含小生命,連一隻細小的甲蟲也會好好照料。同學們不只欣賞作品,更參與其中,例如在作品「在一切覓見天主‧在天主覓見一切」前一起誦唸天主經;在「燃亮燭光」中參與創作,將心願寫在五彩繽紛的杯子上並祈禱。   總結時,學生表示在欣賞藝術作品中能感受天主的愛,令他們更珍惜天主的恩賜,要愛護天父世界。(年)   梨木樹天主教小學•開放日及音樂會活動   (本報訊)梨木樹天主教小學於9月9日舉行開放日,以「主寵常在」為主題,嘉賓、家長帶同小朋友到場參觀及玩樂,天主教教育事務處胡艷芬助理、創校校長黃心明、全日制第一任校長高明及辦學團體多位校董到校支持。   當天設有不同學科的體驗活動,讓學生感受「做中學」的樂趣。學校透過科技結合運動的體感運動遊戲, 讓小朋友透過大螢幕享受運動樂趣。   此外,學校在9月16日與荃灣區議會主席陳琬琛議員,合辦「樂在梨天」音樂會,邀請了「灣區愛樂香港樂團」到校演出,為梨木樹村的居民、學生及家長呈獻中西古典音樂,兩場音樂會合共超過400人次到校支持。學校期望是次活動能培養學生欣賞音樂表演的情操,提高評賞音樂的能力與品味,及學習樂器的興趣。(樂)   慈幼學校•祝福樓梯壁畫   (本報訊)慈幼學校於9月29日舉行開學彌撒,由校監林仲偉神父主禮,全校師生和家長代表參與。本年度開學彌撒的主題是確立目標,積極向上。彌撒前,學生製作神花,向天主奉獻今個學年訂立的目標。林神父在講道中勸勉學生要勤奮向學,珍惜光陰,每日進步一點點,就能累積更大的進步。另外林神父亦提醒同學要待人有禮,成為地上的鹽,世界的光。   彌撒後林神父到學校梯間灑聖水祝福樓梯壁畫。壁畫的主題是慈幼會會祖鮑思高神父於9歲時夢見的奇夢,由師生共同創作繪製。林神父勉勵在場的師生和家長代表步武鮑聖,共建天國。(喜)   樂華天主教小學•開學祈禱聚會   (本報訊)樂華天主教小學早前舉行開學祈禱聚會,全校師生聚首一堂,祈求天主賜予學校各人不同的恩寵,使學生在主的愛內繼續成長,而老師與職工們都懷著愛德,履行天主的使命。   祈禱聚會由校監盧伯榮神父主禮,盧神父提醒學生應常懷感恩之心,尤其是經歷超強颱風蘇拉的吹襲後,校園受到破壞,幸好有天主派來的天使—— 各位職工與老師的幫忙,才能夠讓校園迅速地恢復原貌。邱寶祺校長亦鼓勵學生, 在新學年藉「聖神啟迪,創科未來」,以體現學校精神:樂天學習,學習樂天。最後,全體師生共同承諾,以謙遜的態度和基督的精神,做好本分,成為天父的好兒女。(少)  
kjy01_20230618_f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3.06.18
景林天主教小學
環遊世界 視覺藝術展
(本報專題)暑假將至,不少家長會帶著子女於此悠長假期出國旅遊。景林天主教小學剛在學校禮堂舉行以「環遊世界」為主題的視覺藝術展覽,並首次加入元宇宙元素,同時舉行元宇宙藝術展覽,藉此帶領參觀者在現實以至虛擬世界中, 透過視藝創作,「遊覽」世界各地,認識不同的藝術文化及風格,與家長帶子女往外地旅遊,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視藝展分為「亞洲」、「歐洲」、「非洲和大洋洲」、「南美洲和北美洲」共四個展區,展出全校學生的視藝創作。六年級學生李可晴所參與的圖騰柱作品,便在南美洲和北美洲展區展出。   可晴參考印第安圖騰柱的外形及色彩,剪出色紙再貼於畫紙上,創造出不同的圖騰圖案。她所創作的開心及生氣表情的圖案,於圖騰柱上呈現強烈的對比。可晴完成其個人作品後,再結合其他同學的作品,拼成一條圖騰柱,喻意「團結就是力量」,結合不同的作品使之成為美不勝收的傑作, 讓同學更加明白團隊合作的力量。   學生擔任視藝展導賞員 介紹展品   是次視藝展於5月27日開幕,期間邀請校監、神父、區內校長、家長及幼稚園學生參觀,視藝科科主任蔡思慧老師指出,部分高年級學生在視藝展中擔任導賞員, 向參觀者介紹展品,無論在面對家長或小朋友時,都運用了不同的介紹技巧;在導賞的過程中,學生的演說能力得以提升。   李可晴是展覽的導賞員之一,這次經驗讓她更加了解不同地方的藝術文化。在眾多藝術品中,她對亞洲展區的印花扎染布料印象最為深刻,「用橡筋綁著布料,沾顏料後,再等六至八小時,乾透後解橡筋便完成」,這讓她感到神奇絕妙。   四年級學生羅詩晴與同學以在陶藝拔尖班所製作的壽司陶瓷盛器,參與這次視藝展的展出品。她稱:「我喜歡吃壽司,便選擇做這陶瓷作品,藉此展現日本的飲食文化。」她運用了陶藝的手捏法, 製作這件作品。詩晴的父母亦有參觀是次展覽,欣賞詩晴與姐姐的作品,並拍了很多相片,以作留念。在視藝展的第一天,學校邀請了香港首位VR虛擬繪畫藝術家黃學豐表演VR繪晝,詩晴亦有幸與他在虛擬世界一起創作。   學校自2015年起,連續八年為學生舉辦視藝展,另一位四年級學生楊子慧於一年級開始參與視藝展,她很高興能與更多人分享自己的創作。她在視藝堂創作了墨西哥民間藝術鏡子,此作品於南美洲和北美洲展區中展出。子慧運用曼陀羅藝術,創作以對稱圖案為主的作品。由於作品主題是聖誕節,她畫上很多聖誕樹、禮物及房屋,營造濃厚的聖誕氣氛。她喜歡視藝,所以十分享受創作過程。   三年級學生羅思妤於本年3月,在學校於回復全日面授課的下午「HAPPY HOUR 」時段,參加了天主教鳴遠中學所舉辦的「畫蘭喜相逢」到校中小交流活動,學習繪畫水墨畫的技巧。她所畫的蘭花水墨畫也在這次視藝展中展出。   元宇宙藝術展覽   本年,學校同時舉行元宇宙藝術展覽,讓參觀者打破地點、時間限制,隨時也能參觀展覽。思妤亦有參與設計這藝術展及擔任導賞員;她為展品錄製簡介後,再上載於藝術館中,讓參觀者了解作品的創作理念。思妤表示喜歡元宇宙藝術展,因為空間感大,且能於近距離欣賞作品時,也不怕把作品損壞。   視藝科科主任何嘉盈老師指出, 視藝展的課程融合在學校的視藝科常規課程中,學生於去年9月便開始籌備視藝展。何老師指出,學生在策劃視藝展時能得到特別的創作經驗,因為他們要思考如何擺放作品,才能產生更美的效果。她認為學生成為策展人之一,才能更投入於活動中。   結合視藝與科技   何詠懿校長分享舉行視藝展的原因時表示:「學生喜歡視藝創作,但很少機會與不同的人分享。」她期望展覽可讓學生有更多機會與人分享藝術創作,從中獲得滿足感及成就感。她更表示,視藝創作可以訓練小朋友的創新思維能力。她認為在創作過程中,學生能學會欣賞世界不同的美。   學校每年為視藝展訂立不同主題,而學校早於一年前已開始計劃是次視藝展,由於當時疫情尚未平復,學校便訂定主題為「環遊世界」,期望在疫情下雖然四處遊覽的機會減少,但仍可透過這視藝展覽,帶領小朋友環遊世界。   近年STEM學習大行其道, 何校長稱本年視藝展之所以加入元宇宙元素,除了希望善用科技,在展覽完結後,仍可以保存學生作品外;更希望讓小朋友有更多機會從不同角度接觸科技,配合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吳)  
kjy16_20230528_f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3.05.25
明愛培立學校
共創100隻小羊 善牧同行
(本報專題)「你們中間那個人有100 隻羊,遺失了其中的一隻,而不把這99隻丟在荒野,去尋覓那遺失的一隻,直到找著呢?」(路十五4)明愛培立學校全校員生,包校長、教師、女生和學校職員,以及家長、校董,和創立該校的善牧會修女共同創作100隻羊,把聖經中路加福音敘述牧羊人留下了99隻羊,去尋找一隻迷失的羊的「亡羊的比喻」呈現出來,從藝術與宗教、道德及品格教育中,帶出該校遵循耶穌善牧尋找迷途羔羊的精神。   明愛培立學校剛於5月中,在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舉辦「我是主的羊」宗教、道德及品格教育藝術展,展出100隻不同大小、不同造型的羊仔,該校詹燕玲校長表示,所有羊仔的作品代表學校全體成員,各自以藝術創作展現天主賦予獨特的品格,帶出善牧精神,也藉著創作,獻給「良善心謙的耶穌善牧,跟隨這位良師,效法祂的芳表。」   是次展覽是配合該校由2018學年起推動的品格教育,首三年以「忠誠勤樸、敬主愛人」的校訓,當中的「忠、誠、勤、樸、愛」為學生建立價值教育框架;至2021 學年,該校在香港明愛教育服務部帶領,組成「宗教、道德及品格教育」框架,加入了天主教教育核心價值,和教育局十個培育價值觀,以及加入了校訓中的「敬主」品格而成「品德同心圓2.0」。該校藉著創意藝術展,展現學生以「忠、誠、勤、樸、敬、愛」的範疇為學習品德教育的方向。   於1969年由善牧會創立的明愛培立學校屬於群育學校,協助在成長及生活中遇到困難的少女提供教育機會,至2002年把營辦權交予香港明愛。於5月4日的開幕禮上,香港明愛助理總裁盧伯榮神父與教育局首席助理秘書長何慕琪,在展覽場外將一隻「迷失的羊」送回羊棧,以表達出明愛培立學校致力「為最末後無靠,最卑微無助,最失落無救」的同學服務。   同行共進 不離不棄   「我是善牧,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仁慈的耶穌善牧,感謝你帶領同學來到培立的羊棧,亦引領教職員作為牧人, 可以一同在培立成長。」明愛培立學校中學及小學代表、寶瑩和杏穎在「我是主的羊」宗教、道德及品格教育藝術展上帶領祈禱時說,這也是一眾在該校就讀的學生的心聲。   宗教科林傳亮老師說:「我們一直也視學生是羊,培立學校是羊棧,是次創作表達學生對品德的看法,以及敬主元素。」他指出學生創作羊仔時,邀請她們反思過去的經歷,他表示,學生最初入讀該校,各自經歷了不同程度的難關,「藉著同行共進,不離不棄陪伴學生走過(困難),過程中見證學生成長。」   100隻羊的創作由視覺藝術科、宗教科、個人及社化科共同協作, 視覺藝術科鄭卓聆老師指出,學生在課堂中進行個人學習檔案(Portfolio)建構「我是主的羊」羊仔,包括學習色彩學、構圖、不同的藝術流派的知識、線條運用、天主教的象徵圖案等。   鄭老師指出,學生設計的羊仔須具備三個條件,包括欣賞自己現有的品格、學生期望自己在該校就讀時,希望能建立的品格; 以及敬主元素。她期望學生從創作中表達出「欣賞自己,同時也有虛心學習的心。」   願意跟隨耶穌的羊兒   「我願意跟隨耶穌,成為被找著的一個。天主帶領我來了培立,這地方充滿愛與希望,令我有了很大的轉變, 重拾生活的色彩。」中一級學生曉柔在創作羊仔以愛及希望為題,是她在創作過程中得到的體會;中二的沁柔以開朗、開心和友愛塑造羊仔,她選用的色調代表自己的成長路:由羊的腳開始填上鮮紅色,逐步把紅色漸變到身驅變成純白色,她希望長大後成為一個純潔的人。   中三學生寶瑩談到創作羊仔的歷程,讓她了解自己的改變,她為羊仔畫上代表著聖母瑪利亞的玫瑰,「選用玫瑰,源於聖母瑪利亞關愛世人,希望我可以多一點關愛家人,入讀培立後,我終於明白家人對我的重要。」   與老師一起探索創作靈感時,中二學生晞彤構思到為羊的身上以格子畫上不同顏色,代表自己在生活上的轉變,「羊身以格子展示,因為我在培立能夠把自己的生活更有規條和整齊,已沒有過往混亂的思緒,更清楚自己的未來。」她也在羊的背部畫上十字架及愛心,這是反映「背後很多人在我身上花上功夫,令我走入正軌;十字架是耶穌的生命,藉此作記錄。」她感激老師在她難過的時候,主動交談與慰問,作出無微不至的關懷。   中一學生秋榕在小小的羊仔身上,繪畫了白晝和黑夜,這是她入讀該校以後的體會,她在作品簡介中說:「白天的稻稈代表在上學時有教職員及同學陪伴我;黑夜的仙人掌則代表自己有如仙人掌般堅毅、努力不懈地過每一天。」   亡羊的比喻 我是主的羊   詹燕玲校長回想是次展覽, 是她在其中一個難以入睡的晚上,從祈禱中構思出來, 她說學校向來以「善牧精神」為服務宗旨, 不時向學生講述「我是主的羊」的故事, 「校內師生及其他學校持分者,豈不是正好有『100隻羊』?」她構思到每人也製作一隻羊,向外界帶出善牧意念。   唯一在羊棧迷失的的羊仔藝術品,由詹燕玲校長提供意念並由流體畫老師張允僑創作,在羊身上畫上耶穌善牧與羊在一起, 帶出善牧精神,展現明愛培立學校的服務信念,跟隨祂的步伐,尋找那些迷失的小羊。詹校長指出,將聖經故事形象化地呈現出來帶出善牧精神,「藉著學生以藝術創作而成的羊,展現每個學生獨特的品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