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7_20240324 fade
400400體藝傳情jpg
體藝傳情_小學
2024.03.24
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
家人是最佳後盾 網球小子朱樂天
剛於去年12月遠赴澳洲參與網球比賽的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五年級學生朱樂天,正密鑼緊鼓備戰3月底在杜拜舉行的網球賽事。矢志成為運動員的樂天積極進行訓練,打網球已成為他與姐姐、爸爸和媽媽的家庭活動—— 姐姐朱蔚晴作為對手與樂天練習;爸爸從旁指正姊弟倆的動作;媽媽幫忙拾球。家人是樂天學習網球路上的強大支援團隊。   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早年成立網球隊, 並設有小型網球場,方便學生進行訓練。樂天在一年級時與姐姐參與學校網球隊的選拔,成為網球隊的一員,「最初只是覺得網球有趣好玩,但到現在我學習網球只有一個目標,就是成為一名運動員,所以我更認真地對待這項運動。」   與姐姐結伴同行 冀成為網球運動員   樂天現時每週進行四至五天的網球訓練,包括校隊及港青訓練,需要到訪多區的場地接受培訓,鍛鍊網球技術及體能。   他形容網球運動刺激,除了考驗體能,也要求運動員的即時反應及判斷能力,「有時放短球,有時則要打直線,主要視乎對手表現再進行決定。」   樂天表示相對於單人比賽,他更享受進行雙人比賽, 因為過程中有拍檔相伴。當中,剛升讀中一的朱蔚晴是弟弟的拍檔。姐姐的目標也是成為網球運動員,她經常與弟弟一起參與不同賽事及訓練,有時兩人在球場上因為不同的意見而爭拗,但媽媽認為這促使他倆漸漸磨合,建立默契,在學習的路上互相補足,一起進步。   爸爸從最初在場邊陪伴姊弟倆打網球,到近年學習了網球,並考取教練牌,更加融入子女的網球話題;樂天與姐姐偶爾也會教導媽媽打網球,網球運動成為一家人共聚天輪的時間。   感謝家人支持   除了參與本地的網球比賽外,樂天亦曾到深圳、日本、澳洲等地參賽,與不同地方的網球選手切磋,增廣見聞。他認為勝負並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在過程中學習。例如有一次比賽,面對實力旗鼓相當的對手,但自己最終因為體力不足而輸掉比賽。這次的經歷促使他意識到自己的體力問題,勤加鍛鍊,提升體能。   樂天在去年12月在澳洲的比賽中,除了結識了一位印度籍的朋友,最深刻的經歷莫過於在賽事中因為長時間流鼻血,一度被裁判要求退賽。但當時樂天不忿就此放棄, 堅持繼續比賽,最終奪得該項目的冠軍。   在網球運動中,樂天得到了不少收穫,除了認識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媽媽也樂見子女培養出抗逆及抗壓的能力,面對失敗和壓力時都不會輕易放棄。姊弟倆也提高了自理能力,例如自行收拾出國參賽的行李,學會平衡運動及學業的時間。最重要的是,樂天學會感恩,感謝家人、教練、學校在他網球成長路上的無私付出和支持。(吳)  
kjy01_20230507_f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3.05.07
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
愛 喜樂 網球天地
(本報專題)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的校門外掛著一幅大型橫額,主角是贏得多個網球比賽獎項的網球校隊隊員。他們整齊劃一地穿著隊衣,拿著球拍,自信滿滿的笑容,吸引街坊、家長及學生的注意,拿出手機與他們「打卡」合照。   「學校網球隊在差不多八年前成立,當時主要想舉辦一些活動,讓小一學生也可以參與,甚至有機會代表學校比賽。」網球隊領隊教師歐家文解釋,當時開展「小型網球」活動,邀請有興趣及具潛質的一年級學生加入小型網球隊,開始了該校在網球上的發展。   學生加入港青訓練   小型網球是專為初學網球的小朋友,而設立的一種正規網球預備項目。這項運動使用較輕便的裝備,包括較短的球拍、較低的網,歐主任說:「球也較正規網球的軟,球速較慢,讓小朋友有更多時間準備,做拉板的動作,成功擊球。」即使場地規模較小,學生也可以酣暢淋漓地進行小型網球比賽,建立自信,享受這種運動的樂趣。   四年級學生廖曉彤在「2022香港網球總會全港小型網球校際周年錦標賽」的「女子9歲或以下單打組別」中奪得冠軍。驕人的成績使她早前獲香港網球總會的教練邀請,加入港青訓練。   曉彤從一年級開始被老師發掘,加入小型網球隊,「這項運動教會我堅毅不屈的精神。」在一次決賽中,曉彤取下第一盤勝利後,第二盤被對手從後趕上。她表示當時也很緊張,但也知道自己要努力堅持,便立刻調節心情,並獲得隊友的打氣,取得最終勝利。   另一位同樣接受港青訓練的六年級學生朱蔚晴,自四年級起接觸網球,至今已參與了逾100場賽事。其中最難忘的一場比賽中,蔚晴面對與自己勢均力敵的對手,在第一盤比賽時由於很晚才進入狀態而落敗。雖然在第二輪比賽中,蔚晴急起直追取得勝利,但還是輸掉第三盤比賽,「我當時因為失望而哭泣。」蔚晴還記得教練在比賽後,與她分析改善之處,媽媽也鼓勵她「重要的是從失敗中學習。」這使她重新振作。   課程加入小型網球  發掘學生潛能   學校對網球的發展,提供了不少支援,其中為了普及校內的網球文化,參與賽馬會及香港網球總會合作的「樂動網球訓練計劃」,在一年級至三年級課程中加入小型網球課程,讓學生更全面接觸網球。學校也從網球總會聘請兩位教練,負責學生小型網球的訓練。除了小型網球外,學校也發展網球校隊,讓高年級學生繼續學習網球。   此外,校內亦設有室外及室內的小型網球場,並每年舉行社際網球比賽,可見學校支持學生對網球的熱愛。   家長的支持   二年級學生歐勺菲感謝學校對網球活動的支持。她自幼稚園時,見到就讀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的哥哥打網球後,便燃起對網球的興趣,也在幼稚園時開始學習網球。她享受打網球的時間,直言從中獲益良多。   除了學校對學生的愛,該校網球校隊人才濟濟,同學有時在比賽中會遇到同校的隊友,但這從沒影響他們之間的感情,反而互相鼓勵和一起進步。一年級學生杜愷瑜也高興在校隊中,認識到很多朋友, 學習到克服困難及與同學相處。   學生的成就全賴不斷的練習,每次學生的訓練、比賽時,都會見到家長在場邊為子女打氣的身影。廖曉彤的媽媽說:「看著他們打球也是一種享習。」她表示雖然女兒練習多,但這反而使她更珍惜讀書的時間,在課堂中專心聽課 。   歐勺菲的媽媽也提到在比賽中,運動員需要即時作出判斷面對挑戰,從中她見到女兒的成長。   價值教育   早前,網球總會到校進行探訪時,前香港職業網球手張玲也與同學分享她每天的訓練過程、日常生活, 校長劉敏怡說:「她的分享讓小朋友知道要怎樣堅毅和自律,讓小朋友明白這些重要的態度及價值觀。」因此,劉校長提到網球運動,也為學生提供態度及價值觀的教育。   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的校訓為「愛」,而從網球中,見證到學生、學校及家長對彼此的愛。(吳)  
kjy12_20230507_f
400400中學動態
中學動態
2023.05.07
喜樂中學 - 動態
聖若瑟英文中學65周年•校慶開幕典禮暨感恩祭   (本報訊)聖若瑟英文中學早前舉行65周年校慶開幕典禮暨感恩祭。校慶主題為「銘感主恩典,創科展明天」。學校一眾師生、家長及校友等齊聚孫保祿修士紀念堂慶祝。   開幕典禮中,校監儲富有詳述該校成立65年以來,一直秉承「臻於至善,力行仁愛」的辦學理念,致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品格、知識和技能,並為他們提供最優質的學習環境。   教育局常任秘書長李美嫦致辭時,感謝該校過去65年來默默耕耘,為香港培育一代又一代的社會人才,在各行各業裡作出貢獻。   感恩祭由天主教香港教區周守仁主教主禮,周主教在講道中勉勵同學要勇於承擔責任,敢於追尋夢想,並努力在生活中實踐,回應天主的召叫,效法主保聖若瑟的芳表。   周主教分別為新置的聖家像及新落成的多媒體學習室Smart Space進行祝福禮,其後更為該校頒發長期服務獎予中小學教職員。   兩天的校慶活動,包括創科體驗 「5G一級方程式賽車」、知名校友專題講座、恩人樹嘉許禮及中小學音樂表演等。(教)     元朗天主教中學•樂訊團清潔聖堂   (本報訊)元朗天主教中學信仰小組樂訊團的學生,早前前往聖伯多祿聖保祿聖堂實踐愛德及義德服務,學生一起清潔聖堂。   該校兩位公教老師、牧民修女和20名樂訊團學生在清潔聖堂前,首先在聖堂一起祈禱,然後分成三組同學,分別於大聖堂、各個房間及樓梯進行清潔。   樂訊團的學生分工合作,盡全力去清潔聖堂每個角落、每點微塵,其行動努力實踐聖德蘭修女「懷大愛,做小事」的精神。學生們能建樹教會,也發揮自己及與他人合作的精神,為天主的聖殿出一分力。(教)     荔景天主教中學•陸運會「班際競技賽」   (本報訊)荔景天主教中學早前假青衣運動場舉行陸運會,已停辦三年的陸運會終於復辦,各運動健兒都竭盡全力,爭取佳績,而擔任啦啦隊的同學則全情投入為參賽者打氣。   為了讓學校所有持份者都能參與陸運會,除了舉辦各田徑賽事外,也舉辦「社際老師接力賽」、「小學友校接力邀請賽」、「校友4x100米接力賽」及「親子2x50米豆袋競步賽」。   課外活動委員會更舉辦「班際競技賽」,所有班別派出14位選手參與。競技賽中包括「推波波」、「二人三足」、「網球王子」、「傳豆沙包」及「呼拉圈穿穿穿」五個項目。部分班別更邀請班主任一起參與比賽。   黃社社長梁浩倫同學參與「呼拉圈穿穿穿」的項目,他指出比賽前即使有很多社務需要處理,但仍然抽時間與五位拍檔一同練習,希望掌握利用最短時間傳送呼拉圈的技巧。訓練過程雖有挫折,但透過協作令彼此關係更為緊密,是十分難忘的回憶。   課外活動主任楊際澎老師指出希望透過舉辦班際競技賽,令比賽類型更多元化,藉以提供平台讓班主任及學生共同參與,加強班級經營。(教)    
kjy01_20230430_f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3.04.27
聖博德學校 藉新興運動——躲避盤
訓練團隊精神
(本報專題)小息鐘聲響起,20位聖博德學校躲避盤校隊隊員聚集在室內操場,進行一場精彩且刺激的躲避盤比賽。穿著學校運動服的十位同學為一隊,其餘穿著校隊隊衣的同學為另一隊。哨子聲一響,運動員立刻向對手投擲躲避盤,被擊中及無法接盤的內場選手,需前往自己所屬的外場繼續比賽。3分30秒後,哨子聲再響起, 上半場比賽結束,內場人數以較多者為勝方。運動員再度準備,續戰下半場。   完成七分鐘的比賽後,學生汗如雨下,但臉上掛著滿足的笑容。問及其中五位學生喜愛躲避盤的原因時,他們紛紛回答:「新奇」、「刺激」、「擊中對手時,十分有滿足感。」   力量、敏捷度、團隊精神  躲避盤屬新興運動的一種,是閃避球的軟飛盤版本。這項運動講求運動員的力量、敏捷度、團隊精神等,校隊隊長、六年級學生廖浩翔說:「躲避盤可以與同學一起玩,亦有不同的戰術。這項運動未到最後一刻,都不知結果,即使場上只剩一、兩個人, 仍然有機會反敗為勝,所以很適合有戰術的隊員。」   其中,浩翔提到在一場比賽中,場上只剩下一位三年級的隊員,場外隊友立刻大叫暗號,提醒比賽的策略並作聲援。最後該隊員成功閃避對手的攻擊,並從對方攻勢中搶盤,最後反敗為勝,十分刺激。四年級學生林肇熙補充,因應不同的情況,隊員都要有不同的應戰策略,當中在一次形勢領先的比賽,隊員便使用預先訂定的組合傳盤戰術,保持己方的優勢。   躲避盤是由尼龍、泡棉製造而成,五年級學生吳子翹說:「被擊中也不痛,不會受傷,十分安全。」此外,子翹因為患有白化症,不適合長期曝曬在陽光之下,所以很多運動都不適合參與;相反,躲避盤比賽大多數於室內進行,所以子翹亦喜愛參與這項運動。   代表香港出賽   聖博德學校於去年6月接受一間中學邀請,參與「扶輪盃—— 躲避盤小學邀請賽」後,體育科主任黃偉健有見學生的體育天份,便向校長建議,召集學生組隊參賽。   之後,在比賽前的三星期裡,教師和學生把握小息及放學後努力練習,最終在比賽中,奪得碟賽的亞軍。這次成功的經歷驅使學校之後舉行選拔活動,從100位報名的學生中,選出30位加入校隊。   四年級學生鄒睿謙分享校隊訓練時表示,每星期訓練兩天,在兩小時的訓練中,教師會跟他們模擬比賽過程,訓練學生在快攻、接搶的能力。學生除了在放學後,有時也會在小息中加練,熱中於這項運動。   該校躲避盤隊今年在「扶輪盃」中獲得全場總冠軍,及在「全港錦標賽」中奪得碟賽冠軍。而在「扶輪盃」賽事後,五位學生被香港隊教練邀請,參與香港隊遴選訓練, 其中三位學生:廖浩翔、林肇熙及五年級的關子軒,更被選中代表香港,到澳門參與「大灣區躲避盤交流賽(澳門站)」。   「我十分榮幸能代表香港出賽。」關子軒表示,在躲避盤活動中,他學習到永不放棄的精神,並指出除了躲避盤訓練外,他亦有參與籃球、足球、田徑訓練,雖然訓練辛苦,但也會繼續努力練習。   舉行邀請賽 互相觀摩及切磋   「躲避盤很有趣,除了要有力量出盤外,還要閃避。有時低年級學生在閃避方面更加出色。」黃偉健主任表示,這也是大部分新興運動的優點—— 不同體型、性別、年齡的學生,都能在活動找到適合的崗位。   該校在本年4月11日,舉行了「聖博德盃躲避盤小學邀請賽」,邀請了多間學校學生參賽,促進學校之間的交流,並讓學生汲取比賽經驗,互相觀摩及切磋,為全港錦標賽作好準備。黃偉健主任提到在其他比賽中,每隊只可登記14位隊員,當中10位為正選,4位後備。但在「聖博德盃躲避盤小學邀請賽」中,每隊可登記20位隊員,目的是讓更多學生有比賽的機會。   「躲避盤不只講求力量,亦考驗學生的觀察力、敏銳度、專注力。雖然每場比賽時間不長,但正正是幾秒間,便可能會反敗為勝。」校長張作芳認為躲避盤運動, 能訓練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該校近年積極豐富體育科課程, 包括早前在課程中引入欖球活動,本學年在高年級的體育課中,更增添躲避盤活動。張作芳校長提到,校園環境不大,而躲避盤、欖球等運動的活動場地彈性較大,使場地限制少,「就像剛剛舉行的邀請賽,只要在學校籃球場上貼上合規格的邊線,便可以作為正式的比賽場地。」此外,學校最近也購入了圓網球, 讓學生嘗試更多新興運動的樂趣。(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