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6_20230507_f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3.05.07
嘉諾撒培德書院
不一樣的體驗 不一樣的藝術展覽
(本報專題)嘉諾撒仁愛女修會會祖聖瑪大肋納嘉諾撒「謙遜、仁愛」的精神,一向是修會屬校嘉諾撒培德書院的辦學方向之一,該校近年全面推動品德教育,在藝術培養方面,藉著創作帶出品德的精神。校長黃少玲表示,期望學生能夠成為一個懂得感恩、尊重萬物、勇於承擔的嘉諾撒人。   嘉諾撒培德書院早前與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首次合辦藝術展覽「Ps Share PTCC @ PolyU 」, 展出逾150份中一至中五學生在視覺藝術、STEM創科科研,以及時裝設計的作品。   該校視覺藝術科主任許穎彤指出, 展品大部分來自學生上學年的創作成果,作品的題材圍繞個人、生活、社區及社會。例如在疫情期間,中六學生運用STEAM技巧,融入科技與藝術創作,設計成可提升家居衛生及防疫的「溫馨小居」;中五學生善用物聯網及AI技術,研發智能學習椅,紓緩學生在疫情下長時間在家網課,因而出現亞健康的癥狀;中三學生在疫情中學習電繪設計WhatsApp貼圖,帶出正面信息,在疫情下送上鼓勵;中二學生藉著口罩設計,學習繪畫中國花鳥畫,以花卉借喻個人情感,向疫情下的「英雄」表達感激與讚美。校方原定印製由學生設計的口罩,因著疫情逐漸放緩,轉為製作杯墊,分享學生創作的成果。   黃少玲校長表示,作品鼓勵學生多觀察社會,留意學校及生活的點滴,關顧社會,鼓勵學生透過不同的藝術媒介,帶出正面信息。   培德人 培德物   該校2021學年起的三年發展計劃,推動「感恩、承擔、尊重」的元素,上學年以感恩為題,本學年則以推動承擔為主。中四學生陳曉彤於去年中三級視覺藝術課堂中, 學習應用平板電腦電繪繪畫, 設計WhatsApp貼圖,以圖像及簡短文字帶出品德價值, 帶出「培德人、培德物」的主題,繪畫出具漫畫特色的「培德人」形象,及展示培德人品德的物品,帶出正向信息。她揀選「承擔」作為品德主題,分別創作運動員及書包兩個角色,希望帶出「勇於承擔過錯」與願意承擔責任等信息。   是次展覽已於2月2日至10日舉行,其他的作品包括以杯麪作為創作媒介,由中四學生因應以其個性作為選材,把杯麪重新包裝設計;亦有自畫像、靜物素描、服裝設計作品、香港仔風景電繪,也請來3Education推廣AR(擴增實境)技術的應用等。其中展出多幅運用金或銀的刮畫卡,讓中三學生觀察校園環境進行仿版畫創作,中四學生麥鐥之刻畫了校園的樓梯,「每次上學也會使用的樓梯,也使我充滿著校園美好的回憶。」由於學習時受疫情影響,需要在家網課學習,她便透過老師教授的點、線、面技巧完成仿版畫創作。   融入科技與藝術   展覽中,每個作品均設有二維碼,分享學生的創作意念,該校在展覽中得到3Education的協作,在展覽中展示AR及VR技術。副校長陳立宜表示,不同的資訊科技為學生帶來嶄新的體驗,「戴上VR眼鏡,立時進入了藝術創作的虛擬環境中,帶來了科技與美感的效果。」他指出,藉著科技擴大展覽的可塑性,尤其是一些體積特大的展品,在場地限制下,透過科技也能展示出來。   兼任視覺藝術科及推動STEAM教育的林敏宜老師指出,視藝的範疇甚廣,作品除了平面與立體創作,也包含科技或體驗式學習, 她指出,校方近年把AR技術融入創作,是次展覽設有科技元素,展現學生在學校學習視藝創作的多元化。   中四學生譚良純在展覽期間,協助來訪者運用AR技術觀賞作品,「指導觀眾用平板電腦掃描二維碼後,從另一種觀賞的方式欣賞作品,加入了科技元素很有趣,是一個新的嘗試。」   全校學生粉飾操場   上學年期末,該校趁著籃球場於暑假期間,進行翻新工程前,黃校長發起與全校師生及職工用上三天時間, 一起在籃球場上進行「扮靚操場」大型合作塗鴉活動,以塑膠彩繪畫成20多幅以「感恩」為題的作品, 拼砌出代表嘉諾撒培德書院(PTCC)字樣的大型作品,作品圖片亦於展覽中展出,學生陳曉彤認為,能夠粉飾操場很有趣,展現團結與合作精神。   陳立宜副校長表示,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首次與中學合作舉辦展覽外,也邀請中學生參觀設計學院,「學生親身體驗在設計學院就讀的學生的學習經驗,特別為有意日後在設計行業上發展的學生,推動生涯規劃教育。」   中四學生黃芊萃為了能選修視覺藝術科,剛於本學年插班入讀該校,她說,有幸跟隨學校參觀理大設計學院的機會難得,她也有機會觀賞設計學院學生就香港文化或環保的藝術作品,「讓我更肯定自己將來想成為室內設計師的夢想。」另一中四學生麥鐥之表示,有機會到訪設計學院的物料資源中心令她大開眼界,中心詳列多款物料的資料,「原來不同的物料知識及應用如此豐富,讓我看到創作空間可以很大。」   黃少玲校長表示,學生的作品反映學校著重品德教育,學年內各學科從教學中加入品德元素,視覺藝術便是其中之一,從品格教育彰顯該校辦學團體嘉諾撒會的精神:仁愛、謙遜、承擔、尊重與感恩。她更形容藉著展覽展示學生藝術才能,「這是天主巧妙的安排」。(高)    
kjy01_20230430_f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3.04.27
聖博德學校 藉新興運動——躲避盤
訓練團隊精神
(本報專題)小息鐘聲響起,20位聖博德學校躲避盤校隊隊員聚集在室內操場,進行一場精彩且刺激的躲避盤比賽。穿著學校運動服的十位同學為一隊,其餘穿著校隊隊衣的同學為另一隊。哨子聲一響,運動員立刻向對手投擲躲避盤,被擊中及無法接盤的內場選手,需前往自己所屬的外場繼續比賽。3分30秒後,哨子聲再響起, 上半場比賽結束,內場人數以較多者為勝方。運動員再度準備,續戰下半場。   完成七分鐘的比賽後,學生汗如雨下,但臉上掛著滿足的笑容。問及其中五位學生喜愛躲避盤的原因時,他們紛紛回答:「新奇」、「刺激」、「擊中對手時,十分有滿足感。」   力量、敏捷度、團隊精神  躲避盤屬新興運動的一種,是閃避球的軟飛盤版本。這項運動講求運動員的力量、敏捷度、團隊精神等,校隊隊長、六年級學生廖浩翔說:「躲避盤可以與同學一起玩,亦有不同的戰術。這項運動未到最後一刻,都不知結果,即使場上只剩一、兩個人, 仍然有機會反敗為勝,所以很適合有戰術的隊員。」   其中,浩翔提到在一場比賽中,場上只剩下一位三年級的隊員,場外隊友立刻大叫暗號,提醒比賽的策略並作聲援。最後該隊員成功閃避對手的攻擊,並從對方攻勢中搶盤,最後反敗為勝,十分刺激。四年級學生林肇熙補充,因應不同的情況,隊員都要有不同的應戰策略,當中在一次形勢領先的比賽,隊員便使用預先訂定的組合傳盤戰術,保持己方的優勢。   躲避盤是由尼龍、泡棉製造而成,五年級學生吳子翹說:「被擊中也不痛,不會受傷,十分安全。」此外,子翹因為患有白化症,不適合長期曝曬在陽光之下,所以很多運動都不適合參與;相反,躲避盤比賽大多數於室內進行,所以子翹亦喜愛參與這項運動。   代表香港出賽   聖博德學校於去年6月接受一間中學邀請,參與「扶輪盃—— 躲避盤小學邀請賽」後,體育科主任黃偉健有見學生的體育天份,便向校長建議,召集學生組隊參賽。   之後,在比賽前的三星期裡,教師和學生把握小息及放學後努力練習,最終在比賽中,奪得碟賽的亞軍。這次成功的經歷驅使學校之後舉行選拔活動,從100位報名的學生中,選出30位加入校隊。   四年級學生鄒睿謙分享校隊訓練時表示,每星期訓練兩天,在兩小時的訓練中,教師會跟他們模擬比賽過程,訓練學生在快攻、接搶的能力。學生除了在放學後,有時也會在小息中加練,熱中於這項運動。   該校躲避盤隊今年在「扶輪盃」中獲得全場總冠軍,及在「全港錦標賽」中奪得碟賽冠軍。而在「扶輪盃」賽事後,五位學生被香港隊教練邀請,參與香港隊遴選訓練, 其中三位學生:廖浩翔、林肇熙及五年級的關子軒,更被選中代表香港,到澳門參與「大灣區躲避盤交流賽(澳門站)」。   「我十分榮幸能代表香港出賽。」關子軒表示,在躲避盤活動中,他學習到永不放棄的精神,並指出除了躲避盤訓練外,他亦有參與籃球、足球、田徑訓練,雖然訓練辛苦,但也會繼續努力練習。   舉行邀請賽 互相觀摩及切磋   「躲避盤很有趣,除了要有力量出盤外,還要閃避。有時低年級學生在閃避方面更加出色。」黃偉健主任表示,這也是大部分新興運動的優點—— 不同體型、性別、年齡的學生,都能在活動找到適合的崗位。   該校在本年4月11日,舉行了「聖博德盃躲避盤小學邀請賽」,邀請了多間學校學生參賽,促進學校之間的交流,並讓學生汲取比賽經驗,互相觀摩及切磋,為全港錦標賽作好準備。黃偉健主任提到在其他比賽中,每隊只可登記14位隊員,當中10位為正選,4位後備。但在「聖博德盃躲避盤小學邀請賽」中,每隊可登記20位隊員,目的是讓更多學生有比賽的機會。   「躲避盤不只講求力量,亦考驗學生的觀察力、敏銳度、專注力。雖然每場比賽時間不長,但正正是幾秒間,便可能會反敗為勝。」校長張作芳認為躲避盤運動, 能訓練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該校近年積極豐富體育科課程, 包括早前在課程中引入欖球活動,本學年在高年級的體育課中,更增添躲避盤活動。張作芳校長提到,校園環境不大,而躲避盤、欖球等運動的活動場地彈性較大,使場地限制少,「就像剛剛舉行的邀請賽,只要在學校籃球場上貼上合規格的邊線,便可以作為正式的比賽場地。」此外,學校最近也購入了圓網球, 讓學生嘗試更多新興運動的樂趣。(吳)
kjy08a_20230430_f
400 400 喜樂小學投稿
小學投稿
2023.04.30
喜樂幼小 - 文章
最愛我的人   在這個世界上,誰是最愛我的人呢?就是一直照顧我的人─—媽媽,媽媽是這個世界上最疼愛我的人。   媽媽有一頭長又直的秀髮,顯得很温柔。她還有一雙水汪汪的眼睛,笑起來臉上還有個甜酒窩,給人一種親切可愛的感覺。這就是最疼愛我的人的模樣。   記得四歲的時候,我因一時粗心大意著涼了,所以發高燒,我感到很痛苦。媽媽知道後非常擔心,立即帶我到醫院看病。看到媽媽那麼憂心,我心想:都怪我沒有多穿衣服……   回家後,媽媽馬上為我準備午餐。媽媽從冰箱中取出食材,例如:肉粒、雜豆……然後便開始熬粥。媽媽耐心地注意火侯,不敢離開半步。粥煮好了,媽媽小心翼翼地把粥送到我的口裡,然後温柔地對我說:「小心燙啊!要慢慢吃,吃了很快便會好起來的。」   過了一會兒,媽媽說:「要服藥了!」我害怕地說:「藥很苦,我才不吃呢!」媽媽心平氣和地說:「藥雖然很苦,但是也要乖乖吃啊!」聽了這番話後,我便勉強張開口,把藥服下去。我心想:原來藥也不是太苦呢!服藥後,媽媽叮囑我要乖乖休息。她一直坐在我的床邊,我也沒有發覺。當我冷時,她便為我蓋好棉被;當我流汗時,她便輕輕為我抹汗。媽媽徹夜未眠地照顧我,令我十分感動。   媽媽,您對我的愛像大海般深。我現在會好好學習,長大後,會好好報答您的。我從您身上學會了做事要有耐心,也要對家人付出愛。   蕭倖旌   東涌天主教學校   小五信   老師評釋:倖旌同學簡單描寫了媽媽的外貌——媽媽的眼睛和笑容,帶出了她的媽媽是一個親切的人。同學透過一次生病的經歷,詳細記述了媽媽如何照顧自己,並運用仔細的動作、言語等描寫,讓讀者體會到媽媽對子女的無私奉獻。 -- 曾勵賢老師   雪花   在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困難。然而,這些困難都是無可避免的。那麼到底我們應該如何面對這些困境呢?   其實,困難就如雪花的枝節一樣,充滿不確定性,面對困難難免也會遇到挫折。雪花枝節有大有小,有高亦有低;挫折也是時大時小,有的比較容易克服,有的卻即使花上長時間仍然難以面對……但是無論如何,這些困境都只是我們人生的一部分,我們並不能因這些困難而停滯不前,更不應該逃避問題。   你或許會認為自己沒有足夠的能力去克服困境,但是千萬不要氣餒,別忘記在你的身邊有很多人願意幫助你啊!雪花的枝節和角相連,就如你和家人或朋友之間的連繫,亦象徵著人和人之間守望相助及互相關懷的精神。   最後,通過尋求他人援助後,雪花就自然會融化了,也就是問題已經迎刃而解。當你回望過去的時候,你會發現雪花這個美麗的圖案不就是由那些困境及挫折組成嗎?要不是經歷過那些困難,我們又怎能知道原來身邊有很多人願意幫助我們呢!因此,當你下一次遇到困難的時候, 但願你不要再怨天尤人,而是要好好感恩你能擁有一個跨越困境的機會。讓我們努力戰勝困難吧!   莫穎恩   嘉諾撒聖方濟各學校   6A   記一次陸運會   在陸運會完結後,我在私家車上凝望著我辛辛苦苦奪得的一面銅牌,回想起當時在跑道上發生的事……   今天, 我參加了學校運動會六十米個人短跑,並被分派到第三組別。運動會開始後,老師便召集運動員到召集處集合。快要輪到我上場比賽了,我緊張得心驚膽戰,雙腿也不聽使喚。我知道需要保持冷靜,於是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並在心中默默地鼓勵自己,並向天父禱告。不久老師請第三組別的健兒各就各位, 我和其他參賽選手立刻準備就緒。起跑槍聲一響,我們就像一匹匹名驅飛快地向前直衝。當我奮力向前,終於佔了第二名位置時候,突然聽到一聲慘叫聲,原來最接近我的選手跌倒了。我猶豫了一秒,最終把他攙扶起來,然後我便繼續向前衝。可是我已經落後至第三名了,我雖然盡力向前跑,但是最終只得到第三名。   在領獎時,校長稱讚我非常有犧牲精神,是大家的好榜樣。同學們全都站起來為我喝采,我內心激動不已。經過這次的經歷,我明白幫助別人是比得到榮譽更重要一萬倍呢!   胡立仁   番禺會所華仁小學   五仁    
kjy13b_20230430_f
400 400 悅學
悅學愈樂
2023.04.30
聆聽與平安
我眼前的裕根,一直努力地拉動室內賽艇機的手柄,有節奏地完成推手、壓身、摺腳上前及蹬腿的動作,他十分專注,面上流露著既悠然自得,又努力不懈的樣子。   今次是中國香港賽艇協會與香港失明人士健體會,合辦的室內賽艇訓練,我因擔任義工教練而認識裕根,當時他是首次接觸室內賽艇運動。   室內賽艇機是一種提高身體綜合能力的有氧力量器械。室內賽艇的技術動作與水上賽艇相若,同樣講求良好的耐力、爆發力及意志力;運動員鍛鍊時調動了身體80%以上的肌肉,包括背部、手臂、肩部、下背部,以及大腿、腰腹部等。運動員可以調校風阻,設定每一槳的阻力,這是模擬運動員在水上賽艇運動的水阻情況。室內賽艇運動的另一個優點,是對關節的衝擊力很小,同樣適合患有基礎關節疾病的人進行鍛鍊。   裕根是一位長跑愛好者,他每星期參與香港失明人士健體會的跑步訓練,這是由一位陪跑員配對一名視障人士一起練習。然而,室外跑步始終會受天氣影響, 但室內賽艇訓練可以使運動員持續鍛鍊體能。當 我指導裕根進行室內賽艇運動時,我需要以清晰及簡短的口頭提示,描述賽艇機的每一個部分的組件與功能、運動的每個細節要求,我觀察到他仔細跟隨我每一個指示完成動作,他靠著聽覺與身體每部分的觸覺,改良運動姿勢,聆聽風阻的聲音,了解自己每一槳的效能。對他來說,學習過程絕非易事,但他把難關一一跨過。   我從裕根身上領略到聆聽, 使自己感到平安的重要性,就正如:「因為我們現今只是憑信德往來,並非憑目睹。」(格後五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