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中學動態
2022.12.04
喜樂中學 - 動態
方濟家庭舉辦•學校教師發展日
(本報訊)方濟家庭學校早前舉行教師發展日(圖),來自四個修會共14間學校,包括中、小、幼近700位教職員,透過網上直播相聚,一起聆聽天主的聖言和各校的分享。
是次參與修會的屬校包括由方濟會(小兄弟會)關辦的聖文德書院、聖文德天主教小學、慈雲山聖文德天主教小學、馬鞍山聖若瑟中學、馬鞍山聖若瑟小學;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聖羅撒書院、聖羅撒學校、聖羅撒幼稚園;天神之后傳教女修會:聖嘉勒女書院、聖嘉勒小學、聖嘉勒小學(幼稚園部);聖母痛苦方濟傳教女修會:聖母無玷聖心書院、聖母無玷聖心學校、聖母無玷聖心幼稚園。
當天大會邀請譚錦榮神父以「從方濟角度看天主教教育五大核心價值」主講。譚神父分別主講聖方濟及真理、聖方濟及義德、聖方濟及愛德、聖方濟及家庭、聖方濟及生命。席上譚神父主持禮儀,最後以祈禱及祝福作結。大會還安排了盧山修士於聖若瑟小學為外籍老師主持英語網上講座。
這次發展日由馬鞍山聖若瑟中學負責主持,其他學校透過視像即時參與和分享,體現了方濟大家庭的精神,透過譚神父主講和各校分享,讓大家有更深的認知和反省。
活動中,方濟家庭歡迎了104位新教師的加入,並向服務滿20年的九位教師致意。 (教)
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中學部)
祝福花地瑪聖母像及其他聖母擺設
(本報訊)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中學部)早前為校內新建設的花地瑪聖母像及其他聖母擺設舉行祝福禮儀(圖)。
該校以「聖母一生陪伴耶穌」為題,將聖母領報直至聖母懷抱耶穌聖屍的片段,以不同藝術形式展現,如祈禱室玻璃彩繪、壁畫及聖殤像等展現出來。校方期望藉著不同的聖母擺設於校園不同角落,時刻提醒師生:聖母以至父母皆願意伴隨子女左右,一起度過生命每一刻。
祝福禮儀由甘寶維副主教主禮、包俊偉神父及校監潘子光神父襄禮,全校師生聯同蒞臨的嘉賓,包括教區教育事務主教代表龔廣培、主教代表助理陳順清、葉介君、楊美熙、學校事務顧問盧詠琴及大約20位友校校長,一起領受祝福。 甘寶維副主教在講道中鼓勵學生效法聖母,將祝福帶到身邊每一個人。
該校的天主教同學會幹事預先錄製片段並於當日帶領導賞,讓師生和嘉賓更深入認識校園聖母設置的意義;並結合宗教及道德教育科課程,加深學生認識聖母的事蹟。(教)
學校牧民工作者•專業發展聚會
(本報訊)學校牧民工作者協調小組與教區青年牧民委員會,早前假天主教伍華中學合辦學校牧民工作者專業發展聚會(圖),並於同日在善導之母堂舉行感恩祭與派遣禮,多間來自修會、明愛及教區中、小學約120位學校牧民工作者出席。
聚會中,有出席同工主動分享成為學校牧民工作者的經歷;教區青年牧民委員會青年牧民幹事雷詠茵分享「學校牧民工作五大元素」,鼓勵學校牧民助理多接觸在校內不顯眼或被忽略的學生,用心聆聽他們的需要,讓他們感受到愛。
學校牧民工作者協調小組主席楊美熙介紹新一屆的學校牧民工作者協調小組組員,雷詠茵簡介本年度學校牧民工作者聚會的內容及青委會為學校牧民助理安排的交流平台。
感恩祭與派遣禮上,主祭的甘寶維副主教勉勵學校牧民工作者常懷信、望、愛三德。他期望學校牧民助理能藉主的力量,見證自己與主經驗的愛,在福傳路上擔任「開心使者」的角色。(教)


小學專題
2022.11.27
聖母小學
濃厚宗教氛圍 認識天主是愛
(本報專題)聖母小學的學生每個學期,都會按級別輪流到校內小聖堂朝拜聖體。學生跪下來,凝望祭台上的聖體,感受與基督的相遇。11 月煉靈月內,學生在朝拜聖體結束前,更一起誦唸「為煉靈祈禱文」,為煉獄中的靈魂祈禱。
聖母小學重視對學生的宗教培育,期望透過祈禱、禮儀生活及多元化的宗教活動,讓學生認識天主是愛,耶穌基督是救主的道理。「我們無法預料學生的未來,但在這六年的小學生涯中, 她們至少並不抗拒宗教,並對信仰很熟悉。」校長吳文健修女說。
由於小聖堂處於學校正門附近,吳修女提及學生每天上學回課室前,都會經過小聖堂,當中不少同學入內向耶穌像及聖母像微笑揮手,說: 「早晨耶穌!」、「聖母媽媽早晨!」
除了朝拜聖體,學校又舉行感恩祭、祈禱會、愛德服務;並透過宗教日及主題活動,向學生介紹耶穌、聖母、聖經人物的事蹟。吳修女表示,學生熟習祈禱,把擔憂與喜樂交託給天主。有時如果親友患病,學生更會主動向修女訴說, 再一起到小聖堂向天主祈禱, 「學生很珍惜與天主相處的時間。」
展開三年的準備期
為慶祝創校70周年,及預備母佑會來華百周年慶典,該校於2020年展開三年的準備期,每年設有不同的牧民主題,首年是「讚頌、感恩」;去年是「接受委託」;今年則以「福傳」為主題,期望學生以青年帶動青年的方式去傳播福音。
過去兩年,學校就牧民主題,開展不同活動。例如,為鼓勵學生實踐關愛,學校設立學生組織「關愛大使」,輔導同學的功課和溫習;而在學業上,又特設默書挑戰卡,邀請學生訂立默書目標,透過完成任務以獲得獎狀。
本學年學校為鼓勵學生福傳,特設「祈禱小夥伴」活動,鼓勵學生在小息時與同學結伴到小聖堂一起祈禱;在本年玫瑰月中, 學生同心協力,每天早上、小息在小聖堂或在家中誦唸聖母經,合共誦唸了10,000篇, 以祈禱表達對聖母的孝愛,教師李穎妍說: 「希望藉這些活動鼓勵學生勤唸聖母經,奉獻給聖母,從而培養祈禱的習慣。」
校訓「純潔仁愛」 認識生命的寶貴
聖母小學的校訓為「純潔仁愛」, 李老師指出,作為一所女校,學校近年也常邀請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到校, 為高年級學生主持貞潔講座, 「希望在小學階段,讓他們珍惜,及懂得生命的寶貴,學懂去保護自己。」
為推廣生命的寶貴,聖母小學早前向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借用聖珍安娜聖髑—— 衣服布料。聖髑安放在學校小聖堂的祭台上,全校學生敬禮並祈求聖人的轉禱。六年級學生葉爾晴被聖珍安娜為女兒犧牲生命的行為所感動,想起媽媽對自己的愛,所以特別求聖人為所有的母親轉禱,祈求她們皆能開心、健康地生活。
生命是天主賜予的禮物
學校為加深學生對聖珍安娜的認識,在課室播放有關聖人的片段;學生觀賞聖髑及介紹聖人的展板後,需要完成工作紙分享他們從聖人身上學習到的德行。
由於老師早已預告活動,六年級學生曾瑞琦早在上課前,已上網找尋聖人的資料,但她認為影片及展板加深她對聖人的認識。她表示,聖人的行為讓她感到母愛的偉大,「我們要更加珍惜生命,因為對媽媽來說,孩子都是天主賜予的禮物」。
學生鄧佩琳與鄧佩如姊妹倆,也感動於聖人為孩子犧牲生命的舉動。這份犧牲的精神使佩琳想到媽媽為了家人,而經常要通宵上班,並在回家後照顧家人,「我祈求聖人的轉禱,保佑媽媽健康」。
校長吳修女亦指出,是次活動配合天主教教育五大核心價值中的「生命」及「家庭」。她期望活動讓學生重新認識生命的寶貴,了解聖人的行實。(吳)


小學投稿
2022.11.27
喜樂幼小 - 小學投稿
記一次捐款的經過
幾個月前,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早上。經過了一個早上的辛勞工作,媽媽給了我十塊錢,我心想:終於可以買到我夢寐以求的巧克力了。
我快速穿上鞋子,乘坐升降機抵達地下。待媽媽下來後,我三步併作兩步急忙尋找功克力店的影蹤,手裡還握著一張簇新的十元紙幣。「滴嗒滴嗒」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我總算是找到了巧克力店。
就在這時,我的餘光看到了一個肢體不健全、年紀老邁卻笑容滿面的老人。他正不緩不急地呼籲途人捐獻,還高聲喊道:「請捐款支持傷健同行,你的捐獻對我們意義重大。」此刻,我心裡盤算著: 難得能買巧克力,當然不管他啦!突然, 他誠懇的眼神異常灼人。念頭一轉,我肢體健全,當然要幫助弱勢社群來回饋社會。我立刻問媽媽要兩百塊,然後衝過去捐款。他看見有人捐款,笑得合不攏嘴, 還說:「謝謝!」而我則深深鞠躬。雖然我的捐獻微不足道, 但聚沙成塔,一定能讓他們生活更好。
這件事讓我獲益良多,我感受到了「助人為快樂之本」和「施比受更有福」。
王思皓 聖愛德華天主教小學 6E
老師評釋:這篇文章運用了不同的描寫手法,包括外貌、語言、行為及心理描寫,描繪得細緻,令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也有不同的心理變化,配合不同的句式去描寫,形成強烈的對比,令文章富生命力,能感染讀者,最後若能加入媽媽的反應及評價定會更佳!
蔡玉珠老師
學校開放日
星期六,風和日麗,樹上的鳥兒唱出甜美的歌,我的心情也像燦爛的花兒一樣,因為今天是學校一年一度的開放日。
當我到達學校,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布置得色彩繽紛的學校大門口,周圍掛滿了彩色的氣球,其中最吸引人的是一個有兩層樓高的充氣小丑,它的雙手一伸一屈,隨風擺動,像一個舞蹈員,揮著手,扭著腰來歡迎來賓。滑稽的小丑帶給了小朋友的歡樂,也為愉快的開放日拉開了序幕。
老師邀請高年級的同學擔任服務生,而我負責介紹宗教展室。我興致勃勃地拿著平板電腦,等待第一位賓客的到來。看,第一個來賓是一位小小的幼稚園生進來了,我選了一個程度較容易的拼圖遊戲給他玩,只見他聚精會神地在平板電腦上拼砌。完成後,他的臉上展現了滿足的微笑。
我最興奮的時刻到了,作為服務生的我們可以自由活動。我到各式各樣的遊戲攤位試玩,我玩了「夾球機械人」、「方程式賽車」……之後,我看到很多同學手上都拿著七彩繽紛的氣球,原來雨天操場角落有一個人在派發不同造型的氣球,我拿了一個花朵氣球。操場上傳來一陣陣歡聲笑語,獎品區的歡呼聲更像一首快樂的歌曲,在學校每個角落裡迴盪著。
今天真是愉快的一天,老師的精心安排, 同學的熱誠招待,把學校的活力演繹出來。
陸俊燁 梨木樹天主教小學 5C
一件寶貴的往事
今天我收拾書櫃時,不經意翻出我和爸媽去海洋公園的照片,這令我回憶起一年前去那裡學習的寶貴往事。
一年前,因為我在中文默書中獲得優良的成績,所以爸爸媽媽獎勵我,帶我去海洋公園遊玩,海洋公園是我最喜歡的地方。
當我們到達海洋公園後,便立即學習保護動物的知識。那裡的環保人員就滔滔不絕地教導我們要學懂環保,我有幸能上了這寶貴的一課。當我知道我最心愛的海豚快要面臨絕種的危機時,我頓時感到很傷心和後悔以前沒有為環保出一分力,導致海豚面臨絕種的問題。
這是寶貴的經歷,令我明白到很多動物都面臨瀕臨絕種的危險。自此以後,我決定不再浪費地球的資源,我也因而變得更環保、更珍惜大自然的物資。
鄭譽朗 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 6C


小學動態
2022.11.20
喜樂幼小 - 動態
聖母幼稚園•創校70 周年啟動禮
(本報訊)「悉心育苗七十載,生命綻放頌主愛。」短短幾個字訴盡了聖母幼稚園創校70年以來,母佑會修女們和合作者的努力。
在創校70周年啟動禮上,老師和學生手牽手走上啟動禮台前(圖),象徵著傳承、生命影響生命的精神—一份傳承了70年,日後將會繼續延續下去的慈幼精神。
操場上的聖母像,和學校一起經歷了將近70個年頭。修女及教師會秉持著母佑會的精神加上現代環境的需要,繼續服務幼童,將天主和聖母的愛種植在每一位學童及其家人心中,在她們將來的人生路上,相信天主會使之發芽成長。
學校期望將來,他們中也有不少舊同學願意回來這個園地,加入修道或教育行列,將他們在學校讀書時所接受到的愛延續下去,給他們身邊的人以及下一代。(喜)
慈幼葉漢千禧小學•向聖方濟.沙雷氏致敬活動
(本報訊)慈幼會總會長范達民神父宣布2022年為「紀念慈幼家庭主保——聖方濟.沙雷氏主教逝世400 周年」。聖人是慈幼會、作家、新聞工作者主保。
慈幼葉漢千禧小學為回應總會長,特別舉辦小作家培訓活動(圖)。學生於10月12日進行「考察團—— 我的明報」,參觀明報各部門如資料室、編輯部、分色部和電腦排版,認識報館工作細節,並參加扮演主播讀財經新聞聲明比賽。同學都認真地做筆記,大開眼界。
此外,學生進行「考察團——走進中大」,在香港中文大學找到寫作靈感;並進行「慈幼博士教小作家」,由師兄分享創意寫作心得。
聖方濟.沙雷氏常說:「如果你要捉蒼蠅,一匙蜜糖勝於一百桶酸醋」,表示鼓勵和讚賞遠比懲罰有效。學校因而舉辦「聖鮑思高徵文比賽」,用蜜糖的甜美、比賽的勝利來激勵同學多閱讀多寫作,使其在愉快、鼓勵的掌聲中自信地學習。(樂)
聖方濟愛德小學• 60 周年校慶啟動禮
(本報訊)聖方濟愛德小學於10 月18日舉行「60周年校慶啟動禮」(圖),當天五年級學生實體參與整個活動過程,而其他級別則以網上直播形式共享喜悅。
啟動禮前,大會先播放師生的恭賀片段,並由校長王澤純唱出於上年度已完成的「甲子數白欖」及「舊曲新詞創作」的冠軍作品。其後全體學生一同戴上生日帽,見證王校長、副校長、主任及學生代表進行啟動禮剪綵儀式。台上以氣球砌出校名縮寫「SFACS」及數字「60」,象徵學校邁向60周年。之後,由王校長代表進行切餅儀式,此「蛋糕」由學生共同製作;全校學生齊唱生日歌慶賀,表現投入。
最後,王校長發動啟動禮施令,活動在歡樂的氣氛中圓滿結束。正如校慶主題「感恩‧承傳‧展翅飛」, 學校將陸續舉辦一連串的慶祝活動,期望學生能秉承「愛德」的優良傳統,成為優秀的愛德人。(少)
獻主會小學•追思已亡諸信者感恩祭
(本報訊)獻主會小學於11月1日舉行追思已亡諸信者感恩祭(圖),為煉獄中的煉靈祈禱及為亡者求恩,以助他們早登天國。
感恩祭由校監簡立和神父主禮,馮景豪執事襄禮, 參與者包括校長王志聰、公教教師、教友學生和家長。簡神父與各參與者在先人名冊前獻上鮮花和燭光,以示對亡者的思念和尊敬。
簡神父的講道指出,死亡並不是生命的終結,而是通往永恆的生命。在世者藉著祈禱、奉獻彌撒和行善工,可以幫助亡者,特別是那些被遺忘的靈魂早日脫離煉獄之苦,進入永生,與天主一起共享天國的福樂。公教教師及學生亦讀出信友禱文,為眾亡魂祈禱。(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