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1_20230205 B_f
400 400 堂校一家
堂校一家
2023.02.05
非一般的校慶感恩祭
聖方濟愛德小學早前舉行60周年校慶感恩祭,由夏志誠輔理主教蒞臨聖方濟各堂主禮,校監譚永明神父、范錦棠神父及韋格光神父共祭。除了實體感恩祭,不少校友和學生也透過網上直播參與這盛事。   感恩.傳承.展翅飛 禮儀開始前,播放了學校的歷史片段,70年前石硤尾大火令50,000多人無家可歸,教區率先為區內居民及學童興建聖堂及學校提供服務,聖方濟愛德小學也因應日益增多的學童所需而創立,及後學校經歷了一次校舍擴建、兩次遷校、三個不同的校舍,學校發展的難度及動力殊不簡單,感恩歷任校監、校長帶領教師團隊努力耕耘,學生努力學習,不斷求進;學校不斷完善, 配合社會發展,裝備學生,讓學生為理想追夢。   同為真理作證 夏主教講道時提到,校長王澤純雖因身體抱恙只能透過網上形式參與,但所有教職員齊心合力,如若望福音第5章33節所記述「為真理作證」,鼓勵各人繼續以言以行努力做好自己。   傳承表心意 感恩祭結束後,教育事務主教代表龔廣培及夏主教,頒發教職員長期服務獎,服務十年或以上的教職員多達24位。致送給嘉賓的紀念品富有心思,送給夏主教的禮物就是首屆完整讀畢六年的校友,與本年度畢業生,合作以剪紙及書法創作而成的藝術品;其他嘉賓紀念品,則是來自校友藝術家的似顏繪作品,極具傳承之意。 校長王澤純透過直播及Zoom 「接待」來賓,與嘉賓「拍照」留念及致謝辭,希望各人善用紀念品方濟手偶教化學生,讓更多人認識學校主保聖方濟各「愛主愛人愛大自然」的聖德精神。   非一般的校慶感恩祭 —— 聖方濟愛德小學   全新專欄「堂校一家」本主日上架,報道堂區與區內學校活動,攜手福傳。——編者
kjy08_20230115 f
400 400 喜樂小學投稿
小學投稿
2023.01.15
喜樂幼小 - 小學投稿
記一件後悔的事   看著學校足球隊在今屆比賽中獲獎的照片,不禁令我想起因自己一時驕傲和輕敵,導致校隊在比賽中落敗的事情,使我後悔不已。 我是學校足球隊的其中一員,因我經常為校隊勝出比賽,所以被教練選為隊長,但這卻令我變得驕傲自大起來。   某一天,隊員們都努力地為下月的全港足球錦標賽作準備,我卻坐在樹下一邊輕鬆地看漫畫,一邊津津有味地吃零食。我的隊友小強過來勸我說 : 「你快來跟我們一起練習吧!」我卻高傲地瞄了他一眼,裝作沒聽見, 站起來蹦蹦跳跳地離開了,心裡想:我這麼厲害,怎麼還需要常常訓練呢?小強看見這個情景,便歎了一口氣,無可奈何地走了。而我就跑到更衣室裡玩電子遊戲,完全忘記了訓練這一回事。   到了比賽當日,我們的對手是一隊實力不強的隊伍。我心想:我們不全力以赴,也應該可以獲勝的。可是完成了半埸比賽後,我們卻沒進一球,我便心急如焚,就像熱鍋上的螞蟻。這時我的隊友把球傳給我,但我反應不及,被對手搶了球,我非常憤怒,拼命追上去把球奪回, 正想進攻,卻被對手左右夾攻,出其不意地踢走了球,還一腳射入了龍門。即使我和隊友們最後力挽狂瀾,希望能追和,但最終仍以一球之差落敗。隊員們都抱怨我因疏於練習而失球。我無地自容,只好垂頭喪氣地離場。   雖然事過境遷,但是那些隊員們憤怒的指責聲和對手嘲笑我們的聲音卻反覆縈繞在我的腦海中,使我十分愧疚。但這件事卻令我體會到「成功非僥倖」的意思,明白自己不應驕傲自大、自以為是。我以後會虛心學習和接納別人的勸告。   劉浩浚 天主教聖安德肋小學 5A     可愛的樹熊   2019年,我和家人去了澳洲旅行,還去了黃金海岸的動物園,動物園裡的動物令我大開眼界,其中令我最深刻的動物就是樹熊。 樹熊有「無尾熊」和「樹袋熊」的別稱。樹熊的長相十分可愛:灰褐息的毛髮,毛茸茸的圓耳朵,臉上長了個圓滾滾的黑色蒜頭鼻,還有粗壯的四肢,很像一隻毛玩偶。牠們剛生下來的時候,據說只有一至兩公分,輕得像一塊小熊軟糖呢!可是,牠們成年後,身長就長成70至80公分,體重約8至16 公斤。樹熊的壽命約10至15年。雌性樹熊身上有育兒袋;雄性樹熊心口有咖啡色條紋。   樹熊只吃尤加利葉,因為尤加利葉粗,纖維相當硬,營養又少,因此樹熊每日都需要食大量尤加利葉。樹熊屬於夜行動物,身體新陳代謝較慢,每天要睡17至20小時。   不要少看樹熊那笨拙的樣子,其實牠們也是爬樹高手。樹熊的四肢相當強壯,而且爪子非常銳利,因此可以牢牢地抓著樹幹,不會掉下來。   希望大家留意更多樹熊的保育工作,大力支持,不要讓這些可愛的動物絕種。   劉鎧蔚  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小學部) 6B   老師評釋:劉同學這篇文章選材恰當、生動有趣,以可愛的( 形容詞) 描寫樹熊(名詞),切合題旨,能突顯澳洲樹熊的外貌、特徵、生活習慣及本領,令讀者對澳洲樹熊有更深入的認識。文章巧用修辭手法,結尾部份提及樹熊的保育工作,可引起大眾對保護動物的關注,亦突顯作者獨特的想法,是一篇生動有趣的佳作。   李佩恩老師     圖書館的所見所聞   我是圖書館管理員,每天放學都會到圖書館當值。放學鈴聲一響起,同學便如潮水般湧進圖書館,堵得圖書館水泄不通,我便走到書櫃旁邊躲避。   圖書架上有文學類、哲學類、科學類等類型的書籍。看著書架上琳琅滿目的書本, 就像置身於書的海洋,令人沉醉。整理書櫃也是圖書館管理員的職責之一,所以我會把書本放得井井有條。   然後,我走到自修區,看見同學們一邊翻閱書本,一邊奮筆疾書,也有一些坐在一起的同學正在拿著參考的書籍不停做筆記和低聲討論。我見到我的好朋友,正想過去打招呼,她卻捧著書在全神貫注地看著,眼睛盯著書一動不動,真是「兩耳不聞窗外事, 一心只讀聖賢書」啊!我見她這麽認真,就免得打擾她了。   我走到了借閱處,雖然有很多人等著借閱和歸還書籍,但是隊伍依然井然有序,同學們都耐心等候,讓我感到十分欣慰。   圖書館是智慧的寶庫,圖書提供我們涉取知識最便捷的方式,希望同學們善用圖書館的資源,令學業更上一層樓。   莎麗敏 聖愛德華天主教小學 6A    
kjy12_20230108_fade
400400中學動態
中學動態
2023.01.06
喜樂中學-動態
石籬天主教中學•參與義賣為明愛籌款   (本報訊)石籬天主教中學早前在校內及聖若望宗徒堂舉辦「2022年度明愛小型賣物會」,賣物會以銷售毛公仔、玩具和日常用品作義賣,宗教組老師和學生義工努力進行義賣,學生慷慨解囊,為明愛籌募善款。兩項籌款活動,總共為香港明愛籌得接近兩萬港元。   此外,該校亦有參與於寶血會思源學校舉行的荃灣明愛慈善賣物會,校監、校長、華天祿神父、宋啟文神父也到場支持師生。學生協助攤檔義賣,亦自行設計了兔子射擊遊戲。   一眾參與義工服務的學生表示,能夠再次投入義工服務而感恩,除了珍惜與同學一起參與社區服務的機會外,亦加強與陌生人交談的勇氣和銷售技巧。學生希望日後能夠繼續參與更多義工服務。(教)   德貞女子中學•向學生推動價值觀教育   (本報訊)德貞女子中學早前邀請城市女青年商會主辦之「全港時尚專業女性選舉2022」之獲獎嘉賓,到校與全級中五學生於個人發展科課堂環節中進行分享,透過活動培育學生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培養學生全人教育的重要。   是次活動分享主題為「展翅追夢•活出真我」,來自不同行業及社經地位的嘉賓,透過自己的專業工作、社會服務、文化藝術等領域的貢獻,與該校學生分享成功背後的動人故事,也教導學生生命的可貴。活動中眾嘉賓鼓勵學生勇於接受挑戰,並培養堅毅不屈的可貴精神;與此同時,讓學生明白到與家人和朋輩間互相支持的重要性,並希望學生凝聚力量,勇於追夢,為社會創造更多正能量。(教)   嘉諾撒培德書院•聖誕音樂祈禱會   (本報訊)嘉諾撒培德書院全校師生早前聚首於禮堂,參加聖誕音樂祈禱會。   祈禱會上,培德歌詠團「Lodatelo」 獻唱十多首聖誕聖詠,並配合話劇和聖經誦讀,跟同學一起默想聖母領報、耶穌誕生、天使向牧羊人報喜、賢士朝拜聖嬰等信息,希望喚醒同學反思聖誕節的意義和思考天主賦予自己的使命。   祈禱會後,同學參加宗教培育組與英文科合辦的聖誕嘉年華,活動包括多個攤位遊戲、自拍即影即有、交換聖誕卡、製作精美的聖誕手工和彩繪等,讓同學分享來自天主的愛和祝福。是次聖誕慶祝會重拾久違了的歡樂聲,全校師生一同慶祝「厄瑪奴耳——天主與我們同在」的平安和喜樂。(教)   香港鄧鏡波書院•慈青善會幹事派遣禮   (本報訊)香港鄧鏡波書院早前為三個慈青善會的幹事進行就職及派遣禮,同日並為所有中六同學進行祝福禮。   三個慈青善會包括慈青天主教同學會、慈青輔祭及讀經組,以及慈青曙暉愛德服務團,就職及派遣禮於聖母無原罪慶日的感恩祭中進行,由慈幼會張心銳神父主禮。禮儀中也為中六生舉行祝福禮,求天主讓這些幹事及所有中六同學都能充滿信、望、愛三德,在校園裡,社會中實踐愛主愛人的精神,並在生活中喜樂地善盡本份,成為福音的傳遞者。   張心銳神父在講道中以砌圖為比喻,他以人就好像是砌圖,每一塊也十分重要,需要一起建構完整的畫面,從而帶出每人也是獨特及有價值的,他邀請學生要在不同崗位中好好發揮。他又特別提醒同學要效法聖母不被罪惡所影響,更要培養覺察的功夫,主動與人、與天主修和。(教)  
kjy14_20221218 b f
400 400 愛火燃燒校牧心
愛火燃燒校牧心
2022.12.18
不要掛慮
「你們甚麼也不要掛慮,只在一切事上,以懇求和祈禱,懷著感謝之心,向天主呈上你們的請求。」(斐四6)這聖經句子是我這多年在牧民工作上的心靈依恃。至今仍然不變。   我感謝全能仁慈的天主幫助我渡過每次的考驗與挑戰。每次新學年均有不同的主題,為我也是期待著的新挑戰,讓我有機會深入探討如何將天主教教育融入校園生活,每當遇上困難的時候,祈禱是一個最好的方法,將一切交託及讓主帶領跨越一切,這期間更感受到我不是獨行而是有主與我同行。感恩我校宗教科團隊給予我發揮的空間,並對我包容及予以鼓勵。每次宗教活動能順利完成,除了事前準備工作外,其他老師們的支持及配合也很重要。   有一位校牧曾經問我,怎樣可以保持褔傳的心火、工作的熱誠及得到心靈的滋養?我想要先問自己:天主在我心中嗎? 如果感受不到天主的愛又怎能有動力前行呢?每當在彌撒中聽到「愛德歌」時,褔傳的心火不期然地再次燃燒起來,深深感受到是天主先愛了我並召叫我作祂的工具,無論在工作上、生活上遇到困難、在失意或感到疲憊時,天主總會在我身旁與我同行。   又在一次家長聚會中,有一位家長問我︰「我在家中時常聽見孩子祈禱,開心時會祈禱、不開心時也會祈禱,為甚麼呢?」我毫不猶疑地告訴她:其實小朋友喜歡與天主談話,會將生活中的一切告訴祂,對天主就好像對爸爸一樣,有一份信賴和依靠。找到天主是福中之福,願上主降福我的牧民工作,讓更多家長、老師和同學都能因信靠天主而快樂地生活!   天主教佑華小學 潘麗嫦 本欄由教區學校供稿,總結學校牧民助理於2021-2022年度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