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0_20240414_f
400 400 喜愛小學動態
小學動態
2024.04.14
喜樂幼小 - 動態
聖若翰天主教小學•家長教師會親子旅行   (本報訊)聖若翰天主教小學早前於元朗大棠有機生態園舉行家長教師會親子旅行。目的是讓家長放下繁重的工作,與子女共享天倫,亦藉此機會加深認識家校合作的重要。   師生和家長登上旅遊車前往目的地,到埗後,他們首先了解園內的設施,然後家長與學生進行自由活動,並共同體驗不同的活動。例如:在農場裡餵食山羊,騎親子自行車,在騎術訓練學校騎小馬,草莓園內採摘草莓等,大家都樂在其中。   接著,就是期待已久的中午自助燒烤活動,食物的種類繁多。而當中的抽獎環節,使熾熱的氣氛更見高漲。(年)   天主教聖瑪加利大幼稚園•四旬期宗教活動   (本報訊)天主教聖瑪加利大幼稚園早前舉行四旬期宗教活動「耶穌愛我」。活動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幼兒班的小朋友在聖瑪加利大堂區中心禮堂及低、高班小朋友在校園三、四樓進行朝拜苦路活動。期間到了第七處「耶穌第二次跌倒在地」時,透過對答形式,小朋友願意改掉自己的壞習慣,以減輕耶穌十字架的重量,可見他們很關心耶穌。   第二部分進行故事欣賞、唱聖歌、我們對耶穌的承諾等,特別藉故事分享《助人與尊重》讓兒童體察別人的真正需要,明白幫助及關愛貧苦人的需要,培養他們有一顆關愛的心,並學懂在生活中實踐校訓「愛人如己」。此外,小朋友也藉著對耶穌的承諾,願意改掉一些生活上的壞習慣,做一個相親相愛、幫助有需要的人、專心聆聽的好孩子。(樂)   慈幼學校•公教家庭聚會   (本報訊)慈幼學校早前舉行公教家庭聚會,主題是「成為酵母」,主講嘉賓是慈幼會陳鴻基神父,當天有44人參與活動。   陳神父指出福音中天國的酵母,人取來種在園中,生長起來成了大樹,飛鳥都棲息在它的枝頭上。他說如何在家庭成為酵母,「聆」與「聽」起的化學作用是相當重要。此外,人體雕塑中有「漠不關心」型, 「討好」型和「指責」型,每個家庭分組分享在家庭中扮演哪類型角色,然後全體分享,有家長指出本身是「嚴父」型,但經聆與聽後,要學習做「慈父」型,亦有學生經聆與聽後,覺得自己是「幸福」型,令家長和學生刺激思維,互動時很投入,分享內容很精彩。   最後,陳神父指出在家庭中各人要互動,便能成器成才。(喜)   寶血小學•「我們的夢想城市」比賽   (本報訊)寶血小學早前參加香港工程師學會主辦的《香港工程師週2024——『我們的夢想城市』小學生設計比賽》, 學會安排工程師任顧問,指導學生透過分享會、參觀公司和工作坊介紹工程專業和工程師的工作。   經過初賽甄選,該校成功入圍,學生設計的模型由3月1日起假西九文化區海濱草坪展出三天。在3月3日的決賽演講和問答環節中,學生透過兩文三語介紹創作,而工程師對學生提出的「組裝合成」建築法更讚嘆不已,最後榮獲比賽冠軍。   比賽過程中見證學生成長,由最初對工程概念模糊, 到最後信心十足地在台上向公眾分享。學生的努力、創意和堅持不懈的精神充分展現,由最初的意見分歧,到最後能達成共識,齊心協力完成共同夢想的作品。(少)  
kjy01_20240317_f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4.03.17
石籬聖若望天主教小學
全方位撒下信仰種子
(本報專題)「我喜歡耶穌的勇氣,他雖然要被釘十字架,但也沒有害怕,因為要替人類贖罪。」石籬聖若望天主教小學六年級生周珮芝娓娓道來。同是六年級的葉梓凌補充,欣賞耶穌服從天主的說話,願意犧牲性命被釘十字架。兩位同學雖然不是教友,卻都是校內資深的基督小先鋒,除了參與校內的宗教推廣活動,回家後還與父母分享聖經故事。   周珮芝自覺在天主教學校唸書,須增進對宗教的認識,故一年級起已加入基督小先鋒,一做便是六年。她說耶穌的勇氣能幫助她的學業:「有時補充作業、工作紙的題目我可能不懂得做, 但也會嘗試去做,就算錯了也不要緊。」二年級起受宗教老師啟發而當上基督小先鋒的葉梓凌則稱,會效法耶穌的服從幫助母親做家務:「媽媽叫我洗碗,我就馬上洗,不會拖拖拉拉,洗衣服和摺衣服也一樣,如果我摺得不好,她會要我重新再摺,很麻煩, 但我還是會聽話。」   學校現時有七位學生是教友,將有一位同學在今年復活節領洗。屬全校「七分之一」的何利文也是基督小先鋒的一員,她說耶穌的善良最能觸動她,「不論病人是骯髒還是整潔,他也會幫忙醫治。」所以她也會多點幫助別人,例如買旗、捐錢、教弟弟做功課等。   濃厚的宗教氛圍   葉梓凌和何利文不約而同說耶穌「撒種的比喻」是她們印象最深刻的聖經故事。校長蕭茵充當「撒種者」的角色,希望靠耳濡目染,在校園加強天主教信仰的氛圍。甫踏進學校校園,便會見到聖母山和真福八端的字句,校內不同樓層也張貼了聖經金句,禮堂亦有14處苦路的畫像。除了每天由校長及老師輪流帶領祈禱,學校亦舉辦學生拜苦路、聖母月玫瑰摺紙、聖誕祈禱禮和聖誕劇表演等活動,宗教氣氛濃厚。   蕭校長期望,可以用「合適的土壤,加上灌溉,讓信仰的種子慢慢發芽。」她相信這些「種子」在不少學生心裡經已發芽,至於結果會是怎樣,就看天主的旨意了。她又會提醒學生多思考在活動中學會了甚麼,並與家人分享感受,靠小朋友把「種子」帶回家。   如此看重宗教培育,只因蕭校長認為,知識和技能可在校外學習,在小學階段,首要培養學生們正確的價值觀:「是不是考第一、全部100分就算是人才呢?作為校長,我覺得不是…… 學習耶穌的德行,將來回饋社會、幫助別人,把愛傳出去,這才是我心目中的棟樑。」   推動持份者信仰   學校也積極為教職員、家長和訪客等營造宗教氛圍,讓持份者感受校方對天主教的重視,例如教職員會議、家長教師會甚至幼小銜接的活動都會有祈禱環節,近年亦舉辦全體教職員的朝聖活動,到訪西貢鹽田梓、廣州石室聖心大教堂等。   英文科主任許子聰本身認同天主教的理念和學校「以愛還愛,彼此相愛」的校訓,但就是欠一下「push(推動)」讓他決定領洗: 「多得校長常常談及天主,提醒我做決定時多從天主的角度去想,這決定是否建基於愛,還有後來做了我代母的宗教科主任,她們都在我迷失的時候push我,叫我嘗試走近天主一點。」他終於在數年前加入慕道班並領洗, 現已是宗教科老師之一, 希望能成為「push」到學生走近天主的人。   被蕭校長「push」到的,還有家長教師會主席高志超。他以往只認識基督新教,覺得天主教給人的感覺是「拜聖母」。直到兩名兒子入讀石籬聖若望天主教小學,蕭校長跟他解釋天主教和基督教同宗同源,都以主耶穌基督為中心,更鼓勵他參加慕道班:「有一晚校長致電給我,說替我找了慕道班。我還回答說,校長我不跳舞的啊。她說,是『慕道』(不是『舞蹈』) 班,報讀後可以認識天主教。」剛完成收錄禮的他初次參加彌撒,感覺不俗,慶幸有機會能重新認識在天主教的基督。(黎)  
kjy11_20240310_f
400 400 喜樂遊蹤
喜樂遊蹤
2024.03.10
耶路撒冷 十四處苦路
kjy10_20230402_f
400 400 喜愛小學動態
小學動態
2023.04.02
喜樂幼小-動態
天主教聖瑪加利大幼稚園•四旬期宗教活動   (本報訊)天主教聖瑪加利大幼稚園於3月15日舉行四旬期宗教活動「耶穌愛我」。   活動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幼兒班的小朋友分別在聖瑪加利大堂區中心禮堂,及低、高班小朋友在校園三、四樓進行朝拜苦路活動。其間到了第七處「耶穌第二次跌倒在地」時,透過對答形式,小朋友願意改掉自己的壞習慣,以減輕耶穌十字架的重量,可見他們很關心耶穌。   第二部分進行奉獻巴斯卦羊、故事欣賞、唱聖歌等,特別藉故事分享,讓兒童體察別人的真正需要, 明白幫助及關愛貧苦人的需要,培養他們有一顆關愛的心,並學懂在生活中實踐校訓「愛人如己」。   此外,小朋友也在四旬期工作紙繪畫自己和好朋友的樣子,一起朝拜十字架上的耶穌。(少)   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四旬期祈禱會   (本報訊)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在3月20 日舉行四旬期祈禱會,邀請了聖保祿堂主任司鐸葉定國神父主持禮儀。   四旬期祈禱會主題是「愛與服務的十字架」:十字架是個標記,由兩根木條砌成,一根是「愛」,一根是「服務」。   祈禱會上,葉神父和校監周玲玲提醒學生要多祈禱,關心身邊的人和克己。在四旬期內,更要多關心父母和長輩,因為他們是親人,所以不要忽略對他們的關心和愛;並要放下電子遊戲,多與長輩傾談,了解他們的人生經驗。他們同時也鼓勵學生多向十字架的苦像祈禱和默想,時常感謝耶穌的愛,並願意實踐他的教導, 去愛和為每一個人服務。   最後,葉神父向在場人士送上祝福,願大家在四旬期,每天都能愛和服務他人。(喜)   郭怡雅神父紀念學校•四旬期活動   (本報訊)郭怡雅神父紀念學校於3月20日舉行愛心午餐及苦路善工活動。   四旬期是一個悔改更新的時期,教友特別會在這時期中,行愛德善工、祈禱、守齋、做補贖,以淨化心靈,迎接逾越慶節的到來。   因新冠疫情而停辦多年的「愛心午餐」,今年在四旬期復辦。學生的午餐和平日的有所不同,以簡便的輕食為主,透過減少份量的午餐,讓學生感受貧窮飢餓人的困苦,從而學懂珍惜所有及關愛別人。   午餐後,學生們進行苦路善工敬禮;透過這敬禮,一方面可讓學生認識教會傳統的熱心敬禮,嘗試不同的祈禱方式,另一方面也可讓學生,追隨著耶穌的腳步,重溫苦難及其意義。   校方希望透過活動,讓學生默想耶穌以及貧窮弱小者的痛苦,因而感謝天主對世人的愛,在生活中不斷實踐基督愛主愛人的教導。(樂)   寶血幼稚園•四旬期祈禱會   ( 本報訊) 本年四旬期的主題為「願你們平安!」,為了幫助幼兒準備心靈善度四旬期,迎接耶穌基督的復活,寶血幼稚園於3月22日在聖母聖衣堂,舉行四旬期祈禱會。   當日學生一起聆聽老師演繹耶穌行苦路的過程,明白耶穌經歷苦路是為了愛眾人,所以人要以愛去報答他。過程中,由高班學生在每一處苦路拿著十字架和電子蠟蠋,並一起默想在日常生活,有沒有以耶穌基督的愛,去關愛貧窮弱小的人,時常祈禱。最後,他們在主的愛內彼此互祝平安,幼兒把零用錢捐給「天主教四旬期運動」,以發揚愛德精神。   此外,他們還進行了「饑饉茶點」活動,讓幼兒親身體驗饑餓的感覺,同時讓他們明白幫助弱小者及珍惜食物的重要性, 藉以培養他們有一顆仁愛及慷慨的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