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0_20240407_f
400 400 喜愛小學動態
小學動態
2024.04.07
喜樂幼小 - 動態
天主教柏德學校•德育故事演講比賽   (本報訊)天主教柏德學校早前舉行德育故事演講比賽,師生一起參與,希望透過活動提升學生的品德情意。   一至四年級學生以故事形式演繹,參與演出的學生十分投入,反應十分熱烈。學生在歡樂的氣氛中上了一節有意思又特別的德育課。   其中最令同學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3E班同學的表演。他們自備道具並裝扮成禪師及兩位年輕人的模樣, 演繹《一位禪師與兩位年輕人》故事,他們以生動有趣的手法,帶出團結合作的重要性,所以3E班能取得冠軍的確是實至名歸。(喜)   郭怡雅神父紀念學校•教師發展日   (本報訊)郭怡雅神父紀念學校早前舉行教師發展日,全體老師約40人前往澳門進行「港澳教育專業交流活動」。   當天,該校參觀及探訪澳門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小學部),兩校校長及老師在港澳的基礎教育前線工作交換不少意見,就宗教培育、STEAM教育及學習支援等領域進行交流,隨後參觀校園設施及學生佳作,分享學生在校園生活點滴。   之後,該校老師前往澳門教區聖母誕辰主教座堂進行朝聖活動,由該堂導賞員向老師講解澳門教區的發展歷史、主教座堂的起源及建築特色,以及讓老師認識不少具歷史價值的禮儀用品,其間更展示難得一見的十字聖木聖髑及其他聖人聖髑,讓朝聖者倍感雀躍。   有參與的老師表示,港澳兩地雖然一海之遙,但在教育工作上同樣面對不同程度的挑戰,希望藉是次活動,一方面強化自己作為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感,另一方面讓自己放下平日繁忙的工作,與主相遇。(年)   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四旬期活動   (本報訊)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於四旬期內舉辦不同類型的宗教活動,幫助學生迎接耶穌基督的復活。   首先以領養「巴斯卦羊」大行動作為四旬期的序幕,鼓勵同學每天克己節儉,將零用錢省下來捐助弱勢社群。宗教科老師亦製作不同年級的工作紙及比賽, 如:四旬期愛心填色及四格漫畫。老師在網絡平台上亦發放有關四旬期的資訊讓學生在家學習。   在早禱時段同學作苦路祈禱,反省自己的思、言、行為。而在3月18日至22日的福傳週中,學校邀請布尊和神父與同學一起參與以四旬期為題的攤位遊戲。同時,基督小先鋒以聲音導航「我和耶穌一起走苦路」廣播劇,讓同學感受耶穌對「人」的愛和無私的犧牲。其中一年級同學分享時說:「耶穌真慘,我要愛耶穌,我要學他愛身邊的人。」基督小先鋒在集隊時段進行苦路祈禱,他們抬著十字架沿著走廊的苦路祈禱,感受耶穌基督的臨在。(樂)   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開放日   (本報訊)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早前舉辦「油天海泓開放日」。當天的活動精心安排,包羅萬象,不僅有豐富的親子工作坊、油天海泓運動會、語境活動、學生自設攤位,還有引人入勝的STEM活動等多元節目。訪客們更能在校園特設的油天海泓市集及油天海泓茶座中尋找賀年飾品、品味各式美食。   活動現場彌漫著濃厚的節慶氛圍,教師、學生與來賓相互交流,歡聲笑語瀰漫在校園的每個角落。當天入場人數超過1500人,校園瀰漫著歡樂的氣氛,生動展現了油天海泓豐富多元的文化風采。(少)  
kjy01_20240317_f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4.03.17
石籬聖若望天主教小學
全方位撒下信仰種子
(本報專題)「我喜歡耶穌的勇氣,他雖然要被釘十字架,但也沒有害怕,因為要替人類贖罪。」石籬聖若望天主教小學六年級生周珮芝娓娓道來。同是六年級的葉梓凌補充,欣賞耶穌服從天主的說話,願意犧牲性命被釘十字架。兩位同學雖然不是教友,卻都是校內資深的基督小先鋒,除了參與校內的宗教推廣活動,回家後還與父母分享聖經故事。   周珮芝自覺在天主教學校唸書,須增進對宗教的認識,故一年級起已加入基督小先鋒,一做便是六年。她說耶穌的勇氣能幫助她的學業:「有時補充作業、工作紙的題目我可能不懂得做, 但也會嘗試去做,就算錯了也不要緊。」二年級起受宗教老師啟發而當上基督小先鋒的葉梓凌則稱,會效法耶穌的服從幫助母親做家務:「媽媽叫我洗碗,我就馬上洗,不會拖拖拉拉,洗衣服和摺衣服也一樣,如果我摺得不好,她會要我重新再摺,很麻煩, 但我還是會聽話。」   學校現時有七位學生是教友,將有一位同學在今年復活節領洗。屬全校「七分之一」的何利文也是基督小先鋒的一員,她說耶穌的善良最能觸動她,「不論病人是骯髒還是整潔,他也會幫忙醫治。」所以她也會多點幫助別人,例如買旗、捐錢、教弟弟做功課等。   濃厚的宗教氛圍   葉梓凌和何利文不約而同說耶穌「撒種的比喻」是她們印象最深刻的聖經故事。校長蕭茵充當「撒種者」的角色,希望靠耳濡目染,在校園加強天主教信仰的氛圍。甫踏進學校校園,便會見到聖母山和真福八端的字句,校內不同樓層也張貼了聖經金句,禮堂亦有14處苦路的畫像。除了每天由校長及老師輪流帶領祈禱,學校亦舉辦學生拜苦路、聖母月玫瑰摺紙、聖誕祈禱禮和聖誕劇表演等活動,宗教氣氛濃厚。   蕭校長期望,可以用「合適的土壤,加上灌溉,讓信仰的種子慢慢發芽。」她相信這些「種子」在不少學生心裡經已發芽,至於結果會是怎樣,就看天主的旨意了。她又會提醒學生多思考在活動中學會了甚麼,並與家人分享感受,靠小朋友把「種子」帶回家。   如此看重宗教培育,只因蕭校長認為,知識和技能可在校外學習,在小學階段,首要培養學生們正確的價值觀:「是不是考第一、全部100分就算是人才呢?作為校長,我覺得不是…… 學習耶穌的德行,將來回饋社會、幫助別人,把愛傳出去,這才是我心目中的棟樑。」   推動持份者信仰   學校也積極為教職員、家長和訪客等營造宗教氛圍,讓持份者感受校方對天主教的重視,例如教職員會議、家長教師會甚至幼小銜接的活動都會有祈禱環節,近年亦舉辦全體教職員的朝聖活動,到訪西貢鹽田梓、廣州石室聖心大教堂等。   英文科主任許子聰本身認同天主教的理念和學校「以愛還愛,彼此相愛」的校訓,但就是欠一下「push(推動)」讓他決定領洗: 「多得校長常常談及天主,提醒我做決定時多從天主的角度去想,這決定是否建基於愛,還有後來做了我代母的宗教科主任,她們都在我迷失的時候push我,叫我嘗試走近天主一點。」他終於在數年前加入慕道班並領洗, 現已是宗教科老師之一, 希望能成為「push」到學生走近天主的人。   被蕭校長「push」到的,還有家長教師會主席高志超。他以往只認識基督新教,覺得天主教給人的感覺是「拜聖母」。直到兩名兒子入讀石籬聖若望天主教小學,蕭校長跟他解釋天主教和基督教同宗同源,都以主耶穌基督為中心,更鼓勵他參加慕道班:「有一晚校長致電給我,說替我找了慕道班。我還回答說,校長我不跳舞的啊。她說,是『慕道』(不是『舞蹈』) 班,報讀後可以認識天主教。」剛完成收錄禮的他初次參加彌撒,感覺不俗,慶幸有機會能重新認識在天主教的基督。(黎)  
kjy07_20240317_f
400 400 愛火燃燒校牧心
愛火燃燒校牧心
2024.03.17
宣傳福音 |油蔴地天主教小學 龍婉雯
我們的主保大聖若瑟|祖堯天主教小學 莫慧琪
宣傳福音   「你們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傳福音。」(谷十六15)。耶穌教我們要彼此相愛,待人要溫柔良善,而且要把天國的臨近傳開去,我感恩能夠成為油蔴地天主教小學的牧工。每天早上聽到小朋友稱呼我做「龍姑娘」,內心便會有一絲絲暖意。   每天回校進行早上宗教趣味活動,學生透過各式各樣小手工、填色、小遊戲, 認識天主、聖母、不同的聖人和禮儀,把福音精神傳播開去,我感到開心和有意義。「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實在一無所缺。」(詠二十三1)。 我感謝余校長和吳主任給我機會,使我能在油天傳遞天主的福音。油天——有人情味的地方。耶穌教我們要彼此相愛,愛主愛人。牧民工作期間,我懷孕了,仍回校繼續工作,整個孕期很長,反而深深感受到校長、主任和老師們的關心。當我在課室時,老師們都會主動幫忙,使我感動。   天主是我的依靠,但要把天主的福音準確地傳遞給學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幸好油天的學生都好聰明,雖然我不太懂得和他們解釋自己的工作,但他們都會知道我喜歡「講耶穌」, 很愛唱<感謝主>。有時候,我和他們交談,他們樂意分享學習和生活的經驗,也願意一起祈禱。透過祈禱,使我和學生一同走進天主的懷抱。「敬畏上主,悅樂心神,賜與喜樂、愉快和長壽。」(德一12)今年對我來說是非常特別的一年,因為我要做媽媽了。當我的身體隨著孕期而變大變胖。學生都很好奇。起初,經常有低年級同學問我:「為甚麼龍姑娘會肥胖?懷的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寶寶幾時出生呀?」面對他們一連串的問題,只要有禮貌地問我,我都會一一回答。天主賜予我們生命,隨著寶寶誕生,產假結束, 我重新回校工作。我驚奇,學生除了問候我之外,還會問候寶寶,使我感到溫暖。   油蔴地天主教小學   龍婉雯 本欄由教區學校供稿,總結學校牧民助理於2022-2023年度的體會   我們的主保大聖若瑟   不知不覺又過了一個學年,隨著疫情漸緩,學校亦回復正常的上課時間,與學生接觸的時間多了,又是要開展更多牧民工作的時候。但怎樣做呢?不禁有些迷惘和困難的感覺出現,這讓我想到學校的主保大聖若瑟,當天主要求他做耶穌的義父時,他也有這樣的感覺出現,怕做不到, 但他相信「厄瑪奴耳,上主與我們同在」的信息, 這令他的信心加強,也令我的信心加強。   聖若瑟對天主召叫的答覆,鼓勵我學習他那份聽天主的話而實行的精神。因為天主要我們做這一份牧民工作是希望透過我們的言行傳揚福音喜訊,認識耶穌。學生把我們對他們所說的一切默存心中。我們應該將基督的說話滲入學生的日常生活當中,讓他們透過祈禱與主相遇。   我們嘗試把聖經融合在學生的日常生活當中,把聖經變得有趣。所以我們安排在小息時與學生祈禱、填色、做勞作、玩遊戲等等,使他們除宗教課堂外,有更多機會接觸聖經。   由於學校內有聖吳國盛小堂,我們讓學生參與平日彌撒,安排學生與老師參加朝聖和靈修活動,盼望學生和沒有宗教信仰的老師能體驗教友的生活,學習到有耶穌基督的生活。   除了學生,我們亦不忘家長的宗教培育,多個為家長而設的培育工作坊,使家長對聖經和學校的宗教教育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我們希望讓學生、老師和家長能在生活中活出「信、望、愛」三德。   祖堯天主教小學   莫慧琪 本欄由教區學校供稿,總結學校牧民助理於2022-2023年度的體會  
kjy01_20231217_f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3.12.17
荃灣天主教小學 荃灣聖母幼稚園
堂校一家 共播福音喜訊
(本報專題)聖誕節將到,聖堂、學校內的馬槽布置紛紛出動,提醒眾人小耶穌快將降臨的喜訊。荃灣天主教小學(下文簡稱荃天小)的操場放置了一個馬槽,放學時段除了吸引小學的學生駐足觀望,荃灣聖母幼稚園的幼兒及家長經過時,也拿出手機「打卡」留念。兩間學校與荃灣葛達二聖堂相連,三者聯成一個「U」字,似是張開雙臂歡迎來者,也同心合力把福音喜訊傳播至社區當中。   荃天小六年級學生楊晉,從前就讀荃灣聖母幼稚園。他還記得在幼稚園時,曾經參觀荃天小的圖書館,喜愛閱讀的他當時驚訝於圖書館的藏書量,「圖書館有很多書架,書本三層三層的排列著,我當時感到很震驚!」學校的圖書館近年經過裝修,但楊晉仍然記得初次到訪圖書館時的模樣,他現時也喜愛到圖書館,暢遊在書海中。   荃灣聖母幼稚園高班學生李孟情本學年在老師帶領下,參觀圖書館及體驗編程活動。她形容把平板電腦放在圖書上方後,螢幕上便會出現相關的立體圖案,增加了她閱讀的趣味。將於來年升讀荃天小的高班學生黃浚廷在介紹編程活動「小蜜蜂樂園」時,稱小學老師教導他們按出不同指令,讓小蜜蜂行走不同路線,十分有趣。   幼小銜接 迎接新的學習階段   「在這個環境生活了九年,我十分開心,可以看著幼稚園的改變。有時上體育課,看著幼稚園老師帶著小朋友進行跳遠、拋沙包活動,我也會想起以前的校園生活。」同樣從荃灣聖母幼稚園升上荃天小的六年級學生陳梓暄如是說。   幼稚園與小學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學習階段,但身處同一校舍,不少從荃灣聖母幼稚園升讀荃天小的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都能見到幼稚園的老師,見面時便會打招呼問好,老師也見證著他們的成長。   兩校聯繫緊密,也為學生提供一系列幼小銜接活動,共享彼此的教學資源,荃灣聖母幼稚園莊麗珍主任舉例說,幼稚園學生在小一適應週活動中,會體驗小息、使用洗手間設施、模擬上課等,提升學生的自理能力,也幫助他們熟悉小學環境。   天主教教育事務主教代表助理、荃灣聖母幼稚園校監陳紫雯提到,近年教育事務處亦著重幼稚園及小學之間的銜接工作,所以她樂見這兩所學校之間的銜接活動,幫助即將升讀小學的學生調節生理及心理上的需要,減少來到新環境的恐懼感,迎接新的學習階段。「他們在小學時,不時也會見到幼稚園的老師;幼稚園上學時望到小學的哥哥姐姐上課時的愉快場境,這都會幫助他們適應新的學習環境。」   堂校一家 慶祝聖誕節   荃灣聖母幼稚園校長鄭美寶說,葛達二聖堂的神父不時會到幼稚園主持宗教祈禱聚會,聖堂的學前幼兒主日學「God Fans Club」亦借用幼稚園場地,在主日成為向幼兒提供信仰培育的場地。   堂區主任司鐸馬崇義神父(Matthieu Masson )提到,雖然大部分學生不是教友,但在不同宗教活動中與他們相聚,學生也認識他,「每一個人都有信仰自由,學校的宗教培育不是逼迫他們成為基督徒,而是給他們認識道理的機會。」   但他樂見,在學校及聖堂的共同培育中,有些小朋友成為輔祭、讀經員、主日學小導師,參與堂區服務,「我來到這間聖堂已經10年,見到有些在聖堂領洗的嬰兒,長大後入讀這間幼稚園,再入讀小學,成為輔祭,我喜歡見到他們的成長。」   去年聖誕節,荃天小和荃灣聖母幼稚園聯合舉辦「愛心滿聖誕親子嘉年華」,深受幼小學生及家長的歡迎。有見及此,校監黃景聲執事建議加入天主教石鐘山紀念小學及天佑小學,於本年12月16日,聯同葛達二聖堂,舉辦一堂四校的聖誕活動,邀請區內的小朋友及家長參與,堂校一起迎接嬰孩耶穌的誕生,傳揚喜訊。鄭校長表示,嘉年華中除了有幼稚園及小學學生合作的聖誕節話劇,更會有由學校及聖堂預備的攤位遊戲,「學校及堂區之間的關係也緊密。」 多年來,荃天小持續優化學校三大特色:「淳樸校風、優質課程、多元活動」。荃天小新調任校長陳碧琪表示:「荃天小學校環境優裕而獨特,不但位處市中心,而且校內連繫著天主教堂區葛達二聖堂及荃灣聖母幼稚園,讓小學和幼稚園能時刻透過這區內獨一無二的學習環境,深化學生的宗教與品德培育, 並發展優質的幼小銜接課程。」未來,學校會充分善用每一處校園空間,加設科學及環保學習的教學設施,讓每位入讀荃灣聖母幼稚園及荃天小的學生,能在整全的九年幼小教育和完善的校園內,配合世界的發展需要,裝備學生各項能力,並塑造出愛主愛人、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