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Learning English with Thomas
2022.11.13
Next Friday? Or Friday week?
本周五? 下周五?
Distinguishing the use of Next Friday and Friday Week 如何區分Next Friday 和 Friday week 的用法
T : Thomas D: David
T : Hello David! How are you?
D : Good, but a bit tired; I need to turn in an assignment next Friday.
T : Oh, that’s only two days to go.
D : No, another week. It’s only Wednesday today.
T : But you said next Friday, and that in English means coming Friday. So, you should have said “Friday week” if you referred to the Friday next week.
D : Oh, I see. Friday in next week.
T : Hang on. This time you went too far. You only needed to say “Friday next week” and not “Friday in next week”. I am a little short on time today, so I’ll talk with you more about how to use the preposition “in” to denote points of time and dates.
D : Righto, OK, and thanks again.
T : 嗨,David!你好嗎?
D : 一切安好,只是有點累,因為我需要在next Friday完成一份功課。
T : 噢!尚餘兩天而已。
D : 不是,還有一星期。今天只是周三。
T : 但是,你剛才說是「next Friday」。在英語裡,「next Friday」是指即將到來的周五。所以,如果你所指的是下周五,你應該說「Friday week」。
D : 明白了,「Friday in next week」。
T : 等等。今次你有點畫蛇添足, 應該說「Friday next week」而不是「Friday in next week」。今天我趕時間,下次再跟你談談如何運用介詞「in」去指示時間和日期。
D : 好的,再次感謝你。


醫社同心
2022.05.08
淺談讀寫障礙
「讀寫障礙」這名詞,屬於國際疾病診斷分類指引中名為特殊學習障礙(Specific Learning Disorder)的一種,而特殊學習障礙是神經發展障礙(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的一種。不少家長都有聽過「讀寫障礙」這名詞,但不是所有人對這名詞有深入的認識,這名稱的表面意義,可能給人誤解,以為只是「讀」和「寫」的問題,實際上特殊學習障礙患者的障礙及其程度因人而異,除了「閱讀」和「書寫」方面外,也可包括其他方面的能力,例如:閱讀理解、拼寫、數字處理、數學應用等。在閱讀方面,包括讀字的準確度、閱讀速度或流暢度、閱讀理解;在書寫表達方面,包括拼寫準確度、文法和標點符號準確度、書寫表達的清晰度或組織;在數學方面,包括數感、算術的記憶、計算的準確度或流暢度、準確的數學理解。
特殊學習障礙一般出現於學齡時期,由於患者在學習上的能力有限,在學習上表現比一般同齡人士出現更顯著的困難,特別在一些要求較高的情況下,例如有時間限制的測驗考試、在緊迫的日期前完成複雜的閱讀或書寫工作、短時間內處理過量的功課等, 患者的學習障礙會比較明顯。患者的學習障礙,對他們的學習表現、將來的工作表現、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活動能力等,都可能構成顯著的負面影響。家長或老師可以留意孩子於學習期間有沒有出現以上的困難,另外,在學前期,有時也可以辨識到一些特殊學習障礙的症狀,例如語言發展遲緩、說話的問題、表達能力困難、學習字母時出現困難或表現沒有興趣等。
假如在成長中任何階段,發現孩子一些疑似學習障礙的症狀,家長可盡快安排孩子向專業人士求助,及時安排合適的評估和介入治療。
重點:
「讀寫障礙」這名詞,屬於國際疾病分類指引中名為特殊學習障礙(Specific Learning Disorder)中的一種,而特殊學習障礙是神經發展障礙(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的一種。
特殊學習障礙患者的障礙及其程度因人而異,除了「閱讀」和「書寫」方面外,也可包括其他方面的能力。
特殊學習障礙一般出現於學齡時期,由於患者在學習上的能力有限,學習表現比一般同齡人士出現更顯著的困難,特別在一些要求較高的情況下,患者的學習障礙會比較明顯。
家長或老師可以留意孩子於學習期間有沒有出現困難,另外,在學前期,有時也可以辨識到特殊學習障礙的症狀。


小學專題
2022.03.04
教區學生勤練樂器 為教區建堂籌款
(本報專題)聖奧斯定主教曾說:「唱歌是雙倍的祈禱。」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你會用歌聲向上主祈禱嗎?
因為疫情嚴峻,教區籌募建堂及發展基金委員會早前公佈,原訂於2月25日舉行的「眾家之家籌款音樂會」會延期舉行。這個音樂會陣容強大,動員天主教學校學生、堂區神父、傳教會、修會和教友音樂人等。雖然音樂會還未公布確實日期,但有份參與演出的教區小學學生並沒有因此鬆懈, 反而努力在家練習,期望有一天為觀眾獻上完美的演出,傳達出演出的主題 ——「凡事盼望」。
為建堂籌款 學生交流演奏技巧
在教區小學約九分鐘的演出過程中,同學會以鋼琴、小提琴、豎琴、大鼓、手鈴及古箏等樂器,演奏由三首歌曲分別是《希望》、《卡農》、《雲上太陽》合併而成的樂曲,並由合唱團同學同場獻唱。
天主教聖安德肋小學五年級學生張逸參與合唱團的部份。他在這次的表演中,最深刻的歌詞是《希望》中的一句「心中的冀望,終於都靠岸,未曾絕望」,提醒他縱使遇到困難, 「都不要打定輸數。」例如,他曾試過考試成績不理想,但他並沒有灰心,反而會努力,期望下次做得更好。
籌款音樂會的舉辦目的,主要是為教區籌募經費興建新聖堂、增建天主教墳場骨灰龕位及維修各區聖堂經費之用。張逸雖然不是教友,但每逢週末都會參與主日學及彌撒,「有團體遊戲,也會講聖經」,十分歡樂。所以他希望能出力為建堂籌款,使更多小朋友可以去聖堂及參與主日學。
參與演出的學生陸續在早前的聖誕節收到樂譜,並開始勤加練習;當中在暫停實體課堂前,部份學生更在聖安德肋小學進行一次小型合奏排練。同校的另一位五年級學生梁正楠在表演中打大鼓。他一直喜歡節奏感強的樂器,認為這次活動加深不同學校學生之間的交流,在上次的排練過程中,他與另一位負責敲擊樂的同學,互相分享演奏技巧,獲益良多。
自四年級起開始學習敲擊的天主教佑華小學六年級學生張新星,她亦被老師邀請參與大鼓的表演。她認為敲擊訓練,能培養她對音樂的節奏感、專注力和耐性,「這是難能可貴的機會,讓我上了寶貴的一課。」
在家中努力練習 加深對教會認識
「學校開學禮、聖誕節等日子,學校都會帶我們到聖堂參與祈禱禮。」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小學部)六年級學生溫煦說。溫煦與另一位五年級同學周羽翹將會演奏鋼琴。他們認為這些活動更讓他們認識天主教信仰。
雖然學生現時不能回校練習,溫煦與周羽翹都會跟隨大會提供的音樂錄音,在家中彈奏,以更好準備表演。
彈奏豎琴的聖方濟愛德小學學生龐琛言,除了在家中作個人排練,亦在上豎琴課時,請教導師。另一位學生侯潁姿更指出在家中練習古箏時,家人便是她的觀眾。
負責教區小學表演的其中一位統籌、天主教聖安德肋小學校長梁綺媚表示,來自不同學校的表演者屆時會穿上制服,「象徵我們是一家」,呼應眾家之家籌款音樂會的主題。
梁校長認為這次音樂會為學生是難得的經驗,「除了代表學校參與這教區盛事外,也藉此認識教會,是一次福傳的機會。」(吳)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醫社同心
2022.02.11
網上課又開始了,家長應如何協助孩子學習?
想不到疫情第五波爆發,政府為堵塞疫情的擴散,決定小學、幼稚園及中學不用回校上課,有家長對我說:這並不是提早放年假,而是學校仍要上網課,直到預定的放假日期,至於下學期的安排,就要等教育局的宣布。
一般家長對上網課,其實已經很有經驗,再開始上網課原本就問題不大,但孩子上實體課已有幾個月,家長對網課的不足也很了解。因此,當知道又要恢復網上課,家長們都不大願意,但礙於疫情不利孩子,唯有努力面對。
上網課對孩子的不足可從兩方面看:
1.上實體課有齊應有的科目,如體育和音樂,這兩科一定不能在網上處理好;
2.學生與老師的課堂互動比較弱,有老師曾對我說:他很難判斷學生是否真的掌握課程的內容,而且要處罰一些違規的學生也不容易。
家長可以在這兩方面與老師合作,使網上課達到完美的效果。
為使網上課達致預期的效果,家長除了要處理上述的兩個問題,還要處理孩子單獨上課所遇到的情緒問題。首先處理欠缺術科和體育科的問題,家長可以每天空閒時帶孩子去散步和做柔軟體操,可能家長未必是這方面的專才,但一些基本的運動,家長一定能勝任;其次,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聽音樂或看音樂短片,彌補孩子沒有音樂課的不足。在可能的情況下,家長可以陪伴孩子上課,一旦發現孩子無心上課,家長可即時介入,不要讓孩子繼續懶散下去, 希望上網課的日子很快過去,孩子再可快樂地上實體課。
至於單獨上課引起的情緒問題,我想在短時間內問題不會太大,家長這時可以讓孩子和同學通電話,甚至是視像對話,談話內容可以天南地北,但卻有時間限制,譬如30 分鐘。這樣既可讓孩子維持正常社交,使孩子的情緒得到合理的抒發,又可減少上網課時的私下交談,家長必須留意此點。
我和家長都希望疫情早點過去,使上課和一般社交可以恢復正常。
重點:
1. 孩子上網課已有一段時間,家長對網課的不足其實已瞭如指掌。
2. 家長盡可能為孩子彌補沒有術科的問題, 並且留意其上網課是否留心。
3. 至於孩子上網課引起的情緒問題,家長可以讓孩子與同學有接觸的機會,例如通電話。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