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0_20221016 f
400 400 喜愛小學動態
小學動態
2022.10.16
喜樂幼小-動態
天主教幼稚園基督小幼苗 • 周年大會   (本報訊)天主教幼稚園基督小幼苗於9月24日假聖雅各伯堂舉行第17屆周年大會(圖),主題為「我們在這裡真好!」,邀請甘寶維副主教作主講嘉賓, 並由神師陳德雄神父,為28所團員學校的團長、副團長及隊長介紹去年剛修葺完成的聖雅各伯堂。 甘副主教在講座中分享他在非洲及柬埔寨等地福傳的經歷,提醒各人在不同處境下,堅持與人分享、關心身邊人和事,並懷著實踐理想的決心,最重要與天主同行,自然能真正體會「我們在這裡真好!」 接著,主席傅慧玲團長作周年報告,天主教甘霖幼稚園及聖母潔心會黃大仙幼稚園暨幼兒中心的副團長分享心聲。隨後,陳德雄神父主持派遣禮。 本年聚會邀請天主教教育事務處主教代表助理廖慕賢,教區幼稚園黃敏兒校董、李蘇珊校董及聖母潔心會福音秀茂坪幼兒中心暨幼稚園校董戴潔瑩修女, 合共176人參與。(樂)   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 •  歷奇之旅   (本報訊)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的三年發展計劃其中一個關注事項,是「以天主教五大核心價值創建正向校園文化」。為加強學生的信德,提升抗逆力及內省力,學校於9月舉辦了四至六年級學生歷奇訓練活動(圖),讓學生以耶穌基督為榜樣,在逆境和困難下全心信靠天主,發揮油天海泓的未來領袖特質。 活動除了考驗學生的膽識外,更考驗團隊之間的友誼和默契。學生須越過搖晃的繩網,在導師與隊友的鼓勵與扶持下完成多項繩網活動。當中最富挑戰性的,莫過於從學校三樓外牆伸延至五樓的繩網攀爬。學生以耶穌基督為榜樣,懷著信德,克服心中的畏懼,最終成功登頂,深感逆境自強的重要性。 活動除了讓學生留下刻骨銘心的回憶外,學校更祝願每一位參與者,日後能積極面對生活上遇到的挑戰; 逆境時能效法基督,深信上主與各人同行。(年)   天主教聖安德肋幼稚園 • 愛與感謝生日會   (本報訊)天主教聖安德肋幼稚園於9月23日舉行9月及10月份生日會(圖),除了為生日的學生慶祝, 他們更一起玩集體遊戲、唱歌。學校為配合本年度關注事項,特意安排讓學生認識自己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全賴家人的照顧與愛護,藉着分享讓學生瞭解家人給予的無微不至關愛。其後,學校安排家長透過視像與生日學生會面,讓家長們逐一向孩子送上祝福, 小朋友亦以言語和肢體動作向家人表達愛與感謝。 學校透過生日會活動,讓學生體會家人的愛,從而培養同理心,繼而活出關愛和感恩的生活態度。(少)   聖若翰天主教小學 • 校慶啟動禮   (本報訊)聖若翰天主教小學於9月23日舉行60周年校慶啟動禮(圖),由校監温國光神父和老師介紹學校的歷史和發展。該校於1962年6月24日由聖若翰堂區建立,以真理剛毅為校訓,致力為觀塘區推行教育事業,致力培育學生身心靈健康發展,成為社會棟樑。 該校感恩天主及教區一直引領學校,一眾校監、老師和家長攜手合作,讓學生日漸茁壯,回饋社會,造福社群。為配合教學發展,學校不斷完善教學設施,例如增建教學大樓、優化圖書館、音樂室和電腦室學習環境及設置電子白板等設備,以科技輔助教學,邁向新的教學里程。該校希望學生繼續持守校訓,一同邁向新的一頁。(喜)
20220616 8-9 drawings fade
400 400 喜愛畫廊
喜樂畫廊
2022.06.19
喜樂幼小-喜樂畫廊
送給爸爸的禮物 林瑞希   天主教聖華學校  2A   我的爸爸 李亭嫻   慈幼葉漢千禧小學   5A   送給爸爸的禮物 林渝竣   天主教甘霖幼稚園   上午低班信  
kjy10_20220116_s
400 400 喜愛小學動態
小學動態
2022.01.14
喜樂幼小 動態 2022.01.16
天主教露德聖母幼稚園• 60 周年校慶活動 (本報訊)天主教露德聖母幼稚園為慶賀60周年校慶,舉辦了不同的慶祝活動 ,包括60周年校慶標誌設計比賽、街頭訪問校友及以校慶為主題的專題研習。教師與幼兒一起探討如何為學校慶祝60歲的生日,並向南丫島上居民宣傳校慶,讓家長、學生及校友一起分享這份喜悅。 此外,該校早前舉行了60周年校慶聚會暨活動日,主題為「童聲感恩60載」,邀請了陳德雄神父、施禮華神父、校監、歷任校長等一同參與。 當天設置了10個攤位遊戲,遊戲設計意念來自該校與香港大學教育學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一同創作的繪本《南丫島 數一數》,並以島上的景物融入不同的攤位,如「鄉村車」、「煙囪」及「風車山」等。參加者只要集齊一定數目的印章,就能得到60周年禮物包,參加者玩得既投入又開心。(樂)  天主教佑華小學及天主教聖安德肋小學•周年聯校活動 (本報訊)天主教佑華小學及天主教聖安德肋小學,早前在聖安德肋堂舉行創校60周年校慶感恩祭,由湯漢樞機主禮,前校監狄和詩神父、前校監施永泰神父、現任校監馮賜豪神父、顧厚德神父、劉富根神父、倪德文神父和潘子光神父等共祭。 湯樞機在講道中提到,天主教佑華小學的前身是聖神第二校,由瑪利諾女修會創辦,學校在1965年易名為佑華小學,後來由天主教香港教區接辦,命名為天主教佑華小學。2004年轉為全日制,上午校遷往將軍澳調景嶺,命名為天主教聖安德肋小學。湯樞機特別感謝瑪利諾女修會當初在觀塘辦學,服務基層學童。  此外,兩校共40位學生早前參與聯校宗教活動,主題為「尋找天主的足跡」。學生與友校同學組隊,互相認識及幫助,從遊戲中認識天主的教導和分享上主對各人的愛。 校監馮賜豪神父分享時指出學生能參加是次周年慶典,是人生的寶貴經驗,應時刻珍惜一切,盡力做好自己的本份。(喜)  秀茂坪天主教小學•聖誕祈禱禮 (本報訊)秀茂坪天主教小學剛於12月17日舉行聖誕祈禱禮,與學生齊過感恩聖誕節。 當天,同學以優美的歌聲,與老師、家長及同學分享聖誕的喜悅。校長葉春燕訓勉同學要用感恩的心對待身邊人,感謝天主賜給各人一直支持我們的親人和朋友。葉校長提醒同學,聖誕節不是一個純粹玩樂的節日,各人要謹記耶穌降生才是聖誕節最重要的訊息。葉校長亦勸勉同學要勤勞地做事,實踐天父賦予我們的才能。在禮儀中,同學為社會上有需要的人祈禱,傳遞基督的愛。 祈禱禮儀後,該校家教會為同學準備了聖誕大抽獎活動,讓同學歡渡一個主愛滿盈的聖誕節。(年)  天主教甘霖幼稚園•聖誕感恩祈禱聚會 (本報訊) 天主教甘霖幼稚園剛於12月16日舉行聖誕感恩祈禱聚會,將小耶穌出生的喜樂及平安帶給兒童。 校長陳栢琪在開始祈禱部份,請兒童將小耶穌誕生的喜訊告知身邊不同的人。在聖劇部份,學校透過短片,讓兒童認識聖嬰誕生的事,亦邀請張明德神父透過短片分享聖誕節真正的意義。張神父鼓勵兒童要運用天主賜給各人的身體,主動幫助別人,活出有意義的生活,如同耶穌愛人一樣。低班兒童還把合作製成的百家被,奉獻給小耶穌,輕輕為他蓋上,送上温暖。 是次感恩祈禱聚會配合了課本《星光伴我》內有關小耶穌誕生的歌曲,兒童一邊唱著輕快的歌曲,一邊愉快地祝福身邊的人。(少)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01_20190324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9.03.22
教區學校聯會研討日 培育兒童愛護大自然
(本報專題)教師專業發展日除了為學生帶來一天假期外,可有想過它帶給學校更多有趣的學習題目?今年天主教教區幼稚園老師在發展日探討有關大自然與生活學習的範疇,以培養孩子去愛護大自然。 教區學校聯會(幼稚園組)三月八日假高主教書院幼稚園部舉行教育研討日,加強老師教授科學的知識和技巧, 讓他們與孩子一起探索大自然與生活,十七間教區幼稚園逾二百八十名教師及校長參與。 研討日,上午時段主題為「與幼兒一起探索大自然與生活」,由小園丁工作室總監郭建玲主講,讓與會老師體驗科學的趣味;下午部份則由東華三院教育科學務主任鄺美詩及東華學校校長及教師分享,讓與會教師轉化所學並實踐於教學中。  培養幼兒好奇心:  觀察、愛護、探索大自然 當天上午,講者郭建玲指幼兒科學教育並非著重於教授原理,而是提高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以建立觀察、愛護和探索大自然及物質世界的客觀而開放的態度。 郭建玲說幼兒階段最重要的是觀察和學習分類。她舉例說,向幼兒講解物件浮沉時,「不用提及密度原理, 因為在實驗過程中,小朋友自會從中找到類同的地方」。她舉例說,糖融入水中、香蕉出梅花點的變化,都可以成為課堂的例子。 在幼兒教育裡,郭建玲認為教師須教導他們應有的學習技巧與態度,技能即觀察、探索、預測及提問;態度即愛護大自然及生活、勇於探索等。她指幼兒富有探索精神,應讓他們「嘗試種植, 在小、中學時再學習植物生長背後的原理。」 老師也比賽 動手做科學 在當天上午的研討日中,郭建玲亦為在場教師安排了「動手做科學」的環節,「一方面讓教師享受、領會科學動手做的樂趣;並親身體會讓孩子親手做科學實驗的重要」。 在「STEM創意比賽之安全降落大行動」實驗中,教師製作「可展示跳躍式下降的圖形」,放在橡筋上測試下降速度,現場教師運用一樣的材料,做出獨一無二的圖形, 如蛇、魚、心形,並走到禮堂台前, 比拚誰的作品下降時間較長。此外,教師運用錫紙、波子等物料製作「跳豆精靈」,即簡單帶出科學原理的小玩意。 藉照顧小動物 欣賞受造界 談到學校的科學教育經驗,赤柱的聖德蘭幼稚園校長李月嫦對本報說,去年十一月中,他們從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取得馬蹄蟹卵,並在馬蹄蟹旁裝上放大鏡, 讓學生與家長上學時,每天一起留意牠們的變化, 並用手觸摸及目視,再把觀察所得畫下來,「小朋友從不同的角度欣賞馬蹄蟹,所以每幅畫作中的馬蹄蟹都不一樣」。 該校又經常帶學生到區內參與活動, 在剛過去的新年前,教師與學生到學校附近的沙灘,閉上眼睛,聆聽風聲,李校長說,「有時我們太依賴眼睛」,故此希望藉此讓小朋友透過聲音觀察四周,有些聽到風「呼呼」的聲音;有些則聽到風吹動樹葉的聲音。 科教教育融入愛德價值 高主教書院幼稚園部校長傅慧玲說,學校融入天主教五大核心價值,於大自然與生活的課程活動中,例如要每位學生在一星期內,照顧兩隻雞蛋,「上課,吃飯、洗澡亦然」。她指此活動讓學生了解懷孕母親,照顧胎兒的經歷,明白當中的辛苦、疲累,以及父母對自己的愛,從而感謝他們。 至於認識大自然,她說學校與學生到維多利亞公園, 「觀察樹葉是如何從樹上掉到地上」,認識葉的變化、樹幹的紋路等。此外,教師亦會安排「風車活動」和「吹泡泡活動」等校內活動,讓學生留意風車在風的吹動下的活動過程,又可以在陽光下,並從泡泡中留意到顏色的變化。 愛護天主的創造 天主教甘霖幼稚園校長陳栢琪說,他們讓學生在屋邨內的公園接觸動植物,而各級都有不同的戶外活動,而最近以「春天」為主題,讓幼兒班學生觀察動植物;低班學生則與教師,步行至牛池灣公園,途中留意天氣的變化或交通工具的種類;高班學生則會到有較多物種的香港動植物公園。 陳校長說,活動前會告知學生相關概念,並以照片和書籍作引導,學生從圖片多只有單一體會,而在親身經歷的時候作出不同的觀察與提問。 陳校長說,大自然與生活這主題會連扣至天主教的辦學理念上,「從動植物身上了解天主如何創造生命」,從而學習去愛護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