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icon22
綠滿窗前
2014.03.09
少數族裔 學中文
   最近看了一輯無線電視的《星期二檔案》,內容是報導少數族裔學習中文的情形。看後,留下一個印象 —— 少數族裔學習中文很困難。 要掌握一種語言,當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如果懂得一點竅門,或許可以收事半功倍之效。比如,片中有一個片段播影兩個女學生正在温習中文,其中一個對居住的「住」字,應寫作「住」,還是多一撇的「往」字感到困惑。那時,在電視機前面觀看的我,心裡即時想到:假如她是我學生,我必定告訴她, 凡是用「彳」字做部首的,大多帶有「行走」或「道路」的含意。例如行、征、役(戍邊的意思)、徑、徐(慢步行)、徙(遷徙)、從(一個跟一個的走)、街、循(沿著走)等等。知道「往」字是去的意思,那就不會和「住」混淆了。 同時,我會順便的告訴她,辵(辶)與彳兩字關係密切,同樣有「行走」或「道路」的意思。例如,達、遷、還、返、迎、追、逃、退、逐、途,逕、過、進、遊、遁、道、運等字,至今還保留了造字時的本義。 記得小學四年級時,遇到一位姓徐的好老師。很多同學把「冷」字的其中部份「令」,寫成「今」字。徐老師便教導我們: 文字中有一種叫形聲字,這類字一邊是形,一邊是聲;形表示意義,聲表示聲音,而大多數的字都屬形聲字。他隨即要求我們嘗試從聲音來分析這個冷字,並繼續問我們:令和今這兩個字,那個字的讀音和冷字接近。答案很明顯的是令字。 自此之後,我不但不會寫錯冷字,況且清楚知道:鈴、泠、玲、苓、零、拎等字是從令,而琴、衾、衿等字則從今。   語文學習的第一步是識字。握掌部首的含義,懂得分析文字的結構,無疑有助於識字。
kjy13a-20140223
icon22
綠滿窗前
2014.02.23
從「青年」一詞談起
   有人問我,最近政府施政報告有用「年青」一詞,而有人說應用「年輕」才對,究竟「年青」一詞是否可用?  我的看法是,詞語是會不斷滋生的, 倘多人接受了(或者說超過百分之五十的人),則不能忽視它的存在,而編詞書的人也應考慮把它們收錄。 例如「姿采」,這是一個典型的香港詞。曾經有相熟的老師對我說,很多學生在作文中把「多姿多采」寫成「多姿采」。初時當然不能接受,要他們更正。後來連「多」字也闕如,變為「姿采」。「姿采」、「姿采」⋯⋯出現次數多了, 也只好無奈的接受。現在「姿采」一詞, 雖然一般詞典還未收錄,但報章雜誌隨處可見,在香港顯然已生了根,你能說它不規範嗎?  又例如「關愛」一詞。記得二十多年前,因工作關係,經常到學校探訪,向學校提供教學意見。有一次,到學校查看學生的作文簿時,發現學生文章中出現有「關愛」一詞,但被老師刪去,被改為「關心」。那老師年近六十,是一位資深教師。那年代,以我所知,「關愛」一詞在台灣流行,在香港則較少人用。老師不接受,我想,大概由於在當時還未夠規範吧。至於「跟進」、「反思」、「願景」、「解讀」等等詞彙,也是這三十年內才出現的,現在已被廣泛應用了,即使有些詞書仍未收錄,但誰敢說這些詞不規範呢?    「年青」一詞,目前不論在口語或書面語,都是一個常用詞了。詞書未收,只是編詞書者失職而已。
kjy13a-20140126
icon22
綠滿窗前
2014.01.26
談中史教學
     每次與朋友談及中史教學的現況,大家總是發出一聲歎息。 中學會考報考中史科的人數約七千人,而全港的考生十萬左右,修讀中史的,不足十分之一。現在大專院校比以前多了,每年修讀大學學位課程、副學士課程的,相信有數萬人。知識分子多了,但只有少於十分之一人認識本國歷史,多麼可悲。 國學大師錢穆在《國史大綱》首頁中指出: 任何一國之國民,尤其是自稱知識在水平線以上之國民,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應該略有所知。否則最多只算一有知識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識的國民。 錢穆認為要認識本國歷史,才能算是國民。如果同意這個看法,現在政府花了大筆教育經費,只是培養了一班有知識的人了,並不是國民,這樣的教育政策是否需要檢討呢?晚清學者龔自珍也曾說過:欲滅其國者,先滅其史。這是至理名言,可以說,國史教育就是國民教育。真不明白,一年多以前,教育當局要在中小學設立專科,強推「德育及國民教育」,卻不曉得考慮列中史為必修科。 中史科從來在學校都視作閒科,不受重視,只是於今為甚而已。以前教體育的,教音樂的,常分派兼教低年級的中史,這情況很普遍。筆者的中學是老牌的中文中學,師資一般不錯。中史老師有幾位,但現在回想,真正懂中史的似乎只有兩位。中史其實比中文難教, 資料多,上下數千年,政治史、制度史、思想史,都包括在內,非大學主修中史者不易應付。筆者也曾在中學教中史,很慚愧,也時常有濫竽充數的感覺。 現在,要求重新重視中史科的聲音多了, 倘若有一天,中史納為必修,也應同時考慮能否「專科專教」。  
kjy10a-20140112
icon22
綠滿窗前
2014.01.12
介紹幾個 部首
    這陣子經常聽到少數族裔投訴學中文很困難的聲音。聽了心裡總有點不舒服。中文真的這樣難學嗎?     我常覺得倘學得其法,難度必定會減少。學習語文首先要渡過識字這一關,清代文字學家王筠寫過一本學童識字課本《文字蒙求》,此書的序文中指出:「人之不識字也,病於不能分,苟能分一字為數字,則點畫不可增減, 且易記而難忘矣。」說明學童識字難,是由於不懂得把文字加以分拆的緣故,如果知道一個字可以分拆成幾個單字,那麼就不易寫錯筆畫,而且容易記憶了。本文嘗試介紹三個部首 —— 欠、斤、殳,看一看認識這些部首,是否有助於掌握字義。     欠字,下面是人字,上面像人的口氣。 指一個人張口呼氣。現在「打呵欠」,「欠伸(意思是指打呵欠和伸懶腰)」等詞,仍然用這字的本義。而與欠構成的字,頗多還保留了由口出氣的意思。比如,吹字(口出氣)﹔歌字(用作動詞,是詠唱的意思,歌詠當然要由口出氣)﹔ 歐字(詠唱的意思,與謳字相通。「歐歌頌讚」,亦有人寫作「謳歌頌讚」)﹔欣字(高興而笑的意思)﹔歎字(歎氣,當然要口出氣了)﹔欷歔(感慨而歎氣)等等。     斤字,像一柄斧頭。中學課文《孟子.寡人之於國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林木不可勝用也」,其中的「斤」字乃用這字的本義。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有「斫榛莽,焚茅茷」二句,「斫」字從斤,不用看註釋, 都可猜想必定與砍伐有關。其他例如斧字;斬字;斷字, 都與斤字的本義有關。     殳字,此字粵音音殊,是古代兵器,有學者以為這字像人持兵器。《詩經.伯兮》「伯也執殳,為王前驅」中的殳字,用這字的本義。而與殳構成的字多與擊殺、擊打有關。例如,毁字;毃字;毆字;殺字,等等。     執筆忘字是一般人的通病,如果認識每個字的部首含意,相信這情況會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