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3a-20131215
icon22
綠滿窗前
2013.12.15
普通話教中文
      十多年前到某校當朗誦比賽的評判,事後, 與該校的中文老師茶敍,一位老師問我是否贊成用普通話教中文。那時,我毫不猶疑的回答說:「不贊成」。 現在再思考這問題,我仍是不贊成。先此聲明,我並非反對學普通話,相反,我認為每個學生也應學好普通話,甚至建議學校不妨用普通話講授其他科目;校長早會訓話時也可嘗試用普通話,我只是不同意用普通話教中文而已。為甚麼呢?很簡單,學生是通過語文科認識文字的讀音,如果用普通話教中文,學生也就不知道粵音的標準讀音了,這樣會嚴重地影響粵語的說話能力。以我自己為例,我是客家人,由於不知道客語書面的讀音,所以,不能引用書面語詞彙以助表達,我只能用客語作簡單的交談,如要演講、辯論或講述較複雜深奧的內容,則無能為力。用普通話教中文之後, 粵語的運用情況相信也會受影響。曾聽一位懂客語的傳道人說,有一次他往梅州鄉間探訪教友,梅州是講客語地區,交談時當然用客家話,但要求對方帶領禱告時,他卻很為難的說:自小受普通話教育,只能用普通話祈禱。在廣州地區,情況大概相同,能用粵語朗讀古詩文,甚至讀報紙的年輕人也為數不多了。 普通話的入聲已經消失,分別歸入陰平、陽平、上聲和去聲;由於入聲短而促,詩人詞客往往喜歡用入聲韻來表達抑鬱悲愴的情緒,而讀者誦讀時則通過作品聲調的高低抑揚,來體味作者的感情;改用普通話誦讀,就未必有這樣的效果。而且,入聲本屬仄聲,假如歸入陰平或陽平,則變為平聲字,近體詩須調平仄,只懂普通話的人,寫舊詩則會有平仄難分之苦。 上述或許都不算是好理由,最主要的可能是粵語、客語與古漢語關係密切。真不希望它有一天會消失,也不想香港變得與大陸城市毫無分別。    
kjy13a-20131201
icon22
綠滿窗前
2013.12.01
古詩〈庭中有奇樹〉賞析
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馨香盈懷袖, 路遠莫致之。此物何足貢,但感別經時。(〈庭中有奇樹〉) 〈古詩十九首〉歷來都是中學中國語文課程的選文,相信中學同學對〈庭中有奇樹〉一詩,不致陌生。〈古詩十九首〉最早見於蕭統的《昭明文選》,作者不確定,大概不止一人,寫作年份,一般認為在東漢末年。〈古詩十九首〉題材多樣化,而相思離別的歌詠,佔了很大的比重,〈庭中有奇樹〉屬於這一類。現嘗試略加分析。 這詩開頭兩句「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寫庭院裡有一棵「奇」樹, 奇是奇特,與別不同的意思,可以理解為一棵罕有的、特別美麗的樹。樹上開滿了花,樹奇可以想像,樹上的花,自然也是美豔不凡了。 第三、四句「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寫詩中的主角見到樹奇花美,於是攀爬上樹,他要摘那罕有的花,送給他日思夜想的人。把最好的東西,送給最深愛的人,是人之常情。記得樂府詩〈有所思〉開頭幾句:「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問遺君,雙珠玳瑁簪,用玉紹繚之。」送給對方鑲以珠玉的玳瑁簪,也是用珍貴之物,來表示愛之深切。 這詩的頭四句,可以說,作者巧妙地用樹之「奇」,暗示花之「珍異」, 摘珍異之花來送人, 表示情之「深厚」。真可謂一字千金。如果首句改為「庭中有綠樹」,則趣味索然,完全起不到這樣的作用。 第五、六句「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寫那人珍之重之地把花藏在身上,芬香四溢,但同時亦察覺到,路途遙遠,根本沒有可能送到對方手上。其實,不可能送出,難道在摘花之時,那人會不知道嗎?相信是應該知道的,但知道仍去做,只能說那是非理性的行為,用現在的術語來說是「癡」,而這行為正好反映那人沉溺於深沉的思念之中,舉止行徑,不由自己控制。或許, 明知無效,但做了,說不定,心靈多少可以得到一些慰藉,這與古時的遊子「望遠可以當歸」相類似罷。 最後兩句「此物何足貢,但感別經時」,那人省悟到送區區的一朵花,是不足以表達他的情意,有這樣的念頭, 只不過由於離別也太久了。 詩歌所以感人在於其中的情,這詩有深情,表達恰當、巧妙,不枉千古傳誦。  
kjy13a-20131117
icon22
綠滿窗前
2013.11.17
讀千家詩
   私塾年代,兒童入學的讀物是三百千千,即《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和《千家詩》。孔子曾說,「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不知是否因為孔子的說話,使詩歌成為孩童必選的教材。 很羨慕當時的兒童,啟蒙階段就要讀詩,而且讀的是《千家詩》。這詩集選的全是律絕,篇幅短小,內容雖然多式多樣,但以寫景詩佔多數。所寫的景以春、夏、秋、冬排列。如果打開千家詩,由頭一首一首的細讀,你會發現,我們所居住的山河大地,不論寒暑朝暮,都是美如詩,美如畫。從而,很自然的,你會感覺到,生活多有樂趣,生而為人是多麼的幸福。佛家認為人生如苦海,太消極了,受《千家詩》教育的人,大概不會同意。 現嘗試舉幾首為例,看《千家詩》現今是否仍值得一讀。 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余心樂, 將謂偷閒學少年。 (程顥〈春日偶成〉)  程顥是宋朝一位理學家。這首詩寫他在一個天氣融和的春天的下午,悠閒地、無拘無束地漫步到水邊,沿路迎接他的是青青的楊柳,吐豔的春花。不用第三句來說明他的心情,單憑頭兩句,就可知詩人是何等的輕鬆愉快了。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歌管樓台聲細細,  鞦韆院落夜沈沈。 (蘇軾〈春宵〉)  這詩的第一句經常被人引用,要用千金才可以換得,表示這是人生最歡樂的時刻。從這首詩來看,只要有花、有月,遠處傳來幽微的樂音,夜深的庭院一片寂靜。處身於這樣的環境,這樣的氛圍,就是賞心樂事了。詩人多麼容易滿足,多麼懂得享受生活。 雙雙瓦雀行書案, 點點楊花入硯池,閒坐小窗讀周易, 不知春去幾多時。 (葉采〈暮春即事〉)  這詩寫書桌上有兩隻可愛的小鳥在跳行,窗外有幾片楊花飄落在墨硯裡,頭兩句給人的印象是:鳥不怕人,人鳥無猜, 一片和諧,而所處的地方,室外種了綠楊,環境清幽,遠離塵囂。在這裡生活固然是樂事,在這裡讀心愛的書,不消說,更是快樂不知時日過了。 類似的詩歌在詩集中佔了很大的篇幅。自小誦讀,相信可以使孩童培養優雅的生活情趣,建立積極的人生觀。可以說是美育教材,也是德育教材。    
kjy13a-20131103
icon22
綠滿窗前
2013.11.03
漫談老子
 (一) 最近翻閱一些科普書籍,有科學家認為,宇宙由一個奇點,經過大爆炸後形成,至今約有五十億年,地球的形成則約有三十五億年,而人類的祖先出現只不過二百萬年。 看到這裡,不禁想起《老子》一書的第一章和二十五章: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第一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第二十五章) 老子與孔子同時,到現在也不過二千多年。那時科技不發達,沒有望遠鏡,雖然曉得夜觀天象,但一般人的觀念,只知道天是圓的,地是方的。老子又從何得知,眼前的山川河嶽,以至天地萬物,曾經從「無」, 變為「有」呢?為甚麼不是亙古如此的呢? 聖經《創世紀》第一章記載:「在起初天主創造了天地。大地還是混沌空虛, 深淵上還是一團黑暗⋯⋯。」說明天地起初由天主所創造,難道老子也看過《創世紀》麼?這的確是一個謎。 (二) 很多年前看過一齣中越戰爭的記錄片,好像叫做《反攻諒山》。有一片段播影解放軍從戰場歸來,受到群眾學生載歌載舞的歡迎,場面充滿節日氣氛。當時有點不舒服,戰場上多少同胞被殺,自己也可能殺了不少人,除了僥倖保命之外,不知有何歡樂可言。 老子第三十一章罕有的談到戰爭,原文如下: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從這一則看,老子可以說是一位悲天憫人的仁者。他極之痛恨戰爭,但即使敵人,也會流露同情,他認為殺人多了,心情是沉痛的。所以戰勝歸來,要用喪禮的形式來處置。如果同意老子的看法,大鑼大鼓的歡迎, 當然是不適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