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輯無線電視的《星期二檔案》,內容是報導少數族裔學習中文的情形。看後,留下一個印象 —— 少數族裔學習中文很困難。

要掌握一種語言,當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如果懂得一點竅門,或許可以收事半功倍之效。比如,片中有一個片段播影兩個女學生正在温習中文,其中一個對居住的「住」字,應寫作「住」,還是多一撇的「往」字感到困惑。那時,在電視機前面觀看的我,心裡即時想到:假如她是我學生,我必定告訴她, 凡是用「彳」字做部首的,大多帶有「行走」或「道路」的含意。例如行、征、役(戍邊的意思)、徑、徐(慢步行)、徙(遷徙)、從(一個跟一個的走)、街、循(沿著走)等等。知道「往」字是去的意思,那就不會和「住」混淆了。

同時,我會順便的告訴她,辵()與彳兩字關係密切,同樣有「行走」或「道路」的意思。例如,達、遷、還、返、迎、追、逃、退、逐、途,逕、過、進、遊、遁、道、運等字,至今還保留了造字時的本義。

記得小學四年級時,遇到一位姓徐的好老師。很多同學把「冷」字的其中部份「令」,寫成「今」字。徐老師便教導我們: 文字中有一種叫形聲字,這類字一邊是形,一邊是聲;形表示意義,聲表示聲音,而大多數的字都屬形聲字。他隨即要求我們嘗試從聲音來分析這個冷字,並繼續問我們:令和今這兩個字,那個字的讀音和冷字接近。答案很明顯的是令字。

自此之後,我不但不會寫錯冷字,況且清楚知道:鈴、泠、玲、苓、零、拎等字是從令,而琴、衾、衿等字則從今。

 

語文學習的第一步是識字。握掌部首的含義,懂得分析文字的結構,無疑有助於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