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6_20230611_f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3.06.11
高主教書院中外文物館
看得見的歷史 承傳中國文化
(本報專題)高主教書院在校內建設「中外文物館」,成為本港首間擁有實體文物作為學習教材的中學,文物館化身成為「歷史書房」,帶領同學跨越古代時空,讓文物真實地呈現中國歷史。楊世德校長指出,中外文物館擁有實體文物作為教材,學生透過活學中國歷史,負起承傳中國文化的使命。   去年12月,高主教書院中外文物館舉行祝福暨開幕典禮,也同時標誌著該校於本學年創校65周年。楊校長指出,中外文物館由2018年起籌建,館內的陳列早於2019年完成,因疫情延遲開幕。他指出,文物可作為中國歷史科的教材之一,期望透過中外文物館,為跨科組的中華文化獎勵計劃提供活動場所,促進學校間學與教的經驗交流,藉此提高學生的民族意識,推動各地的中外文化交流。   楊校長希望,學生親身看到文物認識中華文化,當中涉及仁、義、禮、智、信的儒家思想, 「這些思想與天主教教育核心價值相連繫, 也涉及愛與義德等價值觀。」   高主教書院中外文物館佔地約500 平方尺,館藏包括合共51件文物及35 枚古錢,由新石器時代西元前4800年至清朝西元1911年,全部展品均由該校舊生李宗鴻院士捐贈及暫借,他希望文物能啟發更多學生喜愛中國歷史。   捐贈者李宗鴻院士是中國藝術品收藏家,2008年晉身英國皇家亞洲學會院士,並於2009年獲國際中國哲學會青年學者論文獎。他自幼已熱愛文物,八歲時以60港元在古董店舖買下他第一個收藏品—— 元代龍泉窯青釉的茶葉罐,「當時店主見我年紀尚小,便半賣半送,以60港元的價錢賣給我,由此鼓勵我一直收藏文物至今。」   李宗鴻目前收藏逾1,000件文物,他現在協助母校成立中外文物館,認為學生藉著觸摸文物,能啟發思考,從而進一步研習及認識中國歷史。他亦期望藉此作跨科學習,「藉著文物看到古代經濟史,與經濟科扣連;如何燒造瓷器,便是涉及化學科的課題等。」   從文物探索中國發展   在中外文物館歷史最悠久的,是來自新石器時代的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彩陶「彩陶網紋雙耳罐」,該文物用上黃河流域附近的泥土燒造成罐,以不同顏色的礦物質上色,繪畫成渦旋紋、水波紋、菱形紋、平行帶紋和棋盤格紋。經燒製後彩料不易脫落,藉文物反映當時對科技的貢獻;有展示來自東漢公元25 至220年的廣東窯系紅陶屋,此物與李鄭屋漢墓出土的陶屋相近;亦分別有來自春秋及戰國時代的青銅戈及青銅箭,展示兵器技術;不同年代的碗、盤、渣斗、小俑,以及錢幣等,均能反映不同朝代的生活與歷史。   目前共有10位學生擔任中外文物館導賞員,當中五位擔任導賞員的中四學生符茜喻、李諾瑤、郭子瑤、張栢翹及鍾慧瞳均認為,能夠親睹文物,讓他們更渴望進一步認識歷史。   李諾瑤說,初中認識中史時聽到不同朝代發生的事情,每一個朝代及君主的政策及背景歷史,學校亦安排學生參與不同中國歷史的活動,到博物館參觀等,使她愈發對歷史感到興趣;符茜喻最初以為中史多依賴背誦,內容沉悶,「但是接觸過後會發現當中有因果關係。」她表示從中逐漸引發她的獨立思考。   熱愛閱讀的郭子瑤認為,每一件文物也有它的故事,導賞時會以說故事的形式演繹,吸引人進一步了解;張栢翹認為到博物館參觀,有助引發他的興趣,探究古人的生活模式,促進自主學習。   該校畢業生陳詠琛現就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二年級,2021年更榮獲香港青年史學家獎,她亦有份參與策劃印製《中外文物館》小冊子,她熱愛中國歷史,也影響同學留意到考古的興趣,張栢翹希望日後從事在中華文化或文物研究的發展;郭子瑤則希望將來能從事考古或文物修復的工作,藉以加深探索未被發現的歷史。   使文物成為歷史的導遊   李宗鴻近年曾協助教育局修訂初中中國歷史及歷史課程,他認為研究器物有助學生廣泛認識中國歷史的多元化,引起學生學習中史的興趣。   當參觀者走入展館,會看到不少教科書所載的內容,例如中一提及春秋時期的兼併戰爭,於春秋時代用作武器的青銅戈及青銅箭,「武器雖小,但殺傷力大,尤其青銅箭在戰國時期,一箭可以致命。」學生鍾慧瞳也認為,文物有助仔細地認清歷史,館內設置的時間線作參考,對比文物的朝代與年份,了解當時在經濟、政治的影響,帶出文物背後的故事。鍾慧瞳從師兄捐贈的文物中,讓她發現到,「原來文物可以提供深入的研究價值,歷史有句話『信而有徵』,讀歷史外,也要以文物來考究歷史的真偽,所以學習歷史時,文物是很重要。」   李宗鴻在《中外文物館》的小冊子寫道:「冀讓文物充當各師生的導遊,漫遊於古代社會的不同角落。」楊世德校長期望來訪者透過中外文物館,了解中國歷史與文化, 該校已聯繫高主教書院( 小學部),以及中西區的小學等,邀請他們前來參觀;另外,中外文物館已計劃於7月開放予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的教友參觀,分享館藏。(高)  
kjy01_20230604new_f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3.06.04
教區學校聯會(小學組)
第八屆數學比賽
(本報專題)來自55間教區小學的400多位數學小精英,於5月20日齊聚九龍塘天主教華德學校,參與香港天主教教區學校聯會(小學組)第八屆數學比賽。學生取得試卷後,便奮筆疾書, 拆解一個個數學難題,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在比賽開始前,參賽學生亦答應教區學校聯會小學組主席黃綺霞校長在致辭中的邀請,成為數學種子,把對數學的興趣及學習心得,帶回學校與同學分享,讓其他同學都能愛上數學科。   主禮嘉賓香港教育大學數學及資訊科技學系助理教授張僑平博士、黃綺霞校長、數學比賽籌委會主席陳善科校長,及大會顧問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潘盛楷校長等出席是次比賽的開幕禮。   在開幕禮上,先由陳善科校長領禱,之後, 黃綺霞校長致辭時指出,是次比賽提供平台,讓不同學校的學生切磋及分享數學心得,「希望學生透過比賽能發揮所長,並能夠透過解難,去發展數學能力,培養對數學的興趣,感受數學之美。」   代表香港參與數學競賽   當天,四位參與上年度比賽的學生亦出席開幕禮。他們去年參加教區學校聯會籌備的數學比賽後,被挑選到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接受尖子培訓,經過重重選拔後,與另外四位學生組成教區隊伍,代表香港參加IMC國際小學數學競賽2022。   其中,聖方濟各英文小學舊生許岶羽去年被揀選參賽,感到榮幸。他表示自己喜愛數學,所以本學年升中學後,亦繼續參加校內數學活動。荔枝角天主教小學舊生陳樂謙則指出,團體賽較個人賽困難,但在過程中能與隊友一起討論,所以在解答題目及計算出答案時,得到更大的喜悅。   天主教伍華小學舊生王柏喻及聖方濟愛德小學舊生蕭綽橋,期望接下來參加更多數學比賽,拿更多獎項為學校爭光。   比賽當天,參賽者分為低級組及高級組,散布在不同課室同時進行比賽;教師則在禮堂參與由張僑平教授主持的分享會,主題是「照顧學生學習多樣性: 在數學科如何進行差異化教學」。比賽後,部分參賽同學與本報分享學習數學及參與比賽的經歷。(吳)     九龍塘天主教華德學校   五年級 關文諾: 我在二年級開始參加奧數課,喜歡挑戰自己。即使是同一條數學題目也有不同的解法,能訓練思維,所以我喜歡數學。   五年級 鄺睿: 我希望藉著比賽,了解更多自己的不足,再努力去進步。數學要學得好,平時便要努力做卷,熟練不同數學題形。   聖博德學校   五年級 黃鈞琳: 我是學校數隊成員,在課堂上,老師會教授奧數知識, 也與我們溫習歷年試題,準備這次比賽。數學是一門有關思考的課題,思考有助大腦的發展。   五年級 馮進鏗: 我也是學校數隊成員,開心可以代表學校參賽,每次破解數學題目時,都會有成就感,所以喜歡數學。     華德學校   五年級 王穎兒: 為了這次的比賽,我也有操練歷年試題,希望有好的表現。數學很有趣,一條題目也可以有不同方法找到答案,所以在計算到答案時會有成功感。   四年級 李嘉慧: 我在學校參與數學精英班, 老師有時也會揀選我參與校外比賽。數學講求精準度, 要精益求精,所以我很喜歡。     福德學校   五年級 林詩皓: 我喜歡數學,因為它很有趣和有挑戰性。我在學校也有參與數學尖子班,為這次比賽做好準備。   五年級 李浩賢: 我在一年級開始參與奧數班,成功解決難題時會感到舒暢,所以喜歡數學。近年在疫情下少有比賽的機會,所以今次與不同學校的學生比賽,也有些緊張。     初級組團體成績: 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 冠軍 高主教書院小學部 - 亞軍 樂華天主教小學 - 季軍   高級組團體成績: 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 - 冠軍 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 亞軍 聖方濟各英文小學 - 季軍    
kjy10_20230604_f
400 400 喜愛小學動態
小學動態
2023.06.04
喜樂幼小 - 動態
教區學校聯會(小學Ⅱ區)•聯校活動   (本報訊)教區學校聯會(小學Ⅱ區)早前舉行天主教信仰培育卡(3712 CATCARDS)聯校活動,12所小學約120多位學生一起出席,在歡聲笑語中聆聽天主的聖言。   活動中,林康政博士和羊棧團隊組員先帶領學生利用信仰培育卡進行「搜靜默」和「越之悅」活動, 讓學生學習在靜默中聆聽天主的聲音,明白將天主的話語傳給身邊的人是各人的使命。聯校交流活動中, 學生又利用信仰培育卡進行「永生的旅程」活動,體會生命之旅,從中明白只要跟隨聖言行事,必能抵達天國。最後,學生在「天使魔鬼逐個捉」活動中與聯校同學、老師打成一片,領會只要信靠天主,魔鬼絕不能得勝。   「信、望、愛、傳……」全體學生在活動結束前,齊聲讀出口號,承諾會按照天主的旨意,於生活中活出基督的精神,傳揚福音。(喜)   高主教書院• 65 周年校慶感恩祭   (本報訊)高主教書院為慶祝65周年校慶,中、小學及幼稚園部在5月5日於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舉行校慶感恩祭,由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主禮,前校監曾慶文神父、陳志明神父、盧真元神父、劉富根神父及區加培神父共祭,區嘉為執事、譚詠強執事及林社鈴執事襄禮。   周主教在講道中訓勉學生,謹記學校校訓「堅毅力行」的精神,在生活中實踐出來,在不同領域中發光發亮,成為出色的「高記人」。此外,在禮儀中,學校更邀請周主教代表學校送贈一幅佘山聖母畫像給李崇德校監,以答謝他多年來為學校的努力及付出,帶領學校在主內不斷進步與成長。   感恩祭後,學校邀請嘉賓到中學部禮堂共晉午餐, 當中的食物均由家長教師會和校友一同贊助及準備,並由中學生負責招待賓客;表演環節由校友老師獻唱,以歌聲答謝母校對教育學生的付出。(樂)   仁德天主教小學• 40 周年校慶感恩祭   (本報訊) 仁德天主教小學於4月28日舉行校慶感恩祭,主題為「感恩 傳承 共獻愛」,由夏志誠輔理主教主禮,校監成啟明神父共祭以及校董葉偉榮執事襄禮。   感恩祭採用了馬爾谷福音中有關最大誡命的章節,夏主教講道時提醒各人除了謹記愛主愛人的誡命外,不要忘記耶穌另一句重要的說話——「你要聽!」人在平日忙碌的生活當中,若只顧忙東忙西, 就會容易變得自我。因此要留心聆聽天主的話,學習事事感恩,明白一切都有賴天主的帶領。   為慶祝學校40周年,圖書館進行了全面裝修,圖書館的祝福禮亦緊接感恩祭舉行。隨後,手鐘隊以及中國舞的學生亦為眾嘉賓帶來精彩的表演。慶典中,學校為嘉賓送上一份特別的禮物——兩支護手霜,禮物是由學校家長教師會的家長義工合力製作, 希望嘉賓能把其中一支分享給他人,使更多人能感受到天主的愛與關懷。(少)   寶血會嘉靈學校•校慶祈禱會   (本報訊)寶血會嘉靈學校於5月12日舉行54周年校慶祈禱會,由方濟會蔡俊源神父主禮,參禮者誠心感謝上主在過去的日子不斷的眷顧和保守, 並祈求上主今後繼續福佑師生,使大家都能攜手宏揚校訓「敬主愛人,進德修業」。   當天的福音選自路加福音中的「撒種的比喻」, 蔡神父邀請學生銘記每人都有一塊心田,要聆聽天主的話語及多祈禱,令這塊心田充滿養分,生根發芽, 茁壯成長,成為愛的成果。而學校的老師正是「撒種的人」,在老師的栽培下,學生才能結出豐盛的果實。蔡神父亦祝福及鼓勵老師繼續努力「撒種」,令學生在主的愛內繼續成長。(年)  
kjy08a_20230423_f
400 400 喜樂小學投稿
小學投稿
2023.04.23
喜樂幼小 - 文章
我的學校   我就讀的學校——高主教書院小學部,坐落在香港灣仔司徒拔道肇輝台一號,位於樹木環繞的半山中,環境優美,是學習的好地方。   我的學校外形呈「U」字型,樓高八層, 占地面積約八千一百一十八平方米,屬於特大型校園。學校的外牆以白色為主,窗與窗之間的牆壁塗上柔和的淺綠色,給人一種清新舒服的感覺。校園四周樹木環繞,偶爾回眸便會發現活躍在樹間的小松鼠,彷彿置身於大自然。   來到學校,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位於底層的小飯堂,有大約四個課室那麼大。小飯堂整齊地排列著飯桌,能同時容納一個年級的同學在此用膳。學校的大門旁邊有一座被鮮花環繞的聖母山,是同學祈禱的好地方。聖母媽媽用她的仁愛守護著校園的每一位同學。   學校的地下操場分為晴天操場和雨天操場,方便同學進行各種的體育活動,它就像一個小型的體育館,真是五臟俱全!走到一樓,就是學校的禮堂和校務處。禮堂有兩層樓高,有足夠的空間舉行大型的活動。位於二樓的看臺能清楚的俯瞰一樓舞臺的情景。校務處與校長室相鄰,每天學校的文員都在此辛勤的工作。二樓至六樓有多用途室、常識室、電腦室……方便同學進行各類型的活動。   我的學校是一所天主教學校。每天,它以「全人教育」為宗旨,以「堅毅力行」為校訓,讓學生在愛的環境下學習,發揮自己的潛能。我愛我的學校。   陳瑞熙   高主教書院小學部   5D   小息的校園   老師說:「解散啦 !」我和一羣同學如潮水般湧出課室往操場去。大家都想放鬆一下緊張的學習情緒。   在乒乓球場上,乒乓球迅速飛出乒乓球桌外,駐足觀賽的同學們都歡呼雀躍。只見小文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因為他的戰友就這樣輸了一球。接下來的一場,就是小正了。別看他平日深沉文靜,但打乒乓球時卻一反常態,變得生龍活虎。他眉頭緊鎖,嘴巴合緊,雙手擺動。他打出了比子彈還快的削球……對手小熙毫不氣餒,也把旋球像陀螺般朝對方飛過去……同學們都看得目瞪口呆!   在操場的另一個角落,「噠……噠……」只是聽見數不清的節拍,定睛細看,只見小方神彩奕奕,一雙手迅速地打圈,一根繩子在空中極速擺動,一對腳疾速交替踏地。站在一旁的我躍躍欲試,恨不得趁機加入其中,一同享受跳繩的樂趣!   鐘聲響起了,班隊井井有條地回到課室,人聲鼎沸的校園頓時變得書聲琅琅了。   李泓羲   聖若瑟英文小學   六甲   老師評釋:《小息的校園》一文描寫了同學們在小息時玩樂的熱鬧情況,全文加入不少有關動作和表情的描寫,如「眉頭緊鎖」、「嘴巴合緊」、「雙手擺動」等,把這場「乒乓球賽事」加添一份緊湊,亦讓讀者切身感受到同學的活力。—— 鄒懿德老師   我喜歡下雨   下雨了!嘩啦啦,嘩啦啦地下著。 我喜歡下雨,因為一滴滴的,清澈的, 像露珠的雨滴打破了平靜的湖面, 掀起一陣陣波光粼粼的水紋,充滿生機。   下雨了!沙沙沙,沙沙沙地下著。 我喜歡下雨,因為一粒粒的,透明的, 像水晶的雨滴,讓口渴的植物得到了潤澤。 雨水把整個大自然煥然一新, 把我的心情也煥然一新!   尹晨萱   聖博德天主教小學(蒲崗村道)   5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