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6_20221106 f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2.11.06
香港鄧鏡波書院
保育非物質文化遺產 傳承下一代
(本報專題)八名青年透過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下稱非遺)的保育,去欣賞及珍惜傳統文化, 天主教徒學生李曦賢說:「明白萬物也由天主創造,藉著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讓我明白更需要保育及珍惜其價值。」學生期望透過保育,世代相傳現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以確保非遺的生命力。   根據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被各社區、群體,有時是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達、表現形式、知識、技能,以及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香港鄧鏡波書院八名中四學生於上學年參與由香港中華文化發展聯合會主辦的「歷史文化學堂──非遺零距離」比賽,派出三組作品均獲獎項,包括李曦賢、利景希、黃孝賢及李泓羲在「茶樓點心與蒸籠」專題報告獲得亞軍;陳業林及張祖爾在「海陸豐麒麟」專題報告,以及勞健朗及賴浚維以「麒麟」為題的手工╱ 模型作品比賽上獲優異獎。   茶樓文化 懷念推車仔情懷   「蝦餃、燒賣⋯⋯叉燒包、奶皇包⋯⋯」上茶樓品茗、吃點心,職員推著點心車叫賣,茶客上前圍著點心車挑選點心;天還未亮,點心老師傅以精湛的手藝,在茶樓廚房製作粵式點心,讓早上到茶樓的食客能夠品嘗熱騰騰的點心。你有沒有經歷過這種情景?該校作「茶樓點心與蒸籠」專題報告的學生,在研究茶樓文化時親身到茶樓品茗,他們形容,現今茶樓品茗文化漸趨息微下,形成一種「頻臨絕種」的體驗。   同學們分別到兩間傳統茶樓——蓮香樓和蓮香居考察後,蓮香樓剛於本年8月宣布結業。他們在接受訪問時表示,在茶樓「買少見少」的情況下,甚至即製點心的傳統手藝也減少,不少酒樓已改用在工廠製成的急凍點心。   住在蓮香樓附近的利景希說,平日甚少到茶樓品茗,主要是家人感到茶樓不及新式酒樓整潔,當他進行專題研習而到茶樓品茗,卻發現在茶樓有不少香港文化特色:茶樓樓高兩層,下層賣餅,上層飲茶,推點心車叫賣及焗茶盅等風格,這些是他在新式酒樓難以看見的特色。   根據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的資料顯示,「茶樓點心製作技藝」以及「蒸籠製作技藝」早於2014年納入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組長李曦賢表示,在研究上述傳統文化時,才發現「點心」一詞早在唐朝出現,他對於這非遺連繫著每一代人,希望能繼續傳承下去。   黃孝賢及其餘組員也不是修讀中國歷史,在考察非遺的飲茶文化過程中感到很有趣,「我喜歡了解點心的歷史,例如蘿蔔糕出現於抗日戰爭,中國人痛恨日本人,稱他們為『蘿蔔頭』,將蘿蔔剁成蓉,並加以煎炸,成為蘿蔔糕⋯⋯這是很有趣的歷史。」   學生父親傳授紮作工藝 傳承後代   在香港,不少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傳統手工藝隨著時間逐漸息微,其中碩果僅存的麒麟紮作傳統工藝,曾有資深紮作師估計,在香港現只有大約30位麒麟紮作師。在另一專題報告「海陸豐麒麟」中,學生訪問紮作師傅對於保育麒麟紮作的看法, 紮作師慨嘆現今青年追求創新與高科技, 對於保育文化不感興趣,他認為麒麟是中國傳統文化,必須承傳,然而在愈來愈少人認識此工藝下,憂慮技藝總有一天會消失。   住在長洲的學生勞健朗的父親一直對麒麟紮作感興趣,並有多年麒麟紮作的經驗,勞健朗年幼時常見到父親在傳統節慶如太平清醮傳統活動前,忙於紮作海陸豐麒麟。這次他在比賽中與隊友賴浚維以「參半麒麟」為題,參與手工藝的製作, 特意把麒麟紮成一半,只見麒麟的骨架, 另一半已貼上紗紙及上色的麒麟完成品, 帶出紥作麒麟的四個步驟——「紮、撲、寫、裝」:即是先紮骨,遂貼紗紙,後施彩、裝飾。   勞健朗表示,希望藉此讓公眾了解麒麟紮作的過程,同時邀請眾人共同創造未完成的麒麟,吸引大眾了解紮作的傳統工藝。   勞健朗先得到父親教授紮作技巧,再回校教導同學,組員賴浚維首次接觸紮作工藝,他說學習過程中遇到不少困難,例如難以貼穩紗紙,製作每個部驟也要十分細心才能完成。至於參與「麒麟」專題報告的陳業林及張祖爾,從文字帶出麒麟紮作過程、麒麟的由來、紮作傳承等問題。   張祖爾及陳業林在專題報告中提到麒麟象徵吉祥,相傳民間有驅邪趕鬼、麒麟獻瑞之說。在研習時他們從觀察同學製作麒麟紮作,更了解紮作技藝的傳統文化。   電台錄廣播劇 宣揚非遺   同學在「茶樓點心與蒸籠」及「海陸豐麒麟」專題報告上,獲選為50支優秀隊伍的作品,學生早前到新城知訊台錄音,稍後於電台節目中播出。   利景希表示,透過廣播劇形式,闡釋一個家庭到茶樓飲茶時閒話家常,帶出茶樓和點心的歷史,並引用蓮香樓的歷史和建築設計,喚起聽眾重視茶樓與點心的文化遺產。該校中史科主任李曦璇指出,學生在不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進行考察與探究,深入了解傳統文化的價值,並將傳統保存下來。(高)
kjy14_20221016 a f
400400中學文章
中學文章
2022.10.16
喜樂中學-文章
一切發自愛  非出於勉強   當你所作出的「愛」,並非發自內心,而是另有私人目的而為之,那還叫「愛」嗎?還是只是虛偽的愛呢? 愛,不只是伴侶之間的那種愛,它可以是愛惜、關愛……等其他「愛」,但我們若要愛他人,要完全發自內心,才能使他人感受到我們對他的愛。聖經也有這麼一句:「你們的一切事,都應以愛而行」(格前十六14),提醒我們要以愛來行事。 在我中一級時,有位同學經常吃不上午餐,甚至早餐也沒有時間吃, 看他消瘦的樣子,我實在是不忍心,便在某天早上買回一個漢堡給他填腹, 雖然剛開始時他不好意思地一次次推回並表示:「不用那麼客氣。」但一天天地買回漢堡終究是打動了他,自此,他的午餐便由我「承包」了一個多月,即使自己要每天多花一點錢,但那也是值得的。 後來我也因此獲得了十大好人好事的獎狀作為嘉許,但「愛」不是為了有回報才去愛人,好人自會有好報,又何必那麼計較個人利益呢?發自內心的愛,更能溫暖自己和他人的心。 李浩威 香港鄧鏡波書院 6B
kjy12_20220925new_fade
400400中學動態
中學動態
2022.09.25
喜樂中學-動態
南華中學開學禮   (本報訊)天主教南華中學早前舉行開學感恩祈禱會暨開學禮,校監葉定國神父勉勵全校學生努力學習,將所學知識融入日常生活中。   葉神父強調天主教教育的目標是踐行愛德:愛學校、愛家庭、愛國家。校長鄭淑美則向學生介紹本學年新入職的十多位教職員,她強調老師致力為學生籌劃新學年的教學工作,同學應認真學習,以回饋老師所作出的貢獻。部分同學亦上台分享了他們在剛過去的暑期活動經歷,並藉此感謝學校給予學生寶貴的學習機會。(教)   香港鄧鏡波書院•空靈鼓體驗工作坊   (本報訊)為關顧學生的身心靈健康,香港鄧鏡波書院早前舉辦不同類型的活動,讓學生參與,舒展身心,建立團體感。   其中「新興樂器:空靈鼓體驗工作坊」,由宗教培育組和音樂組聯合舉辦,藉清脆悅耳的樂聲,讓參與者身心靈得到平安與喜樂。   活動由專業導師帶領,分享空靈鼓的演奏方法,即場演奏一些樂曲。隨後,參加者每人一個空靈鼓,嘗試體驗演奏的樂趣,並學會簡單的宗教歌曲,體驗空靈鼓放鬆治療的音色。   參與工作坊的中四級歐陽同學說:「學習空靈鼓,不需要任何複雜的音樂理論,簡單易學,音色清脆悅耳。能夠令人放鬆心情。」他表示在演奏泰澤樂曲時,更能體驗天主的臨在及陪同。(教)   元朗天主教中學•開學祈禱會   (本報訊)元朗天主教中學9月1日在聖伯多祿聖保祿堂舉行初中及高中開學祈禱會,由校監包俊偉神父主禮。   包神父描述天主是一個愛人到底,甚至為他人而犧牲的天主,他邀請學生在新學年前來聖堂祈禱,以及透過幫助有需要的人的方式與天主接觸。   校長黃見儀以3H:Head to think——尋找真理;Head to do——以行動實踐愛;Heart to feel——用心去感受他人對你的愛,把愛傳播開去勉勵學生,期望學生實踐愛德,以行動回報天主。   另外,該校早前祝聖置於學校禮堂的聖伯多祿聖保祿像,由包神父主持,當日亦祝聖聖伯多祿聖保祿畫像、十字架和剛完成裝修的校務處。(教)  
kjy14_20220925new_fade
400400中學文章
中學文章
2022.09.25
喜樂中學-文章
記一次難忘的賣旗籌款活動   壬寅仲夏,夏日炎炎,暑氣迫人,但仍沒法蒸發我樂於助人的熱誠。六月下旬,我懷著感恩的心跟隨香港鄧鏡波書院夏老師,參與由香港耆康老人福利會舉辦的慈善賣旗籌款活動。我校一隊義工浩浩蕩蕩地前往著人山人海、熙來攘往的灣仔街道賣旗。   「你們的一切事,都應以愛而行。」(格前十六14)兩年多以來, 受著疫情影響,不但學習上受到影響,義工服務還被停擺。今年雖然是我第二次隨從老師去賣旗籌款,但我仍抱著興高采烈的心情誠替耆康會賣旗,籌募經費,以發展安老服務。   還記得當天早上,我左手挽著錢袋,右手提著旗紙,向途人募捐。我盼望著,盼望著旗紙上一盞盞的天燈,給善心人實現一個又一個願望, 儘管他們許的願望很細微,只願一家平安,身體健康,但過去兩年多的疫情無情地摧毀著他們卑微的願望,令人不禁唏噓 !   酷熱難耐,我不禁汗如雨下,汗流浹背,渾身濕透,仍無阻我賣旗的決心。我和夏老師、義工們甘願為每位市民送上一盞盞天燈祈願,教我明白「孩子們,我們愛,不可只用言語,也不可只用口舌,而要用行動和事實。」(若壹三18)   令人印象難忘的是,賣旗活動如人生般非一帆風順。即使費盡唇舌地向著身穿西裝的白領一族叫賣,但換來的卻是對我視而不見,充耳不聞, 不屑一顧,頭也不回地揮袖而去呢!   可幸運的是我熱心的善待得到一個兩鬢斑白,身彎背曲,穿著粗衣麻布的老婆婆認同。她緩緩地推著載有千斤重紙皮的手推車向我駛過來。當她了解耆康老人福利會籌款的目的後,二話不說將她身上僅餘的「紅衫魚」奉獻出來,她用那雙乾枯樹椏的手,把身上最重要的財產投進我的錢袋裡,我不禁熱淚盈眶起來……那時我早已分不清我臉上的一顆顆小水點是淚水,還是汗水呢 !老婆婆教導我「愛是含忍的,愛是慈祥的,愛不嫉妒,不誇張,不自大。」(格前十三4)   我只祈盼在今年的中秋佳節,透過明月,向老婆婆轉達天主那連綿無窮的愛和祝福吧!   文鈞信   香港鄧鏡波書院   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