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0_20230312_f
400 400 喜愛小學動態
小學動態
2023.03.12
喜樂幼小-動態
柴灣角天主教小學•朝聖之旅   (本報訊)柴灣角天主教小學早前分別安排五年級和六年級學生,到聖德肋撒堂和聖伯多祿聖保祿堂朝聖。   學生從聖德肋撒堂導賞員的講解中,認識了聖堂的建築特色及學習聖女小德蘭簡樸、謙遜、耐心地祈禱。   聖伯多祿聖保祿堂的導賞員介紹了主保聖人的聖像,帶領學生參觀設於聖堂內有關耶穌受難時所用的刑具複製品,令學生感受良多。   兩天的朝聖之旅中,學生皆投入參與活動,享受其中,積極回答導賞員的提問。是次的朝聖活動加深了學生對聖堂和主保聖人的認識,讓他們可以認識聖人的行實,在生活中恆常祈禱、愛主愛人,一生追隨天主。(少)   大角嘴天主教小學•專題研習日   (本報訊)大角嘴天主教小學早前舉行了為期兩天的專題研習日,旨在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   以三年級為例,學生以「健康小廚神」為題進行烘焙「愛心健康曲奇」活動,活動包含STEAM元素。當日,家長義工教導學生,例如學習把無鹽奶油放至室温,軟化後放入容器中攪拌變滑,認識温度會影響物體的形態,掌握烘焙曲奇所需的時間及温度等;學生亦透過營養師講座認識「紅燈、黃燈及綠燈」小食,以上活動均能讓學生認識健康的生活方式。   至於六年級學生則以社會議題「蝸居」作為研習重點,他們先進行分組,並透過網上室內設計平台設計蝸居平面圖,再根據平面圖製作立體模型,學生透過環保材料進行設計,共同發揮創意,並持續關心社會上不同的議題。   兩天的專題研習活動多元化,學生能度過一次愉快及充實的學習經歷,有效達致「自主學習」。(年)   聖安當幼稚園•為地震災民祈禱   (本報訊)土耳其南部與敘利亞接壤地區於上月發生強烈地震,釀成數萬人死傷,以及數十萬人無家可歸。聖安當幼稚園師生早前於早會上,為地震災民祈禱。   雖然年幼的學生未曾經歷過地震,但在圖片中已感受到地震所帶來的破壞及對人類的傷害。當分享各國救援隊在頹垣敗瓦中,救出被困數十甚至百多小時的生還者消息時,師生除感謝救援隊的努力不懈外, 也堅信天父在困厄中必定垂顧眾人。另一方面,學校也邀請家長慷慨解囊,捐贈善款以解災民燃眉之急, 並鼓勵家長和學生一起填寫心意卡,為面對困難的兄弟姐妹祈禱,祈盼地震災民能早日重建家園。(喜)   馬鞍山聖若瑟小學•四旬期祈禱會   (本報訊)馬鞍山聖若瑟小學在2月23日午息舉行四旬期簡短祈禱會,向學生宣揚「彼此相愛,實踐愛德」的訊息。   祈禱會開始,校長楊翠珊向全體學生恭讀聖路加福音,講述「慈善的撒瑪黎雅人」這個聖經故事。接著, 公教教師藉此故事,提醒學生在四旬期要謹記耶穌的教訓,做天父的好兒女,愛近人。   集禱後,全體學生一同詠唱以彼此相愛為題的二月月歌《有一新誡命》。宗教大使及音樂大使代表同學, 列隊上前領受巴斯卦羊,象徵學生願意回應耶穌的召叫,在四旬期克己,多作捐獻,實踐愛德。(樂)  
kjy16_20230212_f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3.02.12
德蘭中學推動STREAM教育
培育創意思維與藝術美
(本報專題)知識可以改變命運,科技演變則改善人的生活質素,德蘭中學校長葉妙顏認為, 透過STREAM教育,培育女生創意思維與藝術美感,更能改變社會,為有需要的人作出貢獻,從而學習德蘭中學主保聖女小德蘭的芳表: 「信靠上主、純樸平實、明辨是非、捨己為人、永不氣餒,並勉力實踐『慎思明辨』的校訓。」   葉校長指出,校方鼓勵學生在各方面把STREAM教育包括:科學(Science)、科技( Technology ) 、宗教╱閱讀( Religions╱Reading ) 、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數學(Mathematics)在校園每個角落展現出來。例如校內的手繪樓梯畫、每樓層電梯門面的畫作、學校牆身壁畫等,也結合藝術創作與電子繪圖(簡稱電繪)的數位插圖技術。本學年,該校宗教室延伸的長廊,以電繪設計了多幅宗教壁畫,展現天主教教育核心價值,所有修讀視覺藝術科的學生及部分家長也參與名為「恩臨天地」的繪畫創作。葉校長認為,讓更多學生參與其中,更能從作品意念中認識宗教信息,壁畫均繪上玫瑰花,顯示該校主保聖女小德蘭的美德。   自幼稚園已喜愛繪畫的中五學生吳泳緻,現於該校選修視覺藝術科及宗教與倫理科,她說,在老師鼓勵下參與不同創作,如設計樓梯畫、宣傳學校的橫額等,本學年她嘗試以視藝與音樂設計電梯門,她以電繪創作插圖, 編程編寫樂曲, Micro : bit 製作感應器, 展示S T R E A M 元素。當進入電梯內,Micro:bit 通過感應器收到指令自動播放樂曲,「平日老師和工友工作忙碌,當他們在電梯內聽到音樂,可以暫時放鬆心情。」   吳泳緻表示,希望藉著發明回饋學校職員對學生的付出,「學校於本學年的德行主題是『家庭』,為表達校方對所有同學的關愛而製作這設計。」她表示校方為學生提供不同創作機會,提升她繪畫的技巧與創意力,也能把設計品融入生活。本年是該校創校45周年,她負責設計校慶標誌,修讀化學科的高中學生在課堂中研發及調製薰衣草香味的酒精搓手液,於校慶活動中送給來賓。   設計與發明改善生活 該校已連續兩學年,在學與教博覽向教育工作者分享推動STREAM教育的成果,上學年分享為中一至中三提供的STREAM課程「STREAM for GIRLS」分享設計思維的教學經驗;本學年結合音樂科、宗教科、學校社工等組別合作,設計全校普及性的心靈藝術課程。   該校部分學生亦於去年12 月的學與教博覽展示STEAM作品。其中有份參展的「AI腦友Jinn」的中三學生,其作品於去年在Samsung Solve for Tomorrow 2021 學界科技比賽獲得中學組冠軍,同學們以AI人工智能技術設計一個守護長者身心健康的陪伴型人工智能機械人「AI Jinn」,特別陪伴及照顧患有認知障礙症的人士,透過Al訓練提供預防阿茲海默症的訓練,參與學生之一的何璧言介紹她們的發明時表示,設計「數字故事卡」提升長者認知能力訓練,增強專注、邏輯思維、記憶等能力;人工智能家居裝置「AI Jinn」機械人可作為辨認對象身份的功能,也可以幫助長者記憶家人容貌的訓練,協助長者鍛鍊短期記憶及認知。   「AI腦友Jinn」組員侯彥廷的外婆患有輕微的認知障礙症, 面對健忘問題令家人擔心外婆在家的安全,因而構想發明「AI Jinn」機械人;另一學生鍾樂然稱,香港面對人口老化,長者人口增加,透過科技能提升長者的生活質素,也藉著發明守護長者身心健康的機械人,提醒大眾關注長者健康。學生均表示,藉此體會科技與生活息息相關,從中幫助長者,帶出家庭與愛德的天主教價值。   善用科技,從而幫助他人,為社會作出貢獻,便是該校希望學生活所學, 理科及STEM統籌主任蕭煒炘表示,學生藉著參賽,過程中使用如3D打印、鐳射切割機、編程等儀器及電腦程式設計, 從發明惠及他人的生活,探索天主教核心價值。   修讀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科的兩名中五學生蔡樂怡及姚采兒,去年11月與同學參與Project e Cube,自製逾250 多款以奶油膠設計的飾品:鏡盒、髮夾、手鏈等,在明愛賣物會中義賣, 並於校內的STEM週銷售。   學習營銷  經驗STREAM學習 學生蔡樂怡形容,由零開始直到產品成形,過程中需要作出不同試驗,例如奶油膠要在和暖的環境中製作才能擠出不同形狀;定價與包裝,也要考慮成本及產品的普及度。「能夠應用所學,如行銷理論及創意思維理論也能實踐出來,提升我在自主學習及對學科的興趣。」   姚采兒同學認為,大量製作產品並不容易,同學要在課餘時間製作,「每個款式也是獨一無二,儘管製作時間長,花上心機與耐性, 當想到物品用作義賣便感到有價值。」   任教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科科主任梁淑茵認為,藉著活動讓學生體驗整個營銷環境,有助學生更了解STREAM 學習的體驗。   蕭煒炘主任解釋,活動以Project e Cube命名,即是工程設計過程(Engineering design process)、企業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以及學習體驗(Experiential learning)。學生透過設計思維的流程,引導學生期望營銷的產品, 「學生定立銷售對象再進行資料搜集,試驗產品並作出修正,運用科技元素,最後落實產品設計、包裝及發售。」整個過程正是經驗STREAM的學習。(高)
kjy12_20221106 f
400400中學動態
中學動態
2022.11.06
喜樂中學 - 中學動態
梁式芝書院舉行初領聖體 暨堅振聖事感恩祭   (本報訊)梁式芝書院早前假聖若翰彌撒中心舉行初領聖體及堅振聖事感恩祭(圖),由校監溫國光神父主禮。   彌撒當日,該校校長吳小玲、老師、家長,以及校內不少同學都一同出席禮儀,為六位領受聖事的同學祈禱。   溫神父在講道中鼓勵參禮者時刻相信天主的帶領,天主會給予人恩寵去面對自己的欠缺和不足,基督徒要警惕自己,不要把信仰當作包袱。   他又特別提醒領受堅振聖事的同學,領受堅振就是接受聖神的恩寵,例如是超見與上智等聖神七恩,結出聖神的果實,努力實踐基督徒的使命。(教)   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65周年校慶感恩聖祭   (本報訊)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早前舉行開學暨65周年校慶感恩聖祭,由聖方濟各堂主任司鐸譚永明神父主禮,該校首位回應修道聖召的舊生、獻主會的馮景豪執事襄禮。由於抗疫措施的限制,學校不能如常全校到聖堂舉行聖祭。   在講道中,譚神父講述瑪利諾會早期在內地福傳及五、六十年代在香港負起牧民工作的歷史,以及他自身與瑪利諾神父的關係,見證瑪利諾會神父們在大中華地區傳教時,把東西方的文化融合於信仰生活之中的特色,例如將中式設計融入建築風格之中。   學校在其65年的歷史中,亦實踐了瑪利諾會以愛服務社會,通過其教學促進東西文化交流的願景。   在講道後,一眾學生領袖接受神父和執事的派遣和祝福。他們承諾親和盡責,忠誠謙遜地為學校及同學服務。   禮儀中,學生的手工作品(圖)連同餅酒一同奉獻。作品展示聖神在聖母的代禱下,賜予學校更豐厚的聖寵開拓新篇。(教)   天主教普照中學•圖書館閱讀區大翻新   (本報訊)天主教普照中學圖書館獲九龍倉「學校起動」計劃(Project WeCan)捐助,更新了圖書館大門、書包櫃及閱讀區裝潢及設備。 此外,圖書館亦新增了電子屏幕及電視播放器,播放圖書館最新資訊,例如新書介紹、老師學生好書推介、圖書館活動等。 圖書館閱讀區翻新後,該校早前舉行揭幕禮(圖),邀請了九龍倉「學校起動」計劃基金會委員會委員許仲英,以及「學校起動」計劃秘書處秘書長鄧家鳳出席,以及主持揭幕儀式,出席揭幕禮的還有家長教師會主席張玉華及校友會主席林俊興。 其後在圖書館風紀的帶領及講解下,大家參觀了裝修後的圖書館,最後舉行圖書館吉祥物設計比賽的頒獎禮。(教)   德蘭中學主保瞻禮•暨45周年校慶感恩祭   (本報訊)德蘭中學早前舉行主保瞻禮暨創校45周年校慶感恩聖祭,彌撒由陳永超副主教主禮,江志釗神父及校監劉富根神父共祭。   聖道禮中,陳副主教勉勵學生要善於探究,因為一切事情都充滿奧妙,要留意天主給人們箇中的奧秘,並懷著感恩之心關愛他人,體驗上主的慈愛和恩寵,延續教育精神的使命,自會結出豐碩的果實。   禮儀中,葉妙顏校長奉獻學校新添置的聖爵和聖盤給主禮祝聖(圖);為慶祝主保瞻禮和45周年校慶,由師生獻上餅酒,代表大地辛勞的成果;及該校在過去45年來培靈育人的努力,仰賴天主的助佑,在各方面所得的成就。陳副主教在禮儀中祝福中六學生,祈求學生如聖女小德蘭般,在天主聖神的引領下,身心靈各方面均得以不斷成長,將來能擁有豐盛和美好的人生。   校監劉神父致謝辭時,祝願該校在未來的歲月繼續傳承「慎思明辦」的校訓,致力實踐天主教教育的核心價值,培養學生具備「德蘭人」的素質:有氣質、慎思明辦、富責任感。   隨後主禮嘉賓主持慶祝儀式,主禮嘉賓為舞臺上的六棵小樹苗注入生命的水分。每一棵小樹苗代表著天主教教育五大核心價值,即家庭、生命、愛德、義德、真理及本校加入的第六個價值——貞潔。 葉校長在致謝辭中,提到今年學校以「家庭」為宗教培育的重點,這也是慶祝主保贍禮及校慶感恩聖祭的主題。(教)  
kjy07_20221002_fade
400400體藝傳情jpg
體藝傳情_中學
2022.09.30
德蘭中學學生張惠貞
推鉛球 擲鐵餅 集合技術力量與速度
「我喜歡推鉛球和擲鐵餅,兩者之中鉛球會是第一位,在鉛球運動中,看到自己的進步,每次擲出好成績,更成為我努力向上的動力。」德蘭中學中六學生張惠貞是推鉛球及擲鐵餅的校隊成員,六年的訓練,她認識到為取得好成績需要努力不懈的去訓練, 「只要盡力做到最好,令自己無悔。」   德蘭中學的學校主保是聖女小德蘭,多年來教導學生學習主保聖人信靠上主、純樸平實、明辨是非、捨己為人、永不氣餒的芳表,實踐校訓「慎思明辨」的精神。田徑運動員張惠貞表示,每一次在比賽上創出佳績,都驅使她持續向上,學校的教導更鼓勵她從運動中培養堅毅精神。   張惠貞在上學年的中學校際田徑比賽(第二組)獲得女子甲組鉛球季軍及鐵餅亞軍,上月初她在香港青少年田徑錦標賽女子18歲組別鉛球項目獲得第四名,更在剛於9 月24日的屈臣氏田徑會周年大賽推鉛球U18 組別比賽上,刷新了9.71米的個人紀錄。   技術型運動 講求技巧與速度   張惠貞形容田徑擲項並不是女生熱門的運動,一般人認為只有身形健碩、肥胖的人才會參與,外形並不討好,「我卻認為是屬於技術型的運動。每個動作均需要觀察自己的身體,如何在投擲區運用整個身體的力量推出鉛球。」   以鉛球為例,運動員要在直徑2.135米的圓形投擲區內,在一至兩秒之間完成整個預備動作,她形容推鉛球是一項速度與力量型的運動,既要學習上下肢協調,推球過程在最短時間爆發身體的潛能:用右手掌心承托鉛球,擺出側身姿勢並向後擺,同時配合轉腰、左大腿向後、右腿蹬腿並沿地面迅速滑行,前臂及手腕要快速向前推球,她表示要把球擲得更遠,需要不斷練習出手的角度和速度,「擲球是一瞬間的動作,要顧及身體不同部位,每次擲球時,我也會大喝一聲,這股聲勢幫助我保持當刻的最佳狀態, 同時為自己打氣。」   熱愛繪畫 動靜皆宜   惠貞自幼喜愛繪畫,直到中四她選修視覺藝術科時,不少作品也與運動相關。其中她的一份作品,便以她擅長的擲項為創作靈感:一條一事無成、看似沒有目標的「鹹魚」在運動場找到自己的多項,鹹魚站在田徑場上大放異彩,擲標槍做出驕人成績。張惠貞說,作品是對自己的一番勉勵,「只要發掘個人才能,便有目標,一定會做到最好。」   張惠貞表示,本學年是她中學生涯的最後一年,面對即將來臨的公開試,她坦言也有許多憂慮,幸好她多年來在田徑場上學會不放棄的態度,她現在每週持續接受擲項訓練外,也為自己設下溫習時間表,以運動員的精神,「朝著目標堅持到底。」(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