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7_20220515_fade
400400體藝傳情jpg
體藝傳情_中學
2022.05.15
德望學校 羽毛球運動員 陸思穎
銘記外婆勉勵 永不放棄
三年前,羽毛球運動員陸思穎在中銀香港全港青少年羽毛球錦標賽上,奪得13至14歲組別女子單打冠軍,她說這比賽是她最難忘和感觸的一次。在思穎晉級八強當天,正是外婆的喪禮,當時她選擇留港比賽,而未有前赴廣州出席葬禮,她想到若然外婆仍在生,「她會對我說:不要放棄任何一個機會,特別在賽事中不可以中途放棄。所以,我選擇繼續比賽。」   現於德望學校就讀中五的陸思穎,小學一年級開始參與羽毛球運動,當年加入學校羽球隊,只為跟隨小四的哥哥一起參與,後來思穎繼續接受羽毛球訓練,反而哥哥未有繼續。在她童年時,同樣是運動員的外婆不時鼓勵她, 要成為一位傑出的羽毛球運動員,每當在訓練或賽場上面對困難時,外婆定會對她說:「思思,俾心機,別放棄!」令她明白做任何事一定要盡力而為,不要錯失任何機會。   良好心理質素 專注打好每一場比賽 陸思穎自幼打羽毛球時,教練已見到她的力量大,小學時已能在後場打出高遠球,她在球場上靈活變通,速度亦較他人快,加上自中一已參與長跑及越野跑訓練耐力、鍛鍊體能與維持跑速,以應付在賽場上敏捷地作出反應。   作為羽毛球員要具備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韌度、身體的協調、靈敏與敏捷度等的要素,思穎也一一兼備,她卻認為每次進行比賽時,氣勢與自信心更為重要, 「即使在『打逆境波』之時,教練提醒我要保持自信與氣勢,要集中精神,認真對待每一球。」尤其當分數與對手拉遠,只要專注打好每一球,把失誤拉到最低,仍然有機會挽回比賽的局面。   思穎說就讀德望學校五年,十分珍視隊友間的友誼,體驗團隊精神的重要,尤其在比賽中得到隊友的支持,常令她在賽場上懷著鬥志為學校爭取勝利。她說,曾試過在賽前進食了不潔的食物,比賽時感到不適,「當天肚痛難當,隊友不斷為我打氣,又送上暖水,隊友對我的關懷,給我信念定要打完這場比賽,不可以放棄。結果我成功晉級。」   在疫情中受訓,賽事經常被迫暫停,思穎對上一次參賽,是在去年年底參與全港羽毛球錦標賽,在中級組贏得女子單打亞軍,原本可以代表香港到海外作賽,礙於疫情而取消, 她坦言對此感到可惜,但是她未有因此疏於訓練,反而經常翻看自己訓練時的影片, 不斷重複訓練動作,定期參與網上訓練, 進行體能鍛鍊、揮拍、練習步法等,她也定時練跑,經常由黃埔的海旁來回跑至尖沙咀,當球場開放時,便相約羽毛球教練切磋球技。   獎牌送給天上的外婆 無比的意志力成為了思穎致勝的關鍵,她指出,每次練習長跑時,要戴著口罩跑完16次200米,再慢跑30分鐘, 有試過在精英賽前約一至兩個月,她相約隊友長跑,當跑到最後400米感到非常疲累,她便與隊友一邊跑步,一邊想著自己在賽事中打至平手時,堅持與否成為致勝關鍵,「我們便是憑著這信念一起跑下去,彼此的鼓勵教我凡事不要放棄。」   回想三年前帶著外婆離世的傷痛作賽,她說外婆教導自己要懷著意志努力做到最好,「外婆患病時,堅強面對疾病,她無比的意志力給我動力,做好本份。」直到現在,她仍常銘記外婆的勉勵「俾心機,別放棄!」專注每一場比賽,在賽場上取得最好的成績,獻給外婆。(高)  
kjy13a_20220410_s
400 400 醫社同心 2
醫社同心
2022.04.08
再談遊戲的重要性
這題目在以前已經談過,這次我針對的是在疫情下更突顯遊戲對孩子的重要;每天下午,在我住的屋苑,都看到一大群的孩子,一些在踏單車,一些在玩羽毛球,有些踢足球,林林總總的玩意,孩子都非常投入,如果在疫情之前,我相信孩子們都去了補習班或興趣班,那可以三五成群地一起玩樂? 然而,很多家長都明白嬉戲對孩子的重要性,但是,家長很少任由孩子自己玩耍,我看見一些家長聘用遊戲老師,在屋苑平台為一群孩子編排一些遊戲節目,其實,遊戲老師很容易看得出,他帶來的道具和遊戲項目,非一般家長可以設計出來,本來是孩子喜歡的遊戲節目,卻變成上課的一部份,就算內容是多麼的充實和有趣,孩子也只覺得是上課的一部份,試問趣味從何而來?但家長卻認為由老師帶領總比孩子自由玩耍的好。 我不是故意看低專業遊戲老師的能力,卻想強調孩子自由玩遊戲和家長陪同孩子一起玩遊戲的好處。在外國一些調查,孩子最佳的玩伴是自己的父母或兄弟姊妹,但由於目前家中未必有兄弟姊妹,因此,家長就自然成了最佳的玩伴,但今天的家長卻非常忙碌,那有時間去陪伴孩子玩耍,於是就有遊戲老師的出現,家長可以用鈔票去找人取代玩伴的角色,我不喜歡遊戲老師的出現是因為家長會忘記自己玩伴的角色。 其次是遊戲與孩子成長的關係,孩子可以藉遊戲鍛鍊他們的身體,例如球類活動,既是一種遊戲,也是一種強身健體的運動,家長亦可藉著遊戲和孩子有很多的身體接觸,可以增進親子關係,家長不應放棄這種機會。 還有,在比賽中會有一些規例必須遵守,孩子亦可從遊戲中學習遵守這些規則,好讓孩子藉遊戲學曉守規矩,不會因為要勝利而忘掉規矩的重要。 最後,我要提醒家長:勤有功,戲有益;孩子長時間留在家中,極少與同學們見面,在身體的鍛鍊和社會的合群性都有欠缺,因此,遊戲更見重要,家長應盡量抽空和孩子一起嬉戲。 重點: 1. 家長不應抱著勤有功、戲無益的心態去面對孩子的遊戲。 2. 遊戲應由家長去主導,不要用錢聘請老師去代替你的角色。 3. 我要指出:勤有功,戲有益才是真。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16_20220403_s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2.04.01
高主教書院推動運動應用程式 疫情下學生居家運動鍛練體魄
(本報專題)第五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全港學生在這三月至四月份也度過一個疫情下的特別假期,學生大部份時間留在家中防疫,高主教書院透過運動應用程式鼓勵學生在疫情中居家運動,學生在應用程式體驗不同的體能運動,並按學生運動後所得分數的排行榜功能與全校學生切磋交流,校長楊世德指出,現在運動已進入AI年代,透過科技幫助學生持續運動,具趣味性的活動能提升學生對運動的興趣。 開合跳、掌上壓、深蹲、仰臥起坐和平板支撐等體能運動,要持之以恆每天完成一系列的運動並不容易,但是當運動引入了人工智能的輔助,運動已在手機下載的應用程式並登入後,使用自拍模式把鏡頭對準自己才開始做體能運動,應用程式便會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分析學生在鏡頭前動作,包括動作的準確度,是否達標,並計算出動作的次數、時間和頻率等數據,全面了解自己的體能狀況。 高主教書院初中學生由去年11月開始,參與由該校舊生、香港大學運動人工智能實驗室總監霍偉棟教授開發的RoboCoach應用程式,分析學生在配合應用程式下進行六項運動:深蹲、平板支撐、仰臥起坐、掌上壓、開合跳和高抬腿,學生可統計每日或每星期的運動量,校方亦會每月統計學生運動量並作出班際和級際的排名,鼓勵學生在良性競爭下多做運動。 影響家人並肩運動  「每次做RoboCoach時,家人也會在旁支持,當我力有不繼時,他們便會接力。」中三學生何卓騫表示藉著這個應用程式,成為家人在疫情下近乎唯一的家庭活動,他會每日定下要完成運動的指標,例如校方要求在一週內要完成六項運動各50下,他會訂定每天各做10下,或每天完成一項運動, 當有家人陪伴時做運動變得更輕鬆自在,同時也影響家人培養運動的習慣。  該校是上述RoboCoach應用程式參與試行的中學,校方除了參與該計劃外,過去七年來一直向中一級開展的「繩晨計劃」,即鼓勵學生每朝在上學前在校內跳繩25分鐘,現在受疫情影響,改為以電子繩進行,更推廣至全校學生參與。體育科科主任邱和友指出,「繩晨計劃」是一項推動每朝跳繩的計劃,最初有見學生的超重比率高,便為正處於發育階段的中一生推動「繩晨計劃」,培養運動習慣,提升學生體能及專注力。 楊世德校長表示,推動電子繩緣於兩年前疫情開始時,有從事家居運動器材的舊生為校方提供專屬該校的電子繩應用程式,學校購入八百多條電子繩並向全校師生派發,師生下載相關應用程式便可以在使用電子繩時自動計算跳繩次數及運動時間,程式設置的排行榜可作為跳繩運動的挑戰。 藉著運動應用程式認識競爭對手  中一生郭哲宏只享受了四個月的校園生活後,現在又因疫情需要在家學習,剛在三月初,學校開始特別假期,校方舉辦電子繩比賽,要求學生在一個月內完成8,000下跳繩才能達標,郭哲宏在半個月時間便以823分鐘已跳出12萬下,排名第二。 郭哲宏說,不論是參與RoboCoach或電子繩,也可以透過應用程式看到其他同學的排名,「當見到別人的分數比我高,便驅使我更有動力努力追趕。」他為了爭取更高排名,每天也會恆常跳繩及進行體能運動,「良性競爭下也可以追求健康的身體,也因此認識不同的競爭對手。」 何卓騫本身是羽毛球隊成員,疫情下所有訓練及比賽也暫停,平日運動量大的他霎時在這兩年甚少運動,令他增加了體重,現在藉著電子運動程式做運動,有助燃燒脂肪。 楊校長指出,運動應用程式可推動學生運動,配合人工智能更可以幫助學生在家中也能以正確姿勢完成體能訓練,減低因姿勢不良而受傷,即使疫情下長時間在家,也可以進行全身肌肉的訓練。「現在運動不再局限於場地與空間,學生可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提升自主學習,也訓練不放棄與堅持的態度。」(高)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07_20220327_s
400400體藝傳情jpg
體藝傳情_小學
2022.03.25
荔枝角天主教小學 江苡澄 多元發展運動員
「每次學習新的運動,慢慢會愈做愈好,自然會有滿足感,也令我的心情愈來愈好。」精通體操、排球、羽毛球及田徑的小學五年級生江苡澄,認為運動給予她正能量及動力,恆常及具規律性的練習也幫助她專心學習。 現年11歲的江苡澄就讀於荔枝角天主教小學,她由5歲開始學習體操,因著體操接受多元化的培訓,幫助她的平衡力及身體協調,升上小學後她陸續接觸不同類型的運動項目,成為一位多元發展的運動員。校內方面,她是田徑隊一員,擅長跑、跳、擲的項目,她也是排球校隊的一份子;校外則有參與體操、羽毛球及田徑培訓。 越級挑戰贏得冠軍 小學三年級時,苡澄代表學校參與九龍西區學界田徑比賽的女子丙組跳遠賽事,最終以3.24米奪得冠軍,當年只有小三的她更是越級挑戰,最終撼贏其他小四參賽學生, 她更拋離亞軍的成績兩米之多。去年她在同一田徑比賽的女子乙組擲壘球賽事上,以30.88米贏得冠軍。 對於贏得比賽,江苡澄感到開心,「因為看到自己進步,但仍要繼續努力,不可以高傲,這是父母教曉我的。」苡澄的父母自小常鼓勵她要選擇喜歡的運動,也要正面面對每場賽事,每次比賽她的父母更會抽時間 到場支持,「最開心是無論輸贏,賽後父母也會帶我吃大餐。」 體操運動加強平衡感 江苡澄說最初參與體操,是她自己擁有柔軟的筋骨,可以在體操上有所發展,另一原因是覺得「體操運動員很有型!」每次當她看到競技體操運動員在具備彈性的專用地板上,連續做出多種體操空翻動作:側手翻、前空翻、後空翻、分腿跳等,也吸引她想學好這項運動。 練習時,苡澄表示每次進行拉筋動作也會感到痛楚,也要經常不斷重複做出倒立、拱橋等動作,每學習一個新的體操動作,要花上一星期,亦有較複雜的需要數星期才能完全學會。她說日復一日的練習與堅持,教會她永不放棄精神。 「每次放學後我會盡快完成功課,逢星期一至四作好溫習,以準備星期五至星期日可以安心參與校外訓練。」預先作好學習的規劃,也教她學懂把握時間。她說星期一至五也須補習中英文及數學,另外每週有三天分別參與田徑、羽毛球及體操培訓,疫情期間部份練習也要暫停,她便持續在家中拉筋和跳繩,以維持跳躍力及柔軟度。 師長父母支持 努力做好本份 「劉老師非常欣賞你對待練習和比賽的態度,希望你贏得兩項九西區冠軍後,可以保持鬥志與爭勝心,在全港賽繼續向前衝, 努力突破自己⋯⋯」在江苡澄的書桌上,放上一張張由體育科教師送上的祝福卡,她說祝福卡的勉勵說話鼓勵她要盡力做好本份, 「這是老師向每一位田徑隊成員寫下的勉語,我很喜歡。」 另外,父母的支持也成就她不放棄任何一個作賽機會,「當我在賽場上落敗,父母定會安慰我不要灰心,其中我在去年首次出外參與羽毛球區際比賽時,因心情異常緊張導致難以發揮水準,結果首場已出局,後來父母安慰我,我事後調整心理,學習放鬆自己,不要怕輸,努力打好比賽。」 本學年,荔枝角天主教小學推薦江苡澄成為屈臣氏傑出運動員,表揚她在運動上的多元發展,她說喜歡做運動,這也受同樣熱愛運動的父母影響,「媽媽平日晚上會陪我到緩跑徑練跑,我很期待每次與她一起練習,因為可以解悶;多做運動也令本身愛吃的我更健康。」 多元運動發展並沒有影響苡澄的學業, 她強調只要懂得分配時間,便能兼顧各方面。透過運動,她學習放鬆心情,多嘗試, 適應了比賽的節奏後,自然能夠消除緊張的心情。(高)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