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221113F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2.11.13
樂華天主教小學
師生響應節能 保護地球
(本報專題)地球是我們的家,你會怎樣保護它?樂華天主教小學的師生為了減少能源消耗,實行環保生活,一同實踐節能行動—— 離開班房前關掉所有電器、冷氣機溫度保持於攝氏25.5度等—— 成功將耗電量減少接近一成,並獲中華電力有限公司頒發「綠優校園認證計劃」的「最優秀表現獎」金獎。 為鼓勵學生積極響應學校的節能行動,該校近年推行計劃: 校長及老師在轉堂、放學後檢查各班是否做到關燈、關冷氣等, 完成的班別便可得到一張貼紙;只要集齊30張貼紙,全班學生便會獲得獎勵:「體育室放題」。   「『體育室放題』即是我們可以在體育室,挑選想進行的體育活動,有籃球、羽毛球、豆袋等。」五年級學生盧淑儀便曾經成功與同學集齊30張貼紙,在體育課中獲得獎勵,並與朋友選擇了打羽毛球。   在這計劃中,雖然每班皆有一位環保先鋒負責關電器,但因為全班學生都會有獎勵,所以同學會互相提點,一起養成省電的好習慣。   製作風車模型 學習再生能源   除了節約用電,校內亦放置回收箱,讓學生回收膠樽、紙張等;另一位五年級學生張啟歡更表示,每個班房內均有一個紙張回收箱,收集只用了一面的紙張, 待學生在做數學題時,能重用作算草紙。   此外,啟歡指出雖然學校在攝氏24度以上才能開啟冷氣機,「但我們打開兩邊的窗口,讓兩邊空氣對流,也很涼快!」   樂華天主教小學推行環保教育多年,校內放置風車發電,為校門的電子螢幕、園圃灑水器等設施供電。老師亦因材施教,透過風車、太陽能板教導學生再生能源。其中,在四年級的專題研習中,學生便製作風車模型,了解風力發電。   啟歡與同學用紙杯、膠樽、飲管、雪條棍等,製作風車模型。在完成後,他把風車放在電風扇前,期待地等著風車轉動,使燈泡發光,「當看到它成功亮起來,我與同學都很高興。」   為推廣環保信息,課外活動統籌周可怡老師指出,學校亦邀請學生拍攝短片,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傳遞環保知識;學生組織「環保大使」也會在校內向同學分享回收物品的信息。而為了讓學生具體知道學校省電的成效,學校也曾舉辦講座向學生講解節能,「當學生知道只要節省十分之一的消耗,一年下來,省卻的金錢便可以買到20張乒乓球檯,或15,000個豆袋,他們都很驚訝。」   周老師指出,老師也跟學生一起節能,例如開會後關掉房間的電器,期望以身教,教導小朋友節約用電。   走在樂華天主教小學內,會見到許多花圃、園圃,種植花朵、楊桃、香蕉、檸檬、蘿蔔等。近年由於疫情緣故,學生鮮有參與種植活動,五年級學生黃諾言便十分期待,希望有更多機會參與種植活動,「我想種更多花朵,因為很漂亮。」   打造綠色校園 愛天主、愛人、愛地球   校長邱寶祺表示,家長經常回校打理園圃,種植了不少蔬菜水果——家長也參與學校的環保活動。此外,邱校長說,學校現正設計具宗教氣氛的花圃,期望優化校園環境,打造綠色學習環境;並計劃在常識科進行水耕種植、魚菜共生等學習活動。   邱校長指出,學校推行的環保計劃,配合天主教教育五大核心價值中的「生命」,期望在活動中教導小朋友「愛天主、愛人、愛地球」。(吳)
kjy16_20220918_fade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2.09.18
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中學部)
推動課外活動課 建構身心與健康
(本報專題)在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中學部),每到星期五的最後一節是課外課,會見到幾乎全校學生走出課室,雀躍地走到不同的活動室、操場等參與自己心儀的課外活動課。新學年剛開始,該校學生可以藉著課外活動課,調適繁忙的學業及校園生活。   課外活動主任湯瑞燕老師指出,本學年共有30多個聯課活動,每一項也有學習的意義,包括近年新設的線上單車小組,學生可以在活動室使用「室內功率訓練單車」健身,亦可以在戶外踏單車;亦設有模型研習社,學生在組裝模型過程,發揮創意,並學習使用不同的組裝工具; 或一嘗咖啡師的工作,在專業咖啡師指導下,學習沖煮咖啡、咖啡拉花設計等。   湯老師指出, 有學生為自我增值,會選擇學科類別的會社,如高階數學研習、科學、IELTS考試預備班等;心靈及宗教方面,設有身心靈活動的會社、歌詠團或慕道團;體育類別則有足球、街跑、羽毛球、花式滑板等;興趣性質為主的例如是沙畫、結他、模型、編程機械人等,也有體驗不同行業的會社:如髮藝、手造皮革、專業咖啡師等。   沙畫體驗融入藝術 在林林總總的課外活動中,總有一項是學生心儀或有興趣的項目, 其中已舉辦逾三年的沙畫班,由天主教徒沙畫藝術家胡藹的教導學生把視藝融入生活,帶領學生學習「以沙畫說故事」。   上學年受疫情影響,學校曾長時間改在網上授課,儘管如此,也未有阻礙課外活動的進行。沙畫班導師胡藹的形容, 在疫情下課堂「也如流沙一樣學習變通」透過網上教學,有的學生帶備燈箱及沙回家上網課,亦有部分學生受環境所限,她便請學生以黑色卡紙取代燈箱學習沙畫。   由中一開始參與沙畫班的中三學生袁卉芝,自小已喜歡繪畫,升中後得知美術學會設有沙畫班,便希望嘗試不同的藝術媒介, 體驗藝術的樂趣,「平日繪畫只需拿起畫筆繪畫創作,接觸沙畫時,才知道要用整隻手才能完成每個沙畫技巧,感覺很有趣。」她舉例指出,如用沙展示雲朵,要掌握撒沙技巧;也要以手指刮掉沙,突出圖案的輪廓等;每次完成沙畫,過後一掃圖畫便會消失,她說不會因此感到失望,反而讓她多思考圖畫的創作空間。   身心靈樂緣學習放鬆 三位參與「身心靈樂緣」的學生,在祈禱室內躺卧,閉上眼睛,再把厚甸甸的書籍逐本放在身上,每本書代表著自己面對的壓力,學生事後分享表示,這以書籍的重量代表壓力,才覺察到自己正面對學業的壓力,導師引導學生時提醒學生放鬆的重要。   身心靈樂緣負責老師之一蕭婉雯指出, 該校一直著重身心靈教育,認為藉著覺察自己,學習把生命的陰暗面轉化為光明的一面,需要恆常進行身心靈活動的練習,包括身心鬆弛、學習安靜等。尤其面對現今社會,學生藉此提升自處與自省等能力。   花式滑板建立自信 滑板教練張恆達, 學生稱呼他為達達Sir,他透過與青少年一起玩滑板,灌輸滑板文化,向青年細說人生,「玩滑板一定會跌倒,但是如何從跌倒中學習,最重要是願意多作嘗試。」他時常鼓勵學生,不要只想,不去行動,要嘗試才知自己的能力,這是他時常向學生灌輸的觀念,久而久之,學生也會在滑板以外,願意把想法付諸實行。另一項滑板文化是互相尊重,達達Sir認為玩滑板也要懂得尊重,不可以有少許不滿或意見便出口傷人或說粗言穢語。   中六學生陳家齊自去年加入花式滑板班,在教練鼓勵下學習放膽嘗試。他表示這無形中提升對學習的自信心,有助自己準備中學文憑試,「在疫情下時常面對學習的困難,有時也感到迷茫,達達Sir時常鼓勵學生抱正面態度,啟發我凡事盡力而為的重要。」   湯瑞燕老師表示,課外活動課自2012學年教育局推出的新高中課程後推出,當年全港學校也要加入其他學習經歷(OLE),該校便把過去在課後舉行的聯課活動會社,改為在課堂上進行,以中一至中五學生為對象,讓他們從中尋找興趣與專長。她表示, 曾有參與課外活動課的學生,畢業後繼續向這方面發展,例如曾參與美術學會的舊生, 現時是藝術家;昔日曾參與街跑的舊生,現返回母校實習,擔任運動助理;亦有銀樂隊成員畢業後開辦音樂中心教授樂器。她說能夠及早讓學生接觸不同種類的活動,成為了另類的生涯規劃,幫助學生尋找個人發展路向。(高)
kjy07_20220605_fade
400400體藝傳情jpg
體藝傳情_中學
2022.06.05
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 潘柯羽
賽艇 超越對手才看見終點
賽艇是背進式運動,參賽者背向終點, 將漿用力向後划,讓艇推進,何時才到達終點?與對手的距離有多遠?賽艇運動員潘柯羽表示,需要憑經驗和感覺,亦是令她對這項運動著迷的地方,「我自小已熱愛運動, 羽毛球、足球、乒乓球、籃球也喜愛,這些運動能看見終點和目標,但是賽艇則要背向自己的目標努力前行,領先才能見到對手, 給我全然不同的運動體驗。」   中六生潘柯羽就讀於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中一時與家人由深圳來港定居後,才在中學的活動中接觸室內賽艇,已造出好成績,「一般初學者最快時間徘徊於兩分10秒之間,我第一次划艇500米便以1分55秒時間完成,因而加入了室內賽艇隊。」   成績斐然 艱苦訓練   她在中三獲選為香港賽艇代表隊成員, 同年即2018年,她已代表香港奪得亞洲海岸賽艇錦標賽銅牌,2019年更先後在泰國勇奪亞洲青少年賽艇錦標賽金牌,以及香港賽艇錦標賽女子單人雙槳艇金牌,去年在香港賽艇錦標賽公開組女子雙人雙槳艇贏得冠軍, 本年於亞洲室內賽艇錦標賽女子19歲以下個人2000米賽事奪得亞軍。   集訓時她幾乎每月也參與不同的比賽與賽艇測試,一星期有六天進行訓練, 每朝6時到中國香港賽艇協會訓練, 9時過後才回校上課。她說, 為追上學業進度,課後老師會為她重溫當日所學,她的中英文老師更於每週日給她進行線上補課。她亦善用乘車時間溫習, 「我事前以電話錄音記下學習重點,坐車閉目養神時聆聽錄音作溫習。」她說, 集訓時間雖多,卻成為她努力學習的動力。   成功背後 雙手長滿老繭   在港隊訓練,柯羽每天划艇十餘公里至廿二公里不等,長距離的訓練令她雙手布滿老繭,她說磨出繭的雙手是賽艇運動員必經階段,也是她曾為此萌生放棄賽艇的念頭。她指出初期訓練時,雙手皮膚幼嫩,練習時反覆的轉槳動作令雙手磨出水泡而破損, 「當時痛至槳也提不上,仍要忍痛完成每次訓練,教練表示,只要捱過了,手部慢慢磨出繭,便不會痛。」她說這痛楚至今難忘亦難以形容,每次練習前後要消毒傷口,最後花上一個月時間才適應過來。   賽艇背後雖然有許多辛酸,但也給她紓解壓力,她享受在戶外訓練與大自然為伴的感覺,「尤其於清晨練習,太陽剛升起,在和煦陽光下划艇,隨著微風聽到岸邊樹葉的拍打聲音,鳥兒叫聲令我感到很放鬆;又或在比賽時聽到岸上的人向我打氣時,令我更有動力完成賽事。」   賽艇運動肯定了她的能力外,刻苦的培訓使她變得更堅強,特別在她中二時經歷父親病逝的傷痛,她說更要努力向上作為對亡父的思念。她回想自己第一次代表學校參與學界室內賽艇比賽時父親仍在生,「他當時在醫院, 賽前他致電給我, 只說了『加油!』,短短的鼓勵令我很感動。」   多年來她一直與母親相依,每次比賽, 母親因工作無法出席,「賽後她會觀看我的比賽影片,即使我的成績怎樣,她一定會讚賞我。」   上月,她剛完成中學文憑試兩天後,隨即前往中國內地參加集訓,積極備戰爭取12 月的亞洲錦標賽名額,代表香港參賽。對於賽艇,她認為要學習厚積薄發的精神,「成功需要逐步累積,不可急功近利,要努力才有所成就。」(高)  
標籤:
kjy12_20220605_fade
400400中學動態
中學動態
2022.06.05
喜樂中學-動態
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中學部)傳訊週   (本報訊)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中學部)5月16至20舉行「傳訊週」,主題是「生命的神奇光輝」(LIFE is Bright, LIFE is a Miracle!)。 活動承接聖誕主題「天主真光,生命之道」,提醒老師和同學在生命的黑暗時刻,總有天主的真光引領人走回光輝的道路,只要善用天主所賜的恩賜,就能展現生命的神奇光輝。 在「傳訊週」期間透過早會分享、課堂教學、「媽媽的神奇小子」電影欣賞、小息攤位遊戲等,讓同學學習得到光輝生命的要素,即是:勇氣、勤勞、承擔、堅毅,藉此走上神奇之路。 在傳訊週的最後一天,該校邀請《媽媽的神奇小子》電影故事主人翁、人稱「神奇小子」、香港傑出殘奧田徑運動員蘇樺偉親臨「傳訊講座」,分享他的光輝生命。席上,中四的董同學分享問道:「我有點迷惘,我個人很喜歡打羽毛球,亦想在這方面發展,但我沒有自信,自從與父母分享了這想法後,他們有見我在羽毛球的表現不算傑出,只想我專心溫習,畢業後找一份文職工作。請問你除了母親的鼓勵,有甚麼推動令你堅持下去?」 蘇樺偉請同學先用心讀書,要給予信心自己和家長,他同時勉勵同學「堅持夢想,永不放棄,雖然不一定成功,但過程中一定有所得著」。講座完結前,他親自為各班代表頒發「生命的神奇小子」獎牌,讓同學領悟生命本來就有無限可能,只要善用天主所賜的恩典和才能,其實每一個人也可以成為自己生命的神奇小子。(教)   聖母玫瑰書院•和諧粉彩靈修活動   (本報訊)聖母玫瑰書院宗教教育組於5月中舉辦和諧粉彩靈修活動,參加者為中一及中二級學生。 該校配合學校本學年宗教主題「愛德」及「家庭」,以「聖家的祝禱」為活動主題。 活動先邀請參加者以默觀呼吸及祈禱調整個人心神,回顧及過濾早上發生的事情,把值得感恩的人、事、物留在心中,藉此成為生活的養分。學生在校牧的指導下,每人隨個人節奏逐步完成和諧粉彩的小畫作。最後一同聆聽路加福音「耶穌十二齡講道」的經文,默想聖家的榜樣,並誦唸玫瑰經,祈求上主親臨及祝福眾人的家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