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7_20230924f
400400體藝傳情jpg
體藝傳情_中學
2023.09.24
明愛屯門馬登基金中學
活木球選手葉梓添 體力腦力心力兼備
被稱為平民版高爾夫球的活木球,上世紀九十年代才由台灣傳入香港,活木球的名稱是根據英文Woodbal l的讀音而來,今年4月才正式更名為木球(下稱活木球)。活木球運動屬新興和冷門項目,最初只在大專界流行,中學鮮有接觸,明愛屯門馬登基金中學,是香港第二間引入活木球運動的中學,於該校就讀中六的葉梓添,更是該校培育的首批活木球青年運動員,現時是香港木球總會(前稱香港活木球協會)青年代表隊成員。   葉梓添原為羽毛球運動員,2020年疫情期間,羽毛球校隊的訓練被迫暫停,體育科老師茹敏緻為讓學生能繼續參與體育活動,便向學校提議引入能在空曠地方進行,並可保持社交距離的活木球運動。梓添應邀加入球隊,沒想到機緣巧合,竟讓他充分發揮潛能,攀上香港活木球50分制青年排名第二,在剛過去的暑假首次代表香港參加國際賽,取得驕人成績。   「我中三開始接觸活木球,玩了兩三天便被它吸引,尤其是揮桿將木球打進球門的一剎那,木球擊中球門中間倒掛的『紅酒杯』時,那清脆的響聲,著實帶給我很大滿足感。」梓添的優秀運動細胞,令他在短時間內,已掌握活木球的基本技巧,並領略到活木球的樂趣。   概括來說,活木球只有中桿、長桿和攻門三個技巧,看似簡單,但其實「易學難精」,且很具挑戰性。「每次揮桿、擊球前都要先觀察、分析、計算,然後調整、檢討,精神需高度集中,而且每場比賽動輒三、四小時,對體能的要求也非常高。比賽過程中如做錯一個決定,足以影響整體成績,所以要學懂控制情緒,幾年下來,現時我的抗壓力已非常高。這是活木球吸引之處,也是我堅持下來的原因。」   活木球可在沙地或草地上進行,場地不同,打法可以變化很大。「每個場地都有其獨特之處,地勢、坡度、軟硬、草的長短、甚至濕度,都影響揮桿時的力量和出球方向。每揮一桿,都在跟對手鬥智鬥力,除了技術,戰術和心態更為重要,是致勝關鍵。勝出比賽的快感讓我忘記訓練時的艱辛,也讓我樂於與家人分享活木球的種種,關係改善不少。與隊友的合作和跟對手的交流,除增加自信外,也讓我更懂體諒和讚賞別人。」梓添娓娓道來他的改變。   茹老師對梓添的期望不限於運動:「如果梓添能把打活木球時的思考方式、分析能力和堅毅精神應用到學業,甚至將來的工作上,相信成就必倍於人。」   梓添來年便要應付文憑試,期望能在運動和學業之間取得平衡:「我花了三年時間,晉身香港活木球青年排名第二,當中經過不少困難和磨練,這些訓練讓我學會堅持、不放棄,和不怕失敗。我期望能升讀大學,修讀自己喜歡的護理系,同時在大專學界接受專業訓練,冀望能成為香港第一。」(賴)
kjy07_20230917f
400400體藝傳情jpg
體藝傳情_中學
2023.09.17
明愛馬鞍山中學盧泳心
健球運動員 合作・尊重・包容
健球是一項有三隊選手同場作賽的球類運動,每隊派出四名隊員作賽,擁有發球權的隊伍需要由三名隊友單膝跪下托起球,再讓擊球者進行攻擊。攻擊方在發球前需要呼叫「Omnikin」及呼叫防守方的衣服顏色,如果防守方未能成功接球,其餘兩隊便可得分。明愛馬鞍山中學中二學生盧泳心在芸芸運動中,最喜歡健球,「這運動講求與隊員之間的團體合作,好玩!」   盧泳心認為健球著重與隊友之間的合作與默契,在每次比賽前,他們也會商討策略,為每位隊員安排最適合的位置, 「我叫口號較好,所以我負責呼叫口號,另一位成員擊球較好,能使對方難以接球,我們便安排他擊球。」在商量及編配隊員在比賽中的崗位時,他們學懂欣賞別人的長處。   該校的健球校隊於上學年成立,盧泳心與隊友的默契也在每次訓練及比賽中建立。她表示最初合作時,曾因為隊友在比賽中站位不對,使防守不足導致失分而吵架。但是在持續每星期的訓練後,他們愈來愈合作無間,在過程中也會尊重及包容隊友的不同想法。   從新興運動中 取得成功感   為了給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提供發展潛能的機會,明愛馬鞍山中學近年引入多款新興運動,例如學校舉行「全民共融運動會」,讓學生接觸不同新興運動,如布袋球、雪合戰及健球等。體育科科主任黎思韻指出,傳統運動有時講求技巧、體能要求亦相對較高,不是所有學生都能輕易掌握。但是,新興運動所要求的技巧和體能較低;對場地及裝備的要求也不大,較易安排學生參與,學生也可以從運動中獲得自信及成就感。   「我喜歡做運動,每星期都一定會運動,做運動有趣又健康。」熱中於參與不同運動的盧泳心曾參加羽毛球、閃避球、閃避盤及籃球等項目,她表示,被健球「又大又輕」的特點所吸引,所以初次接觸健球後, 便加入校隊。   她每逢周一放學後皆要參與訓練,亦多次代表學校參與不同比賽。其中她與隊友在上學年參加的「香港健球校際錦標賽2022- 2023」取得亞軍。比賽前,由於她與隊友久未作比賽,在第一場比賽表現失準而輸掉,但他們之後把握休息時間,調整心態,互相鼓勵,反省第一場比賽未做得好的地方,又在場邊觀賞其他學校的表現。他們漸漸平復心情,最終在第二場比賽獲勝,贏得錦標賽的亞軍。她指出在這運動中,學習到當面對困難與挑戰時,仍要努力堅持,才能成功。   踏入新學年,盧泳心期待有更多新成員加入健球校隊, 期望他們體會到健球運動的樂趣。矢志成為運動員或運動教練的泳心將會更加努力,朝著健球比賽的冠軍進發,他日希望回到母校,給學弟學妹傳授健球心得, 回報教師及學校一直的關愛及照顧。(吳)
kjy16_20230402_f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3.04.02
順利天主教中學 夢想沙龍
推動正向教育
(本報專題)在順利天主教中學的家長晚會上,中三級的家長齊集禮堂等候子女進場之際, 學生均穿上自己從事職業的服飾,手持「成人證」,列隊進入會場。學生李嘉維的母親看著禮堂大門打開時,已從遠處見到兒子結上領呔、穿上醫生袍,李嘉維表示,「母親在我的『成人證』貼上印章,鼓勵我無忘初心,繼續以醫生作為目標。她的認許,鼓勵我要努力達成醫生的夢想。」   順利天主教中學本學年為中三級學生舉行夢想沙龍「成人禮」,學生由本學年初開始,由推動正向教育的導師,為全級學生提供合共五節的正向心理學工作坊,學生透過遊戲、心理測驗、小組討論、個人反思與個人練習等,體驗成功需具備的條件;認清自己的個性及方向; 導師運用Coaching(教練術)方式向學生提出多個提問,藉以引發學生反思自己的動力來源、人生範疇與目標。   課程中,每位學生需要製作「我的生命線」,學生計劃自己10年後從事的行業或路向。更邀請學生於夢想沙龍「成人禮」的家長晚會上,展示自己預想10年後從事的職業;學院導師為家長提供講座後,然後學生手持成人證步入禮堂與父母會面,父母在學生的成人證貼上勳章以示肯定其志向。全級中三學生於夢想沙龍「成人禮」活動中參與正向教育活動,在造型師協助下,裝扮成自己希望從事的職業:足球員、飛機師、老師、律師、醫生、獸醫、歌手、廚師、音樂人等,由專業攝影師為學生拍照;學生須拍下兩分鐘短片, 講述學生在10 年後(2033年),重返母校,分享職業、家庭生活、愛情及價值觀等感受。   努力實現夢想   「我想成為醫生,幫助更多病人,更希望成為心臟科專科醫生,我希望能醫治姊姊心跳過快的問題。」中三學生李嘉維參與正向教育活動時,發現自己很希望成為醫生, 治癒更多人,「使人人也記得我,更為家人帶來驕傲。」   李嘉維在短片中,拍攝10年後的自己:「我感謝10年前的自己,一直努力讀書,沒有被娛樂或外在事情誘惑,終達成夢想。」他為達成從醫的決心,已選定理科作為中四選修科,計劃中四暑假時申請參與醫院義工,盡早接觸醫護行業。   該校校長李婉萍指出,這一屆的中三學生,由中一開始已受疫情影響,期望藉著推動正向教育的概念,讓學生從價值觀教育了解自己,學生正值面對中三選修科目的階段,「讓學生認識自己的性格強項,更能訂定個人目標,再加以發揮,對於未來選科會更清晰。」   夢想成為國家運動員   「2033年的我,正在中國國家羽毛球隊當女子單人及雙人的正選主力,同時正修讀北京體育大學與香港體育學院合辦的運動訓練教育學士學位課程。」中三的郭懿晴在「成人證」上,貼上她的羽毛球運動員造型照,旁邊寫下她未來10年的人生:中四考入香港體藝學院接受羽毛球訓練,繼續在順利天主教中學學習,大學已是香港羽毛球代表隊成員,並在香港中文大學修選體育學學士,希望終有一天成為中國國家羽毛球隊隊長。懿晴說, 為能圓夢,早已加入校內的羽毛球校隊,也努力參與校外的球會訓練。   另一中三學生陳鎧童自幼稚園開始學習武術,擅長中國傳統武術龍形, 小學時跟隨師傅表演武術,對於習武, 她認為外界視武術為暴力、打架、容易受傷,甚少認為武術可以保護自己、增強體格的好處,故此她一直甚少說出自己希望成為武術教練的夢想。本學年參與正向心理學活動後,懿晴從中發現自己始終也鍾情於武術運動,這次活動讓她終於鼓起勇氣向別人說:「我長大後想成為武術教練。」   家長陪伴孩子成長   在「夢想沙龍」成人禮晚會,校方揀選部分學生短片於會上播放,「正向價值是學生透過尋找目標,帶出正面的信息,為達到目標,會認清自己。當學生懷有希望時,自然流露出堅毅與不放棄的精神。」梁翠茵主任指出,學生從活動中反思生命的意義與使命,邀請家長前來見證,是對學生發展自己時的肯定,「家長對子女說的一句話很重要,讓學生感受到家人的陪伴與支持。」   李婉萍校長肯定價值觀教育能幫助學生成長,校方計劃明年再為中三學生舉辦「成人禮」活動。孔德文副校長指出,學生在尋找目標前,曾為中三級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發現不少學生對於個人的具體目標感到模糊,學生接受正向價值教育後,培養正面思維外,也加強學生認真思考個人目標。(高)  
kjy16_20230305_f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3.03.05
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中學部)
正向教育日 助學生抗逆解難
(本報專題)「我相信天主創造人也是珍貴,儘管每人也有缺陷或不完美的地方⋯⋯但不要緊,正因著不完美,更教我們要鍛鍊個人能力。」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中學部)甘陳富文校長在一次生活教育課中分享「我的正向人生」時,以自身患有弱視的經歷勉勵學生抱著不放棄的精神,因為「機會永遠是留給繼續嘗試的人」。   「我在小時候遇到意外導致弱視,視力未能發展,我是一位視障人士,患有弱視……左眼只餘下兩成視力,右眼也不多於五成視力。」陳校長透過片段向學生分享自身經歷時帶出正向的人生觀,她時常記起母親鼓勵她:別只著眼自己視力問題便選擇放棄,應妥善掌管自己的生活,盡力找方法解決困難,「我相信自己要比其他人勤力,更練習到過目不忘的能力,非常專心學習,並抱著不放棄的精神。」   該校自2021學年推行三年學校發展計劃,以全校參與模式「持續推動價值教育, 培育學生正向人生觀」作為首要關注事項,培養學生抗逆及反思能力,掌握情緒管理並學習以正面態度解決困難。   負責學生生活的顏青霞副校長指出, 校方引用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丁. 沙利文博士( Dr Martin Seligman)提出的PERMA幸福理論作為推動價值教育的基礎: 正向情緒(Positive Emotions)、全情投入 (Engagement)、正向人際關係(Relationships)、生命意義(Meaning)以及成就感(Achievement)。生活及價值教育小組由上學年起,為中一至中六同學在班主任帶領的生活課中認識價值教育,及認識天主教教育核心價值:真理、生命、愛德、家庭和義德;本學年集中認識「正向人生」的正向教育。剛於1月18日,向全校舉辦「正向教育日」,學生走遍校園每個角落,體驗與正向價值相關的遊戲與活動。   全面體驗正向人生 在活動開始時,學生代表在台上以手語帶領全校師生跳唱校歌,顏副校長認為, 校歌最能代表學校對學生的期望,有分於台上跳唱校歌的中四學生李偉文也對校歌內容有所感悟,「校歌中的一句『共為人類締殊光』,教我要做好本分,努力為社會帶來貢獻。」他希望藉著校園生活,學習更多助人的價值。   正向教育日為各級設置主題,中一級舉辦「擁抱失敗日營」,要求學生接受不同挑戰:限時砌出最高的積木,或是掀桌布、拋水樽等遊戲,從挑戰遊戲中不斷嘗試,學習正向的成長思維。 中二至中六各級共同完成6米乘3米合共72幅以正向價值為題的巨型數字畫。首次與同學合力拼砌大型壁畫的中三學生李鎧彤表示,與同學一起繪畫時互相討論畫成後的圖像是怎樣,她說製作過程中互相分工,即使繪畫時出錯,也一起找出解決方案。   該校為推動正向教育,持守正面價值觀,在正向教育日推出選擇劇場「同守無欺」,劇中圍繞校園欺凌,帶出拒絕欺凌,學習互相尊重,推動防止校園欺凌教育。中三學生周意晴認為,劇中內容使她印象深刻,她憶述年幼時曾受欺凌感到難過,但此劇場提醒她反思人與人之間需要和平相處,不能因一己私利而作出傷害他人的行為。   PERMA幸福理論   當天校園圍繞著五項PERMA幸福感元素設置拍攝區域,邀請學生重新認識及肯定自己的能力。   平日由操場步上校舍的樓梯,天花上升起多個彩色繽紛的氣球,每個氣球掛有一張彩虹卡,只要抬頭一望,便見到多個由同學寫上一件自己快樂的事情:「和朋友一起時」、「假日與母親一起繪畫」、「今天上學沒有遲到」、「成功約會朋友打羽毛球」等;在球場的羽毛球網架,貼上學生寫上自己的天賦才能及閃亮點,這些也從學生第一身角度帶出正向關係以及全心投入的正向價值元素。顏副校長認為,當學生閱覽其他同學的看法,也是一個學習歷程,「其實快樂也可以互相學習。」   早在正向教育日舉行前,學校已舉行不同的價值教育活動,希望學生從生活中認識及探索自己的價值觀。   中二學生郭婥然記起母親為她準備的生日會令她最開心,「母親預先準備生日布置,也悄悄地邀請我的朋友到家中,當我回家時朋友也向我送上生日驚喜。」現在再回想,她說母親為自己製造的驚喜很難忘,也為母親對女兒表達的愛表示感恩;中二學生陳兆君在生活課寫上「一件令你流淚的事」時,憶起小學曾經歷長輩離世的悲痛,在喪禮上泣不成聲,「現在回想,我更明白珍惜眼前人。」生活及價值教育小組組長蕭婉雯老師稱,希望學生多從生活中了解自己,從發掘自己或回顧往事中,懂得感恩,建立正向思維。   欣賞自己的天賦與價值   只要學生認同自己是最佳朋友、最細心、最正面、最幽默風趣、最勇敢等,學生也可以手持寫有以上榮譽的獎盃,站在領獎台上拍照留念,藉此肯定個人成就感。顏副校長認為,一般外界介定的成功,只局限於學術或體藝的能力,學生應多角度思考, 「每人也可以有不同方面的成就,學生應多欣賞自己,學習正向思維。」   該校計劃於2023學年設立校本價值教育框架,並參與天主教教育事務處的「天主教學校宗教教育支援同行計劃」,繼續在全校推動價值教育,結合校訓「謙愛勤誠」、天主教教育核心價值,以及教育局近年推動的價值觀教育:堅毅、尊重他人、責任感、國民身份認同、承擔精神、誠信、關愛、守法、同理心和勤勞。「以上元素已導向學生正向的人生。」蕭婉雯老師表示,期望學生在六年的中學教育,塑造成為一位「崇真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