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1b_20230604_f
400 400 堂校一家
堂校一家
2023.06.04
華德創校60周年感恩祭
2023年為華德學校暨九龍塘天主教華德學校,創校60周年的大日子,兩校以「承傳主愛 心繫華德」為主題,舉辦了一連串的慶祝活動,希望讓學生和家長明瞭學校乃以基督精神培育學生,令學生在主的愛內學習和成長,承傳主愛,在不同領域和範疇貢獻社會,時刻心繫華德。   兩校於4月29日舉行了創校60周年感恩祭,邀請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擔任主祭,並由兩校前任校監龔偉南神父、現任九龍塘天主教華德學校校監盧伯榮神父,和校董黃施博執事共祭。獲邀出席的嘉賓包括天主教教育事務處主教代表及顧問、中、小、幼友校校長、前任校長、老師、校友等,兩校的家長及同學代表出席,共沐主恩。   周主教在講道中強調愛是所有德行的總綱,亦談及老師的角色尤為重要,並勉勵學生努力學習,長大後回饋母校和社會。   隨後,周主教亦分別為華德學校的「真善美花園── 明陣」,和九龍塘天主教華德學校的祈禱室進行祝福禮,潑灑聖水。   祝福禮後,嘉賓到華德學校欣賞校慶表演及午宴。   午宴開始前,華德學校校監李炯輝致辭, 接著由兩校的管弦樂團演出,最後藉著以沙畫形式製作的短片,展現華德 60 年來珍貴的回憶。   隨著華德學校校長盧淑儀及九龍塘天主教華德學校校長王伯基, 陪同各嘉賓進行切餅及祝酒儀式後,午宴便正式開始。各持份者一同聚首一堂,慶祝華德學校創校60周年,充分展現出「承傳主愛 心繫華德」的精神。   華德學校  九龍塘天主教華德學校  
kjy01_20230402_f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3.04.02
天主教教育事務處
電子平台 CEO 計劃
(本報專題)深井天主教小學三年級學生陳鍏依興致勃勃地分享她在「CEO 計劃」裡閱讀過的故事。其中,她談到一個有關愛德的故事時說,「從故事中,我學習到愛比金錢重要,因為金錢買不到愛,但只要有愛,我們便有無窮的力量。」   天主教教育事務處於2019年開展「CEO 計劃」,一個融合英語及天主教教育五大核心價值的電子平台。   計劃負責人、教育事務主教代表助理葉介君解釋項目名稱「CEO」時指出,「C」代表「Core Values」,即天主教教育五大核心價值:真理、義德、愛德、生命和家庭。「E 」代表「English Language」(英國語文)、「E-learning」(電子教學)及「Education」(教育)。   此外,這計劃於2019年將臨期時開展,所以「O」象徵邁向圓滿,亦有如將臨環;期望能好好準備孩子的將來,在期待美滿的將來同時,亦期待主耶穌光榮再來。   「我們重視五大核心價值,亦期望讓小朋友有實踐的機會。」葉介君希望這計劃,能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並真切地感受到這五個核心價值,自小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300篇英語故事 學習核心價值   這項計劃就著真理、義德、愛德、生命和家庭共五個主題,提供300篇英語故事。故事分為五個程度,適合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另外,這些故事取材於聖經及經典故事,圍繞著一個家庭的日常生活,學生在閱讀篇章時,就像與他們一起經歷和成長。   這計劃於2022年9月開展2.0階段,除了擴闊學生對天主教教育五大核心價值的理解,也加入教育局推行的學生首要價值觀和態度,豐富學生的學習。此外,2.0版本也新設錄音功能,除了閱讀和聆聽外,學生也能記錄自己的發音,訓練英語朗讀技巧。   朗讀文章 分享看法   深井天主教小學學生鄭仲軒最喜歡與父母一起閱讀CEO計劃內的故事。除了由仲軒向父母朗讀故事文章,訓練說話技巧外,他們還會一起討論故事內容,分享看法。   當中,他提到故事中有兩兄妹遇見大熊的情況時, 他不讚同兄長的做法,說:「故事中的哥哥很壞,他留下妹妹不理。如果我是哥哥,會先幫妹妹爬上樹避開大熊,再爬上樹。」從故事中,他反省到家人之間要彼此愛護。   「每一個故事都有發人深省的道理。」另一位學生張晴安說。學生除了自行閱讀故事,教師也會在課堂上與學生共讀文章,並進行遊戲、話劇,增加學生對故事的認識。晴安喜歡故事中精美的插圖,及有趣的故事內容, 所以期待有更多故事的加入。   推動學習和閱讀   每個故事閱讀後均附有問題, 以測試學生對故事的理解程度,教師及家長也可以知道小朋友的學習進度;平台上更有排名,記錄學生的表現,當中表現優秀的學生將有機會獲取獎勵。   坪石天主教小學學生馬永超喜愛閱讀,平日閱讀中文或英文圖書,遇到生字時,便會查閱字典, 並記錄在筆記本裡,方便自己重溫及以後作文時使用。永超認為,平台上能看到自己與同學的排名, 使他更有推動力去學習和閱讀。   學生黃宇軒從故事中學習到孝順父母的重要,所以在家中也會主動做家務,以行動去愛父母。此外,在閱讀時,同學可以播放錄音聆聽正確的發音,學生鄭詩雅認為有時遇到不認識的字,這平台方便她立刻認識該詞語的發音,所以喜愛這學習平台, 「學到英文單字的同時,也認識到與聖經相關的故事。」(吳)  
kjy16_20230305_f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3.03.05
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中學部)
正向教育日 助學生抗逆解難
(本報專題)「我相信天主創造人也是珍貴,儘管每人也有缺陷或不完美的地方⋯⋯但不要緊,正因著不完美,更教我們要鍛鍊個人能力。」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中學部)甘陳富文校長在一次生活教育課中分享「我的正向人生」時,以自身患有弱視的經歷勉勵學生抱著不放棄的精神,因為「機會永遠是留給繼續嘗試的人」。   「我在小時候遇到意外導致弱視,視力未能發展,我是一位視障人士,患有弱視……左眼只餘下兩成視力,右眼也不多於五成視力。」陳校長透過片段向學生分享自身經歷時帶出正向的人生觀,她時常記起母親鼓勵她:別只著眼自己視力問題便選擇放棄,應妥善掌管自己的生活,盡力找方法解決困難,「我相信自己要比其他人勤力,更練習到過目不忘的能力,非常專心學習,並抱著不放棄的精神。」   該校自2021學年推行三年學校發展計劃,以全校參與模式「持續推動價值教育, 培育學生正向人生觀」作為首要關注事項,培養學生抗逆及反思能力,掌握情緒管理並學習以正面態度解決困難。   負責學生生活的顏青霞副校長指出, 校方引用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丁. 沙利文博士( Dr Martin Seligman)提出的PERMA幸福理論作為推動價值教育的基礎: 正向情緒(Positive Emotions)、全情投入 (Engagement)、正向人際關係(Relationships)、生命意義(Meaning)以及成就感(Achievement)。生活及價值教育小組由上學年起,為中一至中六同學在班主任帶領的生活課中認識價值教育,及認識天主教教育核心價值:真理、生命、愛德、家庭和義德;本學年集中認識「正向人生」的正向教育。剛於1月18日,向全校舉辦「正向教育日」,學生走遍校園每個角落,體驗與正向價值相關的遊戲與活動。   全面體驗正向人生 在活動開始時,學生代表在台上以手語帶領全校師生跳唱校歌,顏副校長認為, 校歌最能代表學校對學生的期望,有分於台上跳唱校歌的中四學生李偉文也對校歌內容有所感悟,「校歌中的一句『共為人類締殊光』,教我要做好本分,努力為社會帶來貢獻。」他希望藉著校園生活,學習更多助人的價值。   正向教育日為各級設置主題,中一級舉辦「擁抱失敗日營」,要求學生接受不同挑戰:限時砌出最高的積木,或是掀桌布、拋水樽等遊戲,從挑戰遊戲中不斷嘗試,學習正向的成長思維。 中二至中六各級共同完成6米乘3米合共72幅以正向價值為題的巨型數字畫。首次與同學合力拼砌大型壁畫的中三學生李鎧彤表示,與同學一起繪畫時互相討論畫成後的圖像是怎樣,她說製作過程中互相分工,即使繪畫時出錯,也一起找出解決方案。   該校為推動正向教育,持守正面價值觀,在正向教育日推出選擇劇場「同守無欺」,劇中圍繞校園欺凌,帶出拒絕欺凌,學習互相尊重,推動防止校園欺凌教育。中三學生周意晴認為,劇中內容使她印象深刻,她憶述年幼時曾受欺凌感到難過,但此劇場提醒她反思人與人之間需要和平相處,不能因一己私利而作出傷害他人的行為。   PERMA幸福理論   當天校園圍繞著五項PERMA幸福感元素設置拍攝區域,邀請學生重新認識及肯定自己的能力。   平日由操場步上校舍的樓梯,天花上升起多個彩色繽紛的氣球,每個氣球掛有一張彩虹卡,只要抬頭一望,便見到多個由同學寫上一件自己快樂的事情:「和朋友一起時」、「假日與母親一起繪畫」、「今天上學沒有遲到」、「成功約會朋友打羽毛球」等;在球場的羽毛球網架,貼上學生寫上自己的天賦才能及閃亮點,這些也從學生第一身角度帶出正向關係以及全心投入的正向價值元素。顏副校長認為,當學生閱覽其他同學的看法,也是一個學習歷程,「其實快樂也可以互相學習。」   早在正向教育日舉行前,學校已舉行不同的價值教育活動,希望學生從生活中認識及探索自己的價值觀。   中二學生郭婥然記起母親為她準備的生日會令她最開心,「母親預先準備生日布置,也悄悄地邀請我的朋友到家中,當我回家時朋友也向我送上生日驚喜。」現在再回想,她說母親為自己製造的驚喜很難忘,也為母親對女兒表達的愛表示感恩;中二學生陳兆君在生活課寫上「一件令你流淚的事」時,憶起小學曾經歷長輩離世的悲痛,在喪禮上泣不成聲,「現在回想,我更明白珍惜眼前人。」生活及價值教育小組組長蕭婉雯老師稱,希望學生多從生活中了解自己,從發掘自己或回顧往事中,懂得感恩,建立正向思維。   欣賞自己的天賦與價值   只要學生認同自己是最佳朋友、最細心、最正面、最幽默風趣、最勇敢等,學生也可以手持寫有以上榮譽的獎盃,站在領獎台上拍照留念,藉此肯定個人成就感。顏副校長認為,一般外界介定的成功,只局限於學術或體藝的能力,學生應多角度思考, 「每人也可以有不同方面的成就,學生應多欣賞自己,學習正向思維。」   該校計劃於2023學年設立校本價值教育框架,並參與天主教教育事務處的「天主教學校宗教教育支援同行計劃」,繼續在全校推動價值教育,結合校訓「謙愛勤誠」、天主教教育核心價值,以及教育局近年推動的價值觀教育:堅毅、尊重他人、責任感、國民身份認同、承擔精神、誠信、關愛、守法、同理心和勤勞。「以上元素已導向學生正向的人生。」蕭婉雯老師表示,期望學生在六年的中學教育,塑造成為一位「崇真人」。(高)  
kjy16_20230226_f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3.02.24
東涌天主教學校(中學部)
建設信仰小團體 分享生活
(本報專題)本主日是四旬期第一主日,踏入四旬期, 東涌天主教學校(中學部)聖詠團逾100名學生,每星期落力地練習多首聖詠,準備於聖週五到聖文德堂獻唱。負責聖詠團的教友老師、音樂科主任譚頌朗說,儘管大多數學生並非教友,透過講解聖詠內容,有如訴說耶穌基督的故事,把福音的故事,潛移默化地放進他們的內心深處。   「因祢聖血身上流,山園祈禱見心憂⋯⋯」東涌天主教學校(中學部)聖詠團過百位成員唱著《頌恩》歌詠《因祢聖血身上流》時,負責聖詠團的譚Sir會一邊教授唱歌技巧,另一邊廂向學生說聖經故事,引導學生默想耶穌基督的苦難,想像耶穌流血時的情景與淒慘,同時邀請學生分享箇中心情,「在祈禱中會發現,我們在生活中也會面對一些令人憂心的事情⋯⋯讓學生從歌詞表達自己感受到耶穌的悲慘。」   譚Sir認為每次誦唱聖詠也是福傳機遇,「唱聖詠時,歌詞比旋律更重要,因為是藉著唱歌,帶出信仰的信息。」   該校於每年的教會慶期,如四旬期或將臨期,或是學校校慶等,也邀請聖詠團在聖堂獻唱。去年擔任聖詠團團長的中五學生洪樂瑤,自小學部四年級加入聖詠團至今,她表示,藉著聖詠團時有演出及表演的機會,從中建立她的自信心。   聖奧斯定曾說,音樂是雙倍的祈禱,就讀中五的教友溫麗欣對此也感到認同。她平日在聖母訪親堂擔任輔祭,至中三開始在聖詠團擔任司琴,她尤記得首次伴奏時的難忘經歷,「由於不習慣在人前彈琴,即使只伴奏亞肋路亞,未能掌握拍子和音準,當時心情十分緊張。」後來她在其他司琴的示範下並多加練習,逐漸與團員及指揮建立默契,現在她認為能夠與聖詠團團員一起透過音樂福傳,與其他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分享音樂而高興,專注音樂使她感到療癒。   因著音樂相聚   「Shalom to you my friend, Shalom until we meet again, The word shalom means peace hello and goodbye, so sing shalom shalom.」上學年的散學禮上,聖詠團唱著《Shalom to you my friend》歡送參與聖詠團已有15年的李樂兒老師,洪樂瑤回想由初中起,跟隨李老師一起學習的時光,「在聖詠團有許多回憶,練歌以外也會聚會,老師也願意聆聽我的心事⋯⋯中三面對選科壓力,她會給予意見, 有如媽媽一樣關心我。」她將對老師的感謝憑歌寄意,希望成為師生最難忘的回憶。   中四學生宏灝錇於本學年代表學校參與聯校合唱團,有機會與其他學生交流,擴闊視野,他說自升中後一直受疫情影響,唯獨參與聖詠團才可享受團體生活,「每到演出前的一星期,便有機會練歌,令我珍惜每次練習的時候,享受在團體當中的樂趣。」   中五學生廖芷瑤自中一開始參與慕道團,去年起加入聖詠團。她說,不少好友也是聖詠團的一份子,遂吸引她參與。短短一年,她已和洪樂瑤和另外兩名男同學代表學校,在去年的聯校音樂大賽參與四人合唱,並贏得金獎。她倆在校方推薦下在校外接受聲樂訓練,廖芷瑤善用所學,在團隊中協助老師帶領同學進行個別聲部的練習;洪樂瑤也曾在校內舉行的周年音樂會上擔任指揮,以所學的聲樂知識應用於團隊之中。   設信仰小團體推動信仰 該校由2007學年開始,首先設立聖詠團及Jesus' Club的信仰小團體,隨後相繼成立心靈茶座、慕道團、天主教同學會,以及愛心服務團。   該校校長林志江指出,能夠在校內建設不同的信仰小團體,需倚靠公教教師的參與,按其福傳意願推動信仰小團體,「有教師熱愛誦唱聖詠,便透過組織聖詠團福傳;有老師樂於分享福音,成立慕道團與學生要理講授; 亦有公教老師熱愛煮食與種植,在心靈茶座向學生福傳。」   林校長認為,在學校推展信仰小團體的方式,可以使學校成為推動福傳的園地。他曾於2018年到訪澳洲悉尼的天主教教育事務處,以及參觀當地的天主教學校,他發現不少學校均以信仰小團體的方式,培育學生信仰,使他更肯定學校福傳可以多元化:愛德服務、要理講授、聖詠團等,「不同種類的信仰小團體,以強化學生對信仰的接觸。」先凝聚學生,建立團隊精神與自信心,繼而再進一步讓學生認識信仰。   東涌天主教學校的校訓「立己愛人」,期望學生從校園生活中達到「自愛、承擔、欣賞、犧牲」的價值觀,譚頌朗主任觀察到, 參與聖詠團的學生從中也有所成長,「學生在聖詠團也樂意分享,演出使他們愈來愈願意放膽詠唱,從中提升自信心。」而團體感也使團員學會自律與願意承擔。正如林校長所言,要具備以上素質發展自己,「這一切也源於學習耶穌基督」。(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