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6_20140216
icon70
種子的力量
2014.02.16
植草根 撒播聖言種子的腳印
   地圖是旅行必備的地理資料,更是確立地方名稱及地理位置的歷史紀錄。首幅香港地圖是由米蘭外方傳教會和神父(Fr. Simeone Volonteri,即後來在中國河南擔任宗座代牧的安西滿主教)繪畫,1866年在德國印製。隨後五十年,這幅地圖更成為香港唯一獲認可的官方地圖(「新安縣全圖」)。 米蘭外方傳教會(1926年改稱為宗座外方傳教會)是首個踏足香港的意大利男修會。1858年4月10 日,首位會士雷納神父(Fr. Paolo Reina, 1825-61) 抵達香港。米蘭外方傳教會的會士一直渴望向香港及中國大陸的鄉村居民,傳佈福音。尚未來港以前,高神父(Fr. Timoleone Raimondi, 1827-94)已開始學習中文。他是首批抵港的會士之一。到港初期,他曾到訪大埔區的碗窰,在一戶姓馬的家庭借宿,因而認識了渴望認識耶穌基督的馬金水。1861年,穆神父(Fr. Giuseppe Burghignoli, 1833-92)由荃灣越過高山,到達碗窰,年僅十四歲的馬金水充滿活潑的信德,啟發不少窰工信仰天主。他們捐出小磚屋,供傳教士短暫留宿兼作小聖堂(傳教站),奠定了天主教紥根大埔的歷史。 1864年,和神父(Fr. Simeone Volonteri, 1831- 1904) 與中國籍梁子馨神父(1837-1920,不屬於該修會)合作,到碗窰分擔穆神父的工作。出身於天主教家庭的梁神父,自小跟隨父母由廣州來港,他是首位在香港成長及接受修道培育的青年(1862年晉鐸)。他幾乎每天都陪伴和神父到鄉村,關懷村民, 向他們介紹福音喜訊。 荒落的鄉村沒有明確的路標,和神父根據考察,每到一處便繪畫地圖,準確紀錄路線資料及村落的位置, 準備重訪。這幅珍貴的手繪地圖,中英對照,地圖上旁註中文出自梁神父的手筆。傳教工作充滿困難、艱辛又危險,傳教士克服旅程上的疲累,翻山越嶺、涉水渡河,跨過崇山峭壁,冒著海浪衝艇、盗賊襲擊的生命危險,更甚的是那些對天主教信仰懷有誤解而攻擊傳教士的暴力。這一切無阻和神父的傳教心火, 他懷著堅定的信德,照顧處於社會邊緣的貧窮山區村民,切實地感受到天主賞賜他傳揚天主聖言的恩典,他沒有虛度每一天。 碗窰的居民邀請神父們為村民開設學校後, 汀角的民眾亦提出同樣的要求。和神父挨家逐戶勸捐,為設小聖堂及辦學校而籌募經費。1865年,和神父首次探訪西貢墟,受到鄉紳父老的歡迎,他們更即時贈地興建小堂、學校和宿舍,還有些人表示願意領洗。1870年代,這所學校提供小學至初中程度教育,幾經艱辛,至1924年由鄉村私塾發展成為崇真學校。      教育是我最關心的事業    1874年,香港由宗座監牧區升格為宗座代牧區。高神父獲委任為首任香港宗座代牧,在羅馬祝聖為主教。 高主教是個毅力驚人又高瞻遠矚的人,生活簡樸。他非常重視學校教育,深信教育對年輕人有深遠的意義;教育與實踐愛德的服務,同樣體現福音的精神,兩者均與傳福音的工作緊密相連:「不論在過去或將來,年輕人的教育一直是我最關心的事業。我為教育辛勞了二十五年,我的年華因此老去。我亦把我的餘年獻給教育。對於我的羊群擁有一間學校,不但忠於慈母聖教會的訓導,而且是香港最優秀的學校,我感到自豪。」(1884年1月22日講話內容)  香港開埠初期,殖民地政府沒有制訂完善的公共學校制度。1862年,政府辦中央書院,以學費較便宜的手段與天主教學校競爭。1871年,政府採取推行世俗教育的教育政策,有意把宗教教育從本地學校科目中剔除。高神父以書面反對,他的立場受到公開抨擊。1873年政府更以立法,要求接受資助的學校每日必須有四小時純世俗教育。高主教堅持天主教學校所有課程都包含天主教信仰,他不會接受在天主教學校裡有四小時完全不談信仰的限制。他帶領所有天主教學校,拒絕政府這項資助計劃,並旋即到歐洲,力邀愛護青年弟子的辦學修會來港。     當時全港十四間學校中,有九間是天主教學校。這一場政府強推世俗教育的爭持,直到1877 年4月22日首位信奉天主教的港督軒尼詩(John Pope Hennessy)上任才得以解決。他取得英國政府批准,容許考試評核的成績是學校獲取資助的唯一條件。1879年開始,聖若瑟書院獲政府資助辦學。
kjy13b-20140126
icon69
濃情走過30年.學校宗教教育系列
2014.01.26
我是道路、真理、生命
     在幾何學上兩線交錯成點,點動成線, 線動成面,面動成立體,我們生活在一個立體的空間。點、線、平面和立體,這幾個名詞原本多用在數學上,每個人生命的成長包括四個向度:個人的生活、人際的生活、社會的生活、靈性的生活。 面對著今日的各種挑戰,世上的暴力、種族仇恨、日常罪案、個人利益主義、個人的私慾偏情,人類正好像走向黑暗、痛苦、墮落、死亡和無望。為有信仰的人來說,我們的出路正是尋找到耶穌基督,在天主的愛內,從一顆更新的心湧出一個更新的世界。生活在天主的愛與恩寵中,我們為人類帶來新的秩序:愛、正義、自由。 天主教學校透過宗教教育,介紹耶穌基督,讓兒童和青年在耶穌身上學習到愛護、尊重、服從、感謝、溫良、慈善、樂於助人、服務和立好榜樣。我們公教教育工作者,熱切期望學生在個人方面能度喜樂的人生、自由的人生、豐盛的人生,擺脫罪惡的控制,愛自己,珍惜生命中擁有的一切,拔除一切自我主義、反叛、憎惡、嫉妬、仇恨、報復等行為。 在人際的關係上,耶穌來到我們當中生活,顯示了天主給我們的父愛,耶穌作的最後犧牲,證實祂對朋友的愛,「這是我的命令:你們要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一樣」,這就是我們在人際關係上的典範與準繩。 在社會關係上,因天主讓人管理世界, 法律、經濟、政治等體系均為人服務,讓人生活在公義和自由當中。「國家與國際的幸福依靠以下的事實:世上的一切物資都是天主的恩賜,並非某些人或團體的專利品,而其他人則受到剝削。痛苦與饑饉重壓著人的良知,且向天主呼求正義。」(《天主教學校教育的宗教幅度》#89) 全人教育就是要培養學生立體的生命, 度一個立體的人生:與自己、與近人、與世界和與上主建立關係, 「我來,卻是為叫他們獲得生命,獲得更豐富的生命。」(若10:10)只有通過耶穌基督,才能獲得豐盛的人生,因為「我是道路、真理、生命……」(若14:6)傳揚福音就是為建設學生的生命。 (五之四)  
kjy10b-20140112
icon69
濃情走過30年.學校宗教教育系列
2014.01.12
莊稼多,工人少
    在天主教學校推動宗教教育是公教教師的使命,耕墾心田,預備兒童和青年接受救恩的喜訊,轉化他們的心靈, 按福音的精神生活。因此,「學校應盡一切力量幫助教會達成教授教理的使命,且盡可能的延聘資歷最佳的宗教老師。」(《天主教學校》52) 宗教老師不單傳授真確的宗教知識,其信仰生活是基督的見證,信徒的模範,以言以行活出信靠、喜樂、犧牲、寬恕、仁愛。宗教老師要「相信所閱讀的、宣講所相信的、生活所宣講的」,這樣才會吸引人認識耶穌,其教導亦具有感染力。「教會確保天主教學校的教導和教育都是基於天主教信仰的原則,而且是由一些教義正確、生活誠實的老師來傳授。」(參閱《天主教法典》第803條;《東方教會法典》第632及639條)     香港有二百七十多間天主教學校,超過十七萬的學生,公教教師約三千人。「莊稼多,工人少」,公教教師在教授宗教科和培育信仰上的確面對很多的挑戰。我在大學和教育學院主修的都不是宗教科,開始任教時信心不大,恐怕傳授錯誤的教義。坊間沒有教科書、教學資源、習作,一切都要教師自行編寫和搜集。教學過程配合學生的日常生活,靈活的教學法和緊貼時事的教材是不可或缺的,這些都為我帶來不少的壓力。幸好,當年教區學校宗教科科主任委員會給予我莫大的支持, 來自二十多間教區中學的宗教老師,同心合力推動宗教教育,為宗教科課程、教學資源、教學設計、習作和試題、信仰培育活動等,慷慨分享各校的經驗和資源,舉辦聯校專題講座,就推動宗教科的困難和發展方向,互相交流,彼此協助。在教學的過程中,個人的信仰亦成長了不少。     教區近年成立了「宗教及道德教育課程發展中心」,製訂了一套十五年的課程綱要,出版了教科書和教師用書, 建構了網上資源平台,舉辦教學分享會,給與學校宗教教宗不少的支援。教育要求專業,宗教教育的發展更要向專業邁進:鞏固學校領導和校政的信仰幅度、推動宗教課程、教師專業發展、教師的信仰及靈修深度。期望有更多公教教師裝備自己,樂意成為宗教教師。(五之二)    
kjy06_20140112
icon70
種子的力量
2014.01.12
由 香港第一座教堂 到 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
          1841年,天主教會在香港成立。當時香港島的人口約7,450,島上二三千戶居民靠耕種和漁業維生。1843年,第一座天主教聖堂在中環威靈頓街落成。     第一位把天主教信仰帶到香港的傳教士,是年輕的若瑟神父(Fr. Theodore Joset, 1804-42)。若瑟神父是個操法語的瑞士人,1841年到達香港後,便住在很簡陋的茅屋,積極投入牧民的工作。他即時察覺香港極需要成立一個直屬於教廷(梵蒂岡)的傳教區(即宗座監牧區),使居住在香港的天主教徒獲得教會的照顧,同時要求教廷增加傳教的人手,展開在香港傳教的事業。     當時香港剛由英國政府管治,首批駐守香港的英軍中,有不少是愛爾蘭籍的天主教徒,在船上工作的水手也有些是來自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地的天主教徒。還有不少葡萄牙人跟隨僱主,在英國駐香港的公司工作。當時的社會衛生環境非常惡劣,很多人因不清潔的食水和衛生條件差而染上流行病,死亡率高,經常有病人在沒有機會領受教會的傅油下,黯然離世。     若瑟神父關注這些天主教徒的心靈;他們在陌生的香港, 需要教會照顧他們的靈性生活。若瑟神父寫信給教廷傳信部, 提出申請。不久,教廷頒布香港成為宗座監牧區,並委任若瑟神父為首任宗座監牧,又派遣一位西班牙籍的方濟會納華路神父(Fr. M. Navarro, 1809-77)來港,與若瑟神父合作。若瑟神父終日奔波,為垂死的病人施行聖事,隨時隨地為信眾舉行彌撒聖祭,滿足他們靈性的渴求。1841年底,他向政府要求撥地,興建第一所聖堂,又申請地方,設立一個安葬已亡天主教徒的墳場。     不久,政府批出中環威靈頓街一塊土地。若瑟神父即時在這處用竹枝及草蓆蓋搭成天主教在香港的首間聖堂。他與納神父於1842年2月20日舉行首台彌撒,參加彌撒的信徒擠滿了這所臨時搭建的聖堂。若瑟神父完全沒有停頓下來,瞬即策劃籌款運動,建造一座石造的永久聖堂。可惜,若瑟神父因過度辛勞而一病不起,在香港服務僅五個月便辭世,年僅三十八歲。     若瑟神父胸懷牧民的愛火,眼光遠大。他要求教廷提升香港成為宗座監牧區(最雛型的傳教區)。 這個美好的開始使香港的天主教會,得以在穩固的基礎上展開新頁。 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     走進今天的主教座堂,若瑟神父的墓碑刻在祭衣房門口的地台上。由若瑟神父籌建的石造聖堂,於1843年落成,定名為聖母無原罪堂。1859年十月發生一場大火,把這座聖堂完全燒燬。1860年原址重建。1878年由於天主教徒大增,在高主教(Bp. Timoleone Raimondi, 1827-94)向多方求助下獲撥地捐款,新聖堂於1888年竣工。這座新的聖母無原罪總堂,即現時位於香港堅道的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 聖彌額爾天主教墳場     若瑟神父向政府申請天主教墓地,1841年獲撥灣仔區土地。1848年政府再撥出跑馬地黃泥涌道的土地,供香港的天主教會作墓地用途,即現時的聖彌額爾天主教墳場。 1848年九月,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四位修女抵港,開展了香港天主教會照顧棄嬰的愛德事業。修女們面對氣候差異、資源缺乏、長期勞累等不良境況,舉步為艱。首位犧牲的歐芳仙修女(Sr. Alphonsine Calixle Forcade, 1813-50)因感染腦膜炎而獻出性命,長埋於跑馬地聖彌額爾天主教墳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