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140316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4.03.16
播種孩子心田中 聯校信仰生活探討營
   馬鞍山聖若瑟小學、聖愛德華天主教小學和慈雲山天主教小學三校以「效法聖方濟的精神」為主題,聯合舉行信仰生活探討營。兩日一夜的活動中,五十多位參加同學走訪長洲的自然風光和大街小巷,並投入參與各項遊戲和活動,從中反省自己與人、大自然和天主的關係。   (本報專題)信仰生活探討營(下稱信仰營)於二月六至七日舉行,邀請耶穌復活堂主任司鐸馮賜豪神父(圖四右二)擔任活動神師。與四位慈雲山天主教小學參加同學訪談,他們均表示在活動中獲益良多。   萬有中 體會造物奇妙 兩日一夜的活動十分豐富,其中, 他們遊覽馳名的張保仔洞,漫步小長城,更夜觀星宿,認識天主創造大自然的美妙。四年級學生錢浩亭分享,「觀星十分愉快,因為可以欣賞天主創造的大自然,之後更有追蹤活動。」就讀六年級的容頌禧亦獲自然景物啟發,其中之一是臨海的小長城。「那裡有很多奇石,例如海狗石,外形真像海狗!加上晚上看見大量的星星,我體會到我們應該愛天主的所有創造,也該維持與天主的親密關係。」 在張保仔洞的經驗亦令頌禧十分難忘,他們在導師的帶領下,要穿越漆黑的山洞。「洞中十分黑暗,看不見,直至走近盡頭的出口才看到光明,但是洞口很高,要導師協助我們才能爬出去」,頌禧表示,「我覺得這段路像是人生,導師們就像天主,天主會在困難中扶持我們。」 活動裡 反思天人關係 除了欣賞自然風光,同學們亦在長洲進行社區探索。一如其他行程,他們需以小組為單位,而每個小組都有分別來自三所學校,共八個組員。「起初我們和來自其他學校的組員並不熟悉,我的組員更給我改別名,我有點不開心」,浩亭表示,「但我們在不同活動中認識彼此,團結合作,我也再沒有不愉快了。」 六年級生劉慶嘉很高興能在信仰營中認識新朋友,她亦對馮神父主持的遊戲印象深刻。「當中,部份同學要蒙著眼走到終點,但他們不可以踏到地上的膠圈,其他同學則會以聲音指示他們」,慶嘉解釋,「大部份同學都順利完成」。 同級的陳芷靜接著說,「那些膠圈代表世界上的陷阱、代表魔鬼,而提供指示的同學則代表天主,引領我們走正途。」她補充,「我從這個遊戲中明白天主每天也在帶領我們,祂也派了聖神和很多天使來到我們身邊,幫助我們,所以我們是十分幸福的!」   馮神父亦為同學們安排了另一活動,學生在活動中需要背起另一位同學。「我從中體會到耶穌背負十字架的痛苦」,芷靜表達她的反思,「他被人出賣,身上滿是傷痕,他很痛苦同時也很偉大。」(澄)    ================================ 該校負責老師胡鳳霞主任表示,學校早於十多年前已開始舉辦信仰營。「學校原為黃大仙天主教小學上午校,當時的校監伍國寶神父十分支持舉辦信仰營,認為可以藉此將信仰的種子播在學生的心中。」後來,馬鞍山聖若瑟小學和聖愛德華天主教小學先後接觸學校,希望參與信仰營。於是從去年起,三校一同舉辦該活動。馮神父亦為該校校友,今年是他第二次為信仰營擔任神師。     十多年來,胡主任一直負責信仰營,早前黃大仙天主教小學慶祝五十周年紀念,她參與慶祝活動,更有意外收穫。「我重遇不少舊生,其中有三個經已領洗,他們不約而同地告訴我,信仰營對他們的信仰有很大影響。」她補充,「我相信這活動的確是撒種的工作。」   
kjy06_20140316
icon70
種子的力量
2014.03.16
尊重文化,無懼飄泊 巴黎外方傳教會
   翻開香港法定古蹟的名錄,港島區有三座別具建築風格的建築物,曾屬於巴黎外方傳教會所有,當中以納匝肋印書館(薄扶林道144號,現時為香港大學學生宿舍「大學堂」)及伯達尼修院(薄扶林道139號,現時為香港演藝學院第二校舍)令人印象難忘。 來自法國的巴黎外方傳教會,於1658至63年間成立。1846年已有第一位會士到達香港,後來在廣東省傳教至離世。1847年,科主教(Bishop Theodorus Augustinus Forcade, 1816-85)獲委任為香港宗座代監牧,負責香港的傳教工作。他到任後,瞬即邀請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派遣修女來港,照顧棄嬰和貧苦老弱的市民,一如修女們在法國所實踐的愛德使命。雖然科主教的健康不佳,任期內居港期僅一年多,他的努力促使香港的普羅市民透過修女們的服務,認識醫療和教育對人類的貢獻。這一點對香港社會後來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力。 在科主教的領導下,曾有七位會士在港短暫居住或服務,其中一位是李神父(Fr. Napoleon Libois, 1805-72)。當時歐洲多國正值多事之秋, 然而傳福音的工作沒有一天能夠停頓下來。巴黎外方傳教會奉教宗的指引,以尊重異國異族文化的態度,將福音喜訊帶給所有人,更努力適應和學習當地文化。1847年巴黎外方傳教會在香港設立總務處,為修會在遠東地區的傳福音工作,設立一個強大的後援基地,負責支援在中國和亞洲各地的傳教士在福傳工作和物質上的需要。李神父是在香港設總務處的幕後推手,他促使天主教在香港及遠東地區的傳教工作得以開展。這些地區包括中國、朝鮮(韓國)、越南、馬來西亞、日本、印度等。 由法國赴遠東地區,不少會士經不起數個月的海上旅程而患重病。總務處不單要籌措剛抵步的會士往外地傳教的交通安排,更要照顧抱病的會士,讓他們及時獲得醫療照顧。此外,大部份傳教區的醫療設備不足,香港位處交通要道,是理想的補給站。李神父擔任首位總務長,他的助手是奧塞神父(Fr. Pierre-Marie Osouf, 1829-1906)。1866年,奧塞神父繼任總務長的職務後,熱切關注病弱的會士,積極投入籌備成立療養院的工作。1875年,一座位於港島薄扶林小山丘上取名伯達尼(若望福音11:3)的療養院終於落成,首任院長為白神父(Fr. Charles Patriat)。 1884年,羅若望神父(Fr. Jean-Joseph Rousseille, 1832-1900)獲修會派遣抵港,籌建一個適合會士靜居、祈禱和默想的地方。他邀請在印度傳教多年的好朋友毛神父(Fr. Francois Monnier, 1854-1939)來港協助他。毛神父博學多才,雖從沒接觸印刷業,卻傾力苦學,協助修會在香港成立納匝肋印書館。納匝肋印書館在毛神父的帶領下,致力運用多種極少或甚至從沒用於出版印刷的亞洲方言(例如柬埔寨文、西藏文、泰米爾文)印製書籍,印行二十八國文字,享譽一時。1896年納匝肋修院及印書館遷入德格拉斯城(Douglas Castle),並利用鄰近地方建員工宿舍、小學及聖堂,形成一條有共同信仰的天主教村(太古樓)。 適值世界時局混亂,每日到港或經過香港往來遠東傳教的會士,甚至是不屬於巴黎外方傳教會的傳教士,絡驛不絕。總務處日常需要應付龐大的支出,以款待及支援傳教工作,更要解決營運伯達尼療養院及納匝肋印書館的經費。1903年,金神父(Fr. Leon Robert, 1866-1956)到香港擔任總務長,他善於社交又熟悉商業投資策略,長袖善舞,眼光遠大,成功地為修會建立廣泛的人際脈絡,協助修會在物業投資上取得可觀的收益, 以應付各項支出。這位曾擔任《南華早報》董事局成員為期十四年的金神父,關心學校教育,在他寫給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總會長的信件中,充分流露他熱切關懷教師,又為在中國設立天主教學校撰寫具體的建議書。金神父亦極力提倡報章應發揮傳福音工作的重要影響力,1895年,他在上海創辦遠東地區首份法文日報L'Echo de Chine。     
kjy06_20140302
icon70
種子的力量
2014.03.02
從不纍積經費的聖雲先會
嘉諾撒仁愛女修會來港十年後,1871年,高神父(Fr. Timoleone Raimondi, 1827-94)曾表示天主教在香港辦學的努力,令他感到非常欣慰。慈善事業是他所關注的另一個焦點。化神父(Fr. Gaetano Favini, 1829-68)與高神父同屬米蘭外方傳教會,他們是好朋友。年輕的化神父1859 年來港後,參與醫院和監獄的牧民工作,同時負責照顧葡萄牙籍天主教信徒團體,1863年7月12日在香港成立聖雲先會,高神父成為香港區會的名譽會友。 聖雲先會是一個信友團體,奉教會慈善事業主保聖雲先(St. Vincent de Paul)的名義,致力實踐仁愛,以行動回應福音的教導。1833年,年僅二十歲的法國青年奧撒南(Frederic Ozanam, 1813-53)與數位朋友在法國巴黎成立聖雲先會。此後,歐洲及美加各地的天主教會瞬即對聖雲先會表示熱烈的歡迎。 奧撒南成立聖雲先會後三十年,在化神父的推動下,兩位英籍天主教徒、一群居住香港的葡萄牙籍天主教徒在香港成立聖雲先會,標誌著香港天主教會平信徒的生活,揭開了新的一頁。成立初期,這個小規模團體主要是男性會員組成,他們已不是年輕小夥子了。他們走遍城市裡最貧困的角落,親身到訪有需要援助的家庭; 突破當時社會貧與富互不相干的觀念,擺脫國籍的界限, 無分宗教信仰,以實際行動關懷赤貧家庭的急切需要:提供即時的金錢援助、轉贈衣履鞋襪。聖雲先會的服務使那些接受關懷的市民大眾,亦感到驚訝——那是十八世紀中期的香港!  聖雲先會在香港始創慈善服務,曾被譽為英屬殖民地——香港值得引以為榮的理由。那時,除了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嘉諾撒仁愛女修會及米蘭外方傳教會照顧社會上被遺棄的一群,極少其它的慈善服務,因而聖雲先會的仁愛工作很快獲得香港社會的認同。 聖雲先會的經費依靠會員手持捐獻箱,每月一個特定的主日在聖堂門口向信友募捐,會友間亦有捐獻。成立後首年,他們每星期給八個貧苦的家庭發放物資。翌年,已有十七個家庭接受賙濟, 各方面捐贈的經費亦增加兩倍多。 1880年,受照顧的家庭增至二十六個。為開拓主要的經費來源,聖雲先會開辦每年一度賣物會, 這項創舉持續發展,吸引更多人關注他們的工作。1889年開始,港督德輔(William Des Voeux)每年定期捐款。獲得更多捐款後,他們把部份捐款贈予聖類斯孤兒院及嘉諾撒仁愛女修會,支持修女們推行醫療服務,同時透過修女們的關懷,給殘障及患病者帶來希望和適切的照顧。 隨後五十年,聖雲先會在香港活躍發展,不少善心的婦女早已透過捐款,參與服務。當時的會長曾說過:「沒有一種慈善工作是在聖雲先會以外的。」不錯,聖雲先會早在此時,創辦售旗籌款的方式,同時獲得婦女的協助。1920年安貧小姊妹會來港開辦安老院,更獲得香港聖雲先會的全力支援。     在希望中侍奉 聖雲先會會徽   中央是一條魚;魚的眼睛代表天主的眼睛,祂向窮人伸出援手,魚尾部份重疊的線條則代表會員間的團結,他們與貧窮者合而為一。圍繞會徽的圓形象徵聖雲先會是一個國際組織。拉丁文「serviens in spe」意指在望德中服務,而這份望德是來自耶穌基督。 真福奧撒南 奧撒南及數位朋友成立聖雲先會時,他仍是個大學生。他意識到言詞有限,願意懷抱服務和分享的精神,以行動履行教會在世界傳福音的使命,而最能實踐這項使命便是委身於關懷貧窮和弱小者的愛德行動。 奧撒南的想法深受聖雲先所啟發:「藉著我們雙手的工作,愛天主」。具備深厚文學根柢的奧撒南,擁有美好的家庭生活,可惜英年早逝。他畢生關注最缺乏照顧的人,更重視人與人之間的接觸,無分宗教信仰、國籍、身份和性別,他們就是耶穌所說的最小兄弟中的一個(瑪竇福音25:40)。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學生時期,曾是聖雲先會的會員。1997年普世青年節,教宗宣布奧撒南列入真福品,並邀請在場的年輕人在迎向千禧年來臨前,以真福奧撒南的生活見證,積極投入關切赤貧者和處於社會邊沿的人,了解他們的真正需要。
kjy06_20140223
icon70
種子的力量
2014.02.23
關愛孩童育人靈 道明會與基督學校修士會
   編撰:保祿女兒 插圖:穆家易 顧問:香港浸會大學歷史學系朱益宜教授 「一粒麥子如果不落在地裡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結出許多子粒來。」(若望福音12:24)  關愛孩童育人靈 道明會與基督學校修士會 源於西班牙的道明會早於十六世紀已有會士到中國傳教,並成立聖母玫瑰會省。修會在香港的歷史則可追溯至1861年,會省把總部從澳門遷往香港,七月一日,新的修道院在堅道正式啟幕。香港開埠初期,不少澳門商家遷到香港,外籍人口也不斷增加,加上香港的港口角色日漸重要,帶來莫大的福傳機遇。 為培訓修士,羅福范士豪神父(Fr. Francisco Noval)得到政府和教會批准後,在粉嶺買了一幅土地打算興建新修道院,這項計劃卻因政治原因而擱置。1935年,修會終於在跑馬地玫瑰崗建立聖大亞伯爾修院,負責培訓來自世界各地在遠東傳教的會士。 上世紀五十年代,鑒於中國內地局勢不穩,該會決定在政治形勢較為穩定的菲律賓,成立新的神學院。道明會會士遵循會祖聖道明(St. Dominic)的方向,教育和福傳是他們使徒工作的重心。聖大亞爾伯修院不再擔任培訓會士的角色,更在1959年改為玫瑰崗學校,教導香港新一代認識基督的真理,培育青年認識福音和人的價值。  1875年,在高主教(Bp. Timoleone Raimondi, 1827-94)的邀請下,六位基督學校修士會修士來港辦學。這個由聖若翰.喇沙(S t. John Baptist de La Salle)所創立的修會亦稱為喇沙會,修會的修士們不會擔任其他教會事務,全心致志地投入教育工作,將一生奉獻於教育孩童,讓孩童認識、敬愛天主。修士們矢發終身聖願(終身修士),不會成為神父 。 抵港後,修士們接收了位於堅道的一所校舍,將該校改名為聖若瑟書院,成為全港第一所天主教男子學校,由Hidulphe-Marie Nicholas修士(1835-86)出任校長。聖若瑟書院收錄的學生,不分貧富。起初, 學生人數只有數十人,並以葡籍學生為主。隨著不少葡國人由澳門移居香港,加上學校於1878年開始收錄中國學生,教授他們英語會話及書信,學生數目倍增,校舍不敷使用。聖若瑟書院遂於1881年搬遷至己連拿利的校舍。   鑒於住在九龍區的學生每天都要長途跋涉、乘渡海小輪上學,當時的校長艾瑪修士(Br. Aimare Sauron, 1873-1945)於1917年在尖沙咀漆咸道,創立聖若瑟書院分校(今喇沙書院前身)。1918年發生一場地震,令己連拿利校舍嚴重損毀,於是艾瑪修士購下學校位於堅尼地道的現址(當時為舊德國會所),繼續教育工作。     學校根據辦學團體的理念運作發展,各校校徽正正形象化地表達辦學的宗旨和方向。 聖若瑟書院   聖若瑟書院校徽上方的十字架和中央的五角星,分別清楚地表明這是一所信仰基督的基督學校修士會學校。左方的書本和燈代表知識和學習的明燈,右方由三個倒「v」組成的圖案則代表勇氣和堅毅。該校校訓「勞動與美德」(Labore et Virtute)亦是校徽的重要部份。 玫瑰崗學校     玫瑰崗學校的校徽上方是一顆八角星,代表天主的光。中央是黑白色相間的十字架, 黑色代表犧牲,白色代表純潔。校徽下方亦標明了學校的校訓「真理」(Veritas)。整個校徽的意思是天主的真光帶領學生,走正確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