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6_20140302
icon70
種子的力量
2014.03.02
從不纍積經費的聖雲先會
嘉諾撒仁愛女修會來港十年後,1871年,高神父(Fr. Timoleone Raimondi, 1827-94)曾表示天主教在香港辦學的努力,令他感到非常欣慰。慈善事業是他所關注的另一個焦點。化神父(Fr. Gaetano Favini, 1829-68)與高神父同屬米蘭外方傳教會,他們是好朋友。年輕的化神父1859 年來港後,參與醫院和監獄的牧民工作,同時負責照顧葡萄牙籍天主教信徒團體,1863年7月12日在香港成立聖雲先會,高神父成為香港區會的名譽會友。 聖雲先會是一個信友團體,奉教會慈善事業主保聖雲先(St. Vincent de Paul)的名義,致力實踐仁愛,以行動回應福音的教導。1833年,年僅二十歲的法國青年奧撒南(Frederic Ozanam, 1813-53)與數位朋友在法國巴黎成立聖雲先會。此後,歐洲及美加各地的天主教會瞬即對聖雲先會表示熱烈的歡迎。 奧撒南成立聖雲先會後三十年,在化神父的推動下,兩位英籍天主教徒、一群居住香港的葡萄牙籍天主教徒在香港成立聖雲先會,標誌著香港天主教會平信徒的生活,揭開了新的一頁。成立初期,這個小規模團體主要是男性會員組成,他們已不是年輕小夥子了。他們走遍城市裡最貧困的角落,親身到訪有需要援助的家庭; 突破當時社會貧與富互不相干的觀念,擺脫國籍的界限, 無分宗教信仰,以實際行動關懷赤貧家庭的急切需要:提供即時的金錢援助、轉贈衣履鞋襪。聖雲先會的服務使那些接受關懷的市民大眾,亦感到驚訝——那是十八世紀中期的香港!  聖雲先會在香港始創慈善服務,曾被譽為英屬殖民地——香港值得引以為榮的理由。那時,除了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嘉諾撒仁愛女修會及米蘭外方傳教會照顧社會上被遺棄的一群,極少其它的慈善服務,因而聖雲先會的仁愛工作很快獲得香港社會的認同。 聖雲先會的經費依靠會員手持捐獻箱,每月一個特定的主日在聖堂門口向信友募捐,會友間亦有捐獻。成立後首年,他們每星期給八個貧苦的家庭發放物資。翌年,已有十七個家庭接受賙濟, 各方面捐贈的經費亦增加兩倍多。 1880年,受照顧的家庭增至二十六個。為開拓主要的經費來源,聖雲先會開辦每年一度賣物會, 這項創舉持續發展,吸引更多人關注他們的工作。1889年開始,港督德輔(William Des Voeux)每年定期捐款。獲得更多捐款後,他們把部份捐款贈予聖類斯孤兒院及嘉諾撒仁愛女修會,支持修女們推行醫療服務,同時透過修女們的關懷,給殘障及患病者帶來希望和適切的照顧。 隨後五十年,聖雲先會在香港活躍發展,不少善心的婦女早已透過捐款,參與服務。當時的會長曾說過:「沒有一種慈善工作是在聖雲先會以外的。」不錯,聖雲先會早在此時,創辦售旗籌款的方式,同時獲得婦女的協助。1920年安貧小姊妹會來港開辦安老院,更獲得香港聖雲先會的全力支援。     在希望中侍奉 聖雲先會會徽   中央是一條魚;魚的眼睛代表天主的眼睛,祂向窮人伸出援手,魚尾部份重疊的線條則代表會員間的團結,他們與貧窮者合而為一。圍繞會徽的圓形象徵聖雲先會是一個國際組織。拉丁文「serviens in spe」意指在望德中服務,而這份望德是來自耶穌基督。 真福奧撒南 奧撒南及數位朋友成立聖雲先會時,他仍是個大學生。他意識到言詞有限,願意懷抱服務和分享的精神,以行動履行教會在世界傳福音的使命,而最能實踐這項使命便是委身於關懷貧窮和弱小者的愛德行動。 奧撒南的想法深受聖雲先所啟發:「藉著我們雙手的工作,愛天主」。具備深厚文學根柢的奧撒南,擁有美好的家庭生活,可惜英年早逝。他畢生關注最缺乏照顧的人,更重視人與人之間的接觸,無分宗教信仰、國籍、身份和性別,他們就是耶穌所說的最小兄弟中的一個(瑪竇福音25:40)。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學生時期,曾是聖雲先會的會員。1997年普世青年節,教宗宣布奧撒南列入真福品,並邀請在場的年輕人在迎向千禧年來臨前,以真福奧撒南的生活見證,積極投入關切赤貧者和處於社會邊沿的人,了解他們的真正需要。
kjy06_20140223
icon70
種子的力量
2014.02.23
關愛孩童育人靈 道明會與基督學校修士會
   編撰:保祿女兒 插圖:穆家易 顧問:香港浸會大學歷史學系朱益宜教授 「一粒麥子如果不落在地裡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結出許多子粒來。」(若望福音12:24)  關愛孩童育人靈 道明會與基督學校修士會 源於西班牙的道明會早於十六世紀已有會士到中國傳教,並成立聖母玫瑰會省。修會在香港的歷史則可追溯至1861年,會省把總部從澳門遷往香港,七月一日,新的修道院在堅道正式啟幕。香港開埠初期,不少澳門商家遷到香港,外籍人口也不斷增加,加上香港的港口角色日漸重要,帶來莫大的福傳機遇。 為培訓修士,羅福范士豪神父(Fr. Francisco Noval)得到政府和教會批准後,在粉嶺買了一幅土地打算興建新修道院,這項計劃卻因政治原因而擱置。1935年,修會終於在跑馬地玫瑰崗建立聖大亞伯爾修院,負責培訓來自世界各地在遠東傳教的會士。 上世紀五十年代,鑒於中國內地局勢不穩,該會決定在政治形勢較為穩定的菲律賓,成立新的神學院。道明會會士遵循會祖聖道明(St. Dominic)的方向,教育和福傳是他們使徒工作的重心。聖大亞爾伯修院不再擔任培訓會士的角色,更在1959年改為玫瑰崗學校,教導香港新一代認識基督的真理,培育青年認識福音和人的價值。  1875年,在高主教(Bp. Timoleone Raimondi, 1827-94)的邀請下,六位基督學校修士會修士來港辦學。這個由聖若翰.喇沙(S t. John Baptist de La Salle)所創立的修會亦稱為喇沙會,修會的修士們不會擔任其他教會事務,全心致志地投入教育工作,將一生奉獻於教育孩童,讓孩童認識、敬愛天主。修士們矢發終身聖願(終身修士),不會成為神父 。 抵港後,修士們接收了位於堅道的一所校舍,將該校改名為聖若瑟書院,成為全港第一所天主教男子學校,由Hidulphe-Marie Nicholas修士(1835-86)出任校長。聖若瑟書院收錄的學生,不分貧富。起初, 學生人數只有數十人,並以葡籍學生為主。隨著不少葡國人由澳門移居香港,加上學校於1878年開始收錄中國學生,教授他們英語會話及書信,學生數目倍增,校舍不敷使用。聖若瑟書院遂於1881年搬遷至己連拿利的校舍。   鑒於住在九龍區的學生每天都要長途跋涉、乘渡海小輪上學,當時的校長艾瑪修士(Br. Aimare Sauron, 1873-1945)於1917年在尖沙咀漆咸道,創立聖若瑟書院分校(今喇沙書院前身)。1918年發生一場地震,令己連拿利校舍嚴重損毀,於是艾瑪修士購下學校位於堅尼地道的現址(當時為舊德國會所),繼續教育工作。     學校根據辦學團體的理念運作發展,各校校徽正正形象化地表達辦學的宗旨和方向。 聖若瑟書院   聖若瑟書院校徽上方的十字架和中央的五角星,分別清楚地表明這是一所信仰基督的基督學校修士會學校。左方的書本和燈代表知識和學習的明燈,右方由三個倒「v」組成的圖案則代表勇氣和堅毅。該校校訓「勞動與美德」(Labore et Virtute)亦是校徽的重要部份。 玫瑰崗學校     玫瑰崗學校的校徽上方是一顆八角星,代表天主的光。中央是黑白色相間的十字架, 黑色代表犧牲,白色代表純潔。校徽下方亦標明了學校的校訓「真理」(Veritas)。整個校徽的意思是天主的真光帶領學生,走正確的道路。
kjy02_20140216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4.02.16
追隨雷永明神父足印 聖文德聯校 思高聖經學會朝聖
   認識真福,加深信仰,聖文德天主教小學、聖文德書院及慈雲山聖文德天主教小學三所方濟會屬校,早前舉行聯校公教老師朝聖。臨近真福雷永明神父的瞻禮(一月二十六日),二十多名老師和校長前往方濟會位於渣甸山的思高聖經學會,在該會 楊炎修士和梁永強修士的帶領下,認識思高聖經學會(下稱學會)和雷神父的生平事跡。    (本報專題)步進小聖堂,祈禱默想;參觀博物館和藏書閣,認識雷神父的生平和聖經。學會像個寶庫,讓進內探究的老師,知識和靈性上均大有收穫。三校每年均會舉辦一至兩次聯校朝聖活動,此次乃本學年首度聯校朝聖,三位學校代表與我們分享朝聖後感。 無私奉獻 打動人心 兩個多小時的朝聖之旅中,最觸動聖文德書院冼啟聰老師的,是雷神父的衣冠塚,也是他墓碑所立之處。雖然不曾親身接觸雷神父, 但朝聖喚起冼老師的回憶,「大學時代,我在一位神父的介紹下於學會當了一個月暑期工,負責清潔、除草等工作。」 當年離開前,學會的神父讓冼老師挑選書籍,作為禮物,「當時我選了一本雷神父的回憶錄,閱讀時,我因雷神父傳教心火之強而感到驚訝,他是多麼渴望讓中國人認識天主。」這些年來冼老師也曾再訪學會,他形容,「朝聖給我舊地重遊的感覺。」 藏書閣亦令冼老師有所體會,「除了藏有不同版本的聖經,藏書閣還有很多箱子。」箱子裡有不少書籍和資料,包括學會1948年從北平(現稱北京)遷至香港時運來的物資,「因為缺乏人手、經費和專才,這些珍貴的資源仍未整理,我感到很可惜。」 慈雲山聖文德天主教小學的黃愛梅老師五年前曾到訪學會,「當時只是參觀,相比之下,這次朝聖能更有系統地認識雷神父的事跡。」她表示印象最深刻的是到一樓參觀,「重整後這一層樓展示了雷神父曾使用的物品,包括衣服、桌椅等,我感到很親切,也感受到他為聖經翻譯工作的無私奉獻。」 靈性啟發 推動福傳 同樣,聖文德天主教小學張偉菁校長也非首次前往學會,她分享指這次參觀的感受特別深刻,「因為雷神父在去年宣福,這段日子也對他認識更深。」她敬重雷神父的犧牲,「中國當時很貧乏,但他依然堅持來華服務。」她表示雷神父獲宣真福,這件事讓她感覺自己與聖人更接近。 張偉菁校長形容是次朝聖是尋根之旅,「我們既是方濟會屬校, 應該認識方濟會的歷史和工作,故此有老師提議到學會朝聖。」她補充,雷神父的宣福和學會藏書閣書籍重新排列,也是他們選擇學會為朝聖地點的原因。 朝聖結束,張偉菁校長期望將雷神父的事跡介紹給學生和老師認識,「我校的校本宗教課會介紹方濟和佳蘭等聖人,我期望在課程中加入雷神父的生平,也希望可以製作相關的教材。」 黃老師是學校的宗教科主任,她亦希望與學生分享這次朝聖的體會,「我會在課堂上和學生分享,希望他們都可以認識和學習雷神父付出、服務的精神。」冼老師也希望學生可以學習雷神父探究、謹慎、追求知識的精神,「這些原則在聖經翻譯中的過程是不可或缺的。」     聖文德書院早年亦曾安排修讀宗教及倫理科的學生參觀思高聖經學會,該校楊佩珊校長期望將來有機會,安排更多學生到訪,「他們能體會雷神父的堅毅,看到他的工作對別人生命的影響,啟發他們為別人服務。」(澄) 
kjy13b-20140216
icon69
濃情走過30年.學校宗教教育系列
2014.02.16
我們的心 不是火熱的嗎?
   教會關注兒童及青少年的心靈培育,這一點,在教會的訓導文獻中清晰可見。「今日年青人受傳媒世界的事物所感染,並將在週遭環境所接收的信息引進課堂上;這情況確不足以為奇。也許其中某些學生會因此變得冷漠和麻木。」(《天主教學校教育的宗教幅度》#71)有些學生認為宗教科是可有可無的科目,學校安排的宗教學習經歷是浪費時間, 無助於他們考取更好的成績;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學校應投放多一些教學的時間在核心科目上。 部份嬰兒領洗的公教同學,他們欠缺宗教生活的栽培, 不大願意承認自己是天主教徒,他們不高興教師強逼他們參與禮儀和出席天主教同學聚會及活動。教師面對著沉重的工作壓力,接觸學生的時間不多,在照顧學生信仰成長的路上,感到有心無力。 「為能達到學校的教育目標,宗教科老師是關鍵人物、是極重要的一員。宗教科的效果與教師的個人見証緊密連繫;這見証就是把課堂的內容生活出來。因此,宗教科老師必須是充滿本性與超性恩寵的人。並能見証這些恩賜;他們必須受過完整的文化、專業和教學訓練,且能與學生真誠對話。」(《天主教學校教育的宗教幅度》#96)經師易得,仁師難求,充滿本性與超性恩寵的天主教教師團隊實在並不易求。有時,熱誠的公教教師在學校中,有孤掌難鳴之感。 推動學校的宗教教育實在並不簡單,要面對很多挑戰; 有時,整個公教教師團隊感到疲憊與沮喪。在厄瑪烏路上的兩位門徒,面對著受難至死的耶穌感到灰心、難過、失落。不過,當他們與復活的基督相遇之後,他們有了新的信仰經歷,『當他在路上與我們談話,給我們講解聖經的時候,我們的心不是火熱的嗎?』 (路24:32)我們需要在耶穌基督內汲取力量,聖言、聖體、信仰團體滋養著我們信仰的生命, 讓我們重新得力,重燃心火,去培養學生立體生命的人生, 建構具福音精神的學習園地:「天主教學校是生命的一個中心,而生命是整合的。在這個充滿活力的中心,培育過程是行動與回應所不斷產生的相互作用。上述的相互作用同時具有縱橫面,且令天主教學校有別於其他學校;其他學校的教育目標並非受基督宗教所影響。」(《天主教學校教育的宗教幅度》#109)(五之五)         「學校宗教教育」系列共五篇文章已全部刊載,特此感謝筆者。—— 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