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06_20140112

 

 

    1841年,天主教會在香港成立。當時香港島的人口約7,450,島上二三千戶居民靠耕種和漁業維生。1843年,第一座天主教聖堂在中環威靈頓街落成。
    第一位把天主教信仰帶到香港的傳教士,是年輕的若瑟神父(Fr. Theodore Joset, 1804-42)。若瑟神父是個操法語的瑞士人,1841年到達香港後,便住在很簡陋的茅屋,積極投入牧民的工作。他即時察覺香港極需要成立一個直屬於教廷(梵蒂岡)的傳教區(即宗座監牧區),使居住在香港的天主教徒獲得教會的照顧,同時要求教廷增加傳教的人手,展開在香港傳教的事業。
    當時香港剛由英國政府管治,首批駐守香港的英軍中,有不少是愛爾蘭籍的天主教徒,在船上工作的水手也有些是來自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地的天主教徒。還有不少葡萄牙人跟隨僱主,在英國駐香港的公司工作。當時的社會衛生環境非常惡劣,很多人因不清潔的食水和衛生條件差而染上流行病,死亡率高,經常有病人在沒有機會領受教會的傅油下,黯然離世。
    若瑟神父關注這些天主教徒的心靈;他們在陌生的香港, 需要教會照顧他們的靈性生活。若瑟神父寫信給教廷傳信部, 提出申請。不久,教廷頒布香港成為宗座監牧區,並委任若瑟神父為首任宗座監牧,又派遣一位西班牙籍的方濟會納華路神父(Fr. M. Navarro, 1809-77)來港,與若瑟神父合作。若瑟神父終日奔波,為垂死的病人施行聖事,隨時隨地為信眾舉行彌撒聖祭,滿足他們靈性的渴求。1841年底,他向政府要求撥地,興建第一所聖堂,又申請地方,設立一個安葬已亡天主教徒的墳場。
    不久,政府批出中環威靈頓街一塊土地。若瑟神父即時在這處用竹枝及草蓆蓋搭成天主教在香港的首間聖堂。他與納神父於1842年2月20日舉行首台彌撒,參加彌撒的信徒擠滿了這所臨時搭建的聖堂。若瑟神父完全沒有停頓下來,瞬即策劃籌款運動,建造一座石造的永久聖堂。可惜,若瑟神父因過度辛勞而一病不起,在香港服務僅五個月便辭世,年僅三十八歲。

    若瑟神父胸懷牧民的愛火,眼光遠大。他要求教廷提升香港成為宗座監牧區(最雛型的傳教區)。
這個美好的開始使香港的天主教會,得以在穩固的基礎上展開新頁。

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
    走進今天的主教座堂,若瑟神父的墓碑刻在祭衣房門口的地台上。由若瑟神父籌建的石造聖堂,於1843年落成,定名為聖母無原罪堂。1859年十月發生一場大火,把這座聖堂完全燒燬。1860年原址重建。1878年由於天主教徒大增,在高主教(Bp. Timoleone Raimondi, 1827-94)向多方求助下獲撥地捐款,新聖堂於1888年竣工。這座新的聖母無原罪總堂,即現時位於香港堅道的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

聖彌額爾天主教墳場
    若瑟神父向政府申請天主教墓地,1841年獲撥灣仔區土地。1848年政府再撥出跑馬地黃泥涌道的土地,供香港的天主教會作墓地用途,即現時的聖彌額爾天主教墳場。
1848年九月,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四位修女抵港,開展了香港天主教會照顧棄嬰的愛德事業。修女們面對氣候差異、資源缺乏、長期勞累等不良境況,舉步為艱。首位犧牲的歐芳仙修女(Sr. Alphonsine Calixle Forcade, 1813-50)因感染腦膜炎而獻出性命,長埋於跑馬地聖彌額爾天主教墳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