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7_20221120f
400400體藝傳情jpg
體藝傳情_中學
2022.11.20
喇沙書院
壁球運動員羅泊棋 喇沙精神不死靈魂
  「喇沙精神,不死靈魂!」在不同的學界賽事上, 只要有喇沙書院的學生參賽,定會在場內聽到同學為隊友打氣時叫喊的口號。喇沙書院中六學生、壁球運動員羅泊棋為把握在中學階段最後一個學界個人賽,為學校出一分力,懷著「誓要為學校爭光」的決心,上月中他在學界壁球個人賽上終贏得冠軍。   剛於10月15日舉行的「中學校際壁球比賽」個人賽決賽,喇沙書院學生羅泊棋在男子A Grade以三盤全勝奪冠,為了這場賽事,他放棄到馬來西亞出席在檳城舉行的青少年壁球公開賽,他說,疫情下學界賽事暫停三年,「恢復學界賽後我已升上中六,我這次拼盡全力作賽,不想錯失代表學校的機會。」   17歲的羅泊棋現時是香港壁球代表隊的青年軍成員,也在香港19歲組別中排名第一。「我自幼身型肥胖,母親希望我有運動習慣,便為我揀選了壁球運動。」由小一首次接觸壁球,至小四獲選為香港壁球總會地區精英隊,密集而高體能的訓練使他的身型逐漸纖瘦,更在中二獲選拔為港隊青年軍。   壁球訓練意志力   泊棋表示長久的培訓,潛移默化地訓練出速度、爆發力以及耐力,也培養他的反應、意志力與毅力。   每週一至週五,他也在香港體育學院訓練兩小時後才回家,練習時教練常鍛練他提升比賽節奏, 「練習盡快擊球讓對手來不及回球,有時回球與擊球之間可以在一秒時間內完成,從中訓練我的技術與反應。」每次與隊友一起練習,互補不足,比賽時他會拍下整場賽事以便在賽後重溫並作出改善,這一切也成為他在壁球場上持續努力的動力。   疫情下許多賽事要暫停,直到賽事相繼恢復,泊棋希望把握機會肯定自己的實力,其中最為突破的一項賽事,便是去年他以16歲之齡越級挑戰香港青少年壁球錦標賽男子19歲組別的賽事,「我給自己一個目標,當時只希望與水平高的對手比賽,從中取經,沒想到能夠得獎,最後發揮理想贏得冠軍,倒是我意料之外。」   不論輸贏 拼盡全力   令泊棋最難忘的賽事,莫過於本年8月他首次代表香港到法國南錫參與世界青少年壁球錦標賽,在團體賽首輪賽事便對戰世界青少年壁球冠軍的荷蘭選手,面對強勁的對手,他當時的目標是:不論輸贏, 在首局便要拼盡全力。他形容過程十分艱辛,他曾在首局一度領先,然而對手沒有因而氣餒,反而愈戰愈勇, 「我卻因體力不繼,最終輸掉比賽,賽後回想, 作賽時的心態很重要,不可以因成績高低而受到影響。」從對手的表現,泊棋學習到專注及永不放棄的態度。   升中時,羅泊棋以壁球的卓越成績考入喇沙書院,一直以來他也感激家人自小栽培他成為壁球運動員,學校著重同學的全面發展,讓他在學業與運動方面也有所發展,當他到海外比賽未能上學,賽後老師也會為他補課,使他能兼顧運動與學業。他也將從壁球所學到的永不放棄的精神應用於學業上,更認為「壁球是令我感到自豪的運動。」他希望將來升讀大學時入讀體育學系,日後成為職業壁球運動員。(高)
kjy07_20221106  f
400400體藝傳情jpg
體藝傳情_中學
2022.11.06
荔景天主教中學 梁佩霖
敲擊樂奏出美麗的樂章
在聖經中不少篇章也提及音樂,透過音樂祈禱和歌頌天主,其中在約伯傳中提及「當時星辰一起歌詠,天主的眾子同聲歡呼!」(約三十八7)早在天主創造天地時音樂已出現,是天主所賜。荔景天主教中學中五學生梁佩霖感謝母親自幼栽培她學習敲擊樂,使音樂在其生命中,成為她成長重要的一部分。她希望向外分享音樂,傳遞音樂的樂趣。   「音樂可以治癒別人的心靈,音樂的旋律可使觀眾投入於樂曲之中,帶領人進入不一樣的情感。」個子細小的梁佩霖,在長逾八尺的馬林巴琴(Marimba)上,以琴棍敲打每段樂章,也以身體的躍動,展現樂曲帶來的情感。她自小學一年級開始接觸鍵盤敲擊樂器,最初學習鋼片琴約三年,再轉為學習木琴三年,直到小學六年級接觸馬林巴琴時,深深被其音色吸引,「兒時彈奏鋼片琴,音色尖銳,普通木琴所奏的樂曲較為簡單,轉為學習馬林巴琴,發現音色上有明顯的分別——聲音圓渾,層次感豐富。」她現已考獲八級馬林巴琴,現準備演奏級考試, 訓練時需以四支琴棍彈奏,她說令整體音樂更和諧,聲部更豐富。   馬林巴琴是敲擊樂器,在木製琴鍵下採用的共鳴管以金屬材質而成,聲音愈低,共鳴管愈長。馬林巴琴琴鍵共有49鍵至69鍵共六種款式,音域較廣,以紗線頭的琴棍敲擊琴鍵,撞擊的音色豐富渾厚,以兩支或四支琴棍敲打,或合奏等,產生共鳴效果。   傳遞音樂的力量   佩霖曾於中一時以木琴與該校管樂團合奏,參與校外的聖誕音樂演出,也曾參與音樂事務處少年管樂團排練馬林巴琴,本年她在香港學校音樂節馬林巴琴獨奏的中學組獲金獎,2020年亞洲音樂家大賽馬林巴琴獨奏(高級組)冠軍,以及去年在國際全球精英音樂大賽傑出少年組(敲擊樂)奪得冠軍等。   她自小學二年級起參與不同的敲擊樂比賽,直到中二開始受疫情影響,便離不開「拍片比賽」。疫情導致不少比賽改以網上進行,或要求參賽者錄影比賽作品,她說這種比賽方式,務求把音樂造詣最佳的一面示人,需要重複多次進行拍攝,揀選出最優秀的作品,考驗她演奏時的整體及體力質素。她表示,還是最期待親身到比賽場地,與其他樂手切磋,「現場比賽可以聽到參賽者奏樂,從中取經,評判也會即場演講,有助改善自己需要改進的地方。」   音樂賦予生命的動力   梁佩霖認為,音樂帶出生命的意義,她表示昔日母親希望她學習樂器,掌握一門技能才藝,她在弦樂或敲擊樂之中選擇了敲擊樂,自此音樂陪伴她成長,「尤其當我遇到困難或面對壓力時,自然會拿起琴棍,在木琴上彈琴,只要投入在音樂上便能放鬆心情,減輕煩惱和壓力。」   日本現代作曲家及馬林巴琴演奏家安倍圭子(Keiko Abe)的一首獨奏曲《Frogs》, 是一首色彩離奇荒誕的樂曲,配合音樂大細聲,演奏時的動作,把一系列奇怪又有趣的樂曲呈現出來,此曲風成為佩霖近日喜愛的風格,她平日會鑽研不同的樂曲,希望透過音樂傳遞音樂的情感。   佩霖說,音樂是她生命的一部分,母親常對她說:「沒有事情是不可能」勉勵她做任何事情也要盡力做好,此話成為她的座右銘。現在她愈來愈熱樂音樂,更希望將來成為一位馬林巴琴的演奏家,「透過樂器演奏,傳遞音樂喜悅的信息。」(高)
kjy07_20221030 f
400400體藝傳情jpg
體藝傳情_中學
2022.10.30
德雅中學 跳繩運動員陳寶兒
一切發自愛
德雅中學本學年慶祝創校60周年, 以「愛德」作為學年主題,並引用慈幼家庭主保聖方濟沙雷氏(St. Francis de Sales)的思想「一切發自愛,非出於勉強」作學習方向,鼓勵眾人在生活中愛主愛人,承行天主的旨意去生活。該校中五學生陳寶兒表示,此話對她別具意義,「我小學時是跳繩運動員,升中後沒有再繼續,直到中三時得到教練的邀請,讓我有機會重拾花式跳繩,這才發現對這項運動的熱愛,即使鍛鍊過程不容易,但既然是我的選擇,便不會放棄。」   陳寶兒早在小學一年級學習花式跳繩,並加入校隊,小四時跟隨教練參與香港專業花式跳繩學校訓練,直到升中後,她認為要走出跳繩的世界,尋找其他更有趣的事物,她加入了排球學會及參與其他活動,希望可以擴闊眼界, 「可是每當我在體育新聞中,見到有花式跳繩運動員在國際賽上取得佳績時, 我會更渴望返回花式跳繩運動。」   兩年前寶兒的教練黃冠傑正招募運動員,邀請她參與,她沒多加考慮便立即答允。   寶兒於2021年參與全港分齡跳繩比賽,獲得團體賽的總亞軍,當中更在二人花式跳繩比賽上奪冠。   學校支持全人發展   寶兒表示,由於花式跳繩不設政府資助,平日訓練、個人裝備及比賽的報名費用也需自費,然而學校為學生設有精英獎助學金,幫助她繼續在跳繩運動上的發展。   該校體育科主任兼寶兒的班主任陳寶芝看到寶兒在重拾跳繩運動後,整個人也有明顯進步,「看到她在運動及學業訂定目標,現在她就讀精英班別, 跳繩運動需要付出許多時間練習,但她願意放下娛樂,平衡學習與運動。」   她現在平均每週兩晚到運動場練習,每次三小時,也要經常鍛煉體能。寶兒表示,重拾花式跳繩練習,讓她再次經歷數之不盡的「在失敗中學習」。   堅持下去便有希望   跳繩分為速度和花式兩個項目,速度是單車步跳繩,以快捷取勝,而花式跳繩是在跳躍與繩子之間做出不同的跳繩動作。花式跳繩正是寶兒最喜愛的項目,然而,每次學習一套花式套路,需要反覆練習才能使肌肉及身體產生記憶,更時常會被繩絆住,這正是她所說的「在失敗中學習」, 是一項講求專注與身體協調的運動。   她很享受花式跳繩的樂趣,她表示, 與隊員一起練習、一起成長,過程充滿歡樂,「我視花式跳繩如打機過關,我仍未『爆機』,仍然有許多關口未闖。」   疫情下,好些賽事轉為網上舉行, 寶兒在本年參與的亞洲跳繩錦標賽,以及香港代表隊選拔賽均在網上參賽,她事前與隊友一起錄製跳繩片段代替現場比賽, 「要每個動作也以零失誤完成,真的很難,稍一不專注便會出錯。」   陳寶兒剛在本年9月底成為花式跳繩香港代表隊成員,屬於19歲以上女子組的團體組別,她希望明年也能取得港隊代表的資格,期望可於2023年出戰在美國舉行的世界賽。(高)  
kjy07_20221023 F
400400體藝傳情jpg
體藝傳情_中學
2022.10.23
梁式芝書院 體育舞蹈劉芷君
舞蹈帶來自信與光彩
體育舞蹈是一項運動,同時也是表演藝術,梁式芝書院中五學生劉芷君參與體育舞蹈11年,她說每次站在比賽場上,便仿如另一個人,全情投入,散發著無比的自信。即使在體育舞蹈遇到困難時,她亦未感氣餒,努力裝備自己外,也學習交託,「生命中許多事也不由我控制,一切自有天主的安排。」   本學年,劉芷君是流行舞蹈學會主席,帶領著同學一起在流行舞蹈上獻藝;這一年她亦正式成為「十項全能」體育舞蹈運動員,與舞伴拍檔一起在拉丁舞及標準舞上發光發熱。   15歲的劉芷君4歲半已學習拉丁舞,5歲首次比賽已贏得冠軍,8歲加入為香港體育舞蹈代表隊成員,惟兩年前她與舞伴拆夥,又未能即時覓得舞伴而退出港隊。她解釋,體育舞蹈是以男女搭伴跳的雙人舞蹈,屬於競技舞蹈,舞伴需要年齡相若,以及在身型、舞技及外貌等相配,從體育舞蹈展現競技性與藝術的表現。然而,此運動一向女多男少,她一直難以找到合適的舞伴拍檔,體育舞蹈的發展令她感到迷惘,擔心就此卻步。   謀事在人 成事在天   當時適逢學校的流行舞蹈學會再度活躍,當時學會主席連番邀請芷君加入。終於在去年9月她接受邀請加入流行舞蹈學會。這次「無心插柳」,令她對跳舞有另一番體會,「我抱著放鬆心情及接觸其他舞種的心態參與,愈來愈感到自己很喜歡跳舞,最喜歡跳拉丁舞。」與此同時,她認識了現在的體育舞蹈舞伴,讓她得以再次展開體育舞蹈運動員的生涯。   由本年初開始,劉芷君成為「十項全能」的體育舞蹈運動員,即是包含了拉丁舞的五項舞蹈:森巴舞、查查查、倫巴舞、鬥牛舞及牛仔舞;以及標準舞的五項舞蹈:華爾滋、維也納華爾滋、探戈、狐步舞及快步舞。   事隔兩年重返港隊,劉芷君更肯定自己對跳舞的熱愛, 兩年的空白期,她說曾感到失落,卻因著這些阻礙,更認清自己的目標。她還記得5歲時首次比賽不慎絆倒導致膝蓋流血,「我沒有因而停下腳步,而是繼續喜樂地跳舞。」   今年2月,她首次學習標準舞,挑戰自己成為十項全能的專業賽手。於8月至11月,與舞伴拍檔接受共三站的香港體育舞蹈代表隊選拔賽,他們在首兩站的拉丁舞及標準舞成績已包攬冠亞軍,她更在第二站的拉丁舞賽上越級挑戰18歲組別中奪冠,二人肯定獲得港隊資格。   跳舞同樂 分享喜悅   宗教事務統籌主任陳靄詩回想劉芷君升中面試時, 已深深被她的自信吸引,「當芷君分享她跳拉丁舞的經驗時,見到她心中的一團火,對自己選擇的體育舞蹈的目標與肯定,令我對她印象深刻。」吳寶儀副校長表示,校方得知她是體育舞蹈運動員,曾推薦她參與校外的獎學金,芷君獲獎後也履行承諾,在校內推動拉丁舞,看到她能帶動同學參與跳舞的樂趣。   劉芷君說,能夠在校園與同學一起分享跳舞的樂趣很愉快,也讓她目光更廣闊,她亦感謝家人一直支持她成為體育舞蹈運動員,她尤其感激母親的栽培, 「在我年幼時,母親已留意到我熱愛跳舞⋯⋯ 就算早前我未找到拍檔,家人也支持我繼續跳拉丁舞以保持水準。」她參與流行舞蹈學會後,在體育舞蹈外願意多作嘗試, 也會欣賞同學擅長不同的舞藝,彼此交流,她也在體育舞蹈融入不同舞藝的元素,例如芭蕾舞的轉圈動作;跳K-Pop時呈現的手部動作等, 希望從中塑造個人更獨有的風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