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7_20211010_s
400400體藝傳情jpg
體藝傳情_中學
2021.10.08
蕭明中學泳手何樂晴 規劃燦爛人生全力游向夢想
「四種泳式之中,我覺得蛙式最容易,蝶式最難掌握。」四歲經已習泳的何樂晴,現時就讀天主教母佑會蕭明中學中五。年幼選擇游泳,原來一切出於好奇:「猶記得當年家中信箱經常收到泳會招收學員的宣傳單張,我覺得好奇,很想去看看,碰巧當時姐姐亦在該泳會習泳,父母理所當然地讓我一同學習。」過了不久,樂晴的姐姐放棄習泳,只餘樂晴繼續下去。看來是天主給樂晴安排了游泳之路,讓她發揮潛能。 擅長蛙式 恆常練習   保持最佳狀態 小妮子通曉四種泳式,最初學背泳,其後轉攻蛙式,但在接力比賽中則負責自由式一環。 樂晴為了保持游泳的最佳狀態,現時每星期有四至五天放學後,前往泳會練習(稱為「操水」),每次練兩小時,聽從教練指導,練習某種泳式,以400米或800米為一組。除了操水,樂晴亦需要做運動作為輔助,鍛鍊體能和肌肉,例如仰拉練手力、以及每星期跑步90分鐘。飲食方面亦要控制,尤其是出賽前,樂晴刻意吃得清淡一點,當然亦要早睡早起。樂晴表示,一眾隊員每次操完水,教練也給她們沖調蛋白奶粉飲用,笑言味道欠佳, 但為了補充體力只好接受。 父母是自己的最佳啦啦隊 因著疫情關係,何樂晴解釋,自2019年3月起,接近一年半停止練習,只能透過網上zoom,聽從教練指導練習方向。疫情前樂晴參加的學界游泳比賽最叫她印象難忘:當天舉行50米蛙泳決賽,樂晴跟賽事中的幾位對手自幼經常競賽,彼此熟稔。當時四名選手戰況激烈, 幾乎同時間觸及池壁,最終樂晴以0.2秒輸了,失去獎項,登時哭起來。幸好她得到教練及隊友鼓勵,重新振作。樂晴每次出賽, 父母皆前來觀看及打氣,並給女兒拍下游泳片段,讓她在賽事完結後重溫,作出改善。 與隊友並肩同行 焗蛋糕減壓 作為游泳運動員,只管望著池底的線不斷向前衝,會否感到寂寞?樂晴語氣堅定地說:「絕對不會! 我與隊友一起練習,互相支持和勉勵。比賽進行時,她們會在泳池邊為我打氣。我們認識已久,彼此感情非常要好。」不過,她不諱言團體接力賽承受的壓力遠較個人賽事大,因為若果失手,便會連累所有隊友輸掉比賽,所以每次出賽皆不容有失,為自己添上無形壓力。比賽過後,樂晴通常與教練和隊友一起用膳,或是在家焗製蛋糕,藉此減壓。 剛於本年(2021)9月初舉行的全港分齡短池比賽(第3組)50米背泳贏得金牌的何樂晴表示,游泳除了給自己帶來強健的體魄,更從中學懂自律,做事更富效率,例如計劃每週的作息時間表,平衡讀書和練習。刻下的奮鬥目標是努力打破個人游泳紀錄, 盡力游出最佳時間。樂晴聽從教練提點,在跳水及轉池動作方面作出改善,令自己可以游得再快一些。 規劃燦爛人生 向商業管理進發 現時就讀中五的何樂晴盡力兼顧學業與運動,功課日漸繁重,更要準備來年的DSE考試,明言若兼顧不了游泳,屆時只能放下,因一直希望成功考入大學,修讀有關商業管理的課程:「他日入讀大學後,再次燃點游泳的心火,延續游泳錦標賽的夢想。」 跟許多運動員一樣,樂晴當然目不轉睛,在電視機前收看東京奧運所有游泳項目。在芸芸的港隊游泳運動員中,她最欣賞歐鎧淳:「她多次代表香港出戰奧運,覺得她很勤力練習,做人有目標;除游泳外,在其他項目亦有不錯的發展,例如拍廣告甚至拍電影,均取得不錯的成績。」 何樂晴堅守信念,努力游向自己的目標,在人生的賽道上繼續發光發亮。(慈)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07_20211003_s
400400體藝傳情jpg
體藝傳情_中學
2021.10.01
長天劍擊手 李俊林 沉著應戰 學習堅持與應變
劍擊運動員身穿白色衣服,頭戴面罩,手握長劍, 一身帥氣打扮,迷倒許多青少年,李俊林亦不例外。目前在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長天)就讀中五的李俊林,自小學四年級起學習劍擊,目前是學校劍擊隊的隊長之一,更在全港少年組男子佩劍排名第三。 到底劍擊運動有何魅力?不過是兩位運動員走上前或後退對決吧?李俊林滔滔不絕道來:「這項運動很刺激,講求堅持;我所學的佩劍,比賽時可以劈及刺,觸到對方腰部以上的部位便能得分,講求速度和爆炸力。雙方對陣時,往往只有一、兩秒思考戰術。對賽時亦要不斷改變戰術,避免給對方看穿。我通常在出賽前訂好一套策略,當然臨場亦需要多動腦筋,別人進攻,你可選擇防守、搶攻,甚至偷襲,想想如何應變。我也會觀看其他劍擊運動員的比賽片段,以便尋找戰術靈感。」 知己知彼 體能戰術下苦功 李俊林表示,昔日學習劍擊的少年不算多,他升上中學前,碰巧教練提及長天設有劍擊隊,劍會內亦有師兄就讀該校,便毫不猶豫選擇長天。俊林與校隊隊員感情要好,惟學校缺乏場地練習,一眾隊員課餘時相約前往劍會練習,互相切磋及研究戰術。他與一眾隊員曾跟隨教練前往台灣及廣州習訓,從中汲取經驗。俊林自言要學習盡量放鬆心情,過往比賽時曾經因為太緊張,影響了臨場表現,輸掉比賽。他非常感謝教練耐心教導,經常勉勵自己。 佩劍的劍嘴呈Y字,雖然穿上保護衣服,但被刺中或劍刃劈中亦會感到痛楚,瘀傷更是平常事。身高1.8米的李俊林謙稱四肢並不修長,與其他劍手對賽時比較輸蝕,自言要在體能及戰術方面多下苦工,填補弱點。他平日的體能操練包括來回短跑、掌上壓、保持蹲下姿勢走動,操練非常艱辛,一度想過放棄,但最終堅持下去。此外,他每星期亦進行90至120分鐘器械健身訓練,鍛鍊肌肉。飲食方面亦要配合,按照餐單進食,特別是多吃含豐富蛋白質的食物。 目前是香港劍擊隊(1 7 至2 0 歲組別)成員的李俊林,每週需要前往體育學院練習15小時; 另每週有5天到劍會,每天花上2至4小時練習,十分忙碌。面對密麻麻的作息時間表,俊林反而認為生活具規律,坦言劍擊有助鍛鍊自己的專注力、學習堅持及正向思考,劍擊在人生中佔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 花上這麼多時間練習劍擊,會否影響學業?魚與熊掌如何取捨?的確,有不少隊友選擇以學業為重,準備來年的DSE考試,李俊林卻另有計劃:剛贏得今年(2021)全港17歲分齡賽佩劍亞軍的俊林,坦言現階段希望發揮自己的劍擊天份,暫時投放較多時間接受訓練,父母亦同意及尊重兒子的決定,鼓勵俊林積極備戰亞洲青年錦標賽。 自強不息 面對人生挑戰 早前李俊林與同學回學校補課,正值舉行東京奧運, 當日香港劍擊隊伍出賽,老師上課前讓他們觀看賽事,同學們不太明白賽事規則及得分準則,李俊林與其他劍擊隊員耐心地向同學解釋,當刻亦為自己是劍擊運動員而感到自豪。大家觀看比賽時,往往看到運動員成功得分後振臂高呼,李俊林笑著解釋:「教練叮囑學員每贏得一分,便要高聲大叫,一方面抒發繃緊的情緒,另一方面可以加強氣勢,壓倒對方,我覺得這樣做非常重要和有效。」 香港劍擊運動員張家朗贏得奧運金牌,市民開始留意劍擊運動。李俊林高興劍擊運動廣受大眾關注,更不諱言以對方作為奮鬥目標:「我當然希望在比賽中贏得獎牌, 每次比賽皆全力以赴,累積賽事排名的分數,以便取得資格,參加亞洲青年錦標賽及世界青年錦標賽。」 李俊林時刻銘記長天學生「自強不息」的精神,勇往直前,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慈)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07_20210926_s
400400體藝傳情jpg
體藝傳情_中學
2021.09.24
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 游晴 學懂放開心懷打比賽
每到週末,你會有甚麼活動呢?參加補習班?約朋友相聚?⋯⋯小學時候的游晴,逢週末都有一個特別活動, 就是跟著任職排球隊教練的爸爸去體育館,有時與曾任港隊成員的媽媽坐在看台上, 觀看爸爸帶領的排球隊比賽;有時坐在場邊,看著成員接受訓練或打排球——就是這樣,排球的種子從小已種在游晴心田。 雖然父母都是排球健將,但他們從未強迫女兒打排球,反而放手讓她嘗試不同運動,讓笑言自己是「跳跳紮」的游晴自小便熱愛上不同運動。 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中六生游晴學過跳舞、劍擊,小學時更在新界區的學界劍擊花劍及佩劍項目奪冠,亦曾奪得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獎,及至中一學校的「崇德人自我發展計劃」讓那粒排球種子發出芽來。 這個計劃鼓勵學生在體育、音樂、戲劇等方面發展所長,游晴便與有相同興趣的同學參加了校內的排球興趣班。 球隊活動豐富校園生活 玩興趣班之餘,游晴更獲教練挑選入校隊,之後加入本地球會「Victory」,翌年更入選香港少年排球隊,高峰時期一週有五天訓練,有時同一天要參與兩場訓練,因為喜愛這項運動,「那時候完全不覺得累。」  每星期的訓練中,球隊中負責接應二傳的游晴除了與隊員在球場上練習排球戰術外,亦要訓練手肌及腳肌力量,更要做好體適能訓練,例如跑步、深蹲、深蹲跳等。 加入了校隊,游晴與隊友都有機會參加校際排球比賽,又或相約元朗區學校的排球隊打友誼賽。這些活動都為她的中學生活添上色彩。 不論是在校隊、球會,還是港隊,隊員因為訓練和比賽經常相聚,與小學時大多都是獨自練習、比賽的劍擊相比,她更體會到團體合作的可貴,大家培養出一份難得的默契,「我想打哪一個高度的球,隊員也能立刻明白我」,更也因而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情緒影響作賽 學懂亂時先冷靜 游晴參加過多項比賽,包括代表球會在2019年香港排球聯賽(乙組)獲得冠軍,以及在2017至2019連續三年在元朗盃排球賽(青少年組)得到冠軍等。但為她最難忘的一次經驗是中三那年暑假,當時她以隊長身份帶領香港少年排球隊到浙江參加全國青少年U16女子排球錦標賽。 這是她首次走出香港參加比賽,與北京、上海、四川等多個地方的球隊較量。身高一米七三的游晴在隊員的身高排行中尚算中上,可是一見內地身高普遍達一米八的球員,尚未比賽,她便已十分緊張。 八天的比賽中,游晴的一隊共要進行八場賽事,球隊在首兩場比賽中發揮水準,取得勝利。可是,之後的數場比賽,表現失準,游晴於比賽中途被教練換出場。「我做不到教練給的策略,使球隊失了很多分。但那時候我也對球證的判決有意見。」種種的情緒加在一起,游晴緊張得哭起來。 對於游晴的表現,教練並沒有過多指責,而是給她時間冷靜一下。她最記得比賽後,教練對團隊說:「心理狀態決定你的臨場表現。」這讓她之後學會放開心情去參加每一場比賽。 六年前,游晴因為劍擊而獲得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獎;六年後的今天她就因著排球而再度獲獎。人生充滿嘗試與選擇,游晴本年剛退出香港少年排球隊,「一方面是準備DSE,另一方面也是想嘗試更多。」她對未來充滿憧憬,不知將來還會在哪個運動範疇看到她的蹤影呢?(吳)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