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4_20200426s
DoctorSSworkerParentsHeart
醫.社父母心
2020.05.01
孩子是我事業的障礙嗎?
有媽媽向我提出:照顧孩子是一件很勞心勞力的事,倘若把精力和時間投放在工作事業上,肯定其成就在現時情況之上,她現在又不能放棄家庭,加上丈夫經常說:家庭和子女才是媽媽的事業。這話令她非常氣忿,她問我應如何處理?  其實,現今的社會,受過高深教育的婦女多的是,而且從事專業職位的也不少;是否這些婦女必需獨身呢?實際上,很多成功的職業女性,也是成功的家庭主婦,無論在家庭及專業上均表現出色,難道她們是超人嗎?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時間的安排,在有小孩子之前,太太先要和丈夫商量清楚,日後照顧孩子的安排,是依靠傭人抑或由長輩協助,而家中有問題應由誰(父或母)處理?當然,談這些問題是牽涉很多其他的問題,倘若太太要加班,家中的事丈夫可以協助嗎?加班太多,全家應如何協調?這也是個基本要處理的問題,有太太曾投訴過:與丈夫談的時候甚麼也答應, 但在實際的問題出現時便諸多不滿,令夫妻關係出現磨擦,所以,丈夫在這事情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要馬虎談談或隨便應付一下,埋下日後有磨擦的伏筆。 很多太太會在孩子小的時候全心去照顧他,待孩子上學後,才重新涉足自己的專業,但在照顧孩子的時候,不要完全脫離專業,應同時關注專業的發展,在現今知識一日千里的時代,若不把自己裝備好,日後是無法跟上專業的發展。 最後,是丈夫的參與,丈夫應撫心自問,我真的願意太太婚後仍工作嗎?不妨把你的內心話,真實地和太太分享,不要單以經濟作考慮,應把我提過的問題慎重地考慮一遍。這樣,太太會考慮丈夫的意見才作合適的決定。  徐邦雄 在這年代,不少夫婦都決定不生育孩子,因為知道養育孩子的責任重大,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金錢,而且社會環境愈來愈複雜,很難確定孩子能夠在正途中成長,將來成為一個快樂的人。另外,在香港的商業社會,生活步伐急促,走得稍為慢一點,也好像失去競爭能力,不少夫婦都需要一同出外工作打拼,以維持生活水平。在種種環境的挑戰和成長因素的考慮後,很多夫婦都不敢養育孩子,害怕沒有時間和體力妥善照顧孩子,也擔心孩子成為自己生活和工作的障礙。 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夫婦生育了孩子,但是在最初幾年,發現孩子出現發展障礙,例如自閉症、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讀寫障礙等,以致行為和學習上出現不少困難,令父母十分擔心,父母需要花更多時間和資源在孩子身上,協助孩子在成長中的特別需要。有些父母因為孩子的特殊需要,不得不放棄生活上和工作上的追求,決定離開工作崗位,全心全意花所有時間照顧孩子。 孩子是個人事業發展上的障礙這種想法,未免太負面。因為社會環境和互聯網資訊流通的關係,今天的孩子較為早熟,很早期便會明白事理,有時甚至能夠為家庭帶來推動力,例如對父母在生活上的提點。另外,父母因為需要照顧孩子,在家庭中增添了一份責任,而這種責任也可成為個人和家庭成長的推動力,因為身兼多職,父母更需要學習如何維持一種平衡健康的生活模式。 父母的工作是生活中的一部份,孩子也是另一部份,假如任何部份出現困難,父母可能希望立即放棄。但是,養育孩子是一種難得和神聖的使命,需要珍惜,父母也可從養育孩子的經驗中,得到其他人生正面的啟發,讓自己在人生中有更多提升。 黃宗顯
kjy04_20200419s
DoctorSSworkerParentsHeart
醫.社父母心
2020.04.17
利是錢是孩子的嗎?
雖然現在離開農曆新年已有一段日子,但仍有家長向我提出:孩子仍記掛著他的利是錢,不停地要家長買這買那,還說利是原本是他的,父母為何要拿著它,不讓他自己決定怎去運用?家長終於動了氣,斥責孩子派利是的都是家長的朋友,沒有家長,孩子那有那麼多的利是?家長於是問我:孩子的利是錢真的是他的嗎?孩子有權自行決定利是錢的使用方法嗎?  其實,家長擔心的是孩子如何使用利是錢, 舉個例說:如果孩子想買一些補充練習, 家長一定不會反對,但如果孩子要買一部電視遊戲機,家長的考慮會比較多。因此,家長要處理的是:如何教導孩子善用利是錢?  倘若家長採取非常嚴厲的方法處理孩子的利是錢,會令孩子覺得家長在強佔他的利是錢,必定引起孩子的不滿。我在這專欄也曾講過如何善用利是錢,家長應把一部份給孩子買他喜歡的東西,當然那一部份不足以讓他買一部電視遊戲機,但如果他很想要的話,那不足之數就要他自行儲蓄,直至他儲夠為止,才容許他去購買。而剩下的那部份,家長可以儲到孩子名下的銀行戶口,並教導他儲蓄的習慣;這樣,孩子就不會覺得家長吞佔他的金錢,同時覺得自己可以決定金錢的用法。反過來說,如果家長強迫孩子要買補充練習,孩子就會認為家長太專制。 家長在決定如何使用利是錢前,不妨先與孩子商量一下, 可能最後仍以家長的主意先行,但這樣會使孩子覺得有商有量,就算他的意見不被採納也不會生氣。 最後,家長最好不要和孩子去爭辯利是錢屬於誰?因為我知道最後必定是家長得勝,如果家長必定站在勝的一方,那又為何要爭辯呢?而且爭辯還會帶給孩子負面的影響,他們會認為家長以身份打壓他們,以後再不與家長談任何東西,家長直接關了和孩子溝通的大門,所以,我鼓勵溝通以交談的方式進行,比爭辯的方式好得多。  徐邦雄 一直以來,不同家庭對孩子的利是錢有不同的處理。回想小時候,在農曆新年或生日時,會收到不少利是錢,父母鼓勵我將所有利是錢存入銀行的儲蓄戶口, 以備將來教育之用。因為平日的生活所需總得到父母經濟上的支持,所以不用在短時間內動用利是錢。但是, 不是所有家庭的做法都是一樣,有些父母要求孩子在農曆新年後將全數利是錢「上繳中央」,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家庭經濟需要,希望孩子的利是錢可作為節日花費上的補貼。另一原因是父母希望幫助孩子保管短時間內得到的一筆金錢,以免孩子胡亂花費。無論父母選擇哪一種做法,都應該跟孩子坦誠解釋箇中原因,讓孩子理解家庭的經濟狀況,以避免他們感到不開心和失望,以免孩子認為利是錢「一去無回頭」。 因為孩子沒有賺錢的能力,因此農曆新年收到利是錢是一個學習的機會。首先,父母可教育孩子長輩派利是的原意,是對孩子的一份愛及祝福,收到利是時應有適當回應,例如禮貌地表達感恩。然後,家長可利用這機會,教導孩子金錢和理財的簡單概念,這包括金錢的用途,除了消費買東西外,孩子也可利用金錢幫助有需要的人,例如捐助到一些志願機構幫助生活在貧窮線下的人,如何有意義地花費金錢,以及儲蓄金錢的方法。 在父母認為許可的情況下,也可按子女不同的年齡,將部份金錢交給孩子,然後跟孩子一起討論如何分配和善用利是錢,讓孩子從小就培養對金錢的正確價值觀。父母可灌輸孩子人生不是為了賺取更多的金錢,有足夠金錢來支持生活便應感到滿足,應該善用金錢這工具來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讓孩子認識和實踐「施比受,更有福」的道理。 黃宗顯
kjy04_20200405s
DoctorSSworkerParentsHeart
醫.社父母心
2020.04.03
孩子說謊應如何處理?
相信家長最感頭痛的事莫如孩子說謊,每位家長都曾教導過孩子不要說謊,但他們好像非常善忘,剛答應你以後不再說謊, 轉眼卻又重犯,家長簡直沒有辦法,現在讓我們看該如何處理。 孩子說謊的原因,最常見的是文過飾非,用謊言去掩飾自己的過失,這樣,家長就要問自己,我對孩子的懲罰是否太嚴厲,孩子很難面對,有時候,家長希望孩子不要重覆自己的過失,於是用上非常嚴厲的懲處方法,孩子真的害怕起來,不想再接受懲罰,於是當犯錯之後,便千方百計掩飾他的過失,甚至用上謊話。很可惜,他們的謊話總是不太精明, 家長大都容易識破,這使家長更加火上加油,懲處更加嚴厲。 因此,家長應重新考慮對孩子的懲處,我在這無意批評家長懲罰孩子的方法,但家長應該考慮孩子所犯過失的輕重,給予合適的處分,不要不論輕重,均嚴刑峻罰。這樣,家長正逼迫孩子向自己說謊。 當家長懲罰孩子時,家長應向他解釋清楚罰他的原因,不要讓他被罰得不明不白,家長更不應動氣,免得因動氣而過分處分了孩子;很多時,家長連自己動了氣也不自知,因而使孩子害怕家長, 在其下次再犯錯時,努力去編一個謊話去遮瞞自己的過失,徒令家長更加忿怒,可能更重罰孩子。 孩子還有另一種謊話,就是訶諛奉承的話,老實說:孩子說這種話是從家長處學來的,所以家長在孩子面前說話要小心,話的真假,孩子心中有數,你說阿諛奉承的話,他知道是真是假,如果下次他說同樣的話,卻遭你責怪,你說公平嗎?  我在這裡說過很多次,孩子是家長的鏡,要孩子不說謊,家長就要說正直話。其實,一個正直的社會,是靠家長們去培養出來, 一代一代的傳下去。 徐邦雄 假如孩子說謊,父母師長一定感到不高興,假如孩子不斷說謊,更會令父母不知如何處理。首先,當發現孩子說謊時,父母應該保持冷靜,不要一開始便破口大罵或嚴厲懲罰孩子,應該給自己平靜的空間處理。孩子說謊的背後可能有其原因,例如說謊背後有敵意,孩子內心出現不滿,遂以謊言表達; 另一情況是說謊來保護自己,維持自己的尊嚴和形象,例如孩子做錯事的時候希望能夠掩飾,於是以謊言來表達情況;也有一個情況是說謊來補償自己,例如孩子感到自卑,於是製造一個謊言, 來誇大自己,讓自己有一下台階。 當孩子說謊時,父母首先需要控制自己,不要把情緒直接宣洩在孩子身上,以免造成心靈上的傷害,反而需要了解孩子說謊的原因。假如父母控制不住而大發脾氣,孩子便會深深記著,以後更難說出真實的話。父母平靜的說話,能讓孩子較容易聽入耳,較容易開放自己,面對自己的謊話。當孩子坦白說出事實,父母應該表達欣賞其誠實的表現。假如孩子最後沒有面對謊話,父母可以告訴孩子說謊的害處,例如可能長期失去別人的信任,給別人建立壞印象,然後承諾孩子不會用嚴厲懲罰的方法處理,反而會站在孩子的一方共同處理問題。 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建立適當的自我認知能力, 了解自己的責任,明白甚麼才是正確的行為,知道說謊是不適當的。另外,父母也要看看自己跟孩子的溝通是否足夠,假如一直未如理想,便應改善這方面,給孩子多些跟父母傾訴的時間和空間。父母平日在生活中也應以身作則,不應說謊話,以免孩子容易學習仿效。父母平日應該以正面的方式管教孩子,避免以責罵或懲罰的方法處理,教導孩子正面面對自己的問題,不應用說謊來逃避。 黃宗顯  
kjy04_20200322s_0
DoctorSSworkerParentsHeart
醫.社父母心
2020.03.27
如何令孩子多關心時事?
有家長關心現今的社會運動,又怕孩子感染不良的思想,家長甚至說自己也不肯定自己的取向是對還是錯,他既希望孩子關心社會正在發生的事,同時也希望孩子在這個時候能有獨立和正確的取向。 在另一方面,成長中的孩子對周遭發生的事開始感到興趣,而且很容易受人影響,就算家長不與他們談起,他們也會在其社交圈中討論,如果他的朋友稍有偏差的想法,後果便難以想像,因此,家長的影響力就應在這時發揮出來,不要避重就輕地回答他的發問,孩子在家長得不到好的答案,他會在外面去找,到時家長要紏正他的思想就很困難, 所以,家長應主動出擊,鼓勵孩子多關心社會上發生的事,多與孩子傾談,從而灌輸正確的價值觀念。 倘若家長真的連自己的取向也不清楚,我建議家長參考教會的訓導和主教所發出的牧函,這些都是具指導性的文件,家長不妨細讀,作自己的方向。也方便和孩子一起討論。 假如孩子好像對時事沒有興趣,家長也應在看新聞時與孩子略談他的感覺,更應闡述家長的看法,因為價值觀的灌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潛移默化是一件長期的工作,家長應在這方面努力。 最後,家長的教導應貫徹始終, 不要朝三暮四,經常改變自己的立場,使孩子不知所措,這也是妨礙孩子關心時事的行為。能夠和孩子一起討論時事是極難得的事,家長不應放棄這事,更可把家長的看法和孩子分享,家長們,努力。 徐邦雄 要成為一位有責任的社會公民,必須要養成關心時事的習慣。從前要關心時事,大家一般會閱讀報章、觀看電視的新聞報道或聆聽電台的新聞傳播。這年代的孩子,更容易接觸到的是互聯網,上網成為很多孩子的日常活動,也是一個接觸時事的渠道,理論上孩子應該更多機會和更早接觸時事。 另一方面,在香港的教育制度下,學生容易感到競爭的氣氛, 易於感到緊張和焦慮,希望得到理想的成績,為未來升學和工作鋪路。家長也因應這種氣氛,可能變得較著重孩子的成績,以致忽略了其他在成長中的重要事情。 除了埋首於學習課本中,家長應該鼓勵孩子關心社會時事,關心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每位孩子都有好奇心,家長不應因為訓練讀書成績,而埋沒了孩子的好奇心。家長可因應孩子的年齡和認知能力,以不同的方法培養孩子關心時事的習慣。年紀較小的孩子, 可透過深入淺出的繪本,來認識社會和世界正在出現的問題,然後以輕鬆的方法跟家長作出討論。 到了初中階段,家長或老師可以培養孩子閱讀報紙的習慣,在最初階段,可鼓勵孩子每星期進行一次剪報活動,將一篇感興趣的新聞從報章剪下來,然後貼在一本筆記簿中,並寫上一些讀後感, 然後跟家長或老師討論。 中學有通識科,正正鼓勵孩子留意日常生活的社會事情,並對一些社會議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和討論,以及表達自己對該社會議題的不同想法和意見。記得從前在高中時候,在中學成立了一個新的「時事學會」,目的是聚集一群特別對時事感到興趣的同學,舉辦不同的交流和分享活動,藉此對社會時事建立更深入的認知。假如學校給予學生空間成立學會,這是一個不錯的建議。 當家長跟孩子討論社會時事時,也要留意孩子的情緒有沒有受到影響,例如孩子有否因為新聞的內容或畫面而產生焦慮,假如孩子出現情緒不穩的狀態,要多加注意和監察。 黃宗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