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6_20200119s
DoctorSSworkerParentsHeart
醫.社父母心
2020.01.17
怎樣幫助升中一的孩子適應新環境?
這篇文章好像來得稍為遲了些,但這位家長最近才向我提出這個問題,我想這家長的孩子不是到現在仍未能適應中學的生活!但中學的生活與小學生活畢竟是兩碼子事,孩子出現適應問題絕不為奇。 首先,孩子從小學步入中學,由學校裡的大哥哥,變身成為學校裡的小弟弟,雖然不至於被其他同學欺凌,但總是不是味兒,所以,家長應教導孩子要有禮貌,不單對老師,甚至曾幫助過他的學長。這點非常重要,因為一些欺凌事件就是由不禮貌開始。 其次,中學的教學方式與小學截然不同,孩子對這樣的教學方式一定要作出適應,普遍的中學會推動學生自動自覺地去學習,所以不會檢查學生的家課冊,而留堂的情況也不多,因此很多新同學覺得很自由,從而疏懶學業,成績因此變差,大部份家長以為孩子不適應中學生活,其實是孩子對自主學習不適應,家長應該最初仍繼續檢查孩子的家課冊,並協助他自己編訂學習計劃,及課餘時間安排,使參與校內的活動與溫習時間分配合適。 再者,學校會有很多的學會,向新同學招手;家長可以就著孩子的喜好,鼓勵他去參加,但要注意時間的編排,不要參加太多學會而妨礙溫習的時間。還有一點,孩子可能仍有未完成的興趣班需要跟進,例如鋼琴班或游泳班,家長應衡量孩子的時間予以刪減,尤其參加了學校的學會活動之後。 中學課程的而且確比小學緊張和繁忙,對剛升中一的孩子而言,是開始一個驚濤駭浪的階段,他要面對的,更是人生的轉捩點,他要學習的事多得很,不單是書本的,更是生命上的,家長應多留意這時期的子女,多給予支持和協助,使他在成長路上,走得更健康。  徐邦雄 完成了六年小學生活後,轉到一個新環境,開展中學的六年生活,可以是充滿挑戰和困難的階段。大部份的孩子, 都有自我適應的能力,未必需要家長或學校額外的支援。也有一部份的孩子,他們在轉變的時候,開始面對不同的困難,假如未能順利解決,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改變。面對適應問題,本身有特殊成長和學習需要的孩子,實在需要額外的支援,以處理進入中學後的改變和挑戰。至於其他沒有這方面需要的孩子,提供支援與否需要就個別情況而定。 小學生在學校裡有較多規範和指引,只要跟著指示去做,便會得到成績和達到目標。但是,中學生在學習上有更大的空間,需要更多的積極主動性,除了學習課堂上老師教導的知識外,也需要多看課外書,以及從互聯網上尋找合適的補充資料。學習不應只是由老師傳授給學生的單向式,學生也應該主動向老師詢問,也可與老師討論不同的觀點。 另一方面,小學時的課外活動一般由家長或老師安排,但在中學階段,學生可接觸到校內不同的學會以及更多不同類型的課外活動,可根據個人的興趣選擇參與,也須因應個人的時間來安排,以平衡學習、課外活動和休息。 進入中學後,學生的人數增加,在社交溝通上有很大轉變。學生開始接觸很多新的面孔,開始建立朋友關係,在這過程中包括了溝通和選擇,也可能面對朋友關係上的問題,甚至是朋輩小圈子的問題,孩子需要面對和處理社交上的新生活。 另外,隨著孩子成長,面對環境上的刺激和學習上的要求會愈來愈多,家長的參與也相應地減少,因此孩子需要學習甚麼是壓力以及建立處理壓力的方法,甚至需要學習照顧自己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有需要時知道怎樣尋求協助。 要幫助孩子適應中一的生活,家長和學校也有責任。家長可以預先告訴孩子中學時的轉變和以上問題,在中一的過渡期提供意見和支持,也需要了解孩子的適應情況。學校方面也可為中一學生提供過渡期的支援,例如安排高年級的學生帶領中一的學生,去適應校園生活的不同方面。家長應和學校有緊密的溝通,假如任何一方發現學生有困難和特別需要時,應該盡快溝通和處理。 黃宗顯
kjy06_20200112s
DoctorSSworkerParentsHeart
醫.社父母心
2020.01.10
「勤有功,戲無益」是真的嗎?
在今天虎媽虎爸當道的日子,遊戲也變成學習的一部份,於是「勤有功,戲未必無益」,完全改變了遊戲對孩子的重要性,孩子去學習課外活動,例如:游泳、音樂等,目的是參加比賽和取得好成績,孩子在參加課外活動就要承受另一種的壓力,完全改變了遊戲的真正意義。 其實,家長應該留意遊戲對孩子身心靈發展的重要性。眾所周知,一些體力的遊戲,對孩子的身體成長有莫大的益處,但如果是為成績而參與該活動,意義就完全不同,孩子受到如同上學般的壓力,可能引致討厭該項活動。 還有,一些集體活動,可訓練孩子的社交能力,群體的合作精神;如果家長只著重孩子的活動成績,忽略了他的社交發展,那麼,就失去了心智發展的機會。 最後,課外活動可以帶給孩子正面的人生觀,例如:面對成功與失敗的正確態度,一些紀律的活動,可給予孩子明白紀律法規對生活的重要性。這些活動給孩子實習人生的機會,對他日後成長有正面的影響。 很多家長忽略了遊戲對孩子的重要性,認為參加課外活動是學校的要求,於是便硬把孩子的課餘時間塞得滿滿的,不但令孩子感到吃力,家長自己在接送方面感吃力,因此,當家長問我:應如何為孩子安排課外活動?我給的答案通常是:留點和孩子相聚玩耍的時間。因為世上沒有比得上和孩子一起玩耍的時間,但很多家長放棄這種機會,把孩子的玩耍時間交給其他人,或交給電視台和互聯網,白白浪費了與孩子相處的寶貴時間。請各家長重新考慮「勤有功, 戲無益」的真正意義。 徐邦雄 記得當年小學六年級畢業前,同學們和我都紛紛準備了一本紀念冊,給老師和同學寫下一些臨別感言,很多都選擇寫一些家傳戶曉、具有意義和勉勵性的短語。當我翻閱當年這本紀念冊時,發現「勤有功,戲無益」是不少老師和同學的留言,可見這句短語深入民心。 「勤有功」這句話很有意思,做事要達到目的和取得成功,勤奮用功是一種基本的態度和做法。有些孩子天生聰穎,但表現懶惰,最後可能影響了成績和結果。記得小時候,在學校考試前的一段時間,我便會花更多時間在溫習上,為了專心一致地溫習,我便放棄了很多跟家人外出活動的時間,避免被其他活動分散注意力。雖然獨個兒留在家中溫習的時間有點沉悶和孤單,但最後取得理想成績會令自己覺得勤奮用功是值得的。那時候,家人十分理解自己的想法,也會盡量配合,首先不會責備自己不參與家庭活動,更會在生活上作出安排以作鼓勵。另一方面,過分勤奮也未必是好事,因為可能影響休息,導致最後的成績也受影響。 至於「戲無益」這句話,我卻不會絕對認同。在勤奮用功的同時,孩子需要建立平衡的生活,遊戲是孩子在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部份。遊戲有很多種類,假如孩子花大部份時間在手機遊戲上,而且遊戲沒有思考性,那可能不太健康。今天,有不少較有益的遊戲,例如桌面遊戲,不但具有娛樂性,也可啟發智力和思考,跟朋友們一起參與時,更可促進大家的溝通和合作。「勤有功,戲無益」之後的一句話,就是「戒之哉,宜勉力」。假如我們對自己的行為有所限制, 便不會構成很大的問題。 黃宗顯
kjy06_20200105s
DoctorSSworkerParentsHeart
醫.社父母心
2020.01.03
如何協助怕醜的膽小鬼?
最近,一位家長向我抱怨她八歲的孩子,雖然他是一個男孩子,但膽小如鼠,在陌生人面前總是一聲不響,極不願意和父母去探朋友,嘗試新的事物更差,總是說不要;老師亦說他總是獨個兒,沒有朋友,同學也很少和他傾談。這家長想知道她的孩子是否有病?和如何幫助他變得更大膽?  面對這一類的小朋友,很多時成年人很簡單地說他們是膽小鬼。其實,這類小朋友是自我形象低落,做事沒有信心,現今有很多這樣的孩子,原因是父母太愛護自己的孩子,一切事情都替他預備好,不用他操心,就算孩子想自己去做,家長也予以阻止,怕他們做得不好,或者怕他們把事情弄糟。於是孩子從來沒有單獨完成過任何事情,一切由家長安排或完成,久而久之,孩子會對自己的處事能力有所懷疑,於是盡量避免獨力去完成一些事工,在成年人眼中,他們是怕事一族,其實是自信心作祟。 所以,與其說他們怕醜和膽小,不如鍛鍊他們的自信心,當然,我們不能一下子把整個世界交給他,這會把他們嚇怕,應逐少要他完成自己的事,例如執拾自己的房間,最初家長可能要從旁協助,但最終要他獨力完成,而家長應給予適當的讚賞,以作鼓勵,當他能完成自己的事,便應鼓勵他協助家務,例如洗碗掃地等,如果他們能順利完成,家長就不要吝惜你的讚賞。最後,家長可以安排他參與童子軍,過一些有紀律的生活,從而鍛鍊他的自信心,相信膽小鬼的性格必得改善。 最後,我要提醒做父母的,愛護子女是必然的,但不可服侍得太周到,因為自我照顧是訓練出來的,然而,打擊孩子的自信心才最值得關注。 徐邦雄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個性,有些孩子大膽,有些卻表現得怕醜。怕醜沒有對與錯,也不是一種精神心理障礙。假如孩子過分怕醜,有機會影響跟別人溝通,阻礙結識朋友和維持人際關係,影響社交生活。面對過分怕醜的孩子,假如日常生活受到影響,父母和師長便需要留意孩子的心理狀況,有沒有焦慮的情緒。孩子焦慮時,可能不懂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反而可能表現在日常生活的行為上,因此父母和師長應該更加留意孩子日常生活的細節,假如發現有持續的焦慮情緒時,便應盡快向專業人士求助。 其中一個跟怕醜有關的焦慮型心理障礙,就是社交焦慮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另一名稱為社交恐懼症(Social Phobia),這種情況超越一般正常範圍的怕醜。有社交焦慮症的孩子於社交場合上,可出現顯著的焦慮,他們會擔心和害怕別人可能給予負面的評價,這種情況可以是真實的經歷,也可以是預計會發生的事情。在心理上, 這些孩子會特別留意自己,對個人的表現定下較高要求,對個人的表現特別注意。因為害怕別人的負面評價和感到尷尬,孩子便會出現一些相關的行為,例如跟別人溝通時可能逃避目光,也可出現滿臉通紅的情況,嚴重時更會逃避出席一些可能令孩子不舒服的社交場合。焦慮的情緒可表達於身體的症狀上,例如手震、心跳、嘔心的徵狀。 假如一般的怕醜狀況,影響了日常生活,父母和師長可安排孩子進行一些行為介入,讓孩子多些機會接觸社交場合,慢慢重建他們的自信心和自我形象。假如怕醜的情況達到病態,出現了社交焦慮症的症狀,便應盡快向精神科醫生求助,愈早介入情況, 治療的效果會較理想。 黃宗顯  
kjy06_20191215s
DoctorSSworkerParentsHeart
醫.社父母心
2019.12.13
腦退化症是甚麼一回事?
一位家長對我說:「家中的祖父證實患上腦退化症,由於祖父和我同住,我不知應如何照顧他。」腦退化症應稱為認知障礙症,是一種腦退化的症狀,原因是腦記憶細胞不斷死亡,以至一些事情隨著腦細胞的死亡而忘記,至於認知障礙症的病因和醫學處理,就要由同文黃宗顯醫生解答了。 認知障礙症不是一下子完全忘記一切的事,如果發現得早和得到合適的藥物治療,可減慢腦細胞的死亡,因此,遵照醫生指示,依時吃藥最為重要。如果患者需要照顧小朋友或者打理家務,就應有人陪同一起處理,不要由患者獨自處理,以免做出危險的事,例如忘記關掉爐火;初期患者和常人無異,只是短期記憶變差,例如剛做過的事和說過的話記不起來,但過去的,或者久遠的事卻記得很清楚,所以患者特別喜歡和人談往事。 對於一些中期患者,忘記的事愈來愈多,有時出了街,忘記了回家的路,因此,他們出街就必須有人陪同,免得迷路不能回家。家中亦要有特別裝置,協助其日常生活。例如大的時鐘,提醒他在特定時間做特定的事,大的日曆提醒他今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在白板寫上他今天要做的事等,把家人的電話和他的住址寫在卡片上,放在他的銀包裡,在他迷路時可以得到協助。  目前人的壽命延長,但身體器官的功能,卻未因人的性命增長而耐用些,因此,各類的退化病症在未來的日子裡將會增加。所以,我們現在應好好保養自己的身體, 令身體能耐用些,試想,長壽但百病纏身,畢竟不是一件好事。  徐邦雄 腦退化症這個名詞,並不是一個十分適當的名稱,因為腦退化的情況有很多原因,例如阿茲海默症、柏金遜症、小腦退化症等,這名稱並不指向某一特定腦部疾病。曾經有人提議將腦退化症取代從前老人癡呆症的名稱, 以減少大眾對老人癡呆症的負面觀感或歧視,但後來醫學界認為腦退化症並不是一個非常合適的名稱,因此最後老人癡呆症被另一名稱取代,稱為認知障礙症。近年,愈來愈多人開始應用認知障礙症的名稱,來形容這種身體狀況。 認知障礙症、癡呆症或失智症的英文名稱是Dementia或Neurocognitive Disorder,其實有很多不同病因, 其中較常見的是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或血管性認知障礙症(Vascular Dementia)。阿茲海默症是一種腦部退化的病態狀態,跟一般老年人記性轉差有不同,阿茲海默症的患者腦部會出現不正常的病態組織,這情況較常發生於六十五歲以後,也可發生於六十五歲之前。疾病可隨著時間逐漸轉差,退化速度因人而異,有些患者的退化速度很快,有些則很慢。 認知障礙症患者在病發初期,會發現記性不好,主要影響短期記憶,這一刻說過的事情,下一刻便可能忘記了,但仍然會記起很久以前的事情。除了記憶外,其他大腦功能也可能受影響,例如專注力、判斷力、空間感、閱讀和理解能力、說話和表達能力等。隨著病情轉差,患者可會失去時間、地點和人物記憶,漸漸連長期記憶都可能受損,也可出現定向障礙, 例如離家外出後卻迷路不懂回家,嚴重時會出現身體機能衰退,走路不穩,甚至可出現大小便失禁的情況,最終可能導致死亡。另外,認知障礙症患者可能出現情緒不穩或其他行為問題。假如懷疑身邊人出現這種情況,便應盡早尋求專業人士評估和治療。 黃宗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