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7_20220508_f
400400體藝傳情jpg
體藝傳情_中學
2022.05.08
香港鄧鏡波書院何梓熙
花式跳繩 領略成事在天的道理
只有一條繩,如何跳出千變萬化的花式動作?香港鄧鏡波書院中三學生何梓熙說:「作為花式跳繩運動員每次學習新的花式,學成後令我有很大的成功感,持續鍛鍊教我做任何事也不能半途而廢。」   花式跳繩運動員在短短數分鐘內演繹一段花式跳繩動作,當中包含多個花式種類,動作講求敏捷及準繩度,何梓熙表示要練好每個動作,需要懷著無比的毅力與堅持,持久練習才能做出好成績。   何梓熙自小學一年級開始花式跳繩運動訓練,他稱當年見到高年級同學表演花式跳繩,運動員在繩子之間做出倒立、空中翻身與彈跳等動作令他著迷,到小四更獲選為港隊代表。   他就讀小六時,先後於2018 年11月到泰國曼谷參加「東南亞跳繩錦標賽暨泰國國際跳繩公開賽」,贏得30秒單車跳及4人花式(16歲以下)冠軍,及於2019年8月在韓國仁川「亞洲及太平洋跳繩錦標賽」上,贏得4人花式冠軍及2人花式(16歲以下)亞軍。   鍾情單車跳 享受跳躍的速度感 梓熙首個學習的花式跳繩, 是前繩及單車跳,累計至今他已掌握接近40項花式,他說:「每次學習新的花式也很有成功感。」然而要練好每一個花式並不容易,平均一個新的花式要花上三至七日去掌握,再用上兩至三星期密集式訓練才能熟練整套動作。   在芸芸花式跳繩的動作中, 梓熙最喜歡單車步跳繩,左右腳輪流交替地跳動,雙腿有如摩打般快捷,他表示訓練過程能夠與隊友一起競爭,在有限的時間下跳出最多下數,彼此提升水準。目前他在單車步跳繩的最佳成績是30 秒右腳91下數,較同齡跳繩運動員一般在80多下的成績為高。   目前是港隊成員的梓熙經常進行一系列的體能鍛鍊:跳高、掌上壓、倒立跳等,他坦言並不喜歡,可是體能鍛鍊對於花式跳繩運動員很重要,「我本身氣量不足,昔日練習跳繩沒多久便感到疲倦, 容易被繩絆倒,然而,鍛鍊體能有助我增強耐力與肺活量。」為了在花式跳繩上得心應手,他也堅持做好體能鍛鍊。   現年15歲的梓熙,七年來學習新花式的成功感,以及得獎的滿足感,鼓勵他堅持不懈地訓練;他又形容花式跳繩的美麗之處,便是在空中做出不同的動作。運動員在空中跳躍時,繩子立刻放置在挎下,又或在空中作出交叉動作後立刻轉回前繩動作等,動作需要快而準,是一項展現運動員極高靈活度的運動。   跳繩學會凡事盡力而為 當梓熙遇上難以掌握的花式動作,甚至因練習辛苦而想過放棄時,教練總會對他說:「即使努力也不一定有收穫,但凡事只要盡力去做便可以。」從花式跳繩運動中,他明白到「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道理,盡力作好本份,在跳繩上遇有難題便向師兄師姐請教,「我曾經花上一年多的時間練習倒立跳動作,才掌握純熟的技巧,也不時請教前輩,他們表示我的手臂力量不足,我便多練掌上壓強化臂力。」   長年在花式跳繩下苦功,成就何梓熙成為專業花式跳繩學生運動員,他說,從比賽學習到即使表現不如理想也別氣餒,他試過比賽時被繩子絆倒,當刻表現失準但未有放棄,而是盡力完成賽事,「因為未到比賽最後一刻,也有機會反敗為勝。」(高)  
kjy07_20220501_f
400400體藝傳情jpg
體藝傳情_中學
2022.05.01
潔心林炳炎中學
傷殘運動員林寶儀 上天為我開啟一扇窗
「上天給你關了一扇門,同時定會為你開一扇窗。」先天雙腳患有下肢痙攣的林寶儀說,儘管上天限制她不能自如地步行,卻在其他方面給予她能力,她認為游泳是天主恩賜的才能,「只要我在水中便能活動自如,很舒暢。雖然我有殘障,但仍會樂觀面對一切。」 潔心林炳炎中學中六學生林寶儀剛在去年12月巴林2021年亞洲青少年殘疾人運動會上,在女子游泳S8-10級100米背泳,以及400 米自由泳 (16-18歲)贏得兩面銅牌,與她同樣患有下肢痙攣的弟弟,也在比賽上贏得獎牌,她回想在四年前,首次參與在杜拜舉行的亞洲青少年殘疾人運動會上失落獎牌,憑著多年努力不懈的練習,終於取得好成績,更教她喜出望外的是,可以在賽場上見證和分享弟弟林樂兒同樣贏取得銅牌的喜悅。 自幼習泳享受水中的自在 小一開始游泳的林寶儀,當初參加游泳訓練班, 源於游泳有助她紓展四肢,強身健體。後來她加入小學游泳校隊,更在某次殘疾人士會的年度錦標賽上,贏得全場最佳女運動員,至2016年加入港隊,當時剛升上中一。 寶儀的父母在她嬰孩時期學走路時,發現女兒的腳跟不能平放,經診斷後證實患有下肢痙攣,年幼時她仍可以由母親攙扶到住所樓下的幼稚園,但漸漸須以輪椅代步。面對下肢活動困難,她說學習游泳時感到最自在,「在陸地上步行上感到有阻力,我在水中反而可以自由自在地暢泳。」 她仍記得初次下水時興奮的心情,「扶著梯慢慢行,覺得水很冰冷,游泳後感到很自由,令我很愉快。」游泳時寶儀主要靠手部的力量,平日練習輔以浮板以固定雙腳,也要運用腰部力量幫助身體平衡。 游泳鼓勵人生 寶儀說游泳是她人生的鼓勵,同學和朋友經常為她打氣。過去她曾問上天, 為甚麼人人也可以在體育課堂上跑步、打籃球,而她卻做不到,「但朋友覺得,雖然我做不到在陸地上的運動,但水上運動也可以很出色,我與其他人也沒有分別。」 寶儀由2017年開始,已代表香港到各地參與殘疾人士的游泳比賽,曾到杜拜、印尼、墨爾本、新加坡、中國天津,以及巴林比賽,接觸到患有不同殘疾程度的選手令她完全感受到,「傷殘不是阻礙運動的原因」。她曾於2019年在新加坡出席殘疾人游泳世界系列賽上,遇上中國隊的選手,看到對方在雙腳膝蓋以下及雙手手肘已截肢,「他的傷殘程度很嚴重,但是個性樂觀,喜歡與人分享自己的經歷,也不介意他人的眼光,既然我身體比較完整,究竟我有甚麼理由令自己不開心?」 賽場上的對手,經常是寶儀仿傚的對象,她現正應考中學文憑試,早前除了準備考試外,未有放下游泳練習,星期一至星期六也前往香港體育學院進行訓練,平均每次訓練兩至三小時,平日下課後完成體院的訓練後,通常已是晚上了。疫情下體院暫時只開放予全職運動員,她作為學生運動員便需要到其他地方受訓,然而疫情嚴峻,泳池隨時關閉,她說,疫情中會把每個訓練視作賽前的最後訓練。當她未能到泳池訓練,便會在家中進行體能:卷腹、腳部拉筋等運動,以強化肌肉力量。「我珍惜每次訓練,在訓練中盡力做好。」 林寶儀表示從游泳中學習到,每次面到困難,要懂得轉換思考角度,相信一切總會有辦法解決,例如因殘疾問題致難以踢水,可改為多鍛鍊腰部力量,以雙腿帶動水流使身體向前;或是在水中練習撐牆,以及學習迅速轉身,以縮短時間。在寶儀入讀潔心林炳炎中學時,已不時透過校長和修女向同學說:「我們現在所面對的一切,天主定會按我們的能力給予我所能承受到的。她相信,天主賜給她游泳的能力,『祂相信我可以做得到。』」(高)
kjy07_20220424_s
400400體藝傳情jpg
體藝傳情_中學
2022.04.22
余振強紀念中學 田徑運動員 徐鴻璋 從3000米障礙賽 思考人生
身高1.75米,體重57公斤,身形纖瘦的中五生徐鴻璋,中一時被體育科老師發掘他長跑運動的才能,「我在學校正等候影學生相,體育老師奚達陽見到我便說:你的腳修長,很適合跑步,就這樣,我便接受他的邀請加入了田徑隊。」 自小熱愛運動,小學是籃球校隊成員的徐鴻璋,小學五年級開始參加田徑隊。直到初中,他主力訓練800米及1500米長跑,中二代表學校參與田徑學界比賽時成績不俗,至中四他開始專項訓練3000米障礙賽,「因為我想加入香港田徑隊成為全職運動員,於是有師兄提議我參與3000米障礙賽,認為此運動有助我發揮所長。」  3000米障礙賽全程合共需要跨過35次障礙,當中28次欄架,七次水池障礙,池底最深70厘米,最高水深可觸及膝蓋。  徐鴻璋指出,障礙賽相比長跑更有趣, 「每次跨過水池障礙時也會淺起水花,感覺很有衝勁,跑速及跨欄的落點也會影響整體表現,從中培養我的靈敏度。」 疫情下展開訓練 徐鴻璋擁有籃球員靈活多變的思路,也具備長跑選手的耐力與體能,正好適合應付3000米障礙賽的要求。他說由長跑轉為障礙跑,更需要加強拉筋鍛練以增加柔韌性,疫情下他才開展障礙跑訓練,由於過去的練習也沒有水池障礙訓練,陪伴他練習的師兄建議鴻璋使用學校的長木椅,去模仿水池障礙,在學校面授課的時期,他經常提前一小時回校練跑,及練習障礙賽跨欄等技巧;網課期間,他改往公園繼續練跑。 去年11月底,他首次參加香港青少年分齡田徑錦標賽u18的3000米障礙賽賽事,更奪得第二名。首次參賽便取得好成績,教他感到意外,教練推薦他跑5000米與10公里長跑,亦肯定自己在這方面的發展。 長跑障礙賽培養意志力 他說參與長跑培養意志力,「因為需要持續練習才能維持水準」,這亦影響他的學習心態,他說自己的學業成績一般,每次溫習很容易想放棄,參與長跑後他學會專注學習及培養不放棄的精神。 而他對跑步的熱愛更推動到其他同學參與長跑,自去年10月開始,他除了恆常訓練外,亦與同學到九龍仔公園跑步,「有同學留意到我在比賽有好成績,便開始找我一起練習,與同學一起練跑既可減除跑步時的辛苦及疲勞,彼此也成為推動力。」  積極參與運動有助鍛鍊徐鴻璋的耐性,同儕的參與也帶動校園的運動氛圍,他由中三開始,已連續三年在校內獲得十大運動員的獎項,以表揚他運動的成就。 徐鴻璋認為,現在是他發展運動的黃金時期,更以加入3000米障礙賽香港隊成員為目標,日後夢想成為長跑教練,他說:「參與3000米障礙賽有如人生一樣,需要跨越障礙使人生更美好。」(高)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07_20220320_s
400400體藝傳情jpg
體藝傳情_中學
2022.03.18
瑪利曼中學女飛魚鄭渝 定下目標成就個人最佳成績
「由小至大父母也教我不要與他人比較,而是專注自己的能力,每次比賽我也以自己最佳時間為目標,希望每一個經歷也能突破自己。」瑪利曼中學中六生鄭渝是全職的游泳運動員,新冠肺炎疫情下,她沒有停止練習,更在游泳生涯出現一大突破,繼去年六月她在混合泳打破香港紀錄,也在12月的世界游泳錦標賽與隊友游出破香港紀錄的時間。作為運動員,她說凡事盡力做好本份,「要給自己追求更好的成績。」 六歲開始學游泳的鄭渝,當年母親只希望她能夠掌握一項技能。小學三年級,她加入了瑪利曼小學游泳校隊,由最初四式也未完全掌握,至中二在泳會推薦下加入港隊, 藉著全面的培訓,成就了她多年來努力衝破自己最佳的成績,成為女飛魚。 近日外界對鄭渝的關注,緣於她去年6月26日在香港長池分齡游泳賽以4分48點58秒刷新400米個人混合泳香港紀錄,這是她以2點72秒之差打破何詩蓓於2013年的香港紀錄; 她在比賽翌日在爭取200米自由泳東京奧運衝標資格中,以0.4秒之差失落於奧運4乘200米自由泳接力名單,她坦言當刻感到失落,也不斷反問自己,若當日放棄混合泳比賽,結果會否不一樣?  調整心理質素作好每項比賽 鄭渝一直擅長於蛙游及混合泳,至2019 年她在暑假參與全國青年運動會的接力中在自由泳發揮水準,同年10月在學界比賽上有好成績,自此被列入自由泳的候選名單,兩年來不斷勤練自由泳,只為取得奧運入場券,這次未能爭取奧運B標的選拔成績,「雖然我打破了香港紀錄,卻要再等候四年才能嘗試參賽奧運,這是對嗎?」而她的朋友則認為,她已盡最大努力做好每項賽事,能夠刷新香港紀錄也不是容易的事,「當失落奧運資格後,我的心情起伏大和複雜,的確每次游泳前的心理質素也影響表現,幸好教練會助我好好管理心理狀態。」 要克服心態上的問題,鄭渝認為要不斷提醒自己向前望,並為餘下賽事訂下目標。去年12月她要備戰世界游泳錦標賽,「世錦賽迫使我要盡快回復昔日水平。」當然她不負所望,與隊友在女子4乘200米自由泳接力游出7分55秒48,較原本的香港紀錄快5秒76,她認為作為運動員心理狀態很重要。 超乎自己的成績 喜極而泣 每次比賽,她會訂下目標,記得首次因達標而感動落淚的,要數至小學六年級: 「那一年我參與最後一次小學學界比賽,只要全日成績在頭兩位便可晉身香港五區比賽,當時我為自己設下目標是頭兩名,在100 米蛙泳上希望可在1分25秒完成,結果我以1 分22秒完成,較目標快3秒,還得到冠軍,當看到這成績時,我喜極而泣」。 鄭渝認為自己的游泳年期較其他同齡的對手遲起步,幸好她在小學時跟隨的教練, 幫助她打好根基,「他強調遞進式的學習, 希望我打好游泳底子」。 未加入港隊前,鄭渝逢星期一至星期六每天練水兩小時,星期日專門處理泳式的技巧。練水以外,也要練氣,並進行不同的體能訓練。加入港隊後,她每星期有四天在上學前回到香港體育學院練水,「我每朝四時多起床,五時半前抵達體院練水,練習到七時多便盡快趕回位於跑馬地的學校上課。」有時在放學後,她也要返回體院繼續練習。 保持水感不斷練習 鄭渝藉着游泳,幫助保持自主性與自律性,特別是游泳需要持久地練習才不會容易失去水感。然而面對疫情反覆以至泳池一度關閉;她在去年底完成世錦賽返港後要隔離21日,連續三星期暫停習訓令她的水感大跌,「當時感覺有如在《Inside Out》(玩轉腦朋友)電影中的Joy拖著Sadness行走般, 我是完全提不起勁來。」 「常懷希望」是她重拾動力的來源,而每次練水也帶給她不同的成功感。她雖然尚未應考中學文憑試,但已獲美國的大學取錄,她說會繼續平衡學業與運動,繼續為自己的目標而努力。(高)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