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230423_f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3.04.23
明愛「成長寶盒」品格優勢教育教材
發掘學生潛能
(本報專題)每位小朋友都有著天主賦予他們不同的潛能,為了幫助學校更好地發掘學生的潛能及品格優勢,「明愛家庭服務小學學生輔導服務」推出了「成長寶盒」品格優勢教育教材,以天主教教育五大核心價值,即愛德、生命、家庭、真理和義德,以及正向心理學中的品格優勢為理論框架,內容涵蓋六大美德(24個品格優勢)及幸福元素,幫助學生發揮其獨特的潛能,面對生命中各種挑戰。   在早前舉行的教材分享會中,多間學校的校長、教師、社工出席。教材的製作顧問——明愛家庭服務總主任林綺雲致辭時,寄望教材增進社工及老師對正向心理學和品格優勢的認識, 發掘學生的品格優勢,從而多角度及均衡地培育小朋友的成長。   「成長寶盒」品格優勢教育教材的內容十分豐富,分為初小及高小範疇,共有60個教案。每一個品格優勢及幸福元素主題,均設有簡報及課程教案介紹,並提供互動遊戲、體驗活動、課程工作紙、影片、名人及聖人的故事,幫助學生更深入認識每一個主題。   編委團隊成員、明愛小學學生輔導服務高級督導主任袁燕禎在分享會上指出,發掘學生的強項優勢後,也希望學生能透過體驗活動,在學校經驗品格優勢的應用,將來能順利面對日常挑戰,活出精彩的人生。   善用品格優勢 使團體更和諧友愛   多位學校同工在分享會上,述說在學校推行正向教育的經驗,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陳啟聰主任,也在會上分享應用「成長寶盒」品格優勢教育教材於課堂、周會及跨學科專題活動的經驗。   該校學生林臻分享對「成長寶盒」的感想時說,老師在活動中引用生活例子,幫助他了解每個品格特質,從而改善和加強自己的特質。   其中,在一次介紹24項品格優勢—— 洞察力的活動中,林臻發現自己在洞察力上的不足。教師在周會時,介紹不同港鐵站的顏色時,提到這些顏色是按著色譜進行分類。這活動提醒他需要更加謹慎及從多角度去觀察事物,「原來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們留意多一點,我們的生活就會更富趣味及意義。」   另一位學生林亦俊也對「成長寶盒」的活動印象深刻,其中,在跨學科專題研習中,教師邀請學生運用在課堂中學會的品格優勢進行活動, 「原來當我們把不同的優勢組合起來時,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在過程中,他運用洞察力,觀察小組內同學的需要,善用自己的品格優勢,貢獻自己的力量,使團體更加和諧、友愛。   在教材中,學生也聆聽到很多名人或聖人的故事,林亦俊因此認識了聖柯蒂美・澤德修士,「這位聖人的幽默感很強,經常把病人逗得很開心,令我在生活中看見有人不開心時,也會說笑話逗他們開心。」   點唱活動  表達對同學的欣賞   天主教博智小學六年級學生洪珍也在活動中,透過向教師送上感恩卡,感謝他們的教導, 「能夠有這個途徑向老師表達心意,我感到開心,並且發覺感恩也會為自己帶來快樂。」她提到自己也參加了點唱站的活動,負責讀出同學的心聲,在傳遞同學們心意時,也覺得有意義。   「當我感到情緒失落或憤怒時,我會運用自我控制的品格優勢,令自己不會因為負面情緒而做出一些錯誤,而且可能無法挽回的事情。」另一位六年級學生李文穎分享時指出, 經過成長寶盒的課程活動後,她發現自己有著頗強的領導才能和團隊精神。這也令她和同學們相處更融洽。此外,她參加點唱活動後,也學懂用更多有趣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朋友的欣賞,「當我聽到我的朋友們在點唱紙上寫上我的名字時,我也是非常高興。」(吳)  
kjy13b_20230402_f
400 400 愛童心
愛童心
2023.04.02
孩子脾氣暴躁,父母點算好?
今天,有一位媽媽一臉憂愁地告訴我,說女兒在做功課發脾氣時扯頭髮,一下子扯斷了好幾條,好像一點也不痛似的。我也遇到小朋友發脾氣時會用頭撞向牆壁,或是大力踢牆或踢門, 又會咬自己和別人。其實這些都是幼兒常見表達憤怒情緒的方式。   幼兒在心智和語言發展都未成熟,不知道應該如何表達情緒,因此常透過暴力行為發洩。父母在這時間不要著急,可以試試以下步驟,讓孩子學習合適的抒發情緒方法:   1. 製造安全空間 幼兒發洩情緒時難以分神顧及安全,因此家長可先移動幼兒到安全的地方,如床和空曠的空間,減少幼兒因撞牆、踢門,或扔掉物品時造成傷害。同時父母也可選擇抱緊幼兒,減少他們傷害自己的機會,也透過擁抱讓幼兒感受到父母的關懷。   2. 嚴守三「不」原則 「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破壞物件」就是三「不」原則。幼兒需要遵守三「不」原則來發洩情緒。以下有兩個練習介紹給家長,與孩子一起發洩情緒: I. 水中泡泡:家長先預備半杯食水和飲管,把飲管插入杯中後,請幼兒向飲管吹氣,直至水出現氣泡。這活動除了可讓幼兒心中的悶氣呼出來外,也可調整他們的呼吸節奏,平伏情緒。 II. 拋擲活動:家長預備豆袋或球類與幼兒進行拋擲活動。拋擲過程中, 一方面可讓幼兒發洩怒氣,另一方面可讓他們感受到父母的陪伴。   3. 事後傾訴 在發洩情緒後製造獨處時間,與幼兒回顧事件的發生和情緒反應。父母可多用情緒詞彙,如:擔心、悲傷、生氣等,讓幼兒理解情緒的含意,有助於日後以說話代替暴力行為表達情緒。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他們都有自己表達情緒的方法。父母需要讓孩子在摸索過程中,得到理解和鼓勵,並且幫助他們建立合適抒發情緒的方法。   幼稚園駐校社工   陳昭妍姑娘  
kjy05_20230326_f
400 400 心讀
心讀繪本
2023.03.24
療癒的過程
每個人的生命歷程也不一樣,有些人可能不幸遇過一些可怕的事情,在他們心中留下陰影和恐懼,歷久不散, 使他們無法愉快起來。這次共讀的繪本中,姐弟二人逃難離開原居地,姐姐一直無法克服心中的恐懼和擔憂, 最後卻為了拯救一隻蝴蝶而出現了轉機。   姐弟二人搭上小艇逃離原居地, 小艇在黑夜的海中迷路,二人陷入危險, 姐姐心想可能活不下去了,幸好他們最後獲救。到了新的國度,姐姐負責與當地人聯絡,解決問題安排一切,幸好得到善心人的幫助,他們找到一間破屋作居所。他們現在甚麼也沒有了,弟弟並沒有想太多,姐姐則不能自控地充滿恐懼和擔心。不久,弟弟已結交了朋友,長得愈來愈強壯,每天過著愉快的日子,再沒有懷念過去了。姐姐卻無法忘記過去,甚至覺得自己不應忘記。她的心中好像有一道黑影,心中沉甸甸的,甚至難以呼吸。她常常躲在黑暗的破屋中,覺得這樣比較安全。弟弟很想幫姐姐打開心扉,帶她到戶外去看看美麗的新世界。   一天,弟弟帶著一個瓶子回來,裡面有一隻蝴蝶。姐姐吩咐弟弟把蝴蝶放出來,但蝴蝶並沒有離去,牠可能是因為驚慌,不斷撞到牆邊。姐姐便告訴弟弟要給蝴蝶一點空間、一點時間。蝴蝶漸漸停下來,弟弟嘗試去捕捉牠,牠突然轉身面向弟弟,一直拍動雙翼,發出憤怒低迴的聲音。翼上的花紋好像一雙眼睛,狠狠盯著弟弟,弟弟害怕起來,逃到屋外。他想帶姐姐離開,但恐懼和擔憂再次襲擊她。姐姐嘗試透過數算蝴蝶翼上的顏色,來平復心情。每數到一種顏色, 便深呼吸一次。蝴蝶變得非常安靜,姐姐打開門,想讓蝴蝶離去,但牠並沒有離去,只停留在姐姐的手上。姐姐為了讓蝴蝶飛走,鼓起勇氣走出屋外,向蝴蝶吹了一口氣,蝴蝶便飛走了。這時候,屋內的黑影和可怖的回憶又再纏繞著她。弟弟立刻呼喚姐姐,鼓勵她離開黑暗。姐姐終於克服了內心的恐懼,過上了新的生活。   共讀指引 跟孩子共讀時,家長可能擔心這繪本的調子是否過於沉鬱。繪本的範疇很廣泛,也不一定只談開心有趣的事。父母可藉此跟孩子探討嚴肅和重要的課題。故事中的姐弟因為戰亂要逃離家園,作者藉著故事探討治療內心傷痛的過程。姐姐心裡一直充滿著恐懼和擔憂,無法重過新生活,直到蝴蝶出現,蝴蝶也同樣因為驚慌而無法離開,只好停留在她的手上。這時候, 她必須克服自己內心的恐懼,才能拯救蝴蝶。故事中提及療癒需要空間和時間,有些人無法立時化解或忘懷傷痛,但如果身邊的人能有耐性和愛心,給予陪伴和支持,總有一天他能走出陰霾,感受生命的美好。   繪本小寶庫   以蝴蝶為主角的繪本有很多,有些描述蝴蝶的成長和蛻變過程,像是《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此外,還有很多其他的題材,像是《上學的第一天,我的肚子裡有蝴蝶》講述孩子第一天上學時的緊張心情 ;《蝴蝶朵朵》教導孩子保護自己,防止性侵害;和《蝴蝶先生選美大賽》探討種族與審美觀等概念。   《Saving The Butterfly : A Story about Refugees》   作者: Helen Cooper 繪者: Gill Smith 出版社: Walker Books ISBN : 978-1406397208  
kjy13_20230205 B_fade
400 400 愛童心
愛童心
2023.02.05
讓孩子收到父母兩人的愛
夫妻經歷離異,往往把焦點放在同樣高度的對方身上,準備隨時對壘。但可知道,夾在中間、仰望著父母的孩子,他們有甚麼感受?他們的沉默,或者抗拒,或者刻意乖巧,背後代表著甚麼?   悅悅的爸爸媽媽分居三年。三年前嫲嫲因一事破口大罵媽媽,感到委屈的媽媽一怒之下帶兩姊妹離家。三年以來,悅悅一直忘不了爸爸的「無用」, 沒有保護好媽媽,她感到憤怒,便使用拒絕爸爸的探望作為抵抗的武器,無聲地向爸爸報復。兩年前一次探視中,悅悅不想留宿,爸爸大怒痛罵她,自此之後,她更加恐懼及抗拒見爸爸。   悅悅的姐姐也深有感受,但兩姐妹都選擇把心事藏在心中,沒有向大人表達。她們知道,媽媽不會喜歡聽的。   在一次遊戲輔導中,悅悅首次表達了對爸爸的憤怒及恐懼。她明白到爸爸為了她們而買了很多玩具,放在她和姐姐的房間,渴望她們回去,也開始明白爸爸屢被拒絕而感到的失望和傷心, 漸漸地她們放下了對爸爸的恨,願意敞開心扉,接收爸爸的愛。   悅悅的媽媽也開始明白孩子需要爸爸的愛,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相當重要的,為了兩個孩子,她鼓勵孩子去探望爸爸。與此同時,爸爸也努力學習如何與孩子相處,營造歡樂的親子時光。   三年的結打開了。兩姊妹開始每星期在爸爸家留宿,爸爸與兩個女兒的關係也變得更密切。   面對父母離異,孩子心中會產生憤怒、傷心、惶恐和矛盾等複雜情緒, 父母需要「調低高度」,蹲下來走進孩子的內心,接納和用心聆聽,讓孩子接收到父母兩人的愛。   <婚姻 ·再思>輔導員 鮑潔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