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3_20221113 A F
400 400 醫社同心 2
醫社同心
2022.11.13
電子產品與孩子
新冠疫情發生前,不少家長表達關注孩子沉迷可以上網或遊戲的電子產品(手機、平板電腦等)的問題。疫情發生後,有些家長表示,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情況更加頻繁,更加難以處理孩子這個問題。其實, 這種使用電子產品的趨勢可以理解,因為疫情最大影響時學校需要停課,大家需要遵守社交距離限制,課外活動減少或取消,孩子自然傾向留在家中,久而久之,他們感到納悶,便很容易接觸到電子產品。另一方面, 學校由實體課改變至網上課,學生大部分時間都需要運用電腦,令電子產品成為學生們每天上課必備的東西,令家長感到更難令學生在課堂後遠離電腦。   現今科技進步和環境改變,令這些電子產品在這世界繼續流行,繼續出現其影響力。大家都知道電子產品在現今的生活中, 似乎是不可或缺的,家長需要面對和接受這個事實。電子產品究竟是利多於弊,還是弊多於利,取決於孩子如何應用,假如能夠善用電子產品,可為孩子達到一定的學習效果。反之,可能令孩子的學習受到影響,也有機會影響生活。因此,家長需要留意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日常習慣,例如使用的模式,佔用的時間,以致有否影響日常生活各方面的平衡。假如孩子不適當或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家長需要進行提醒,甚至需要進一步介入,以致孩子不會受電子產品的不良影響。   假如孩子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家長可以考慮以下的方法,看看是否適用於處理問題。首先,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檢討,目前使用電子產品的模式和時間,然後進一步跟孩子一起制定行為合約(Behavioural Contract),固定每天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以及進行其他活動的時間,然後訂立賞罰制度,將行為合約張貼在顯眼的地方,作為孩子每天的提醒,希望孩子慢慢調節過往不良的行為,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有些家長認為行為合約沒有效果,於是需要了解原因何在,了解孩子過分使用電子產品背後的原因,是否有些心理上的特別需要,而這些需要未能得到正視或滿足。賞罰制度需要時常檢討,定期調整,以切合孩子的需要。   重點: 1. 疫情發生後,有些家長表示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情況更加頻繁,更加難以處理孩子這個問題。 2. 大家都知道電子產品在現今的生活中,似乎是不可或缺的,家長需要面對和接受這個事實。 3. 家長需要留意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日常習慣,例如使用的模式,佔用的時間,以致有否影響日常生活各方面的平衡。 4. 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檢討,目前使用電子產品的模式和時間,然後進一步跟孩子一起制定行為合約(Behavioural Contract),固定每天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以及進行其他活動的時間,然後訂立賞罰制度。  
kjy13_20221106 af
400 400 醫社同心 2
醫社同心
2022.11.06
如何處理 愛駁咀的孩子?
有家長向我投訴自己的孩子愛駁咀,而且極不聽話,一切父母說的,總愛跟你說反話,目的就是不跟你的話去做,要依自己的意願而行。我問這家長他的孩子有多大,他說今年讀中一,而駁咀的習慣在五年級時已開始,他問有方法處理這問題嗎?   其實,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有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家長應明白這點,開始學習聆聽孩子的心聲,有時,做家長的,往往覺得孩子心想和說的,都是未經大腦的,如果全盤接收,父母就變成孩子般的幼稚,所以很多家長對孩子的話不以為然,這樣,就造就了孩子愛駁咀和不聽話。所以,家長應該學習聆聽孩子的聲音,不要總覺得孩子的話幼稚,有時他們的話可能很有見地,而且站在孩子一方說話,做家長的切勿有先入為主的意見,認為孩子說的話不切實際,更害怕一接受孩子的意見,便要日後一直去接受他的意見。   家長如果接受孩子已經成長,並有他自己的意見,就應聽取他們的意見,不應永遠覺得孩子仍舊是小孩,他的意見永遠是幼稚,如果家長學習聆聽孩子的意見,可以同時培育孩子的思考能力,使他可以成長,有更成熟的思辯能力。   如果孩子的意見經常被父母禁絕,於是養成孩子凡事必爭辯的習慣,那時,父母會覺得孩子很煩,凡事必駁咀,事事都有意見,那時,父母必定覺得更煩。因此,家長不妨及早聆聽孩子的意見,我說是聆聽, 不是全盤接受,如果發現孩子意見有問題,可以及早矯正,使整件事情重回正軌,孩子也可學會看事情的全面性。   這樣,孩子也覺得自己的意見被重視,他也會重視他人的意見,從而減少駁咀的習慣,父母既已聆聽孩子的意見,孩子又改了駁咀的習慣,父母不妨試試這方法。   重點: 1. 孩子成長到某階段,就會有自己的意見, 希望人家接納。 2. 有些家長會認為孩子仍然年少,欠缺聆聽孩子的耐性。 3. 聆聽是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學習機會,家長要好好利用。
kjy13_20221030 a_fade
400 400 醫社同心 2
醫社同心
2022.10.30
學生應否補習?
記得小學時,父母聽到另一親人說,有一位數學補習老師專為某名校的學生補習, 而那名校很多學生的成績都很好,所以便安排我到那補習社學習。走進補習社,一班有十多名學生,補習老師便發給我們一些數學練習習作,要每位學生自己做,完成後他便立即批改,然後給予意見。假如沒有問題, 他便再發其他數學練習給我,讓我繼續進行。一堂兩小時的補習課,就是不斷地做老師給予的練習,即使課室內有不同級別的學生,但由於各人的程度和進度不同,因此每位學生都是各自埋首自己的課本,彼此沒有交流,老師也沒有全體式的教導。後來,自己覺得當時的數學補習沒有太大幫助,於是請父母停止安排補習。我沒有補習後的數學成績更佳,所以父母也再沒有要求我補習。   中學五年級的時候,因為自己對英文科感到很大興趣,希望在會考時獲得更好的成績,又聽聞一間專門提供英文補習的補習社,於是連同幾位同學一起到補習社報名, 希望在學校學習之外,能夠透過補習進一步提升英文的能力和成績。補習社的英文老師教法獨特,也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也有給予一些功課,讓學生自由決定是否完成。我不希望浪費老師的心血,於是完成他給予的所有功課,最後他把我的功課張貼在壁報板上,讓其他同學參考。得到老師的肯定、讚賞和表揚,我對英文科的興趣和信心更大。完成會考後,因為興趣,我繼續在那裡補習英文。最後,從補習老師學到的不只是英文,也有不少人生道理。   今天不少家長都會安排學生在學校課堂後補習,有些學生喜歡,也有些學生感到厭惡。補習的安排,是利多於弊,還是弊多於利,建基於不同因素,例如補習的目的、補習的形式、家長的期望、孩子的期望和表現等。其實補習有利也有弊,有些學生在學校的課堂中不能跟上進度,需要補習作為學習上的補充,有些學生偏向喜歡小組的學習, 但也有學生因為補習而感到很大壓力。較理想的,就是補習是以學習為目標,而不是以表現為目標,過分強調追求好成績,並不是最好的補習目的。假如補習能讓學生對學習提升興趣,學到如何以適合自己的方法學習,這樣便對學生的學習有長遠的好處。   重點: 1. 補習的安排,是利多於弊,還是弊多於利,建基於不同因素,例如補習的目的、補習的形式、家長的期望、孩子的期望和表現等。 2. 較理想的,就是補習是以學習為目標,而不是以表現為目標,過分強調追求好成績並不是最好的補習目的。 3. 假如補習能讓學生對學習提升興趣,學到如何以適合自己的方法學習,這樣便對學生的學習有長遠的好處。  
kjy13_20221023 a F
400 400 醫社同心 2
醫社同心
2022.10.23
喜歡托大腳的孩子
最近有一位家長對我說: 他的孩子雖然只有十歲,但是很會說話,在大人面前總愛說大人喜歡聽的話,所以很討大人的歡心,可是,實際上,這孩子做不到所承諾的;這家長不想自己的孩子變成只說不做的人,說話就只是討好大人, 家長問如何去改變這孩子阿諛奉承的性格?   一個十歲的孩子,你猜他的阿諛奉承的性格,是從哪裡學來的?很多家長會說是從同學處學會的;但家長應撫心自問, 你在孩子面前,有說過討人歡心的話嗎?或者家長在自己長輩面前用上另一套面孔,以取悅對方。很多時家長自己才是元兇,孩子是從家長處學來的,但家長對自己的行為很寬容,對孩子卻很苛刻,爸媽可以做的,孩子未必可以做,就如奉承的說話,家長可能覺得是大人應做的,但卻不能發生在孩子身上;所以,如果家長認為孩子不該做的事, 家長就應該避免去做,尤其在孩子面前;因為孩子可能會模仿家長的行為。   至於如何改變孩子的行為,家長就必須努力,第一:切勿在孩子面前再說奉承的話,當聽到孩子說奉承話時,家長需立即予以糾正,並解釋說這些話的弊處。第二,這種即時糾正的方法,可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家長必須要有耐性去持之以恆,才可看到成效。最後,家長先要問自己,我可以改變自己嗎?   有些家長因為說慣了奉承話,所以不覺得孩子的行為有問題,有些家長甚至稱讚孩子醒目、世界仔,那麼,家長就先要考慮:我要培養一個怎樣的孩子?一個忠誠、可靠、坦白抑或一個世界仔? 重點: 1. 孩子的奉承性格是從父母處學來的。 2. 若要改變孩子的性格,父母就先要改變自己,同時認定奉承的性格對孩子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