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3_20221218  A f
400 400 醫社同心 2
醫社同心
2022.12.18
如何預備孩子 上全日課?
政府認為疫情已經緩和,若果學校符合一些條件,例如有一定比例的老師及學生已接種疫苗,便可試行全日課;於是問題便來了,學生們很久沒有上全日課了,有家長問:如何預備孩子上全日課呢?很多家長都期望孩子可以上全日課,回復以前一樣,雖然目前有些學校已為學生預備一些下午的學習項目,但大部分都不是常態,一星期可能只上一課,而且時間不會太長,家長恐怕的可能是吃午飯的安排和放學時間。   有關午飯的安排,我相信學校已安排妥當才開始全日課,否則教育局是不會批准學校開始全日課,家長方面,應教導孩子正確的洗手方法,要他們飯前飯後都要洗手,食物不可和同學共同食用,注重飲食衛生。   如果孩子在半日課期間有午睡的習慣, 家長要為孩子調整午睡的時間至全日課之後,如果孩子稍大,例如四年級以上,就不必午睡了。這一點家長要留意。至於上補習課及興趣班的時間,家長就可能要重新安排,不可與全日課的時間重疊,在無法調配的情況下,家長可能要犧牲一些補習班或興趣班。   最後,而且是最重要的,就是預備孩子上全日課,在心理上,家長要向孩子解釋全日課的重要性,況且半日課是因疫情而安排的,我相信學校在全日課初期也不會安排繁重的課程在下午教授,並且會設立適應期, 以預備日後繁重的課程。而家長應與學校配合,為孩子的全日課作好預備。     重點: 1. 學校恢復全日課必須符合教育局所訂定的條件。 2. 家長必須安排好孩子的午睡時間,興趣班及補習班。 3. 家長應配合學校上全日課的事前及事後的工作,並向孩子解釋全日課的重要性。
標籤:
kjy13a_20221211_fade
400 400 醫社同心 2
醫社同心
2022.12.09
怎樣與孩子過聖誕節
這幾年的聖誕節,與別不同,因為全球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以致大部分人減少外出,減少出外購物或用膳。在疫情較嚴重時,到教堂參與彌撒也有一些限制,令節日的氣氛也大大減少。今年的疫情有些好轉,外出的人數也隨之增加,聖誕節快將來臨,究竟今年的聖誕節氣氛會否比近年增加?大家對節日的心情會否有點改變?大家會否期待一些聖誕節慶祝活動?   小時候對聖誕節的第一個印象,就是聖誕老人和聖誕禮物,因為父母講述的聖誕老人故事,讓我深信聖誕老人會為乖孩子送上禮物,後來揭發原來每年的聖誕禮物是父母準備的,一下子好像幻想幻滅了,但仍然開心收到聖誕禮物。除了禮物外,還有聖誕歌、聖誕大餐、聖誕卡、聖誕樹等。後來, 成為天主教徒後,聖誕節多了一個特定節目,就是參與子夜彌撒和聖誕日彌撒。參與這些禮儀,聆聽讀經和聖言,跟隨歌詠團唱聖誕節聖詠,讓我們重新記得聖誕節的由來和真正意義,知道在快樂氣氛背後的意思。   當聖誕節漸漸地成為了不少商業活動的主題時,家長可以重新思考怎樣為孩子安排聖誕假期的活動。最重要的,不是參加聖誕派對,而是經驗真正聖誕節的意義,重視耶穌降生成人的大喜訊,耶穌降生是為了拯救罪人,帶給世人救恩。雖然不是所有人都有基督信仰,但當大家參與任何聖誕活動時, 也可把聖誕節的真正意義,以及耶穌降生的喜訊分享給其他人,讓多些人不只投入商業活動和著眼於收到甚麼聖誕禮物,而是知道節日背後的深層意義。   都市人在聖誕節時難免被消費主義影響,家長可以藉此教育孩子環保的概念,學習珍惜和愛護環境,例如在大食會時不應浪費食物,在交換禮物時不需把禮物過度包裝,以免浪費用紙。   在聖誕節時,大家都會說一句「聖誕快樂」,家長可以跟孩子探討怎樣才是真正的快樂,以及聖誕節與人類的關係。   重點: 1. 參與聖誕節的禮儀,聆聽讀經和聖言,跟隨歌詠團唱聖誕節聖詠,讓我們重新記得聖誕節的由來和真正意義,知道在快樂氣氛背後的意思。 2. 當大家參與任何聖誕活動時,也可把聖誕節的真正意義,以及耶穌降生的喜訊分享給其他人。 3. 都市人在聖誕節時難免被消費主義影響, 家長可以藉此教育孩子環保的概念,學習珍惜和愛護環境。  
kjy13_20221204 af
400 400 醫社同心 2
醫社同心
2022.12.04
我的孩子有問題嗎?
有位家長問我:他有兩個孩子,大兒子確診過度活躍症,正接受治療,家長很害怕小兒子也有過度活躍症,每當老師向她投訴,例如:孩子在班房坐不定,經常離開座位,她便會心驚肉跳,甚至晚上睡不好。她問應該帶孩子看醫生嗎?以確定是否患上此症。   由於現今社會,疾病非常多元化,在未得到專業判斷之前,我們會怪孩子無心向學,例如讀寫障礙,我們以為孩子上課不留心或者懶惰,當判斷過後,家長又會找解決的方法,最辛苦的變成家長。因此,在判斷孩子是否患上此病之前,家長應小心留意孩子的情況,免得孩子在未判斷之前,家長已經病倒了。   家長第一個要找的,就是孩子的老師, 家長要問清楚孩子在班房裡的表現,因為老師是第一線接觸孩子的,如果孩子有問題, 老師應該是第一個覺察到的,加上學校有支援隊,當中包括精神科醫生。如果孩子確診,支援隊會有建議給老師及家長,家長可以跟隨建議去做。   很多家長會非常擔心,尤其已發現第一個孩子有過度活躍症,其弟弟得到此病的機會很高,所以這家長非常緊張, 當老師向她投訴孩子時,她便想起第一個孩子的情況,恐怕事情會重新再來一次,我在此無心為這家長說安慰的話,但老師未有為孩子作進一步的轉介,又未有專業的評估,家長可以暫時放心,不要過分擔心,在家不妨教導孩子專心上課,不要隨意離開座位,看看成效如何,又或者把你的擔心和老師分享一下,聽一下另一位專業的意見。   關心孩子是重要的,但過分關心, 胡思亂想對家長和孩子都沒有好處,有問題找老師和社工談談吧。   重點: 1. 家長可能對孩子的問題非常敏感,很容易聯想起一些病症來。 2. 不如找老師談談,看看是否有甚麼問題。 3. 在未經專業評估前,家長不要胡亂猜想。
kjy13_20221127 af
400 400 醫社同心 2
醫社同心
2022.11.27
如何協助小六學生選擇中學?
每年的11月或12月,小六學生和他們的家長,都會開始忙碌,因為需要準備申請中學。對他們來說,選擇和申請中學,由小學過渡至中學,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這包括了環境、人事、個人責任的改變,也會影響整個家庭的生活模式。從前,當自己是小六學生的時候,沒有太清楚選擇中學和進行申請的所有事情,一切都交給父母處理。隨著社會的改變,今天的小六學生卻有點不同,他們對所有事情的認知及參與度好像提升了,選擇中學對他們來說,更是一個十分緊張的項目。另一方面,今天不少家長對小學生每件事的參與度也很高,表現得十分著緊的。所以,家長不是為孩子選擇中學,而是協助他們作出選擇。   在選擇中學的過程中,學生和家長都有不少考慮因素。一直以來,不少家長都希望學生能夠順利進入一間最理想的中學就讀, 而最理想的定義,就是根據學生一直以來的考試成績,選擇一間學習水平跟學校整體成績相符的中學,考慮因素包括學校的名氣、教育水平、師資、學生的成績和品格、入大學率、課外活動的選擇、學校環境等。其中,不少家長都認為學校名氣和入大學率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因此,不少學生和家長都會以成績為學習的目標,成績愈好,便認為這代表了學生的成功,學生和家長可以開心地在其他人面前分享學生的成績。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緊張的學習風氣,就是學習為了求分數,考試成績最重要,這無疑對學生構成不少學習壓力。   在選擇中學前,家長可以協助學生做資料蒐集,了解學校的背景、教育理念和學校氣氛,有機會可以參加資訊日,走進中學的環境,跟那裡就讀的學生和任教的老師了解學校的各方面。然後,家長和學生可以根據學生個人喜好、信仰、將來希望參與的考試制度、學校活動的選擇等因素,去選擇一間較適合的中學。家長也可協助學生詢問目前小學老師的建議,了解哪類學校較適合自己的孩子。今天,不少家長參與一些網絡群組,大家一起討論那間學校較好,最終選擇中學都是個人的決定,不應太受其他人的說話或決定而影響。   重點: 1. 在選擇中學前,家長可以協助小六學生做資料蒐集,了解學校的背景、教育理念和學校氣氛,有機會可以參加中學舉辦的資訊日,以作多方面的了解。 2. 家長和學生可以根據學生個人喜好、信仰、將來希望參與的考試制度、學校活動的選擇等因素,去選擇一間較適合的中學。 3. 最終選擇中學都是個人的決定,不應太受其他人的說話或決定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