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5_20240414new_f
400 400 心讀
心讀繪本
2024.04.14
姊妹情與科學魂
你聽過居禮夫人(Marie Curie)的故事嗎?她是一位出色的科學家, 曾兩度獲頒諾貝爾獎。她獲得如此非凡的成就,除了得到丈夫的幫助外,還要感謝她的姊姊。今次我們共讀的繪本,就是關於她和姊姊的故事。   Marie 和姊姊Bronia在波蘭華沙居住。她們的父母都是老師,家裡充滿了音樂、故事和科學,可惜好景不常,她們的媽媽不久便病逝了,Marie和Bronia因此立志長大後要幫助別人,Bronia希望成為醫生,Marie則想成為研究員。當時華沙不讓女孩上大學,只能自學。後來一所秘密大學誕生了,讓上千名波蘭女孩子可以學習科學和數學,但她們仍必須進入真正的大學才能實現夢想。那時巴黎有一所大學接受女子入讀,但姊妹倆無法同時繳交學費,於是她們想到解決方法,首先由Marie當補習老師來應付學費,待Bronia完成學業後再負責Marie的學費。到Bronia回來時,Marie 卻改變了心意,她希望留在波蘭,與朋友和家人在一起。Bronia努力使Marie憶起自己的夢想, 她終於踏上前往大學的路。她在大學修讀物理、化學和數學,感到非常開心。畢業後,Bronia介紹妹妹認識了另一位科學家–Pierre Curie。他們不久便墮入愛河,可是Marie承諾要回波蘭照顧父親,又怎能留在法國與Pierre結婚呢?這時Bronia再次伸出援手,跟同為醫生的丈夫雙雙回到波蘭,開設醫院並照顧父親。Marie和Pierre Curie結婚了,他們開始研究放射物質,找出能產生輻射的元素,並研究出它們的運作模式。Marie, Pierre和另一位科學家憑此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Marie更是首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他們把獎金捐到Bronia的醫院去。其後,Pierre突然離世,Bronia立刻趕來陪伴Marie。Marie後來成為了大學教授,接連發現兩種新元素,因而第二度獲得諾貝爾獎。之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Marie發明了以電池啟動的可攜式X光機,帶到戰場上去,幫助醫生判斷過百萬傷兵體內的彈頭位置。Bronia和她的丈夫則在波蘭的醫院裡治理傷兵。和平以後,兩姊妹終於團聚。Marie成立了兩所研究所, 一所在巴黎,另一所則在華沙,交由Bronia負責管理。研究所不但進行科學研究,也提供醫學訓練和為癌症病患者治療。這對熱愛科學的姊妹一生互相扶持,致力研究更好的方法來治療疾病。   共讀指引   居禮夫人的故事我們大都耳熟能詳, 但可能讀了這繪本《Sisters in Science》後,才知道她的偉大科學成就也要歸功於姊姊 Bronia的充分支持。如果姊姊沒有遵守承諾, 供Marie到大學讀書,她就不能對物理和化學有深入和紮實的知識。假如姊姊不願意回到波蘭去照顧父親,Marie就不能跟Pierre結婚,留在法國專注研究。這些背後的小故事,讓我們能更人性化地認識居禮夫人這位科學家,從而對她的研究產生更大興趣。家長跟孩子共讀後,也可以探討與放射性物質有關的科學知識。   繪本看世界   繪本中描述了Marie和丈夫Pierre共同工作的實驗室。位於巴黎的實驗室現已被改建成為居禮博物館,裡面不但展示科學儀器,也有檔案文件、圖片、相片和書籍展覽,還有導賞和表演活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博物館網站預約參觀,如未能親身到訪,也可以瀏覽網上資料。 https://musee.curie.fr/     《Sisters in Science : Marie Curie,Bronia Dluska, and the Atomic Power of Sisterhood》   作者: Linda Elovitz Marshall 繪者: Anna and Elena Balbusso 出版社: Knopf Books for Young Readers ISBN : 978-0593377581  
kjy11_20231022_f
400 400 喜樂遊蹤
喜樂遊蹤
2023.10.22
聖教宗若望保祿二世
故居博物館
kjy11_20230416_f
400 400 喜樂遊蹤
喜樂遊蹤
2023.04.16
波蘭 救主慈悲朝聖地
kjy07_20230326_f
400400體藝傳情jpg
體藝傳情_小學
2023.03.24
天主教聖安德肋小學黃子桐
藉西方舞認識多國文化
「我的哥哥也在學校學習西方舞,小時候看到他在家中練習,我好奇為甚麼他喜歡跳西方舞,又有甚麼秘訣能跳得好?」就是這份好奇,天主教聖安德肋小學六年級學生黃子桐升讀小學後,參加學校的西方舞班, 並成為舞蹈校隊成員,終於找到答案。   天主教聖安德肋小學的舞蹈組連續11 年,榮獲香港校際舞蹈節小學西方舞的全港冠軍。成功的背後,不乏老師及同學的默默耕耘。黃子桐每星期都要參與星期一和三的群舞排練;星期二和四的小組舞蹈排練;以及星期六的芭蕾舞練習,一星期五天學習舞蹈。   排練辛苦嗎?子桐毫不猶豫地回答: 「一點也不辛苦。」   舞蹈中認識不同地方文化   西方舞種類繁多,子桐差不多每個學年都會接觸到不同國家的舞蹈,例如匈牙利舞、波蘭舞、立陶宛舞、愛爾蘭舞、德國舞等。她認為跳西方舞的其中一種樂趣,便是從舞蹈中了解不同地方的舞蹈風格。所以,每次為了更理解舞蹈的特式,子桐都會上網搜尋相關資料,從而認識到不同國家和地方的文化。   子桐稱西方舞有很多動作及舞步,充滿挑戰性,所以這項運動十分生動有趣。而在眾多舞蹈中,她最喜歡匈牙利舞,因為舞衣顏色較鮮艷及舞蹈的旋轉方法較多樣。   幫助同學練習舞步   子桐在一年級時便被老師揀選,加入舞蹈校隊。體育科主任、舞蹈組負責教師麥淑娟, 稱讚子桐的專注力及察覺能力強,每當她教導同學新動作時,子桐很容易便能跟上指令。此外,在排練中,子桐也經常擔任教師的小助手,特別在群舞練習中,50多位同學一起排練,老師有時需要安排同學分組練習,子桐便會幫助其他遇到困難的同學,為他們分析動作的要點,替他們拆解動作,以更容易掌握舞步的技巧。   相比群舞,她認為雙人或三人的小組舞蹈更有挑戰性,她笑說:「如果跳錯,都沒有人能遮擋住」。而且,因為小組舞蹈中更少人,舞蹈員在舞蹈時,幾乎沒有停頓的位置,需要持久的體力。   為預備本學年的舞蹈比賽,自從去年暑假起,子桐與同學便開始排練舞蹈。一支約5分鐘的舞蹈需要同學數月的訓練。西方舞重視同學之間的團隊精神,正是同學皆認真練習,所以子桐認為與同學的合作,沒有太大困難。   當中,子桐最難忘的一次比賽經驗,是在今年的群舞比賽中,當跳到舞蹈的尾聲時,她忽然腿部抽筋,在快要跌倒時,舞蹈搭檔留意到她的不妥,及時撐扶她,才使她能堅持跳完整支舞蹈。   除了參加不同的比賽,學校也為舞蹈組的學生提供不少表演的機會,例如校內的才藝匯演、畢業禮、聖誕聯歡、校外表演等。子桐表示,表演時由於不涉及評分,也能更享受及投入在舞蹈和音樂中。   小時候,子桐在家中觀看哥哥的舞蹈訓練,現在哥哥與父母, 也不時會觀看子桐的舞蹈比賽和表演,她感謝家人在舞蹈路上的一直支持。(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