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0_20160918s
icon19
青苗天地
2016.09.15
大油坑世青朝聖之旅
剛剛畢業,碰巧遇著今年慶祝普世青年節,便決定參加。與其說這是我參加的第一次世青活動,倒不如說是我澄澈身心的朝聖之旅。 我們的團員來自大埔、油塘和坑口堂區,約四十位青年, 因此取名為「大油坑團」。我們於七月二十日啟程前往波蘭,到達當地後便受到了接待家庭的盛情款待,即使有部份接待家庭不會說英語,我們依舊可以感受到他們的熱情好客,與當地淳樸的民風。由於語言不通的問題,也發生很多有趣的事情,例如我們用Google翻譯想表達“請主人先洗澡”的意思時,她卻誤以為我們三個想一起洗澡,連忙說「Nie, nie!」大家聽罷都捧腹大笑。整團的大組表演也因場地問題出岔子而趕不及上臺,但大家一起用心編排和展現的演出,反而增進了團員之間的感情,也獲得了當地人的認可與讚賞。 旅途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耶烏什科神父的博物館和他屍體被發現的水塘。到波蘭前碰巧有機會看到這真福的紀錄片:他曾於共產黨時期不畏強權,為波蘭的自由而奮鬥, 最終被秘密警員綁架並殺害。從紀錄片中看完他的一生已使我的心情十分沉重;而親身來到這裡看到水塘,雖然水清景美,卻依舊讓人為數十年前這裡發生的一切唏噓不已。 避靜以「信、望、愛」作主題,此行參觀的地方也圍繞這三德,有時也會安排在參觀的地方作教理講授,以使我們能把實踐看到的東西和教理連繫起來。雖然避靜一點都不靜,還有「黑色樂天警告訊號」,但我認為這是吸收知識最多的三天。 七月二十九日這一天,我們終於乘飛機到達克拉科夫。還未進會場我便已經感受到熱鬧的氣氛,火車上擠到水洩不通。人們雖然來自不同國家,卻都懷抱著同樣虔誠的理想,宣洩著同樣激動的心情。之後兩天要走很遠的路,而且還只有麪包充飢,旅途的艱辛可想而知。行進中,整團人一起有說有笑,以此來減輕步行的疲累。進入會場,看著周圍都是不同國籍的人,但大家在同一天空下,懷抱著相同的信念,那麼一瞬間我突然想到那句話 ——「就如上天距離下地有多麼高,祂待敬畏祂者的慈愛也多高。」( 詠一〇三11)眼眶不覺濕潤了,雖然只能遠遠的在熒幕看到教宗,但我已心中無憾了。 返港後,人們互相詢問有沒有看到教宗,雖然我沒有看到真人,但有兩個團友有機會能跟教宗面對面交流,可見天主真正揀選了我們。最後呼應在避靜中學到「信望愛」三德,亦能從整團體現出來:因著信德聚集在同一地方、渴望見到教宗的感受、還有在團體中經歷十數天的了解,彼此充滿著厚厚的愛。多年後,即使鬢角多了幾縷白髮,即使舉止多了幾分世俗,我們依舊可以牢記青春時揮灑的汗水和許下的承諾,無愧於初心,無悔於年少。因為,是信念讓我們相聚一堂,是愛讓我們砥礪前行。
kjy03_20160605s
icon33
童書的旋律
2016.06.04
不止息的 盼望
圖畫書作家威廉.史塔克(William Steig, 1907-2003)生於美國紐約,父母親是猶太裔波蘭移民。史塔克曾經說小時候喜愛看格林童話、卓別林電影、《糖果屋》改編的歌劇和《木偶奇遇記》,這些故事情節裡的歡樂與失落、熱情與恐懼給他強烈的衝擊,讓他既興奮又害怕。 長大之後,他曾經希望能和小木偶皮諾丘一樣,到遠方去冒險,但因家境貧困,又逢美國經濟大恐慌,父親失業,他不得不扛起一家生活重擔。由於自小喜愛塗鴉,於是他嘗試畫漫畫,投稿到《生活》及《紐約客》雜誌,卻因此找到一生志業。漫畫既滿足他編撰故事的興趣,又適合用他喜愛的簡易畫風配圖。文圖兩方面的磨練,使他累積了足夠的經驗為兒童創作文字書,以及圖畫書。開始為兒童寫作時,他已經六十歲了,卻是成績斐然。他的作品中,《驢小弟變石頭》(Sylvester and the magic pepple)於1969年得到凱迪克獎,《奇奇骨》(1976)得到凱迪克榮譽獎,《小老鼠漂流記》(或譯為《亞伯的小島》,1976)和《老鼠牙醫地嗖頭》(1982)則得到紐伯瑞榮譽獎。此外,1990年出版的《史瑞克》在2001年被改編成動畫電影,大受歡迎。 史塔克的人生閱歷豐富,雖然說的故事都是虛構,卻有一種貼近人性的真實感,不論主角是小孩、驢子、老鼠,或者鴨子,都因突發的事件改變了平日的生活。史塔克尤其善於描寫主角身處逆境時的體驗,以及磨難中漫長的忍耐與調適過程,而最後的結局往往出乎意料。由於他塑造的角色總是情感真摯,因此能夠超越文化和時空限制,引起廣大讀者共鳴。 在《驢小弟變石頭》(上誼文化)裡,喜愛收集石頭的驢小弟撿到許願石,回家途中,卻為了躲避獅子,把自己變成了石頭,避開危險之後,許願石掉了,變成石頭的他不能撿拾,無法回復原狀。於是驢爸爸、驢媽媽和驢小弟都經歷了長時間的煎熬,幾乎放棄希望,直到有一天爸爸媽媽為了調適心情,到了變成石頭的驢小弟身邊,準備野餐,這時驢爸爸發現掉在旁邊的許願石,無意中說出了願望,使得驢小弟變了回來,一家人歡聚。 《勇敢的小伶》(道聲)裡的小女孩小伶,為了幫助媽媽信守承諾,把做好的禮服送到伯爵夫人手裡,決心踏上一段艱難的旅程。小伶孤身一人面對惡劣的天氣,與愈來愈強的暴風雪對抗。一路上狂風反覆打擊、催逼,試圖消滅她的信心,要她放棄,甚至還奪走她護送的禮服。小伶卻堅持向前,但逆境似乎永無終止,好在愛的溫暖給她勇氣與智慧克服了絕望,及至奇蹟降臨,幫助她完成了任務。 史塔克塗鴉般的線條充滿清新的活力,搭配平塗的色塊,以及簡單的裝飾圖案。他用黃色、淡橘色等暖色來畫驢小弟和小伶溫暖的家,用豐富的色彩描繪四季的變化,或者用灰色調畫戶外漫天蓋地的風雪。不過即使用大片灰色描繪天空和雪地,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灰色中仍有些許暖意,這是史塔克體貼小讀者,讓他們總是懷抱希望的一種方法!就像他的故事總是在患難之後,一定會峰迴路轉,導向快樂的結局。他曾經說:「兒童是人類的希望,如果他們將要改變這個世界,那麼,他們必須帶著樂觀的態度出發。我不會考慮為兒童寫悲傷的故事。」即使是成人,讀史塔克的故事,對於人生也會有更積極的態度吧!  
kjy01_20160529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6.05.28
獻主會小學40週年校慶 步武會祖聖馬善樂 愛主愛人
(本報專題)五月二十一日是無玷聖母獻主會(下稱「獻主會」)會祖聖馬善樂(St. Eugene De Mazenod, OMI, 1782-1861)瞻禮日。 前年,身兼獻主會中華會院會長的簡神父策劃了一個「尋根之旅」——「聯校法國文化考察之旅」,由獻主會聖馬善樂小學校監洪聯勝神父擔任隨團神師,帶領聖母院書院、獻主會小學、獻主會聖馬善樂小學和獻主會溥仁小學等四所獻主會屬校約四十名師生,遠赴法國尋找會祖的足跡 。 獻主會小學有十多名參加者,五年級生莊鈺鋆及六年級生楊梓澄在參加時分別就讀小四及小五。他們異口同聲表示十分敬佩聖馬善樂。梓澄說:「我讀過會祖的生平,以他的出身大可不必做神父,但他有宏大的志向,寧願捨棄榮華富貴,終身為有需要的人服務,即使遇到很多困難也不怕。」鈺鋆也有相近的見解,「他甘願做一個窮人,並克服很多誘惑去成為一位神父,令我很佩服他。」行程中,他們曾到訪聖馬善樂的書房,梓澄說從當中的陳設可見會祖是一個很勤力和很負責任的人,令她更敬佩他。而鈺鋆則在考察團於聖人下葬的馬賽主教座堂中所舉行的感恩祭中讀經,經驗難得。 敬佩感恩 觸動心靈 十天的旅程中,師生除了到訪由會祖所興建的馬賽主教座堂和艾克斯聖瑪達肋教堂,及法國多間古老聖堂外,其中一天是前往泰澤,與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人一起祈禱。他倆雖非教友,但也能從祈禱會中感受到主的平安與喜樂。梓澄說:「那裡很寧靜,令我的心也變得平靜。儘管彼此語言不通,但我也很留心靜聽。」鈺鋆說:「我從沒試過與不同國家的人一起祈禱,那種感覺很美妙,我們都沒有語言的隔膜。」兩位學生均指這次經驗畢生難忘。 黎潔儀校長也有份策劃旅程,並隨團出發,「近幾年,校方加強宣講會祖的事,如果能有機會讓學生透過真實接觸,到訪會祖的出生地和展開福傳的地方,豈不更收教育之效?」她在該校任教二十五年,見證各獻主會士的無私服務精神,令她更敬佩會祖。「之前,我曾帶另一些學生到訪修會在韓國的團體。法國之旅後,我亦跟隨簡神父到他在波蘭的修院和會院等地朝聖。我看到會祖感召了很多人到世界各地去服務有需要的人,我很感動;因此我決定回校後,一定要多讓學生了解會祖的一切。」她說。 今年,該校的會祖瞻禮慶祝活動訂於五月二十四日舉行,由簡神父主持。一如近幾年,黎校長也安排學生以英語話劇的形式重演會祖由出身貴族到成為神父一段的生平事蹟,並在全校公演。由會祖瞻禮日起,該校會在早會時段誦念《聖馬善樂九日禱文》,在不用上學的日子則鼓勵學生在家中以此祈禱。平時每逢週五全校則在早會中齊唱《聖馬善樂歌》,讓學生多親近會祖。校方現正製作新版的會祖生平漫畫冊,這是由該修會的菲律賓團體所繪畫的,以取代該校沿用多年、由該修會的羅馬團體所繪畫的版本,預計新版的漫畫冊將於新學年送到學生的手中。並有更多的篇幅講述會祖的傳教生活。(敏)  
kjy03_20140119
icon33
童書的旋律
2014.01.19
曾經 袖手旁觀 的瑪蒂
      校園看似是一個純真的世界,但朋輩欺凌從來不缺。就欺凌事件而言,有以為暴力最為嚴重,但在日常生活中, 我們往往因一時之快,輕慢的言辭不單會傷害他人,有時更讓自己終身遺憾。雖或在反思己過後,想到要向那人說一聲對不起,但機會誠非必然。在〈給讀者的一封信〉中,海倫娜.艾斯提斯(Helen Estes)回憶了母親寫下《一百件洋裝》(The Hundred Dresses)的緣由。 作者艾蓮諾.艾斯提斯(Eleanor Estes)唸小學的時候,班上有一位女同學,每天都穿同一件衣服上學,再因有一個特別難念的波蘭名字,於是成為同學取笑的對象。最後,因為女孩搬了家,艾蓮諾錯失了道歉的機會。直到艾蓮諾寫下《一百件洋裝》後,她才稍稍填補了多少年來難以彌補的遺憾。且不論書中的瑪德琳(瑪蒂Maddie)是否作者的化身,但堅持家裡有一百件洋裝的汪妲.佩楚斯基(Wanda Petronski),她的原型正是艾蓮諾這一位小學同學。 汪妲沒有朋友,她總是一個人上學、一個人放學。她住在邊遠的布金斯高地的破舊屋子,身上永遠穿著一件褪了色,下擺歪一邊的藍色洋裝來上學,這一身衣服雖然乾淨,但總沒燙好。這一位不起眼,從來是班裡可有可無的女孩,竟在同學塞西莉穿了一件漂亮的、緋紅色的洋裝上學的一天,向大家宣稱:「我家有一百件洋裝。」於是,「洋裝遊戲」開始了,汪妲成為同儕每天嘲弄的對象 —— 「告訴我們,上次你〔汪妲〕說你的衣櫃裡掛了幾件洋裝?」 「你〔汪妲〕說你有幾雙鞋子?」 「嘿!大家注意!」她〔佩琪〕大叫,「這個女生〔汪妲〕說她有一百件洋裝。」 面對同儕的嘲弄,汪妲每一次都用篤定的語氣重複自己的話:「我有一百件洋裝,全都整整齊齊排在衣櫥裡」。汪妲的堅持,以至對同儕的包容,感動了不少讀者,但最令我怦然心動的是,在《一百件洋裝》裡經歷蛻變的圓型的人物(round character) —— 瑪蒂。 「洋裝遊戲」的帶頭人是佩琪,她漂亮,又有很多很多漂亮的衣裳,是全校最受歡迎的女孩。身為她的好朋友瑪蒂,曾經希望自己有膽量寫信給佩琪,請她不要再捉弄汪妲,問她有幾件洋裝,但她不敢,因為害怕自己成為下一個汪妲。何以故?原來瑪蒂是窮孩子,經常揀人家的二手衣服來穿,而佩琪就送過她不少舊衣服。不過,這些舊衣服必須經過母親的精心縫製,好讓班上的同學沒法認出來。「洋裝遊戲」開始後,瑪蒂就非常困擾,並因為選擇了袖手旁觀而感到自責。瑪蒂深深明白,她的膽怯,她的幫忙,讓汪妲變得不快樂,而自己這一種無言的參與,其實與佩琪的惡劣作為無疑。誠然,佩琪不覺得自己做錯,但瑪蒂呢?她知道她們做了壞事,只是她沒有膽量站出來維護汪妲,為她主持公義。 當目睹汪妲畫在包裝紙上的一百件洋裝後,瑪蒂明白必須向汪妲道歉,否則無法承受,也無法彌補過錯的殘酷事實,但汪妲已舉家搬走了。瑪蒂沒法子,只有想到給汪妲寫信。然而,一封「轉寄」的信,如何能送達汪妲手上,這無疑是未知之數。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佩琪已把事情淡忘,但瑪蒂卻無法自拔。每夜,瑪蒂必須藉著想像 —— 或替汪妲辯護,或從一艘沉船或脫疆野馬的蹄下拯救汪妲後,她始能入睡,內疚與自責無時無刻在折磨著這一位女孩。 《一百件洋裝》榮獲1945年紐伯瑞銀牌獎,並一直受到讀者的歡迎,其所以歷久不衰的原因,大抵就是作者抓住人性中光輝與陰暗的兩極,把一位在歷練中成長的女孩刻劃得淋漓盡致。誠如學者張子樟指出,少年小說的主題離不開成長,瑪蒂無可奈何地參與了「洋裝遊戲」,但在苦困與自責中掙扎成長。當她發現汪妲為她與佩琪「量身訂造」的兩件洋裝後,她幡然了悟,在往後的人生中,她將永遠守護公義,再不站在一旁,默不作聲,袖手旁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