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0_20240421_f
400 400 喜愛小學動態
小學動態
2024.04.21
喜樂幼小 - 動態
天主教修會學校聯會小學及學前教育組•教師靈修日   (本報訊)天主教修會學校聯會小學及學前教育組早前舉行公教教師靈修日。當天,聯會邀請了譚錦榮神父和盧山修士任神師,主題是「邁向天主的旅程」。   譚神父先以「天主是愛︰生命的原動力」作開首,指出天主給眾人大愛,愛是最大的美善。天主因愛創造人,但後來人忘記了天主的愛,祂就派遣自己的獨生子,實踐救恩的計劃,所以眾人要領受天主聖言,以回應祂的恩賜。   之後,盧山修士教導參加者怎樣回應天主的愛。他引用聖文德的著作《靈魂進入天主的旅程》,提及天主創造萬物,眾人應欣賞祂的受造物及選擇美善,在美善內瞻仰天主,懂得感恩及讚美。   接著,參加者一邊聆聽泰澤祈禱音樂,一邊靜思,再誦唸玫瑰經。最後,活動以感恩祭作結。譚神父藉著浪子回頭的聖經故事,訓勉眾人要體會基督的愛, 相信天主,悔改更新。(少)   基督小先鋒發展小組•導師培訓活動   (本報訊)基督小先鋒發展小組於3月9日在聖方濟愛德小學舉辦基小導師培訓活動,是次講題是延續過去兩年以舊約聖經為主軸,主題為「與你數『長』識『知』」,主講嘉賓為梁長才校監及麥英健神父。內容主要是分享如何將舊約聖經內容生活化,並配合天主教教育五個核心價值,以不同方式介紹給學生。50多間教區及修會學校,約80多位基小導師參加。   講者通過分享、遊戲及分組討論,將不同民長及先知的故事及特質,與天主教教育核心價值相配合,例如各民長善用天主賦予的才能,去為天主服務,實行天主安排的工作,這正是尊重「生命」的表現;又如不同的先知不怕面對困難,都願作為天主的代言人,這是捍衛「真理」的表現。麥神父在講座中,亦從天主教教理角度讓教師們更深入認識先知。   最後麥神父祝福每一位參與者,並提醒每位公教老師,都有先知的職責,成為天主的代言人,在學校中以個人行實,彰顯天主的臨在。(樂)   馬鞍山聖若瑟小學•祈禱室祝聖禮   (本報訊)馬鞍山聖若瑟小學早前舉辦兩項宗教活動,首先由方濟會蔡俊源神父主持學校新裝修的祈禱室祝聖禮,然後全校師生移師馬鞍山聖方濟堂,參與由蔡神父主持的聖若瑟瞻禮感恩祭。   祈禱室祝聖禮中,方濟會伍維烈修士向在場師生及嘉賓簡介祈禱室的設計,並帶領眾人行明陣。稍後在聖堂舉行的感恩祭,蔡俊源神父恭讀了聖路加福音,讓在場的師生們更加了解聖若瑟。接著,宗教大使帶領大家一同領讀信友禱文,祈求上主賜予眾人智慧與勇氣,讓大家懷著信心走在信仰的道路上。音樂大使則帶領全校師生配以手語唱天主經,展現了大家對天主虔誠的敬意。蔡神父在感恩祭中,勉勵師生在日常生活中學習聖若瑟的芳表,激勵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實踐聖若瑟的美德。(年)   教區學校小學V區•聯校公教教師靈修日   (本報訊)教區學校小學V區聯校公教教師靈修日早前假荃灣聖母領報堂舉行,當日邀請了伍維烈修士擔任神師,主題是「逾越之旅──以表達藝術體驗苦路善工」,13間學校的校長、公教老師和牧民助理共100多人參與是次活動。   伍修士以藝術表達的方式來帶領參與者體驗苦路。參與者分為十四組,每組組員以「定格圖像」來演繹十四處苦路的情景,讓其他組別猜想是哪處的苦路。其後各組默想各處的苦路經文,並從不同組別中收集屬於自己組別的苦路經文,有的是對話,有的是反省,有的是旁白……最後各組利用不同的敲擊樂創作不同的苦路情景,利用音效、說話、動作來設計每一處苦路,使各人都真正有份於參與基督的苦路。   是次與別不同的苦路,由默想、創作、演繹到觀看, 每個過程都讓參與者投入其中, 感受良多。(喜)  
kjy01_20240407_f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4.04.07
聖愛德華天主教小學
創意科學遊樂園
(本報專題)聖愛德華天主教小學早前舉辦「創意科學遊樂園」,在校園的各個角落安排了不同的創科活動,包括創意工作坊、創科講座、創科作品展示等,五年級學生王洛童當天參與了多個攤位活動,但為她最深刻的一定是科學實驗活動。洛童提到在過程中,曾經因為化學物質的添加比例不正確,而未能成功完成實驗,幸得在現場協助的中學生幫忙,嘗試數次後終於成功。這次的經驗使她學習到永不放棄,及科學實驗中嚴謹求真的精神。   聖愛德華天主教小學近年積極推動STEAM教育,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究精神,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和解難能力,將理論應用到現實生活中,校長容偉鴻說:「我們希望自小學開始,培育小朋友有一份STEAM的研究精神,建立相關的基礎、認知,銜接至中學以至未來。」這次舉辦「創意科學遊樂園」目的是希望擴闊學生的視野,激發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增強學習動力。   當天的開幕禮,學校邀請了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總學校發展主任(觀塘)張嘉祺及天主教香港教區教育事務主教代表助理胡艷芬主禮及致辭。在活動中,學校也邀請了教育機構或商戶舉行攤位活動;以及多位博士主持講座,分享未來十年學生在數碼化世界的選擇,STEAM教育在小學中文教育中的效能,及天文學在小學教育中的重要。講座活動引發參加者對創意科學教育的思考。   幼、小、中交流及學習   除了該校學生及家長外,多間幼稚園及中學的師生和家長也一同參與,互相交流及學習,場面十分熱鬧。   六年級學生林思語參加了VR躲避球活動,她帶著控制器感受玩躲避球的感覺。相對現實中玩躲避球,她更喜歡以VR形式進行,笑說沒有被球砸疼的風險,但仍會有比賽的刺激感。   六年級學生丘㦤晴參與了電子跳繩活動,由跳繩機幫助她統計在30秒內跳動的次數,並與其他參加者的成績做比較。㦤晴提到,跳繩機收集到的數據可以幫助她改善跳繩的頻率、動作,使她倍有成就感,又能有規劃地進步。   㦤晴認為「創意科學遊樂園」活動,使她獲益良多。她平日也喜歡參與學校的STEAM活動,並提到最近在利用編程軟件製作地圖,向遊客推介香港的不同景點。她認為活動讓她有機會發揮創意,使她有成功感。   除了講座,「創意科學遊樂園」還設有公開課,包括以「親切的水」為主題的科學課程, 以「AI@English Learning」為主題的英文課程,以及「氣球動力火箭」為主題的數學課程。參與其中的盧嘉穎老師表示,活動中期望透過讓小朋友動手操作, 實踐課堂所學,及學習不同的學科知識。另外,由於中學及幼稚園的教師也會觀摩課堂,這也促進彼此的交流,增進了解。   五年級學生陳靖楠參與了「氣球動力火箭」的公開課,她稱在三次測試中,見證著作品漸趨成功,她從中學習到反作用力及作用力等知識外,也學到與同學合作及溝通的重要。   為讓家長體驗STEAM教育的發展及重要,活動中設有親子創意科學工作坊、親子遊校園活動、展覽及攤位活動,潘東強主任提到這為父母及子女提供了共同體驗學習的機會,讓家長認識子女的學習內容,促進親子之間的情感交流和互動。   「無框」、「無限」、「無私」   容校長認為在STEAM教育中,學校應培養學生具「三無」的學習態度,分別是「無框」、「無限」及「無私」,即學生能從多角度思考,衝出框架,持續深化及優化知識,並在創作過程中,思考他人的需要。   他表示,學校構思是次跨專業、跨界別、跨地域、跨世代的學術交流活動,期望能擴闊老師的交流圈子、學生及家長的眼界和認知,讓教師及學生在教授及學習時,都能樂在其中。(吳)  
kjy16_20240407_f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4.04.07
聖類斯中學
以鏡頭展現人文關懷
在天空自由翱翔的鴿子, 與營營役役地行走的人類,驟眼看來並無共通之處。就讀聖類斯中學的中五學生歐陽斌, 透過攝影鏡頭下的細心觀察, 發覺兩者皆要「搵食」:「城市裡的白鴿要四出覓食,好像人們要在職場上覓食……我不是想拍攝鴿子,而是拍下牠們與人類相似的行為。」   該校學生報《博藝》的攝影隊早前在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舉行首個公開攝影展,作為隊中一員,歐陽斌展出一系列鴿子的相片,展示牠們搶吃地上的雞翼、選擇「兩餸飯」等,以擬人法帶出上班族為口奔馳、在職場上爭取機會的情況。他的同學趙晉霆則以店舖所飼養的貓為題材,反映牠們的功能已由「捉老鼠」演變成吸引客人的「招財貓」。二人均表示,無法預知或控制動物的行為,為了拍到效果滿意的照片,往往要花長時間等待和走遍大街小巷尋找,故能成功拍攝時感到特別有成就感。   走進社區尋覓生活細節   「天主創造了人類,但我們未必會認真留意日常生活細節,這輯照片便以旁觀者的角度去看世事, 捕捉人們生活的獨特『瞬間』。」中五學生吳周鵬捕捉了公園下棋者的躁動、親子時光的溫馨、小食檔老檔主的辛勞等。雖然要冒鏡頭被拒的風險, 又要等待被拍攝對象的特別動作或表情,但這也是他享受攝影之處: 「可以將某個瞬間變成永恆,給大家一些回憶。」   同為中五的李卓軒,留意到店舖關門後鐵閘上的塗鴉,可以為社區帶來正能量,便決定記錄下來:「本身只是普通的銀色鐵閘,但若有人在上面畫畫、噴塗鴉、做藝術,整個城市就生動得多。都市人上班、上學壓力大,夜歸時看到這些漂亮的作品,可能會開心、樂觀一點。」   《博藝》攝影隊由兩位顧問老師張秀珠和黃誠傑於上個學年統籌成立,現時有十多位同學,由曾任新聞攝影師的舊生江智騫擔任義務導師,每星期向師弟傳授攝影技巧,並邀請不同專業範疇(例如運動和生態攝影)的攝影師作嘉賓講者。黃誠傑說, 最初只是想培訓一批能替學校拍攝陸運會等活動的學生,後來發現可以推動他們以攝影發掘自己的世界,便籌辦攝影展,讓同學透過鏡頭觀察社區周邊的人和事。   校長易浩權博士喜見學校建立了攝影隊,並形容自己到場欣賞攝影展時感到「震憾」:「沒想過我們的同學可以拍下如此漂亮的照片,願意花這麼多時間和精神去做這件事。」他認為,學校值得投放資源培養學生在攝影方面的興趣和技能,讓他們持續觀賞和探索這個美麗的世界,保持追求真相的熱枕,也算是體現了「真理」這個天主教教育核心價值。   透過攝影自我成長   幾位同學有的本身略懂攝影,有的最初連光圈、快門是甚麼也不知道;但都不約而同說,加入攝影隊後,留意多了往常沒有留意的事物,在街上不再只是玩手機,膽子也練大了。江智騫稱, 他們透過課堂上的互動交流和走進社區的「實戰」拍攝,已慢慢發掘到自己的興趣,亦培養了批判思考,有助日後出來社會做事。「在展覽場上有家長跟我說,兒子學習攝影後信心加強了,對事情的判斷也更堅定,有自己的主見,令我挺開心的。」他道。   黃誠傑老師認為,攝影令同學成熟了不少:「當他們知道自己要在外面做展覽,相片要給業內人士點評,便十分認真, 會努力嘗試好好完成一件作品。」除了態度認真,張秀珠老師亦欣賞他們全程投入,每次學校有活動,都爭相要求負責拍攝;其他同學也以被拍攝、照片能登上學校的社交平台為榮, 為校園增添不少歡樂氣氛。   她續說,「男校重視兄弟情,導師是他們的師兄,黃老師也是;他們兩位亦曾是我的學生。這種關係我覺得很特別,好像一家人一樣,薪火相傳的意味特別濃厚。」兩位老師均期望,同學們謹記著學校和師兄曾給予他們支持,畢業後也回校協助師弟策展、拍照,使攝影隊得以承傳。(黎)  
kjy11a_20240407_f
400 400 堂校一家
堂校一家
2024.04.07
「這是天父世界」兒童藝術展
德望小學暨幼稚園(幼稚園部)在2月24至26日,於元創方舉行兒童藝術展,慶祝創校70周年。藝術展的主題為「這是天父世界」,既藉此感謝天父對學校的引領看顧, 亦同時鼓勵參加者欣賞及珍惜天父所創造的世界萬物,反思人類和大自然的關係。故此,藝術展所籌得的善款將捐助愛護動物的慈善團體,為遭遺棄的小動物籌款。   於展覽廣場上,沿路充滿引人駐足觀看的兒童藝術畫作,目不暇給。此際,聽見和諧悠揚的琴聲,再往前走,看見一群穿戴上蝴蝶翅膀的德望幼稚園小女孩歡欣地唱著聖詠<這是天父世界>,學校的修女、校長、嘉賓、師生和家長正懷著感恩喜樂之心為兒童藝術展揭幕。   藝術展共展出700多件藝術作品,包括由聖母無原罪傳教女修會修女捐出的作品, 包括有Sister Pauline、Sister Catherine、Sister Lucia 和Sister Monique,另外亦有藝術家Ivy Chan捐出的畫作,讓藝術展生色不少。而兒童的藝術作品是全場的焦點,她們透過作品,繪畫出天主創天造地的一切,美麗且奇妙。   通過舉行藝術活動,學校期望繼續啟發和發揚兒童喜愛創作,享受創作的心,以藝術呈現和體會天主的大愛。   德望小學暨幼稚園(幼稚園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