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7_20220213_s
400400體藝傳情jpg
體藝傳情_中學
2022.02.11
自信擲出新目「鏢」元朗天主教中學 飛鏢運動員盧采喬
飛鏢運動不僅要求運動員全神貫注,眼界要準,更講求全身肌肉的運用,才能一擊即中。」自中一起已加入學校飛鏢隊的盧采喬解釋。只見她凝神屏息, 瞄準鏢靶的正中心,徐徐地將飛標擲出,正中紅心。 采喬身型嬌小,文靜有禮,單看外表絕對看不出她是一名體育「發燒友」,她除了擲飛鏢外,亦是學校田徑隊成員,也參與學界鉛球及跑步賽事。采喬耐心地介紹飛鏢運動及她的「武器」時,眼神充滿光采。采喬就讀的元朗天主教中學(元天)是全港首間設立飛鏢校隊的學校,最初是給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訓練專注力及身體協調,隊伍首次出賽便奪得亞軍,遂決定將這項運動推廣至全校。采喬的擲鏢潛質在中一時被老師發掘,更成為隊內首名女隊員。 將失敗轉化成動力 采喬接受了幾個月訓練後,表現逐漸穩定,學校決定派她出席一年一度由亞洲飛鏢協會舉辦的賽事。當時她被編配跟最強的隊伍—— 上海隊同組。她說:「上海隊富有經驗,經常能把飛鏢擲向紅心。」在對手強勁的攻勢下,首次出賽的采喬變得緊張,未能發揮平日的水準,最終落敗,更導致情緒低落,跌入低谷。幸好在隊友悉心陪伴下重新出發,從谷底中走出來。她形容隊友是「家人」,彼此無所不談。 努力讀書 回饋學校栽培 疫情前,學校提供每星期一次專業指導,采喬和隊友都會自發地在午膳時間加操, 希望獲得更多經驗。疫情後為追趕進度,學校亦為她和精英隊的隊友提供額外一天特訓。學校提供豐富的資源,例如飛鏢,服裝及學費,更添置飛鏢機,減輕她的經濟負擔之餘,亦讓隊員更熟悉比賽環境。采喬笑言: 「我們以自律作回報,努力讀書及準時交功課!」她表示,從飛鏢學懂堅毅精神,做功課時即使面對難題,仍然會努力嘗試解決。 加強訓練 「飛」出香港 采喬曾獲學校資助參與台灣交流團,得到中華臺北飛鏢總會的洪國峻會長親自指導,技巧突飛猛進。終於在2019年台灣香港中學飛鏢交流賽勇奪雙人賽第五名,個人賽第五名及團體賽季軍,成功擺脫首次比賽的陰影。其後在香港各項比賽皆贏得獎項。因著疫情關係,近兩年的台灣和日本交流團均未能成行。學校去年亦與台灣高中進行線上聯校比賽,獲得團體亞軍及個人亞軍,更成功擊敗台灣當地排名第一的女選手,被冠以「女殺手」的稱號!她在交流團中結交到不少志同道合的台灣朋友,回港後繼續在社交媒體上作飛鏢交流。  家人同心齊支持 采喬的家人非常支持她發展飛鏢運動。她說當家人知道她受訪時,立刻協助她,把所有獎牌運送到學校。家人亦為她購置按摩槍,放鬆繃緊的肌肉;當疫情嚴峻以至未能在場館進行訓練時,家人更為采喬購買家用飛鏢板,讓她在家中亦能繼續練習。 成為飛鏢的鹽與光 采喬身為元天的飛鏢運動員,一直銘記校訓「地鹽世光」的精神,致力推廣飛鏢運動。她憶述最難忘的事情:一次小學生到元天參觀,她向小朋友分享學習飛鏢的經歷, 及後有一名家長向她說,她的經歷令兒子對學習飛鏢產生興趣,讓她感到十分滿足。她表示,中學畢業後仍然會繼續堅持參與擲飛鏢運動,並期望將來能像前歌手梁雨恩一樣,可以成為一名頂尖的專業飛鏢運動員。(盧)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07_20220123_s
400400體藝傳情jpg
體藝傳情_中學
2022.01.21
聖若瑟書院水行俠程梓舜 冀能出戰亞運
「水球像欖球般要碰撞與對抗,又有游水柔軟的一面,是一種結合柔軟和強硬的運動。」聖若瑟書院中五學生程梓舜說。接觸水球前,梓舜已是一名游泳健將,但「那時候因為對游泳興趣不大,總會借故缺席,媽媽認為我是三分鐘熱度」,直至他認識水球,才發現昔日只是未找到奮鬥的目標而已。 梓舜是學校水球隊的副隊長,也是港隊成員, 自小在媽媽栽培下,與哥哥一起學習游泳,但訓練時持續對著泳池兩邊牆壁來回游,喜歡團體運動的他感到孤單。直至哥哥中學時期加入水球隊,梓舜打開水球世界的大門,升上中一便加入學校水球隊,並在中三時加入港隊,轉校至聖若瑟書院,繼續參加水球校隊。 一週六天訓練 媽媽是最強後盾  水球比賽中,球員都要戴上左右兩側有膠片的帽子,保護耳朵;因為比賽中較激烈,泳褲也較一般游泳的泳褲厚。  這是一種刺激及節奏明快的運動,對運動員的游泳能力、動作的協調性和整體合作能力的要求十分高。比賽中,守門員以外的所有球員只能以單手控球,再揮臂將球傳出, 需要強勁的臂力;他們在整個比賽過程中,不能接觸池邊或池底,全程靠雙腳不停踩水,對腿力的要求亦非常高。梓舜每週訓練五至六天,除了水中的訓練外,亦要進行陸上的體能練習。 回看過往打水球的日子,梓舜坦言:「媽媽的支持最大」。因為平日訓練大多在放學後進行,梓舜經常晚上10點多才回到家中,但媽媽一定會熱好飯菜,又替他將衣服和物資清潔妥當,待他回家便可以吃飯、做功課、睡覺,是他強大的後盾。 賽前必祈禱 望能出戰亞運 談到比賽經驗,梓舜每次比賽前都會祈禱,而他就讀的聖若瑟書院水球校隊最近在「第二十屆泳總學界水球邀請賽」獲得亞軍,他亦曾到國內參加全國青年運動會的水球比賽,在眾多次比賽中最難忘的是其中一次到馬來西亞的比賽,「那次我是第一次出國比賽,出發前對自己有很大的期望」。梓舜說,一場水球比賽共分四節,那次比賽中的首兩節,他們的隊伍落後他人,幸好在出現失誤時想到教練經常提醒要忘記失誤,調整心態,最終贏得亞軍。 「打水球要有力量又要有耐力」梓舜認為他從水球運動學懂堅持和溝通的技巧,他期望終有一天能代表港隊出戰亞運,讓更多人認識水球運動。(吳)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07_20220116_s
400400體藝傳情jpg
體藝傳情_中學
2022.01.14
西崇長跑好手梁德洋 別為自己設限追尋夢想
 「長跑看似是個人運動,只追求個人速度,但是在校內的長跑訓練,教我明白隊友的支持很重要,因為彼此互相打氣,成為我繼續努力爭取好成績的推動力。」現為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中學部)中六生的梁德洋說,長跑是他成長的歷程之一,由本著陪朋友一起跑步,第一次參加學界越野賽便得到第十名,後來對長跑愈感興趣,加入了校內長跑隊,至今六年,與隊友「由零開始、一起學習長跑,一起進步,也一起檢討, 很珍惜一起學習的時光。」 現年19歲的梁德洋,本學年正準備應考中學文憑試之際,他剛在去年10月底在香港馬拉松男子半馬組別賽事中奪得季軍,更以1小時10分26秒刷新香港青年紀錄。首次參加香港馬拉松便獲此佳績,他說是受到日本馬拉松長跑紀錄保持者大迫傑的名言「不要為自己設限」影響下,提醒自己別在意於成敗,要盡力跑,做到最好。 不要為自己設限 他自言對於馬拉松半馬賽事沒有信心,「因為那段時間要應付排山倒海的測驗與功課,練習與休息時間也減少,狀態欠佳,加上首次參加渣馬,要跑入隧道又要落斜,對於未知的路段也有擔憂。」然而,當他想起「不要為自己設限」時,便認為不能以各種藉口去逃避,「要學習面對當下,我便在賽前多休息, 比賽時全力以赴,不要想自己會得到甚麼成績。」 德洋感激教練王容儲每次的陪伴與鼓勵,在比賽那天更在清晨4時多已在起跑位置支持他直到衝線,「他的陪同,以及每次教我練跑不是只為獎牌,而是學習如何持久性地進步,也別為得獎而驕傲和自滿,更要相信自己有機會衝出國際。」 團隊訓練總比獨自練習好 他由在學界贏得獎牌,刷新紀錄;在公開組屢戰屢勝,刷新青年組紀錄,在長跑賽場上他差不多每次皆奪冠,背後花上大量時間練習。自中四開始, 他有系統地練習長跑,每週有五天清晨5時半起床晨跑,跑畢後才上學,有時黃昏也練跑;每週有兩天在運動場上間歇跑以鍛練體能,而週日他會進行每次20 至25公里的長距離跑步。跑步六年,他說要做到持之以恆不容易,有時也感到沉悶和寂寞,此時長跑隊的隊友們是他努力不懈的好伙伴。 沖繩環島長跑與隊友同行 中三時德洋的跑步能力在隊中已嶄露頭角,他也曾因此感到自滿,同年他參加該校長跑隊的五日150公里沖繩環島跑,這趟與團隊一起挑戰環島跑, 改變他過去對長跑只屬個人運動的想法。 「每天平均跑30公里,當時我因有腳傷而落後,起初我不甘心,然而每到一個終點站時,總見到隊友在等候我,我後來反省長跑不只著眼輸贏,過程中能與隊友一起完成,彼此扶持很重要。」 把握當下 改變未來 現時他先放下長跑運動,專心應考中學文憑試,他希望可考入大學修讀體育系, 繼續在長跑專業發展,日後成為全職運動員。德洋認為,現在備試的心情與鍛練長跑一樣, 在比賽時有良好的心理質素與發揮,盡力而為,現在則努力應試,因為「要把握當下,才可以改變未來」。(高)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07_20220109_s
400400體藝傳情jpg
體藝傳情_中學
2022.01.07
德貞女子中學 藝術體操運動員 馬蔚妍 毋忘初心超越自我 冀能出戰奧運
女孩子當然喜歡穿戴漂亮。一件閃亮亮的衣服,再加上運動員優美的姿態和靈活的身手,頓時成功吸引了當時僅就讀小一的馬蔚妍學習藝術體操。現時已是德貞女子中學中三學生的馬蔚妍回想起當日情景,旋即展露出甜絲絲的笑容,一切仍然歷歷在目。蔚妍經過多年來的艱苦訓練,目前是香港藝術體操代表隊運動員。 停學集訓 表現突飛猛進 藝術體操就是以圈、球、棒、繩和絲帶配合體操動作,包括跳躍、平衡、轉體等。馬蔚妍自小學習芭蕾舞,身體柔韌度高,非常適合藝術體操運動,加上得到母親的鼓勵,便開始了藝術體操的學習生涯,當時中國香港體操藝術總會的教練推薦她參加精英隊選拔,順利入選。蔚妍經過四年的集中訓練,小四時更停學半年,毅然獨自到深圳集訓:「該段時期很艱辛,教練的要求非常嚴格,卻使我在心態和基本功夫上有很大進步,這經歷很寶貴。」蔚妍不諱言當時非常惦念家人,曾經躲起來哭泣,幸好後來透過視像與父母對話,疏導思鄉情緒。 艱苦訓練 妥善分配時間 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馬蔚妍在2018年正式成為香港藝術體操代表隊運動員,每週最少練習16小時,包括一些芭蕾舞基本功、跳繩、壓腿、練習背部和腹部肌肉等基礎訓練。蔚妍笑言每次練習後非常疲憊,卻感到滿足和快樂。小妮子每週既要訓練,同時兼顧學業會否感到吃力?蔚妍表示,要平衡兩方面的確辛苦,但只要妥善分配時間便行。她每天放學後到體育學院練習, 之後回家做功課及梳洗,再抽時間與飼養的布偶貓和熊仔鼠玩耍作為減壓;睡前亦會瀏覽YouTube頻道,觀看藝術體操比賽,汲取經驗,取長補短。 大家可有留意:藝術體操比賽的運動員總是身型窈窕,到底是先天纖瘦抑或後天控制體重?馬蔚妍耐心解釋:「的確, 藝術體操運動員的體態很重要,我也控制飲食和保持體重。食材方面,媽媽會特別選用高蛋白質和低脂肪的原生食材,配合低油、低糖和低鹽的烹調方法。」晚餐戒吃澱粉質的蔚妍笑言自己不饞嘴,亦不嗜甜食;當然勝出比賽時也會吃朱古力作為獎勵。她強調,無論多疲累也堅持每天進行基礎練習和體能訓練,每星期進行兩次健身運動,保持體態。 藝術體操改變自己 馬蔚妍直言藝術體操在生命中佔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令生活變得更加充實,待人處事更富自信和獨立;她亦培養出堅毅精神:「做事不能半途而廢,無論遇到甚麼困境,也要相信自己可以突破難關。」蔚妍近年看到隊友因著不同原因放棄訓練,促使自己咬緊牙關堅持下去,即使受傷仍積極訓練,改善不足。蔚妍多年來的努力終於得到回報:她在全港藝術體操公開賽及全港藝術體操學界比賽,分別贏得冠軍及個人全能亞軍,同時在北京鍾玲盃邀請賽的個人全能項目贏得亞軍。 感謝最強後盾 努力奔向奧運夢想 父母可以說是子女的最強後盾,不論成功或失敗,他們總在背後默默支援,蔚妍絕對認同,感謝兩人支持自己追尋運動員的夢想:「運動員的生涯很短暫,他倆鼓勵我努力克服各種困難, 成為出色的香港運動員。」蔚妍亦感激教練的耐心教導,提升技巧和表現。 跟許多運動員一樣,馬蔚妍也有「體壇偶像」作為奮鬥目標,就是體操運動員石偉雄。蔚妍欣賞對方雖然多次受傷仍堅持下去的不屈不撓精神,原來兩人更是甥舅,舅舅亦經常鼓勵她。蔚妍每天接受艱苦訓練,希望他日能夠代表香港出戰奧運,為港爭光。她銘記禮、義、廉、恥的校訓,祈求上主護佑,無畏無懼地向奧運夢想進發!(慈)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