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161127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6.11.26
「非遺樂在夏令時」同樂日
(本報專題)香港是一個多元城市,有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共同居住。在這裡,無論你或我如何擦身而過,還是有緣相遇,總會絲絲扣人,為的可能是國家大事,又或是微不足道的東西,甚至是一杯奶茶,一個茶粿,也能引起大家共鳴,回憶香港人共同擁有的經歷。 早前,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於荃灣三棟屋博物館,舉行「非遺樂在夏令時」同樂日,透過多元化教育和推廣活動,提高公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下稱非遺)的認識,包括粵劇、製作茶粿、學習潮州話等攤位遊戲。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館長鄒興華對本報說,希望透過親身體驗本地傳統文化與表演藝術,讓更多人認識非遺。由兒童擔當「小小非遺大使」,為觀眾介紹館內資料,同時亦增添活力氣氛。鄒館長補充:「近數年,市民也開始關注非遺,因此中心設有資料室,提供書籍、調查報告予大眾參考。」 現在就讓我們一同了解,不同的非遺項目吧!  客家舞麒麟  客家人視麒麟為瑞獸,是吉祥的象徵,把不潔之物驅走,以求風調雨順。當日也以舞麒麟來慶祝開幕,表演者隨鑼鼓音樂節拍,舞動麒麟頭及麒麟身,演繹麒麟的動作。 粵 劇 粵劇是以粵語表演,表演者以粵劇唱腔、造手功架,配合器樂、粵劇戲服、妝容、道具及舞台場景等演出,劇目多取材自民間傳奇、歷史或神話故事等等。當日也歡迎一家大細親身試穿粵劇造型的服飾,有家長表示,仔仔平時紮紮跳,當化裝時,立即定了下來。 手托木偶粵劇 廣東手托木偶是最古老木偶表演之一。師傅帶領參觀者往後台參觀環境,台下前方用布或木板擋著,台的高度可容許工作人員走動,方便表演者為木偶做出不同動作;木偶要高於肩,提高手,體力消耗也不少。表演者把木偶演繹栩栩如生, 動作細膩,再配合各種樂器和唱腔演出,有如真人在台上表演 。 (相片由舉辦單位提供)  飛機欖 飛機欖是食物一種,生津止咳,下火除痰。售賣者為吸引顧客,在街上沿途叫賣,以歌唱形式吸引顧客;亦從地面準確地掟出飛機欖到顧客身處樓層,顧客亦將錢從樓上拋下到售賣者手中,作為一種表演形式。大會也派發飛機欖給大眾, 雖然以「派」代替「拋」,但大人小朋友也爭著嘗一嘗。 港式奶茶製作技藝 港式奶茶亦稱為「絲襪奶茶」,製法是將數款茶葉置於布袋漏勺中,倒入熱水,再將茶沖入另一茶壺,重複此步驟數次;再把淡奶倒進熱茶中,便成為香港人喜愛飲品之一。奶茶師傅莫佩玲一倒、一注、一拉,有著心中節奏,她說當見到白奶由杯底浮上茶面,便停止再注奶,這是經驗;味道應帶清、淳、香、濃、澀及滑。每當莫師傅拉茶倒奶,觀眾目瞪口呆,當品嘗過後,便是讚賞。 茶粿製作技藝 茶粿是由糯米粉和餡料製成的食品, 為新界鄉村小食,亦是祭祀的供品。茶粿製作師傅也邀請兒童嘗試製作。從每一步驟、分量、手勢、力度也有指導;完成後,兒童更可把茶粿帶返家中蒸煮,然後享用。 潮州話 十九世紀中葉已有潮州商人在香港從事貿易生意。今日年青的一代,能精通潮州話的卻不甚多。活動當日,可學習以潮州話說出日用品及食物的詞語, 例如茶、豬油、雞蛋、鑊等。  盂蘭勝會 盂蘭勝會於每年農曆七月二十二至二十五日舉辦,有謝天地神、祭祖、燒紙錢、派平安米、表演神功戲等儀式活動。相傳目連為了救母,用盂蘭盆盛百味五果,給眾僧來行善,作為化解母親生前的罪過。以教育大眾孝敬父母,善待親人。活動也以「盂蘭盆供」為主題,把物品堆疊上去,愈多愈高便勝;寓意將更多的福報給父母。  雖然未必每一個香港人也體驗以上活動,但書籍、電影也曾有紀錄;為何保存、如何保存,部份香港人視為維繫本土文化方法之一,將知識承傳下去。有如奶茶師傅莫佩玲說:「港式奶茶是一杯飲料,微不足道;但對香港人而言, 有香港人,才有港式奶茶。」猶如基督使人類在不同文化中領受祂偉大的愛,亦不致推倒當地原有的文化背景;因為在天主眼中,每一個人、每一件事,也是獨有的,同樣也值得欣賞和保護。(馮) 根 據 聯 合 國 教 育 、 科 學 及 文 化 組 織 的 《 保 護 非 物 質 文 化 遺 產 公 約 》,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1. 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 2. 表演藝術。 3. 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 4. 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 5. 傳統手工藝。 動動腦 尋尋根 從下列項目中,你們知道哪些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嗎?請選出來。  •粵語 •謎語 •鴛鴦製作技藝 •宗族口述傳說•茶樓點心製作技藝 •大王爺誕 •哭嫁歌 •月餅製作技藝 •貼揮春 •白鶴派拳術 •稻米種植技藝 •傳統曆法 •天公玉皇大帝誕 •文昌誕 •戲棚搭建技藝 •舞火龍 •盆菜•花牌紮作技藝  (答案:以上項目皆是。)  除以上介紹之外, 現共有四百八十個非遺項目,其中以「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的非遺項目──主保瞻禮(西貢鹽田梓聖若瑟小堂)也列入當中。鹽田梓是充滿天主教特色的客家村落,傳教士成功對客家人探訪及傳教,而客家人有著自己本土文化特色,而認識天主。每年五月的首主日,村民會返回島上的天主堂,參與主保瞻禮感恩祭及慶祝活動。
kjy07a_20161009s
icon59
香港故事
2016.10.08
到大坑去看舞火龍
銅鑼灣背後的山叫畢拿山,原有條大水坑沿山流下,直入海中,沿途的耕地灌溉方便,便逐漸形成一客家村落叫大坑村,居民以耕種和打石維生。這條大水坑如今仍在流動,不過在下游,原來的明渠近數十年已加上蓋,如浣紗街原是大坑渠流經處,現能看到的只有平整的路面,整個大坑區也再看不到「坑」了。 相傳1880年中秋節前夕晚上,颱風吹襲,有條大蟒蛇從山上爬進村來,吞食家畜,被村民合力打死於一破屋內。翌日颱風過後,大蟒蛇屍體失蹤,大坑村發生瘟疫,多名村民病亡。有說蟒蛇原是龍王兒子,瘟疫是龍王在報復。有位老翁稱神仙報夢,指火能剋水, 海龍王最怕火龍,可在中秋節連續三晚, 即農曆八月十四至十六,三日舞火龍,便可消災解難。村民照辦,沿襲至今,已有130年之久。 火龍製作考究,全長67米,分32節, 頭重48公斤,先以粗麻繩紮成龍骨,再用稻草(現改用珍珠草)紮成龍身。龍頭由藤條屈曲為骨架,龍牙以鐵片製成。雙眼是手電筒,舌頭是漆紅的木片,帶引舞龍的珠球是個插滿線香的沙田柚。龍全身插滿7萬4千枝線香,舞龍得用上300多人,要有高度默契,即使參與者每年都參與,也要排練5、6次才行,但參與舞龍的不一定必須是大坑居民。從前,節日完畢後,習慣把火龍拋下銅鑼灣避風塘海底,以示「龍歸滄海」,但近年為免污染海水, 需要於深夜用貨車送到焚化爐去,讓舞罷的龍變作「飛龍在天」。 2011年5月,大坑舞火龍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每年吸引了很多遊客前來圍觀。   
kjy02_20140126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4.01.26
斲琴 造絃 彈奏 古琴藝術 香江承傳
古琴,既是中國最早的彈撥樂器之一,也是結合音樂、木藝、漆藝、篆刻和詩詞的藝術。古琴更是不可多得的歷史載體,它已有三千年歷史,基本形態和結構與宋、明朝的琴相去不遠。加上中國近百年的政治和歷史因素,無獨有偶,香港成為古琴藝術保存和傳承的基地。    (本報專題)2003年,古琴藝術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成為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並不只是一具樂器,當中更蘊含斲琴(「斲」音琢,古人稱造琴為斲琴)、造絃、彈琴等藝術。古琴世界,意境音色清雅,內涵卻也豐富多采。 朽木成材 巧手造琴 每張人手製作的古琴都是獨一無二,而且斲琴的過程非常嚴謹,任何一個步驟有絲毫不完美,都會影響琴的音色。斲有劈、削的意思,斲琴過程繁複,分為九個步驟:尋、斲、挖、鑲、合、灰、磨、漆、弦。 斲琴人先尋得三十年以上、已自然風乾的木材,再利用鋸、斧、刨等工具將木材根據琴的式樣斲削,並挖出共鳴腔。完成琴坯後需鑲上琴的不同配件,塗上多層漆和灰、經多次打磨,最後才能上弦調音。 一般而言,製作一張琴最少需要一年時間。生漆和鹿角灰調成的漆有一特點,在潮濕的天氣才能乾透,因此斲琴人秋冬挖琴,春天上漆,至少要由秋季至夏季一年時間才能完成製琴。然而,灰漆乾透後會變硬,保護木質,可使琴更為堅固,這也是不少年代久遠的古琴出土多年不腐,至今仍可彈奏的原因。 薪火相傳 宏揚傳統 弦也是琴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琴不論式樣, 共有七根弦。中國傳統中一直以絲為絃,好的琴絃要從七、八千條蠶絲中精挑細選、經過繁複的工序才能製成。明代以前不少琴人會自製琴絃,明朝開始市面上才開始有琴絃出售。 隨著科技發達,鋼弦開始普及,但其音色響亮,與絲絃的清婉剛柔截然不同,因此琴人還是偏愛絲絃。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香港這片福地成為傳承古琴藝術的中心。內地政治動盪,不少琴家南遷來港,例如浙派琴家徐文鏡。後來六、七十年代發生文化大革命,內地的琴藝發展更停頓下來。在港堅持親手斲琴五十年的蔡昌壽師傅,便是師承徐文鏡老師。 蔡師傅造琴多年後,加上經歷大病,他於1993年開班授徒,重新興起古人自彈自斲的古琴文化,希望將完整的古琴教育保存和傳給後世。至今,蔡師傅共有三十六名徒弟,他們年齡職業各異,但相同的是他們每個週末都風雨不改,到蔡師傅的工作室斲琴彈琴。古琴的藝術也一如古代的「口傳心授」,在香港繼續發展成長。(澄)  「香江琴緣」展覽 展覽分為「說琴」、「傳藝」、「匠心巧手」和「薪火相傳」四個展區, 讓入場人士從多方面了解古琴歷史和藝術。 展期:即日至三月十日 地點:香港文化博物館